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裡加了亞鐵氰化鉀,鹽毒還是言毒?

2020-12-13 中國婦女報

全國鹽標委今年8月27日向社會公開發布特別說明。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張明芳

日前,一篇《鹽裡面加進了亞鐵氰化鉀》的文章在朋友圈裡廣泛傳播,引發熱議。文章直指鹽裡面添加的抗結劑亞鐵氰化鉀是低毒的化學添加劑,會對肝腎造成損害,危害身體健康,建議大家不要吃這種鹽。食品安全問題總能牽動人們敏感的神經,而食鹽又是家庭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料,此文一出,不免讓人們疑竇叢生:亞鐵氰化鉀真的有毒嗎?鹽裡面為什麼要加這種添加劑?吃了含有亞鐵氰化鉀的食鹽真的會損害健康嗎?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亞鐵氰化鉀為何要添加到食鹽中?

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亞鐵氰化鉀是什麼?為什麼要添加到食鹽中?天津市食品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陳樹生告訴記者,亞鐵氰化鉀又稱黃血鹽,是一種化學製品,大量應用於工業尤其是鋼鐵工業中,用作金屬表面處理。而在食品中僅用於食鹽做抗結劑使用。亞鐵氰化鉀是一種合法的添加劑。《GB 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明確規定,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只能應用在鹽及代鹽製品中,最大使用量是0.01g/kg。而抗結劑的作用是防止食鹽結塊、變質。陳樹生強調,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是有一定的指標要求的,其中重金屬及雜質的含量都有嚴格要求,並不是將工業中的亞鐵氰化鉀直接拿來加入食鹽中。

食鹽中都含有亞鐵氰化鉀嗎?

那麼,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在食鹽中的添加情況如何?在一家超市的貨架上記者發現了三種食鹽,分別是精製食用鹽、低鈉鹽及海晶鹽。其中兩種添加了亞鐵氰化鉀,精製食用鹽的配料是氯化鈉、亞鐵氰化鉀。在低鈉鹽中,配料表中包括精製鹽、氯化鉀、碘酸鉀、亞鐵氰化鉀,其中標明了亞鐵氰化鉀≤10mg/kg,而在海晶鹽中則標註是未加碘的純海鹽,並指出產品使用物理抗結技術,未添加任何抗結劑。

而記者在淘寶輸入「鹽」關鍵詞,頁面顯示的各種品牌的鹽中有部分標明未添加抗結劑。記者就一種無抗結劑的食鹽詢問客服,客服告訴記者,鹽中的抗結劑並不是因為有毒不添加,並解釋說抗結劑有毒都是謠言。之所以特別標註無抗結劑只是為了作區分。他指出加不加抗結劑對身體都是無害的,加抗結劑只是為了防止結塊,結塊是正常的,但是有的人特別在意這個。

可見,市場上銷售的食鹽並不是全部都添加抗結劑,消費者在購買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

亞鐵氰化鉀真的有毒嗎?

亞鐵氰化鉀到底有沒有毒呢?陳樹生告訴記者,有毒但是要看劑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糧農組織專家委員會評估數據,亞鐵氰化鉀要造成人健康上的負面效應,至少成年人每天攝入1.5毫克的食鹽。而上文提及食鹽中亞鐵氰化鉀的最大使用量是0.01g/kg,按照這個量來推算,相當於成年人每天要吃150克左右的食鹽。而正常人一般吃的食鹽在10克左右,重鹽地區也不會超過20克。而現在國家提倡成年人一天吃的食鹽不超過6克,因此,在數量上遠遠達不到中毒的程度。

那會不會存在極個別的情況,即某些人對微量的亞鐵氰化鉀也會產生反應,對身體產生危害?針對記者的疑問,陳樹生表示,這種可能是不存在的。如果出現,可能是心理暗示造成的。「化學物質不是過敏源,加之微量的存在,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影響。」陳樹生解釋說。

亞鐵氰化鉀遇熱分解出劇毒物?

