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人傑地靈,尤其是中國的高校,培養了眾多青年才俊。今天,小編想向大家介紹的這位青年才俊,曾經是一名北大學霸,同時又是一名數學天才,他在北大畢業之後,到美國攻讀博士。博士畢業之後,又回國任教,本想將自己所學的一身本領,用於提升北大的數學研究水平。但是,在北大的舞臺上僅僅任教6年之後,又毅然決然地返回美國任教,給我國的學術界留下了三句發人深省的話。他,就是中國數學天才許晨陽。
許晨陽到底是什麼來頭呢?許晨陽,1981年出生,故鄉是直轄市重慶市。許晨陽非常聰明,才4歲左右,就能夠計算加減乘除。1998年,徐晨陽參加中國奧林匹克冬令營,就獲得了金牌,而且獲得了國家數學集訓隊的入選資格。1999年,18歲的許晨陽,考上了北大,進入了數學系。通常情況下,本科要讀4年,但是,許晨陽僅僅三年就讀完了北大本科,並且提前畢業,繼續攻讀北大研究生。讀研期間的許晨陽,在北大已經很有名氣。
北大碩士研究生畢業的許晨陽於2004年進入了普林斯頓大學,在普林斯頓攻讀數學博士,4年之後,就在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會的那一年,許晨陽博士畢業,又在麻省理工做博士後,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學習和沉澱之後,2012年,剛過30歲的許晨陽,回到了北大,成為了北大的一名老師。許晨陽回到北大僅僅一年,就成為了教授。這一期間,同時在國內外獲得了多個大獎,也對北大的數學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很多人認為,他以一人之力,把北大數學系代數幾何水平,提高了一個檔次,屬於是北大數學的「黃金一代」之一。還有人說,許晨陽的成功,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數學的水平。
2018年,許晨陽獲得了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獎項,可是,就在這一年,許晨陽卻做了這樣一個選擇,離開了北大,重回了美國,選擇麻省理工數學系任教。他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選擇呢,他並沒有直面回答。但是,很多人從許晨陽和自己的朋友的交談中說過的三句話,基本上,可以明白他為什麼會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這三句話是,中國數學界造假太嚴重。學風學術風氣太浮躁。論資排輩太嚴重。從這三句話中,我們看到,許晨陽之所以離開中國,似乎是對中國學術圈的學術風氣,有一點心灰意冷。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