「子不教,父之過」。這5種爸爸最具殺傷力。看看你上榜了嗎?

2020-10-13 機器橙


不知道各位父親有沒有想過這兩個問題:

你的孩子,會給你打幾分?

作為爸爸,你又會給自己打幾分?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80%源自於父親的教導。

可見,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父親對孩子的教育必不可少。

但現實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父親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小小橙總結了最具殺傷力的5種爸爸,並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出來。

爸爸們都對照看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第五名:抽菸喝酒的爸爸

爸爸們有沒有想過,在你們吞雲吐霧的時候,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多大的傷害?
研究表明:
父親的吸菸程度和孩子患上支氣管炎肺炎的發生率成正比。
父親吸菸越成癮,孩子患病的機率就越大。

而且,香菸燃燒時釋放出來的化學物質,會加強孩子呼吸道黏膜的敏感性,增大哮喘的發生。

除此之外,還對孩子的學習能力造成傷害,影響閱讀、推理和數學。

孩子從小聞著煙味,嘗著酒味,聽著打牌聲,甚至還會學習爸爸的抽菸姿勢。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我們愛自己的孩子,能愛到怎樣的程度?

有一條高贊的回答來自一位匿名用戶:

很多人宣稱很愛,可連煙都不肯戒。

有的爸爸還會向孩子傳授「打牌喝酒秘籍」、教孩子喝酒猜拳,嘴裡還要說一句「不會不是男子漢」。

目睹爸爸酗酒,對孩子來說,是難以捉摸的恐懼,更是心有餘悸的災難。

建議:
爸爸們,為了孩子,請一定要減少吸菸喝酒的次數,甚至儘量戒掉菸癮酒癮,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如果實在做不到,也儘量別在孩子面前抽菸喝酒,破壞了你在孩子心中美好的形象,也孩子樹立了一個錯誤的榜樣。

第四名:沉迷手機的爸爸

這一躺,便是與世隔絕,沉陷在自己的手機裡,哪顧得上孩子,更別談教育了。

曾看過這樣一個視頻:

視頻裡,一名13歲的孩子向臺下的爸爸喊話:

我想讓你陪我講話的時候,你在玩手機!
我想讓你陪我走一走的時候,你在玩手機!
我不是你的孩子,手機才是你的孩子!

白天爸爸們要工作賺錢,孩子要上學念書,共處的時間也只有晚上和周末。
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爸爸下了班就當起了「甩手掌柜」,一心只顧刷手機。
妻子喊他幫忙他聽不到,孩子讓爸爸陪他也選擇性無視……

長此以往,孩子哭訴「手機才是爸爸的親生孩子...」

而且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模仿家長而來的。
很多家長經常會為孩子沉迷遊戲,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的問題頭疼不已,真正的原因,就是因為爸爸做了不好的榜樣。

最重要的是,爸爸醉心於手機而忽略孩子,會使孩子感覺自己不受重視,甚至孩子會覺得爸爸不愛我了,自己沒有手機重要。
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會變得非常的煩躁,甚至想著法子跟家長對著幹,以此博得家長的關注。

倘若家長不明情況,責罵孩子,孩子會感覺更加的委屈,親子關係也會隨之有了隔閡。

建議:
爸爸們,請在孩子面前放下你的手機,學會享受和孩子獨處的親子時光。

別讓孩子有「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的絕望感。


第三名一味否定的爸爸

中國的父母,尤其喜歡否定、打擊孩子,並把這項「技能」運用地爐火純青。

否定孩子的感受:「有什麼好哭的,能不能懂點事?」

否定孩子的能力:「你洗不乾淨的,放著我來。」

否定孩子的想法:「就你這成績還想當醫生,不是去害人嗎?」

否定孩子的選擇:「你那工作有什麼好的,還是當老師最好。」

否定孩子整個人:「我怎麼生了你這個不爭氣的!」

總是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內心有多苦?