另外有一種說法是,食用鹽遇高溫有可能會使亞鐵氰化鉀分解出劇毒物氰化鉀,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陳樹生告訴記者,氰化鉀確實是一種劇毒物質,但是它和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完全不同。亞鐵氰化鉀的化學性質很穩定,不會輕易釋放這種有毒的氰化物。亞鐵氰化鉀受熱如果要分解出氰化鉀,只有溫度達到400℃以上才會分解,而一般炒菜遠遠達不到這個溫度,溫度最高的油炸也只在200℃左右。如果達到400℃,菜基本上都燒焦了,也不會有人吃了。

國外食鹽也含亞鐵氰化鉀

此外,陳樹生告訴記者,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食鹽也都會添加亞鐵氰化鉀,並不只是中國的食鹽才有。日本的限量值為20mg/kg,比中國10mg/kg的限制要寬鬆。記者在購物網站上看到某紐西蘭原產進口的食鹽也含有抗結劑。專家指出,如果中國的法規許可某種添加劑使用,那這個添加劑一定是已經在很多發達國家都許可使用的。

亞鐵氰化鉀是一種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認可的低毒抗結劑。世衛組織在對抗結劑成分安全性進行的分析中也表明,亞鐵氰化鉀是很安全的添加劑。1995年《美國生理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刊登了荷蘭研究人員的實驗情況,在對實驗狗狗注射了1000毫克(超過100公斤食鹽中含量)的亞鐵氰化物後發現,其中絕大部分(94%~98%)的亞鐵氰化物都會在24小時內通過尿液排出體外,沒有在體內形成積累,驗證了這種成分的長期安全性。

事實上,關於鹽裡面加的亞鐵氰化鉀損害人體健康的傳言前幾年就有權威部門和媒體做過闢謠,只不過近來又捲土重來。全國鹽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日前也專門針對此事進行說明,再次強調,我國製鹽行業添加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作為食鹽抗結劑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希望廣大消費者放心食用。

