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一九五二年的圓山大飯店,是臺北市的經典地標,其VIP菁英咖啡室提供宋美齡鍾情的巧克力西點。據介紹,中西合璧、充滿濃濃「老上海」情調的菜品是圓山飯店一絕。 中新社發 許曉青 攝
|
圓山飯店隱藏"老上海"傳奇 上海口語模式成特色
2008年06月21日 00: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創立於一九五二年的圓山大飯店,是臺北市的經典地標,其VIP菁英咖啡室提供宋美齡鍾情的巧克力西點。據介紹,中西合璧、充滿濃濃「老上海」情調的菜品是圓山飯店一絕。 中新社發 許曉青 攝
|
中新社臺北六月二十日電 題:在圓山飯店尋找「老上海」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耿軍
年近六十的莉莉阿姨,是臺北圓山大飯店具有二十四年工齡的老員工。她有一項「絕活」就是能說一口流利的上海話,這曾讓一些入住圓山的上海商務考察團感到一份「他鄉遇故人」的驚喜。
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的圓山大飯店,創立於一九五二年,是臺北市的經典地標。充滿清末民初風韻的裝飾下,圓山也隱藏著諸多「老上海」傳奇。
莉莉阿姨算是一例,她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從上海移居臺北的地道「老上海」。她說,依稀還記得原來自己的家就在上海桃源路。
圓山飯店的客房部大堂經理俞利英也是「半個上海人」。俞小姐是一九四九年前後來臺的江浙人士第二代。父親杭州人,母親則是一位溫婉的「上海小姐」。
「儂好」、「謝謝儂」,從小跟隨父母耳濡目染,俞利英也能「秀」幾句上海話。她笑言,「每次回上海,和上海的朋友用家鄉話交流都很開心,還有人說我的發音裡有一些『古音』呢!」。
知情人士介紹說,圓山近六十年的歷史上,能說上海話在圓山人還不少。最初,因為飯店貴賓宋美齡女士就有上海口音並夾雜一些英語,這種口語模式,也成為圓山飯店的特色之一。
一位常去圓山品茶的老饕客回憶,從曾任圓山飯店董事長的熊丸先生,到後來的一些廚師、服務員,很多圓山人都能說上海話。
有趣的是,在圓山飯店,不僅能聽到吳儂軟語的上海話,還能吃到傳統上海菜。打開《圓山經典食錄》,其中記錄有宋美齡女士偏愛的別致口味「紅豆松糕」,配方是糯米粉、紅豆沙、細砂糖、紅棗及紅綠水果絲。這是經典上海點心,如今則是圓山「圓苑」的招牌菜。
圓山菜譜中「雪菜鯧魚」這道菜的典故注釋中也寫道,這是圓山「老上海師傅的拿手私房菜,鯧魚的鮮美,配以老雪菜,燒出老師傅的深厚功夫」。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宋美齡鍾情的西餐中,巧克力口味的松露蛋糕等也都能依稀找到「老上海」西式餐飲的影子。
據介紹,圓山飯店除上海菜外,還擅長廣幫、川揚幫菜色,且都與大陸名廚一脈相承。走過半個多世紀,見證歷史變遷的圓山,也在期待大陸觀光客的到來。完
【編輯:聞育旻】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