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北大數學天才,他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後繼續深造,獲得了碩士學位。他深受當時北大校長的器重,並推薦他到美國普渡大學攻讀博士。但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灰暗人生從此開始。他歷經7年,終於獲得了博士學位,但是他的導師卻不喜歡他,拒絕為他寫推薦型。他博士畢業後就失業了。他的同學他的師兄師弟,很多都到了大學任教,有一份令人豔羨的工作。
從此他開始了為了餬口而過上了可以說是悽涼的生活,他做幫工,他送外賣,他還流浪過。他過著那段時間,不知道有多少人唾棄他。一個博士竟然淪落到送外賣的地步。他本可以回到北大任教,但是愛面子的他,好強的他卻拒絕了,他也喪失了在學術界立足的機會。
就這樣過了7、8年時間,他終於由他的同學引薦,到了一所大學擔任臨時講師。僅僅是臨時講師,沒有高的收入,沒有編制。更沒有研究經費。但他終於安定了下來。這個時候他也是40多歲的人了,人生幾乎再也沒有了翻盤的機會。
在這個講師的位置上,他一呆就是14年。距離他博士畢業已經20來年了,誰都會認為他這輩子就是這樣了,沒有大的出息。他也確實一直默默無聞,也沒有什麼研究成果出來。任何人都沒有對他報以任何的希望。
但是他自己一直沒有放棄。他都58歲了,58歲的年齡的時候,一切都改變了。一數學論文讓他聞名世界,當他將喜訊告訴妻子的時候,妻子還說他喝多了。
2013年,《數學年刊》刊登了論文《素數間的有界距離》。這篇論文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的弱形式,突破了困擾數學界近兩個世紀的難題。
一個遊蕩在學術圈的人,就這樣成了數學界的大牛!
他出名了,但是很多人還是不知道他,他的母校很多人也不知道他。有的人甚至還將他當成民科。現在他獲獎無數,但是他仍然未忘初心,他仍然老實地在數學上默默的求索。
他是誰?他就是數學上的掃地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