相關焦點

  • 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害健康? 亞鐵氰化鉀是什麼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害健康? 亞鐵氰化鉀是什麼鬼? 鹽準確地說食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吃鹽不僅是為了讓菜裡多些鹹味,更是對人體健康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網上的一篇文章卻慷慨激昂、義憤填膺地告訴大家:中國的鹽裡有種添加劑,會對人體造   原標題:食鹽含亞鐵氰化鉀有害健康? 亞鐵氰化鉀是什麼鬼?     鹽——準確地說——食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 「謠鹽」再起:食鹽裡含的亞鐵氰化鉀是什麼?還能吃嗎?
    近日,關於「國產食鹽含有亞鐵氰化鉀,有毒」的傳聞掀起軒然大波。添加了亞鐵氰化鉀的鹽有毒嗎?真的只有國內在使用這種食品添加劑嗎?在食鹽包裝袋上,亞鐵氰化鉀的含量以「以[Fe(CN)6]4-」計,即以亞鐵氰根計。因為亞鐵氰根是一個完整的單元,6個氰離子與二價鐵配位。因此亞鐵氰化鉀不是「亞鐵-氰化鉀」,而是「亞鐵氰-鉀」。某國產食鹽包裝袋。亞鐵氰化鉀在400℃的高溫下可以分解產生氰化鉀。
  • 食鹽裡亞鐵氰化鉀有毒?專家闢謠:對人體無害
    食鹽裡亞鐵氰化鉀有毒?專家闢謠:對人體無害 原標題: 一些食鹽的配料表裡含有亞鐵氰化鉀。  精製鹽、加碘鹽、無碘鹽、竹鹽、海鹽、湖鹽……市場上常見的食鹽種類非常豐富,你注意過食鹽的配料表嗎?
  • 食鹽添加了有毒的「亞鐵氰化鉀」?專家說出了真相
    鹽,在餐桌上佔有不可撼動的地位。無論你愛吃什麼口味,日常飲食中最離不開的仍是鹽。最近,關於「鹽裡面加了亞鐵氰化鉀危害健康」的文章在微博、朋友圈瘋傳,文章提到國產食鹽裡面有種可怕的添加劑:亞鐵氰化鉀。這一傳言在網上迅速傳播,很多人憂心忡忡。國產食鹽中真的含有亞鐵氰化鉀嗎?這種物質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嗎?
  • 食鹽添加「亞鐵氰化鉀」真的有害健康嗎
    這幾天,一位雕塑家寫的《鹽裡面加進了亞鐵氰化鉀》成了朋友圈的爆款文章。作者在文中活靈活現地描述了自己生病的過程,並指出罪魁禍首是加了亞鐵氰化鉀的食鹽,故事的結局則是他因為不再吃這樣的食鹽而痊癒了。真相究竟如何?
  • 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有毒嗎?揭穿食品謠言
    亞鐵氰化鉀作為食鹽抗結劑,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亞鐵氰化鉀並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其化學性質穩定,在烹飪過程中不會釋放有毒的氰化物最近,一篇《鹽裡面加進了亞鐵氰化鉀》的文章在網上流傳開來,文中稱有一位老教授食用了添加抗結劑亞鐵氰化鉀的食鹽後,腎臟受到嚴重危害。
  • 微博大V說食鹽裡有「亞鐵氰化鉀」,高溫分解出劇毒?不可信
    微博大V說食鹽裡有「亞鐵氰化鉀」,高溫分解出劇毒?而通常家庭購買的食鹽為200克/包,按照添加量的上限來計算,一包食鹽裡最多只有2毫克亞鐵氰化鉀。也就是說,即便一天吃下半包鹽,亞鐵氰化鉀的攝入量也不至於超標。 與此同時,亞鐵氰化鉀也並非只有我國在使用。歐盟制定的亞鐵氰化鉀添加量上限為20毫克每千克,是中國標準的2倍;美國允許使用亞鐵氰化鈉(與亞鐵氰化鉀性質相似,同屬抗凝結劑),限量基本和中國一樣。
  • 食鹽中含亞鐵氰化鉀再起爭議:有沒有毒?通過毒性試驗了嗎?
    來源:一財網日前,作為食鹽抗結劑的「亞鐵氰化鉀」,再次被新媒體當做了「毒物」進行傳播,甚至於被質疑批准程序。然而,「鹽裡面加進了亞鐵氰化鉀危害消費者健康」的消息一直存在,時常被推到公眾面前進行質疑,那麼,真相到底如何?
  • 食鹽中添加的亞鐵氰化鉀 對人體有害嗎?壹粉的疑問我們來解答
    精製鹽、加碘鹽、無碘鹽、竹鹽、海鹽、湖鹽……,市場上常見的食鹽種類非常豐富,你注意過食鹽的配料表嗎?
  • 好多人都不敢吃鹽了?
