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學
英國文學或不列顛文學(British literature)是指英國的文學作品。歷史上,英國在不同時期包括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曼島和海峽群島等地,所以英國文學除英語作品之外,也涵蓋了多種語言的文學。而English literature這個概念雖有「英格蘭文學」的意思,但通常是指英語文學,包括了歷史上來自愛爾蘭、印度、澳大利亞等地使用英語寫作的作家創作的作品。英國文學和英語文學之間重疊的部分很多,但彼此並不相同;蘇格蘭文學、威爾斯文學也一般算作獨立的重要學科。通常提到英國文學時,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英格蘭的英語文學。一般認為,莎士比亞的劇本是英國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也是最經常被引用的作品。
1、傑弗裡·喬叟(英語:Geoffrey Chaucer,1343年-1400年10月25日),英國中世紀作家,被譽為英國中世紀最傑出的詩人,也是第一位葬在西敏寺詩人角的詩人。傑弗裡·喬叟為有名的作家、哲學家、鍊金術士及天文學家,曾和十歲的兒子路易斯合著有關星盤的科學論文。傑弗裡·喬叟也擔任過官僚,朝臣和外交官。
傑弗裡·喬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擺脫了舊時代詩作的脫離現實,矯揉造作的風格,通過塑造三十多個個性鮮明的人物,揭露了僧侶階層的腐朽,嚴肅的考慮婦女問題,反映了當時各色各樣的人的生活和社會的全貌,因此傑弗裡·喬叟被認為是英國中世紀文學和文藝復興文學之間承上啟下的人物。
影響:
喬叟用歐陸重音音節的韻律寫作,這是自十二世紀起開始發展的格式,和盎格魯-撒克遜的頭韻詩韻律不同。喬叟以創造韻律聞名,創造了rhyme royal,也是英國詩人中頭幾位在作品中使用類似五步抑揚格的five-stress lines的人,在他之前只有幾個未具名英國詩人的作品曾使用過喬叟會將five-stress lines整理為雙行句,最早是在《賢婦傳說》用到,後來也在許多作品中出現過,後來成為英文詩的標準格式之一。
主要作品:
《公爵夫人之書》
《聲譽之堂》
《眾鳥之會》
《賢婦傳說》
《特洛伊羅斯與克麗西達》
《坎特伯雷故事集》
2、威廉·莎士比亞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受洗日)-儒略曆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魯迅在《摩羅詩力說》 (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8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和其他詩歌。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戲劇家的作品。
作品:
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 、《麥克白》。
四大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歡喜》。
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
3、約翰·彌爾頓
約翰·彌爾頓(英語: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英國詩人,思想家。英格蘭共和國時期曾出任公務員。因其史詩《失樂園》和反對書報審查制的《論出版自由》而聞名於後世。
詩歌與戲劇
《酒神之假面舞會》(the masque Comus,1634年)
《失樂園》(Paradise Lost,1667年)
《復樂園》(Paradise Regained,1671年)
《力士參孫》(Samson Agonistes,1671年)
散文與政論
《論出版自由》(Areopagitica:A Spee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1644年)
《為英國人民聲辯》(Defensio pro Populo Anglicano,1651年)
《建設自由共和國的簡易方法》(The Ready and Easy Way to Establish a Free Commonwealth,1660年)
影響及評價
彌爾頓首先是一位文學家,在詩歌創作上有傑出貢獻。同時,作為一位思想家,他的《論出版自由》成為言論出版史上自由主義的裡程碑,和後來密爾的《論自由》一道,被視為報刊出版自由理論的經典文獻。但需要說明的是,《論出版自由》1644年獲許出版,流傳不廣,影響不大,直到1778年才第一次再版。不過,由於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彌爾頓的思想逐漸被世人認識並受到推崇。《論出版自由》被譯為多種文字,流傳開來。由此確立的言論自由基石:「觀點的自由市場」和「真理的自我修正」影響一直持續至今。中文維基百科的編輯和書寫理念也源於此。「彌爾頓本人也是一名書報檢查官,他主張儘可能多的自由,主張使用限制的最低原則,即此自由不能侵犯彼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