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新銀行3項行動支付項目金管會核准開辦
行動支付是金融市場下一波新戰場,各家銀行垂涎大餅,積極「卡」位力求贏在起跑點。在同業相繼發表新型態的支付機制後,臺新銀行10日宣布,成為首家獲得金管會同時核准開辦NFC手機信用卡Micro SD卡與SIM卡業務,以及QR Code信用卡服務等3項行動支付項目的業者。 目前臺灣銀行業者發展的行動支付,主要共有2種。
-
臺灣2018行動支付戰開打(一):LINE Pay、街口支付兩虎相爭,PChome...
幾年前,臺灣與中國大陸的行動支付發展情況還是網友們熱議的話題,如今行動支付已經漸漸融入部分臺灣民眾的生活之中,越來越多人不帶著現金,也能以手機當作錢包暢行無阻。臺灣行動支付發展現況行動支付是指以移動裝置進行付款,又分為移動帳單、行動網路支付、QR碼支付、非接觸型NFC支付等,目前在臺灣主要行動支付業者如下表。
-
全家便利店移動錢包My FamiPay來了 支持掃碼支付
行動支付商機方興未艾,不僅3大國際Pay來臺攻城掠地,現在就連超商也要發展自有的支付方案。 全家便利商店擺脫「追隨者」的角色,鎖定新興支付積極挑戰創新,包含電子票證、信用卡、金融卡、各類型行動支付在內,共接受至少20種支付方式,遠遠超過市場龍頭7-ELEVEN。10月中旬起,更將啟用「FamiPay」,不僅能掃碼付款,同時能累積全家點數,未來還會結合生活帳單繳費、購買娛樂、交通票券…等服務,企圖打造「超商就在手機中」。
-
中華電信移動錢包Hami Wallet全面升級 支持掃碼交易
行動支付在各方的投入下,便利性大幅提升。中華電信16日與萬事達卡、中國信託、玉山、聯邦、一卡通、愛金卡及Pi移動錢包等業者合作,全面升級「Hami Wallet」APP,不僅信用卡、電子票證能感應交易,一卡通、icash聯名卡還能自動加值,更可在特約商店掃碼交易,預期首年將達200萬位用戶目標。
-
Visa圖解臺灣NFC行動支付生態系統 對比TSM、HCE之間差異
行動支付是近期相當熱門的議題。多數人將行動支付理解為將移動裝置結合信用卡功能,讓用戶透過手機等載具進行刷卡付費。但其實,?行動支付可分為遠端支付以及近端支付。遠端支付是指可提供線上付款的電子商務、手機 App 模式或是電子錢包,而近端支付則是利用 NFC 感應式付款在實體商店消費的商業應用,具體的例子像是 Visa 推出的 payWave 移動感應技術。
-
中國信託銀行可線上開戶、申請房貸
近年來,中國信託銀行(CTBC Bank)積極發展數位銀行系統,讓客戶可以透過網路及行動裝置,即可享受便利的數位金融服務,不受時間及地點限制,不用人到實體分行
-
從生產力角度來重新認識行動支付、電子商務和O2O
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2019年我國行動支付業務共計1014.31億筆,金額347.1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7.57%和25.13%。行動支付對現金支付和刷卡支付替代效應明顯,應用增長態勢強勁。 行動支付不僅僅是一種支付方式,還極大拓展了商業模式創新可能性邊界,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
臺灣32家金融業者共推行動支付服務PSP TSM
臺灣32家金融機構加入臺灣行動支付公司的行動支付服務,首波18家業者推出移動金融卡、信用卡服務,臺灣行動支付未來還將整合其他電子票證、會員卡、門禁卡等服務。 首波推出服務18家業者包括臺灣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上海、臺北富邦、國泰世華、高雄銀行、兆豐、新光、聯邦、元大、永豐、凱基、臺新、大眾、日盛、中國信託。臺灣銀行、彰化、臺灣中小企銀、臺中、中華郵政、玉山銀行6家即完成測試即將上線。其他如遠東銀行、淡水一信、基隆二信、三信銀行等8家業者準備中。
-
以聚合應用推廣領航行動支付新坐標
面對百姓支付結算的新需求,牡丹江農信社在聚合支付業務上先行先試,強化行業改造、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效,實現了聚合支付業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將聚合支付行業推廣打造成牡丹江農信轉型發展的新名片,金融行業的新地標。
-
中華電信首創臺灣QR Code信用卡移動公益捐款
創新行動支付應用攜手慈濟傳愛無限 《QR 扣》App 隨「照」善款「立」刻「捐」 中華電信 2013 年推出 QR Code 信用卡行動支付增值服務,領先提升全民「行動支付」幸福力,2014 年再推行動支付新應用,與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率先推出移動公益捐款,讓民眾可隨心起念以《QR 扣》App 隨「照」指定捐款 QR Code,以信用卡「立」刻「捐」出善款,透過「照立捐」行動,為社會公益盡一己之力