    「網上都說了,這鹽有問題,吃了對身體不好。」老人對著鹽的配料表比劃著,直到看到「亞鐵氰化鉀」字樣,她確信地說:「就是這個亞鐵氰化鉀,說是有毒,吃了對腎不好。」談話間,5、6位消費者也開始聚集到售鹽區域挑選食鹽,而他們大多都是聽到網上關於「食鹽抗凝劑有毒」的消息過來重新購置無添加抗凝劑食鹽的。
  • 超市裡的食用鹽越貴越安全嗎?專家們這麼說!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22日電(劉雪玉)近期,國產食鹽因含有抗結劑亞鐵氰化鉀,被網友質疑其安全性。對此,已有業內人士站出來為國產食用鹽「驗明正身」,稱亞鐵氰化鉀並不是慢性毒藥,長期食用並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那麼,國產食用鹽都有哪些類別?哪一款最受消費者喜愛?買鹽是越貴越安全嗎?
  • 網傳國產食鹽有害,市民竟去香港背鹽?沒想到真相是…
    原來是一篇《鹽裡面加進了亞鐵氰化鉀》的網文成了熱搜作為一名專業的小編人云亦云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小編帶著求真意識馬上來求一波真相經過專業人士提醒很可能是由於化學物質導致的腎臟受損,追根溯源這「兇手」就是食用鹽內的配料亞鐵氰化鉀。而改吃不含亞鐵氰化鉀抗結劑的鹽後,所有症狀都恢復正常了。文章內有理有據的論證,讓不少跟帖的市民可都嚇慌了神,拿著自家的調味罐不知該不該往鍋裡下這勺鹽。
  • 很多人紛紛跑去超市買新鹽,真相是這樣
    「網上都說了,這鹽有問題,吃了對身體不好。」老人對著鹽的配料表比劃著,直到看到「亞鐵氰化鉀」字樣,她確信地說:「就是這個亞鐵氰化鉀,說是有毒,吃了對腎不好。」談話間,5、6位消費者也開始聚集到售鹽區域挑選食鹽,而他們大多都是聽到網上關於「食鹽抗凝劑有毒」的消息過來重新購置無添加抗凝劑食鹽的。
  • 這種鹽有些人真不能吃!醫生發朋友圈提醒:真有人因長期食用死亡
    減少鈉鹽攝入還有其他方法張益民建議,日常飲食還是使用普通食鹽,每袋鹽配稱量用的鹽勺,幫助估計食鹽量,儘管一開始低鹽飲食味道會變淡,很快就會習慣。據調查,77% 的鈉來自我們消費的包裝食品(比如訂的 pizza 外賣、冰箱裡的榨菜等),剩下 12% 來自我們日常烹飪額外加入。成人每天食鹽要小於 6g,大概是一個啤酒瓶蓋的量,想精確的話,可以上某寶買限鹽勺放在家裡用。延伸閱讀: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有毒嗎?
  • 買鹽時,切記要留意鹽袋上這4點,為了家人健康看看
    中國人口多,其實中國是美食之國,因為我們國家人口多,還是做美食用鹽最多的,其實鹽分為四種:海鹽>湖鹽>井鹽>礦鹽,基本上鹽田裡1畝地可以曬出110噸原鹽,所以我們國家一直在控制鹽的價格,從1元到10元之前
  • 香港人怎樣吃鹽?
    作為香港整體來說是不缺碘的,但是對於個人,由於各種原因也可能會出現缺碘現象,因此香港不是「一刀切」,不準吃加碘鹽,而是小超市裡沒有加碘鹽,大超市裡也有加碘鹽銷售,滿足這部分人的需要。這就是科學吃鹽。但是加碘鹽沒發現有國內生產銷售量最大的的既加碘酸鉀又加亞鐵氰化鉀的食鹽。
  • 我們到底該吃什麼鹽
    其中19個加了碘,主要有碘酸鉀(佔比79%)、海藻碘(佔比16%)、碘化鉀(佔比5%);21個添加了抗結劑,主要是亞鐵氰化鉀(佔比57%)、亞鐵氰化鈉(佔比23%)、檸檬酸鐵銨(佔比10%)、矽酸鈣(佔比10%)。
  • 買鹽前看清成分,含有這種化學劑損害腎臟,腎友們最好不要買!
    這位患者就認定是某些化學物質所導致的這些症狀的發生,所以,後來終於查到了元兇,原來是因為吃的鹽裡面含有亞鐵氰化鉀。因此後來,他改成了,每天吃這種不含亞鐵氰化鉀的食鹽,後來這種症狀都逐漸的消失了,複查結果也逐漸變得正常,但是有一種肌酐切卻還在微微的升高。這種症狀說明我們的腎臟已經受到了一定的損害。
  • 中醫帶你揭開鹽的秘密
    2、鹽包、鹽袋中到底是什麼鹽?哈,這個,小爭議一直有,但基本上,大家都認可的是粒裝海鹽!但,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會用粉末狀的食用鹽,如果要使用這種鹽,還真不好!食用鹽中法定添加物亞鐵氰化鉀,在鍋內翻炒的時候,鍋內溫度不低於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