一個網友曾經說過:「其實我畢業的學校和專業是國內最好的,但即使如此,我依舊覺得自己很差。」

從我小時候開始,父母就沒有給過我多少肯定。

尤其我的爸爸,每次我拿著引以為傲的成績單去給他看,他永遠都在說照第一名差遠了。

有次我終於拿了一次第一,他又說,第一有什麼用,你看你們班的xx,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性格開朗,多討人喜歡。哪像你,學習都學傻了,都不知道叫人。

我對父親說的這些話一直印象深刻,我已然不記得我曾因為這些話而傷心落淚了多久。

我很多次想去幹點什麼事,我的家裡人,都在不斷地否定我,覺得我不可能把事辦好。

感覺他們一直在給我灌輸這麼個概念:你只不過是個幹不成任何事,只會添麻煩的小傻子罷了。

久而久之,我自己好像也就相信了這個「事實」,覺得自己的確無能,辦不成事。

總是生活在父母否定中的孩子,自卑、沒主見、缺乏行動力。

他們會習慣性地自我批評和否定,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怕被別人否定而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堅持自己的想法;優柔寡斷、懼怕挑戰、一生難以有所成就。

建議:

父親必須對孩子給予更多的肯定。

只有不斷地肯定,孩子才能有前進的力量,更多地發現孩子的亮點,表達自己的讚賞和讚美,並使孩子更加陽光明媚。

第二名有暴力傾向的爸爸

有一類爸爸對孩子的殺傷力最強,那就是家暴的爸爸。

他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一言不合就暴怒,脾氣一來就拿妻兒當「出氣筒」,有的甚至以「以愛之名」發洩怒火,最終還要求你認錯道歉,這件事才算翻篇。

知乎上有個話題:「被父母家暴你會原諒他們嗎?」

有一條留言特別刺眼:「永遠不會,我寧願家庭不完整,也不願長期活在陰暗裡,如果我爸死了,我絕對不會為他掉一滴眼淚。」

孩子的心靈本該是溫暖純真的,一味被粗暴打擊,便滿目瘡痍。

澳大利亞的一個調查顯示,被打大的孩子們,成年之後會比他人更加容易婚姻失敗,而且比他人有更少的社交圈。

目睹爸爸打媽媽的孩子要麼輕易學會暴力,要麼極度自卑。

被深愛的孩子,自信大方:被施暴的孩子,畏懼敏感。

爸爸一旦對家人使出拳頭,家不再是孩子的避風港,而是看不到希望的刑場。

建議:

做爸爸的,也不是天生就會的,但我們要去努力做好。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用交流溝通來代替指責謾罵,給孩子創造一個和平溫暖的成長環境。

第一名:不懂媽媽的爸爸

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我的妻子不上班,她只是一個家庭主婦》。
一名妻子的日常生活,從清晨開始忙碌到深夜,沒有休假,沒有薪水,工作不分晝夜,卻是丈夫眼中的「沒工作」。
然而實際上,很多人對孩子媽媽的付出孰若無睹,甚至把教育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推給媽媽。
結果媽媽們24小時圍著孩子和家人轉,長期下來,很容易身心疲憊,情緒失控。

每位父親最該心疼和理解為家庭犧牲的妻子。
如果父親總是苛待母親,指揮母親做這做那,還時不時拳打腳踢,不僅會引起孩子對父親的恐懼,還會引起孩子的效仿,在家不尊重母親,以後不尊重妻子,最終會導致孩子的性格缺陷。

建議:

爸爸應該多了解媽媽的難處,並注意溝通。

即使意見有分歧,也要做到理性克制,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和平安寧的家庭氣氛。

用行動告訴孩子,要積極處理問題,雖然出了問題,但是依然希望我們的關係朝著好的方面去發展。

在孩子面前,你對伴侶的態度,將決定著一個孩子成長的維度、一個家的溫度。

有人說,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跡可循。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古話說:「子不教,父之過。」
父親的角色是母親不可替代的,父親只有主動承擔起對孩子的教育任務,才能培養出幸福優秀的孩子。

