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中生活,同學們開始逐步加快學習節奏,準備衝刺高考。漸漸步入高三,很多同學既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也沒有很好的睡眠質量。有的同學甚至因考前過度緊張常常失眠,即使能及時入睡,睡眠質量也非常差,睡眠不深、整夜做夢等,白天上課各種熊貓眼,不僅影響身體,而且嚴重影響學習。
放學回家就開始做作業,持續好幾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不得不與睏倦「作鬥爭」。一到半夜,開始精神抖擻,凌晨2點了還興奮得睡不著。連續幾天精神很好,一段時間後,變成一到學校上課就想睡覺。
明知道到了高三該加油了,但管不住自己,放學回家後想學習但是又不能靜心學習。儘管心裡並不輕鬆,但又想睡夠了再學習,可睡了就醒不來,醒來後就著急,逐漸變得脾氣暴躁,愛動怒,越來越得過且過,學習狀態不佳。
過分貪睡,經常是一副睡不醒的樣子,無力應對高三,睡覺成了逃避現實的方法。害怕面對,所以總讓自己放鬆,告訴自己壓力不大,慢慢來。
總感覺自己睡不夠,身體睡不飽。反正還有時間,再緩5分鐘再做。然後就又幾個小時過去了。每次都要到最後狂加班。晚上躺著睡不著,所以就開始亂想,然後更睡不著。第二天又因為自己乏困拖延,漸漸進入惡性循環。
針對高中期間睡眠問題,很多同學都有各自的高招,一起來看看有什麼可以借鑑的吧!
1.睡覺前看你最討厭的書或科目,比如,我最討厭英語,睡不著的時候讀英語課文快速的讀,我一下就瞌睡了……
2.聽聽音樂,或是手機下載一個檢測睡眠軟體,裡面有幫助入睡的音樂。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3.我30多分鐘才睡得著,後來我媽說我是太焦慮了,才這樣,然後,我花了七天思索,沒了巨大壓力,就吃好,喝好,睡好了。
4.晚自習放學進行一些適當的鍛鍊,比如跑步或者打籃球,既能緩解壓力,又能很快入睡。相信我,我是過來人。
5.躺下以後幻想自己進入了某個喜歡的動漫或電影裡,然後按照自己想的去幻想,不知不覺就睡著了(我就是這樣)。
6.有種方法叫自我催眠,也可以說叫心理暗示.平下心這是第一步,然後反覆默念我很困,第二步相信自己,第三步去感覺你喚出的困意,第四步將困意放大。如果不是特別緊張,能讓自己平靜下來這個方法很好。
7.最好的入睡方法就是什麼都不要想,讓頭腦一片空白,一會兒就睡著了。很多時候人失眠就是因為想事情。所以想快速入睡,那就什麼都不要想,全身放輕鬆,很快就睡著了。
8.睡不著就睡前複習,回顧今天所學到的新內容,發現自己的錯點,查漏補缺的地方,這樣一方面可以複習,複習著慢慢的也會有些困,就自然睡著了,你如果刻意去想著要睡著,反而不行,如果真想快點入睡,就放鬆全身,什麼都不想那樣。
9.聽輕音樂,睡前喝杯熱牛奶,睡前泡腳 燙腳解乏,切記,睡前不可玩手機,看電視電腦,不可多說話,保持安靜環境最好。同時睡覺時帶上學習用的防幹擾耳塞就可以了,睡覺時候自己編個故事,編著編著就著了,實在不行就喝點安神健腦的藥物。
10.複習累了,做題累了,自然就想睡,又不浪費時間.要不就看書,選最枯燥的,但要極慢極慢地一個字一個字地看,因為人生來就喜歡看會動的東西,而速讀法就是以此為基礎創造的,反過來,我的方法利用了人的本性,反其道行之,催眠效果挺好的.而且,如果你看的是古文,還對學習有好處.其次就是食補,或選用一些有催眠效果的精油放在旁邊.但失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精神原因.這需要多放鬆自己,看些心靈雞湯,向他人傾訴,爬爬山什麼的。
11.首先你要放鬆一下,放鬆了,神經也就放鬆了(可以的話,用點安神的方法,例如喝牛奶,不要太多,也不要做劇烈運動,心情平和點,不要太興奮緊張),然後躺在床上,想一些開心的,輕鬆的事,高中還是很累的.完全放鬆後,你一般來說就可以睡著了,但如果還沒,你就可以緩慢地眨眼(就像是起床沒睡醒似的),頻率不要太快,慢慢的合上眼,最好什麼都別想.我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很多同學因為學習節奏變化,會頻繁出現失眠情況。精神變得焦慮。那應該如何去調整呢?
