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慕盛學,ID:mu030426】
食鹽是人類生命必須的食品之一,那麼香港人怎麼吃鹽呢?
全世界預期壽命最長的國家是日本,2015年日本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最長,達到86.49歲,為世界之首,男性則是80歲,但日本人的總體平均壽命為83.21,連續20年穩坐世界第一。
全世界預期壽命最長的地區是香港,男性預期壽命是80.91,女性預期壽命是86.58,全世界第一。
香港人怎樣吃鹽?
香港人均壽命全世界最高,有很多原因,其中科學的飲食是其中之一。
一、香港也能買到碘鹽,但不是強制全民補碘
香港是中國的,但是對香港是一國兩治,香港有獨立的制度,因此儘管中央政府要求全國一律補碘,但香港政府不予理睬,堅決不推行強制全民補碘。
香港也有山,也會有缺碘的地方,國內的專家說香港也是輕度缺碘地區,也應該實行強制全民補碘。但香港為什麼不推行強制全民補碘呢?因為香港四周環海,香港人生活水平又高,水產品吃的多,自然就不會缺碘。
碘缺乏的最明顯症狀是甲狀腺腫大率高,但是香港兒童的甲狀腺腫大率很低,因此香港人不缺碘,也就不需要特殊補碘。
作為香港整體來說是不缺碘的,但是對於個人,由於各種原因也可能會出現缺碘現象,因此香港不是「一刀切」,不準吃加碘鹽,而是小超市裡沒有加碘鹽,大超市裡也有加碘鹽銷售,滿足這部分人的需要。這就是科學吃鹽。
但是加碘鹽沒發現有國內生產銷售量最大的的既加碘酸鉀又加亞鐵氰化鉀的食鹽。加碘鹽都是添加海藻碘,低鈉鹽也有加碘的,也是添加的海藻碘。
證據圖片
但是在國內則是「一人有病,全家吃藥」。
二、絕大多數是海鹽
本人去過大中小超市十多個,發現香港商業銷售的食鹽絕大多數都是海鹽。
三、僅在部分餐桌鹽添加亞鐵氰化鉀
在香港銷售的各種食鹽中,僅在餐桌鹽中有用抗結劑的,其他食鹽是不用抗結劑的。
餐桌鹽中也有多種,僅發現一種餐桌鹽是用亞鐵氰化鉀的。這種食鹽是「中國產品,香港包裝」,在明顯位置標註了「成分:鹽,抗結劑(E536)」這裡的E536就是亞鐵氰化鉀。
四,香港食鹽的價格
香港流行的各種食鹽價格差別很大,特殊的巖鹽價格最高,每公斤100到1000港元不等。
平民用的食鹽價格很低,有一部分甚至低於國內。例如上圖的葵花牌的餐桌鹽和靚粗鹽,454克,價格僅2港元,合人民幣1.6元 。
五、香港的食鹽主要是粗鹽
國內的食鹽幾乎全部是精鹽。但香港的食鹽只有餐桌鹽是精鹽,大多數是粗鹽。香港的粗鹽並不是我們醃菜用鹽那種大粒鹽,而是直徑1.2毫米左右的食鹽,而精鹽的直徑大約在0.6毫米左右。
粗鹽用於日常炒菜做湯,細鹽(餐桌鹽)主要用於餐桌臨時調味用。
六、食鹽品種多樣化
國內6年前是全國一種鹽,消費者沒有選擇權.現在食鹽開放了,超市已經出現了多種食鹽。但是小城鎮仍然絕大部分還是一種鹽。
香港的食鹽多年了一直是多樣化的。
1、富人用的食鹽
小超市裡沒有,大超市裡有很多進口巖鹽,大多數是大塊的,配帶研磨杯,自己研碎了食用。這種鹽價格很高,一公斤都在百元以上。主要是給富人用的。
2、平民用的食鹽
香港小超市賣的食鹽主要都是平民購買,也是銷售量最大的。有的只有一種,有的有兩種。中等超市有5—6種。
例如
3、進口食鹽
香港有很多國家的進口食鹽,其中進口最多的是日本的食鹽,所有日本食鹽都是不加碘不加抗結劑的。
例如
4、低鈉鹽
5、多味營養鹽
總而言之,香港人吃鹽是非常科學的,是真正與世界接軌的,是有利於人民的健康的。
國家衛健委今年發表碘缺乏病病區標準,規定水碘低於40微克/升的地區都是缺碘地區。深圳的水碘是3.2微克/升,遠低於40微克/升,香港的飲用水70%以上由深圳提供,因此香港也是缺碘地區。但是香港沒推行強制全民補碘,香港沒有碘缺乏病流行,可見專家說的如果不繼續推行強制全民補碘,就會出現碘缺乏病繼續流行的言論是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