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釣魚我們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要有耐心,從小時候聽到的「小貓釣魚」故事,再到後來老釣友們的言傳身教,無一不證明釣魚需要足夠的耐心。可是很多釣友都吐槽說,耐心我是練出來了,但漁獲卻沒跟著增長,這是為啥呢?其實釣魚所需要的耐心並不是讓我們死等,在魚情不對的時候還是要及時調整的(比如說兩邊上魚就你沒口)。不過在一些細節方面,還是要有足夠的耐心的,比如說將耐心用在這幾個環節上,你的漁獲會有非常明顯的變化。
1,下竿前多點耐心
對大多數釣魚人來說,出來釣一次魚不容易,到了水邊就急急忙忙下竿,總想著多釣幾條魚。其實沒必要那麼急,比如說在河邊的時候先看看別人釣得怎麼樣,魚口好的釣位上有哪些特點,人家用的什麼餌料,調釣和線組的情況。打聽好之後你的作釣思路就很清晰了,會少走很多彎路,漁獲也有保障。
在黑坑釣魚更是如此,黑坑畢竟是要收錢的,別相信黑坑老闆在群裡發的爆護視頻,到達釣場後先看看其他釣友上魚情況如何,魚口好就開竿,魚口不好就閃人。不然明知道不上魚還去填坑,那還不如捐給希望工程。
2,陌生水域打窩前多點耐心
如果是自己的菜地那無所謂,對水情和魚情了解得比較透徹,知道哪裡出魚。但是在陌生水域打窩前建議先摸清楚水底情況,這裡水底障礙物多不多,有沒有深坑,斜坡,凸起,水深如何。不然到達釣點後直接打窩,開釣後才發現非常掛底,水很淺,尤其是釣了半天沒口,後來才發現前面50釐米就是個深溝,或者水底是個大斜坡,那就尷尬了。所以,打窩前建議先用鉛墜探測下水底情況,以免出現上述尷尬。
3,對餌料多點耐心
魚情和水情是經常發生變化的,有時候開的餌料不一定符合當前魚情,需要及時調整。比如說有時候開了搓餌,卻發現魚口很輕,魚兒上浮了,這時候最好是重新開一份拉餌,霧化好點。有時候香味餌料不給力,反過來開一份腥味餌卻有不錯的效果。另外,在夏季的時候餌料的狀態很容易發生變化,釣了2個小時之後可能就成了麵疙瘩。最好是一次開一小團,保證用上1-2個小時就夠了,需要的時候再重新開餌。
4,對抓口多點耐心
抓口是釣魚人的基本功,直接決定你的漁獲多少。很多釣友為了多釣幾條魚,可以說見口就抓,生怕錯過了魚口。如果是抽白條,釣瓜子鯽倒是無所謂。但是野釣也是可能碰到大魚的,如果大魚在試探的時候你頻繁提竿,很可能驚嚇到進窩的大魚,甚至錨到魚。如果是新手,野釣的時候建議調平水釣1-2目,主抓清晰有力的頓口,黑漂和大頂漂。
5,遛魚的時候要多點耐心
運氣好中大魚了怎麼辦?新手多半想將它快點拉上岸然後發個朋友圈嘚瑟一下,但是這樣跑魚的機率會成倍增加。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魚兒熟悉的水層消耗魚兒的體力,將魚完全溜翻之後再將魚兒抄上來。而且抄魚的時候要從魚的頭部抄起,魚兒進抄網後抄網應該向後拖,而不是直接提上來(尤其是碳素抄網和不結實的抄網頭,很容易斷)。
6,魚口不給力的時候多點耐心
在釣魚的時候經常發生魚情變化的現象,比如說外界條件發生變化了,導致魚情發生變化。有時候魚兒可能上浮了,有時候魚兒可能換到別的地方棲息和覓食了,這時候我們要冷靜下來仔細應對,而不是死等。比如說夏天釣魚的時候最容易發生釣著釣著就停口的現象,這時候可以根據天氣情況來判斷魚情發生了哪些變化,如果是上浮了,我們可以用拉餌釣浮,釣法也可以試試飛鉛釣來搜索魚層。如果是氣壓低了,也可以換個溶氧量較高的釣位,而不是一味死等。
結束語:釣魚需要耐心,但耐心也要用到適合的地方,如果將耐心用在死等上,那麼付出的耐心可能不會讓你有滿意的收穫。釣魚和別的活動不一樣,水情和魚情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釣魚也沒有固定模式和固定套路,想要釣好魚就離不開我們的靈活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