讀完覺得有幫助,分享轉發,願爸爸們用心修煉,努力成為孩子的一盞指路明燈,引領孩子走向更廣闊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子不教,父之過!爸爸的教育對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媽寶園》,一群智慧媽媽陪著寶長大,沒有華麗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兒的故事!歡迎大家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子不教,父之過! 「子不教,父之過。」只聽兒子說。 這時,爸爸話鋒一轉:「這一次你犯錯,是爸爸的沒教好你,爸爸替你挨懲罰。」 說罷,便讓兒子鞭打自己。 兒子站著直哭,不敢下手。爸爸便拿過鞭子自己,使勁地鞭打自己的後背,直到鞭子一截截斷掉。
  • 「子不教,父之過」,這3種沒本事的爸爸,容易教育出失敗的孩子
    導讀:「子不教,父之過」,這3種沒本事的爸爸,容易教育出失敗的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子不教,父之過」,這3種沒本事的爸爸,容易教育出失敗的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子不教,父之過」,這3件事爸爸責無旁貸,媽媽代替不了
    《論語》中一句「子不教,父之過」,更是說明了父親對於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引導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很多事情不應該只靠母親,父親也應該抽出時間教育孩子。父親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傳統中式家庭裡,父親就是一家之主、頂梁柱。男人在家庭裡通常具有一定的發言權與威望,他身兼數職,既要當一名好父親,也要當一位好兒子,更是要當一位好丈夫,承擔起家庭的責任。而這些責任承擔,在孩子眼裡即是最生動形象的近距離言傳身教。
  • 「子不教,父之過」父親向14歲兒子下跪的真相看哭無數人……
    視頻內容大體如下:滿含憤怒的爸爸正在教育犯了錯的兒子,他壓制怒火,冷靜地問:「爸爸教你了沒有?」兒子手拿鞭子,弱弱地回答:「教了。」「教了是吧,教了些什麼?」爸爸一邊說一邊脫下自己的外套。兒子似乎在答《三字經》的內容。 突然爸爸話鋒一轉:「這一次你的責任是爸爸的錯,爸爸沒教好你,爸爸替你受這一次罪。」
  • 「子不教,父之過」,12歲男孩因偷竊被父親打死,是誰的失職?
    ,父之過」,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品行養成,自然是和父親脫不開干係的。但是其中最致命的是走極端的愛。對於孩子成長的失職未曾深刻反省,卻在孩子犯錯後使用最原始的暴力行為解決問題。在這個父親眼中,孩子對他而言,也許只是一種擁有品,孩子不聽話了,直接進行粗暴的懲罰。殘酷的體罰,說來就來,如果在事情發生的時候過問過孩子原因,理解過孩子的心理,或者在曾經孩子第一次有偷竊行為的時候就覺醒孩子行為的異常,從而進行防範管教,事情也許就不會這樣了。
  • 子不教,父之過 | 從一個父親的視角談育兒
    三字經開篇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先人們已懂得「孩子的成長必須靠教育,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是父母」,可我們今天的很多家長對這些家庭傳承的責任已變得模糊,這樣的退化有其深刻且痛心的社會背景,但我們無法怨天尤人,因為我們既然把孩子帶到這個世上來,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讓孩子快樂地成長、幸福地生活。
  • 子不教,父之過,孫楊的爸爸為何對孫楊事件一直未發聲?
    子不教,父之過!在孫楊身上不適用,而且孫爸爸早就也許早就失去了發言權。第一,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但在孫楊的教育上,為人低調的孫爸爸應該參與度很低,因為孫母很強勢,這一點當年他們一家做客魯豫有約時,就可見一斑!
  • 子不教,父之過
    讓孩子做家務,不要怕孩子苦著累著了,你能寵愛孩子一時,你能嬌慣他一輩子嗎?更何況我們老了,還得指望孩子們養活我們,試想一下:孩子們自小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懂的生活的艱辛,不知道關心父母,不自強自立,孩子長大了怎麼辦呢?網絡中很流行的一句話:「你不能一直給我優越的生活,為什麼要在我小的時候慣著我?」
  • 子不教,父之過?
    有很多人會說,不正常的家庭就是離異、喪偶的家庭,一家三口的小康之家才是正常家庭。中國有句俗語「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心理學家觀察發現,有問題的家庭背後令人驚訝的往往是成員之間的批評、指責、冷酷和控制,而這些讓人不舒適的表達在家庭成員間互為因果。
  • 最難吃的6種泡麵,辛拉面上榜,第四款殺傷力比榴槤還大!
    今天一起來看看幾種被網友為最難吃的泡麵,一、難吃的韓國辛拉麵,完全不知道那些好評是怎麼出來的,為什麼身邊的人都說不好吃網上卻好評眾多。二、五穀道場,如果從外邊來看,五穀道場的泡麵絕對是顏值在線。但是從味道上來說,那麼多種類能吃的竟然說不出來幾個來!請告訴「五穀道場」還有能吃的泡麵嗎?三、小雞燉蘑菇味的方便麵,不分牌子只要是這個味道都難吃!
