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都是我國的最高學府,他們之間孰強孰弱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非常非常關注的話題。
從綜合實力上看,這兩所大學旗鼓相當,都是我國最優秀的高等學府,在國際上的排名也非常相近。但是如果從數學領域來說,毫無疑問是北京大學更強一些。
這點從北京大學的辦學歷史就可以看出來,北京大學的數學系是"集三大名校之精華"合併而成,合併了原北京大學,原清華大學,原燕京大學的數學系綜合而來,是當之無愧的"最強"數學系。
一直以來,北大的數學系以學習難度大、畢業困難而著稱,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北大數學係為世界培養了很多的天才學者,其中又以"黃金一代"最為著名,許晨陽、惲之瑋、張偉、朱歆文等"黃金一代"都是數學天才,如今卻齊聚美國。
許晨陽
許晨陽的名字,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他雖然是一名"80後"學者,但卻憑藉自己的數學天賦和突出貢獻,與早已世界聞名的施一公、潘建偉站在同一個領獎臺上,一起拿到了有中國版的"諾貝爾獎"之榮譽稱號的未來科學大獎。
1999年,許晨陽憑藉過人的實力考上了北京大學,在北大就讀期間許晨陽展現了驚人的天賦,他提前一年完成了北大號稱"最難"的數學系課程,從北京大學的本科直升碩士,又提前一年畢業。
許晨陽為了攀越更險峻的"知識高峰",獨自一人來到美國數學系實力非常強的普林斯頓大學就讀,攻讀數學的博士學位。
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成歸來後,許晨陽沒有忘記祖國的栽培之恩,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任教,但是在北大教書六年後,許晨陽再次選擇了離開。
惲之瑋、張偉、朱歆文
惲之瑋、張偉、朱歆文三人比許晨陽要晚一年進入北京大學(都是2000年考上北大數學系),但是與許晨陽一樣,這三人也是數學方面的天才。
相同的是,此三人從北京大學數學系畢業後,也跟自己的學長許晨陽一樣,做出了到美國一流學府留學的決定。截止現在,三人依然都在美國的著名大學任教。其中,惲之瑋曾在麻省理工大學任教,張偉和朱歆文都曾在哈佛大學任教。
這兩所大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都是世界級著名學府。
這三人自從來到美國留學後,就一直留在了美國任教,這點與許晨陽不同。
為何北大數學系的"黃金一代"紛紛選擇出走他國?曾經回國教書六年的許晨陽告訴了我們答案,他在臨走前跟朋友私底下交談時提到了以下3點:
1、國內對年輕人的支持不夠
一直以來,我國對年輕人才的支持力度都不是很大,在各種申請上"論資排輩"現象嚴重,不僅是學術界,我國有很多領域都喜歡按照資歷論英雄,這跟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係,但這是要不得的,對極大限制年輕人才的發展。
2、高校風氣浮躁
施一公教授也曾提到這一點,我國很多高校的學風和教風都很浮躁,一些學生入校後張口閉口只關心自己的就業如何,在學習知識上很浮躁;一些老師也比較急功近利,只想著早點出成果,早點申請到資金,沒有踏踏實實靜下心來做研究。
3、學術造假得不到懲處
近幾年來,高校教授、甚至校長學術造假問題頻頻被媒體曝光,但是有一些在後來不了了之,有的學者在認認真真做研究,有的"學者"卻忙於人情鑽營,學術造假,如果學術造假得不到懲處,對於認真做研究的學者不公平!
對於許晨陽說的這三句話,你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