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友們是不是在垂釣的過程中,經常有這樣的疑惑,那就是,為什麼大鯉魚經常在自己釣點附近跳躍,大多數時候卻不給口。
釣友們如果想要搞清楚,鯉魚為什麼在水面上蹦躂卻不吃餌,首先我們要弄明白,鯉魚為什麼會在水面上蹦躂,難道它只是為了向釣魚人炫耀,它那完美的身軀嗎?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大魚在水面上跳躍的真相一
其實鯉魚在夏秋季節清晨的時候,才會頻繁地在水面上跳躍,是因為在清晨的時候,水面上和水底下有溫差。
一般的情況是早上水底下溫度較高,水面上經過一晚上的降溫,溫度較低,這種溫度正適合鯉魚的生長,所以鯉魚在清晨的時候就會很興奮,之所以鯉魚會躍出水面,純粹是因為鯉魚很喜歡這個溫度,會和其他的鯉魚一起玩耍,相互追逐,就時常的會躍出水面。
其實這個時候的魚口最佳,鯉魚的活動範圍也非常大,鯉魚在嬉鬧過後就會瘋狂的覓食,釣友們一定要把握住清晨這兩三個小時,也許你這一天的漁獲,都是清晨這一段時間釣到的。
大魚在水面上跳躍的真相二
在很多水很肥的小水域裡,比如黑坑,鯉魚也會經常地躍出水面,但這次可不是鯉魚貪玩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缺氧造成的。
鯉魚天生對水中含氧量要求很高,如果在水中含氧量較低的時候,鯉魚就會做出一些反常的舉動,比如鯉魚會經常躍出水面。
要是此時水中含氧量再低一些,這時的鯉魚就會浮頭,有的時候我們去黑坑釣魚的時候,如果在水面上就能看到水裡的鯉魚,這就證明這個黑坑裡的鯉魚嚴重缺氧,其實這樣的鯉魚是不會有口的,應該趁早更換釣場,或者打道回府,以免變成飛行員。
野外水域的環境中,在天氣悶熱的時候,下雨之前,都會出現鯉魚躍出水面的情況,這就是因為缺氧造成的,這種天氣可以更換目標魚,釣一些小鯽魚還是可行的,因為鯽魚還是比較耐低氧的。
大魚在水面上跳躍的真相三
有些鯉魚在發怒的時候,也經常會在水面上跳躍,什麼?鯉魚也會發怒?
沒錯,魚也是會發怒的!比如鯉魚在生病受傷的時候,或者身上長滿寄生蟲的時候,這樣的鯉魚就會頻繁地跳出水面,顯得非常的暴躁。
身上有寄生蟲的鯉魚也是會吃食的,釣這樣的鯉魚,需要使用小鉤細線,即使是用小鉤細線去釣,此時的鯉魚吃口也是很弱,需要釣友釣的靈敏些,主抓小頓口,千萬不可放鬆警惕。
大魚在水面上跳躍的真相四
鯉魚的膽子很小,而且是體型越大的鯉魚膽子就越小,鯉魚在受到驚嚇的時候,也會跳出水面。
有的時候是人為的驚嚇,比如向水裡扔石頭,大聲喊話都有可能驚嚇到水裡的魚,水越淺越容易驚嚇到水裡的魚,鯉魚在逃竄的時候就會躍出水面。
受到驚嚇的鯉魚,短時間內是很難再回來了,這個時候需要釣魚人保持安靜,並且減少拋竿的頻率,用不了多久就會有魚進窩,因為不可能每條魚都會受到驚嚇。
大魚在水面上跳躍的真相五
有些時候鯉魚在水面上跳躍,是與水底下的地形有關係的。
比如在深水區的鯉魚遊向淺水區時,如果遇到較大的溝坎或凸起,鯉魚也會躍出水面,這個也很好觀察,如果你發現在某一個水域裡,鯉魚老是在一個地方躍出水面,那麼就證明鯉魚躍出水面的地方,水底絕對有問題,而且這個地方絕對是魚道。
如果你的魚竿能夠拋到,鯉魚躍出水面的地方,那麼這個地方絕對是一個絕佳的釣點,沒有之一。
其實還有很多情況下,鯉魚會躍出水面,比如鯉魚在產卵的階段,在淺水區有水草的地方,鯉魚也會經常地躍出水面,但是這個時候的鯉魚是很難釣的。
綜上所述,我們終於弄明白了,鯉魚在什麼時候會躍出水面,什麼時候適合垂釣,與什麼時候不適合垂釣。
有些時候經驗老道的釣魚人,在垂釣過程中,通過觀察魚類的活動情況,就可以得出今天是否適合垂釣,這些都是經驗積累的結果。
本文由大鐵猴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我是猴子,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