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按:又到一年高考季,對奮鬥在高考戰場上的廣大莘莘學子來說,填報志願又將成為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隨著全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興起,許多學子在大學期間就已經萌生了強烈的創業意願,而選擇一所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的院校,能幫助學子們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行得更快、走得更遠。近年來,各院校對在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截至2019年底,已有61家院校建立了院校創業指導站,不僅覆蓋本科和高職高專類院校,還延伸到了中職院校。經過近幾年的運作實踐,院校創業指導站功能建設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體系日趨成熟,各院校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創新創業工作模式,幫扶創業「一校一品」良好格局已顯雛形,在此過程中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創業導師。今天,小海將繼續為大家介紹48家院校中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創業指導站特色和服務以及創業指導站優秀導師的風採,快跟著小海一起來看一下吧!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簡寫SIT),簡稱「上應大」,是全國最早以「應用技術」命名的上海市屬本科高校。學校先後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教育部「新工科」建設和一流專業建設單位、全國100所應用型示範本科高校建設單位、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首批上海高水平地方應用型高校重點建設單位、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整體改革領航高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範校。學校連續九次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2018、2019年連續2年在上海高校分類評價工作中居「應用技術型」第一。學校辦學目標是建設一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用技術創業特色,育應用創新英才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創業指導站以「高素質、強能力、應用型」為人才培養目標,以「全覆蓋、全過程、全參與」 為人才發展模式,以學校已有的三創(創新、創業、創意)教育中心、創業工作室、學生創業社團、KAB 創業俱樂部等組織機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與實踐計劃為抓手和載體,統籌、整合全校資源,選拔專業教師進入創業指導教師庫,尤其重視從理工科具有專業優勢的師資力量中選拔優秀代表進行創業指導培訓,激發校園創業活力、弘揚創業精神、指導有創業需求的科研團隊成果轉化。
學校創業指導站堅持「以賽促創」的原則,以籌備第三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奉賢站高校賽區暨首屆濱海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為契機,選拔大學生參加創青春、海灣四校 24 小時創客挑戰賽、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大學生創業實踐計劃、電商模擬創業賽等各類創業大賽,孵化創業創意團隊,鍛鍊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創業就業能力。
學校以創業指導站建設為載體,構建校內外多維創業支撐體系。依託指導站的建設,推進校內創新創業訓練活動基地建設,設立職業(創業)諮詢室和校創業教育分中心,整合各方優勢資源,為廣大學生提供諮詢、指導、培訓、模擬實踐等一系列創業指導服務,開展創業指導和培訓,接納大學生實習實訓,提供創業項目孵化的軟硬體支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支撐和服務,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
創業指導站優秀導師:陳 雷
陳雷老師長期關注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在高校工作期間,曾長期分管大學生就業創業、科技創新及社會實踐工作。藉助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在教務處、工程創新學院的協作下,他注重頂層設計,構建濃鬱的創新創業氛圍,形成「創業教育—大創項目培育—高水平競賽檢驗」三級培訓機制,吸引低年級同學積極參與,幫助項目團隊快速成長,鼓勵重點培育項目勇於挑戰。經過多年建設,學校創業教育參與人數逐年增長,重大賽事成績屢獲突破,形成了濃鬱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他也從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組織者和實踐者,成為體系培育的受益者。他所指導的《植物醫保卡》團隊從社會實踐項目中獲取靈感,在寒暑期社會調查中吸引來自於生態學院、化工學院、經管學院、計算機學院等不同學院的同學加入,並逐步沉澱成學術科創團隊申報國家級大學生創新項目。在大創項目立項資金的幫扶下,經過一年探索,團隊內部萌芽創業小組,參加了「創青春」創業計劃大賽並獲得了市級銅獎,現階段已經成功註冊公司並投入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