-
NFC支付環境準備好了嗎?訪談臺新、中信、國泰世華三大銀行
臺新銀行副總夏敏蘭:臺灣的環境因素延緩了行動支付發展 說到手機行動支付,很多人可能以為是去年出現,不過早在 2006 年中國信託銀行就跟 MasterCard 合作推出世足手錶信用卡,只要手錶輕輕感應就可以刷卡消費,但當時行動支付的概念還不是很盛行,有好長一陣子行動支付都默默無名。
-
2020年中國行動支付行業發展調研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1)獨享交易佣金模式及應用 (2)交易佣金分成模式及應用 (3)金融機構主導模式及應用 (4)第三方主導模式及應用 3.5.2 中國行動支付產業盈利模式 (1)盈利模式發展現狀調研 (2)盈利模式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3.5.3 中國行動支付產業盈利維度分析
-
阿里騰訊掃碼支付受挫 銀聯趁火打劫搶行動支付
原標題:阿里騰訊掃碼支付受挫 銀聯趁火打劫搶行動支付 阿里騰訊掃碼支付受挫 行動支付市場「圈地」步伐未止 趁著阿里巴巴、騰訊的「掃碼支付」受挫之際,日前,中國銀聯和中移動等加大了「NFC支付」的圈地步伐。
-
【獨家】臺灣兩大行動支付TSM平臺橫向對比
金融業者指出,這顯示為了一網打盡所有行動支付推展的介面與載具等優勢,銀行業已全面展開總動員,且更凸顯兩大平臺的代表性。 金融圈人士認為,群信具有一定的SIM BASE,更一舉涵蓋5大電信業者,是上述多家主要信用卡發卡行,在臺灣移動之外,還透過策略聯盟與入股方式尋求合作的主因。
-
Intuit收購行動支付應用AisleBuyer
騰訊科技訊(琴島)北京時間4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Intuit 剛剛收購了消費者自助結帳應用AisleBuyer。AisleBuyer是一款手機購物助手應用,它允許商店顧客無需排隊等候結帳,而直接通過行動電話進行支付。
-
臺灣行動支付大亂鬥:這麼多種Pay,誰能成為最大贏家?
(中國信託)、Gomaji Pay等。 另外補充一下,臺灣所談的電子支付、電子票證、第三方支付等營業項目,在中國大陸統稱為「第三方支付」,不像臺灣另外又分成三個不同的體系。 現在來談臺灣行動支付市場吧!
-
中國銀聯與家樂福牽手,仍想動動行動支付的奶酪
去年,中國銀聯與蘋果公司合作在中國境內推出Apple Pay服務,期待以此從幾乎被支付寶和微信瓜分完畢的行動支付「蛋糕」中搶得更多的份額。但因支付技術、平臺開放程度、POS終端機價格等各種因素,一年多來,銀聯參與的Apple Pay在中國所取得的行動支付市場份額未能進入前十。
-
中國行動支付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行動支付將終端設備、網際網路、應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機構相融合,為用戶提供貨幣支付、繳費等金融業務。 《中國行動支付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對行動支付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動支付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行動支付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行動支付技術標準、行動支付市場規模、行動支付行業潛在問題與行動支付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動支付行業投資價值、行動支付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動支付行業投資決策者和行動支付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
行動支付如何成新格局?2大分類行動支付!
銀聯在最近的行動支付技術,商用方面比較保守,我國的行動支付市場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就是涉及到支付和清算的資質,但其一直重視著該領域的專利的申請,主要由銀聯及商業的銀行,第三方的支付這兩大類構成,另一類不涉及支付和清算的資質,正是這種銀行之間的競爭與合作的關係,促進了行動支付的快速的發展,支付的手段以及服務方式的電子化,信息化的發展,無論是基於卡片的行動支付,或是基於手機
-
臺灣遠傳電信與Google合作 搶攻行動支付
遠傳副總經理洪小玲日前透露,遠傳將在近期宣布,代收Google Play帳單,攜手Google搶攻行動支付商機。 在第三方支付方面,洪小玲強調,是今年的業務拓展重點之一,是否與Google、LINE結盟合作?是未來努力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