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刷新聞,居然看到有「老師向學生強行索要教師節禮物」的事情,趕緊讀了讀。
原來這則新聞是有點兒標題黨了。事情其實是這樣的:
一位班主任,在微信群裡和學生們商量,「要用班費為12科老師買禮物」。裡面比較刺眼的內容是,這個老師的處事態度太強硬,不允許學生提出質疑,只要學生質疑了,就以「請你轉班」「以後你也別麻煩老師」來進行回懟。
最後,這個老師被「停職」,因此付出了慘痛代價。
但除此以外,我認為這個老師也並不是什麼十惡不赦,「停職」的處分是有點兒重了。
首先,因為我們會發現,這個老師其實也並不是自己就真的很想要什麼禮物,他只是想用班費給12個科任老師們買禮物,而且禮物也肯定不會很貴重。
其次讓他做出這種行為的出發點肯定也不會很「黑暗」,無外乎:
總之吧,我認為在這樣的事情上,我們有權去指責這個老師,畢竟他確實在方式方法上是有問題的嘛。但我們真沒有必要去上綱上線,去一棒子就打死這個老師,他與那些明裡暗裡強行和家長索要貴重禮品、禮金的教師隊伍裡的害群之馬其實還是有顯著區別的。
應該給這樣的老師一個吸取教訓,同時也是給他一次成長的機會,說不定人家以後還會是一個十分優秀的老師呢?
像這樣,只要網絡上一發酵,就想著處理老師平息事態的事情發生多了,導致的結果只能是,以後越來越多的老師噤若寒蟬,什麼事情都不敢幹了。
評論完這個老師的行為,我們再談一談教師節組織學生給老師送禮的事情。
很多新老師,其實還沒有注意這個問題:
錢,尤其是來自家長、來自學生的錢,對於老師來講是很敏感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犯上綱上線的錯誤。
所以,真的要組織這種要花學生錢的事情,我認為,一定要遵循「自願」的原則。
具體該怎麼組織呢?
如果是我去處理的話,可能會這樣做:
最多就去牽頭組織一個班會,提出個話題,然後直接把任務拋給班委,進行全班大討論:
過節嘛,開心最重要;送禮嘛,自願才有味道。
這裡還要指出:
我們很多時候不能怕組織學生討論,其實組織討論,可以幫我們轉移掉很多的矛盾。比如,在討論的時候,如果有學生提出反對意見,那麼,自然有提出支持意見的學生去反駁他。
這時,矛盾就不在你了。而且矛盾不僅不會在你,你還憑空多了一個表態權。等他們爭執不下了,就需要一個拍板的人了,你自然是首選。這時,你說什麼,都是有理的。
這就遠比你在微信群裡去和學生面對面爭執來的強很多。
另外還有一點,學生給老師的禮物,其實並不是重在貴重,而應該重在心意。花心思多的禮物,其實遠比花錢貴的禮物更讓老師珍惜。
因為,前者既表達了學生對老師的尊重,老師拿著還沒有負擔;而後者呢?老師拿完之後,晚上可能都要睡不著覺,想著要不要連夜還給學生呢。
各位老師,對於教師節組織學生給老師過節這件事,你又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發表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