  • 網友評選貴州最具特色的3道菜,紫血肉上榜,剩下2種你知道是啥嗎
    導語:網友評選貴州最具特色的3道菜,紫血肉上榜,剩下2種你知道是啥嗎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不同地區和民族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飲食習慣,最明顯的表現在飲食習慣,在歷史的演變和發展中根據網友的評選,貴州最具特色的3道菜,紫血肉上榜了,剩下的2種你知道是啥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貴州這3道最具特色的菜。第一道菜就是紫血肉,對於絕大多數吃慣了普通豬肉的人來說,還真的不知道紫血肉是種什麼肉?
  • 優秀的爸爸一般都會有這5個特點,看看你家寶爸有沒有!
    優秀的爸爸一般都會有這5個特點,看看你家寶爸有沒有!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其實一點都不過分,早在三字經中也都有提及「子不教,父之過」,歷史中也有不少關於父母對於孩子影響的故事,這足以說明,父母尤其是父親對於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特別是孩子性格上的影響是絕對不能忽視的!
  • 最傷孩子的爸爸,永遠是這四種,你上榜了嗎?
    李玫瑾教授來自公眾號:李玫瑾育兒之道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爸爸的陪伴,爸爸在家庭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但如果你是一個不合格的爸爸,將會影響孩子一生。最傷孩子的爸爸,有以下四種,你上榜了嗎?第一種:玩手機低頭族的爸爸與日俱增,網絡越來越發達,手機與人的距離也越來越近,有些爸爸幾乎離不開手機,遊戲、看新聞、看電視,甚至上個廁所都要拿上手機,時常忽略了孩子,這讓孩子體會不到父愛的偉岸,在此,希望手機爸爸能偶爾放下手機,多關心一下身邊的寶寶。
  • 人常說「子不教,父之過」,朱瞻基對朱祁鎮的所作所為應該負責嗎
    明宣宗朱瞻基一手締造了「功績堪比文景」的「仁宣之治」,而其子明英宗朱祁鎮卻直接引發了「土木堡之變」,差點導致立國不足百年的明王朝就此「夭折」。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那麼明英宗朱祁鎮的所作所為,明宣宗朱瞻基是否負有一定責任呢?
  • 傳統文化與生活,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我敢說子不孝也是父之過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話源於《三字經》,是中國傳統的童訓讀物,但《三字經》中原文為「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生養孩子不嚴加教育,這是父母的過錯。教育學生不嚴格要求,這就老師的懶惰。
  • 父親向14歲兒子下跪:「子不教,父之過」的真相,看哭無數人…
    「讓你打你就打,是爸爸沒教好你!」這是一位父親,在兒子犯錯後,替兒子受罰時說下的話↓↓↓近日,大麥在網上看到了這個父親教育兒子的視頻,沒看完,早已被感動!視頻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兒子犯了錯,滿含憤怒的爸爸正在教育他,他指著兒子問:「爸爸教你了沒有?」
  • 中國最有名的5種宮廷糕點,山楂糕上榜,全吃過你也是有錢人
    中國最有名的5種宮廷糕點,山楂糕上榜,全吃過你也是有錢人糕點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古代,糕點都是有錢人,甚至是宮廷專屬,一般窮苦人家是吃不起的。現在的麵包蛋糕都是在我國糕點的基礎上加工改造而成的。
  • 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久習定性,定性難移,可知教育之重貫行古今久矣。看古時育才,為人父者既養必教,為人師者凡教當嚴。論今朝樹人,家風與師道定位有變,卻仍須偕行,環環相扣,久久為功。不教之教,默化於言行。古人訓子,聲聲懇切猶在耳旁。陶潛望子「尚想孔伋,庶其企而」,杜甫盼子「應須飽經街,已似愛文章」,陸遊誡子「絕知此事要躬行」。
  • 2020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一覽:看看你家在最幸福的城市嗎?
    2020年11月18日,「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結果發布。經過大數據採集、問卷調查、材料申報、實地調研、專家評審等環節嚴格遴選,成都、杭州、寧波、廣州、長沙、南京、鄭州、西寧、青島、西安十座城市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廣東還有不少城市上榜了,看看你家在最幸福的城市嗎?
  • 世界上最辣的4種辣椒,中國有一個上榜,看看你吃過哪種?
    世界上最辣的4種辣椒,中國有一個上榜,看看你吃過哪種?對於無辣不歡的朋友來說,每天要是不來點辣的美食都會覺得少了些什麼。如今在市面上有不少美食都是跟辣椒有關的。實際上這世界上有5種最辣的辣椒,其中中國就有一個上榜了,看看你有吃過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