在睡眠時要儘量放下心中的包袱,樹立學就是學、休息就是休息的觀念,先學習再睡眠,避免因為任務未完成而影響睡眠的現象。當因為緊張、擔心而無法入睡時,可以把自己的擔憂寫在紙上,有些沒必要的擔心就可以自動拋棄,解決辦法的思路更加明了,心裡也就踏實多了。對於失眠的高三學子來說,一方面應積極調整心態,減輕因失眠而帶來的心理壓力。事實上,失眠與心理壓力常常產生惡性的互動。另一方面,應通過科學地安排生活,建立有規律的起居來克服失眠,如在睡前一小時內,不要做太難的習題,也不要思考一些太深入的會引起情緒波動的問題。同時,在飲食上也可採取一些措施,如睡前喝半杯濃牛奶幫助入睡等。
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一些高三學子存在這樣一種心態:別人學到多晚,我就要學到多晚,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感覺沒有輸給別人。這種想法往往會導致盲目地「開夜車」,很不利於正常的複習備考。因此,高三學子應該系統地安排自己的學習,不要受別人的影響,不要與別人比學習時間的長短,而要比學習效率。要在精力比較充沛的情況下自己決定學習時間,有條不紊地安排生活和學習。在身體允許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加長學習時間,但如果影響了白天的學習效率,就要馬上調整。
高三學子要切記:千萬不要看完書後直接上床,或放下書倒頭便睡,這樣不利於進入深度睡眠。因為人的大腦從興奮狀態到睡眠狀態,應該有一個過渡、緩衝的過程。因此,應該在睡覺前讓大腦放鬆5分鐘,可以到戶外慢跑5分鐘,使思維放鬆下來。如果不愛運動的話,可以洗一個熱水澡,起到為全身按摩的作用,這樣就能睡得香、睡得踏實。
如果夜間睡得少,睡眠質量不高,可以通過午睡來調節。午睡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應在10分鐘到半小時之間。不要小瞧這一點工夫,中午睡10分鐘相當於晚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的深度睡眠,它能讓你在下午保持充沛的精力。另外,應注意一些「細節」,如睡覺的時候向右側臥,保證睡衣寬鬆而柔軟,被子不要蓋得過厚等。睡覺時千萬不要蒙頭,因為蒙頭睡覺時,隨著棉被內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升高,大腦會供氧不足,長時間吸進汙濁的空氣,不僅睡眠質量不高,還對大腦損傷極大。
空軍飛行員曾經說過,你睡眠的關鍵在於你的面部,只要一個人面部的肌肉處於很放鬆的狀態,那麼大腦只要堅持10秒,只要在10秒的時間裡不產生活躍的念頭,那麼他自然就會睡著。
這個方法為何來自於軍方?大家知道,戰爭期間的飛行員壓力是非常大的,在複雜的戰場態勢,和密集的對空火力下,稍有一點差池,就會機毀人亡。
很多飛行員雖然安全返航,但在經歷了種種險象環生之後,心有餘悸,導致夜不能寐,睡眠不足,第二天執行任務時風險驟增。
一個名叫Bud Winter的軍官因此奉命研究一種能夠讓飛行員迅速放鬆下來、進入夢鄉的訓練方法。為什麼會選擇這個人呢?因為他在戰前是一名優秀的體育教練,特長就是幫助運動員減壓,可謂是「專業對口」。
戰爭結束後,Bud Winter又回到了田徑教練的崗位上
Bud Winter將他的經驗與飛行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提出了一種簡便易行的「快速入睡大法」,掌握了之後,即使坐在椅子上也能很快睡著,其步驟如下:
膝蓋分開,手在膝蓋內側無力耷拉著。現在,閉上眼睛,放下下巴,直到它落在你的胸前。
讓額頭的皺紋都出現再舒展開,放鬆你的頭皮。放鬆臉部其餘肌肉,放鬆你的舌頭和嘴唇,就像你在河邊看到的鱒魚那樣嘴一開一合,緩慢呼吸。
閉眼的同時,眼睛在眼窩中隨意翻動,沒有什麼重點,就是上下左右翻動就行,緩慢呼吸。
把肩膀放的儘可能低,就算你認為很低了,但是讓它們更低。感受脖子後面的肌肉,當你覺得已經很放鬆了,嘗試著讓它們再進一步。
深吸一口氣,屏住,呼氣並吹出你所有的緊張情緒。讓你的胸部癟下去,想像在椅子上,自己是一隻笨重的水母。緩慢呼吸,呼氣時,釋放越來越多的緊張情緒。
放鬆右二頭肌,右前臂也一樣,然後右手,手指。然後在左臂重複,且保持緩慢呼吸。
先從大腿肌肉,想像著肉掛在機構上,放鬆。然後是小腿肌肉,在之後是右腳踝和腳部肌肉。告訴自己,右腿沒骨頭。在左腿重複。感覺自己就是椅子上的一堆肉。
這個流程就是:
第一步:不要去想任何事情,尤其是關於運動的事情。
第二步:沒了。
Winter認為,只要一個人的肌肉處於很放鬆的狀態,那麼大腦只要堅持10秒,只要在10秒的時間裡不產生活躍的念頭,那麼他自然就會睡著。
唯一的難點在於,有些人不知道怎麼樣在鬆弛的狀態下抑制自己的雜念,那麼不妨讓自己「假裝」專注於某個畫面:
想像自己躺在一片草地上,眼前是藍天白雲,你就盯著這藍天白雲的畫面「看」,專注地看十秒鐘。
想像你正躺在一張舒適的黑色的天鵝絨大床上,整個臥室的牆壁和天花板都貼了純黑的牆紙,你就盯著這黑色的畫面「看」,專注地看十秒鐘。
在腦海中默念「不要想不要想不要想……」,如此堅持10秒鐘。
Winter提出了一種為期六周的系統化訓練課程,結果是令人驚訝的:接受了這套培訓的飛行員中,有96%的人能夠在兩分鐘之內睡著,而且無視任何環境,即使喝了咖啡,或是在密集的槍炮聲中,也能酣睡如常。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體驗吧:有些人會在瑜伽課後的放鬆術上睡著,還有些人會在做泰式按摩的時候睡著,而且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進入深度睡眠。其背後的原理其實是一致的,那就是肌肉得到了充分的拉伸和放鬆。
還有什麼你自己使用有效的睡眠方法?在留言區分享給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