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耐心?講道理沒用,等待也沒用,《小雞沒耐心》也許有用

2020-09-05 陪寶寶讀童書


孩子是不是經常做事情沒有耐心,特別容易煩躁?今天我們要講的繪本《小雞沒耐心》裡的小雞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我們的小主角文森特是一隻沒有耐心的小雞,當它還沒有出生,在蛋殼裡的時候,就忍耐不住了。急急忙忙地啄破蛋殼,來到了世界上,而它的弟弟妹妹們是在兩天之後才破殼而出的。

沒有在蛋殼裡待足夠長時間的文森特,很弱小,但是它卻急著要吃大而多汁的蟲子,還沒到上學的年齡呢,它就想著跟哥哥姐姐們一起去學校,文森特可真是一個沒有耐心的小傢伙啊!

其實它想早點從蛋殼裡出來,是因為它想早點看見外面的世界,早點看見自己的媽媽。他想吃大而多汁的蟲子,是因為那樣能夠顯示自己跟哥哥姐姐一樣,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它想早點去上學,那只不過是他想要了解更多未知的世界,是一種求知慾。

後來文森特在遇到狐狸,並且成功脫身之後,它想到了媽媽的話,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聽媽媽的話。那麼在這篇繪本裡,文森特的媽媽是怎麼做的呢?對於孩子的一系列問題,文森特的媽媽都是一直耐心的教導、引導,文森特犯了錯誤,她就耐心的告訴文森特該怎麼做,文森特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她就耐心的解釋。

看到這裡,我們應該深思,平時對待孩子的煩躁和不耐心,家長的表現是怎麼樣的呢?我猜是更加的不耐心,並且大聲的斥責。其實文森特的媽媽的行為可以讓作為家長的我們來思考和借鑑,作為孩子們的家長,面對沒有耐心易暴躁的孩子時,能否給予他們多一點的耐心呢?

很多家長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沒有耐心,容易暴躁,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沒有耐心的原因呢?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了解過,很多時候孩子沒有耐心,是由大人造成的。比如說孩子在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即使是看電視,玩玩具,你有沒有做過給孩子喝水或者讓孩子吃水果的事情呢?我想肯定所有的家長都做過這種事。

學前期的寶寶,特別是3到4歲的寶寶,正處於成長的敏感期,他會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都充滿好奇,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拼命吸收關注的事物,這個時期被教育家們認為是學習的關鍵期,如果在關鍵期內學習的需求受到了妨礙,那麼它們就會喪失最佳的學習時機。

如果孩子已經形成了沒有耐心的這個問題,家長們也不要著急,通過後期的努力,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們改善這種情況。因為耐心這個東西對孩子以後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是很重要的。

要培養孩子的耐心,我們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第一點尤為重要,家長們一定要做到喲。就是在孩子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不要去打斷他,我們之前也說過,這就是造成孩子沒有耐心,容易暴躁的一個主要原因。

我曾經見過有的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斷的送水送水果,然後還一直埋怨孩子寫作業不夠專心,容易分心。這位家長其實就是孩子不專心的罪魁禍首,你以為的對孩子的愛,其實是在害了孩子。

二、家長們要做到的就是延遲滿足,對於孩子的要求,不要總是馬上給予滿足。在現代社會裡,生活快捷方便,物質豐富,想必各個家庭的生活環境也都不錯,而且一般家庭最多有兩個孩子,對於孩子們的要求,家長們一般都會馬上給予滿足。

其實我們可以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一些獎勵,這樣才能培養孩子,能夠抵禦周圍的一些誘惑,來堅持把事情做完,也就培養了孩子的耐心和毅力。

三、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有什麼樣的父母就能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所以對待沒有耐心的孩子時,請家長們多一點耐心,首先改掉自己半途而廢的習慣,做任何事情都有始有終,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表率。

雖然文森特一直在媽媽的悉心教導下長大,長成了一隻漂亮的大公雞,但是呀,他仍然還是一個沒大有耐心的小夥子,每天早上他都早早地打鳴,把太陽給叫出來,連太陽都感慨說文森特是最沒有耐心的公雞了。

即使如此,可是他每天都跟別人一樣,吃大而多汁的蟲子,睡在木棍上,穿過森林去上學,到最後啥也沒耽誤。

我們可以看到,在繪本裡面,文森特到最後都沒有完全改正自己的「缺點」,其實這也是繪本想要告訴我們的內容,文森特這樣的孩子好嗎?

其實他也沒什麼不好的,前提是我們需要做一個懂得欣賞和包容的家長,孩子本身並不知道他們的這種行為是一種壞的,當他們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我們大聲的斥責會讓孩子們覺得很好玩,那這個時候我們不如靜下心來對孩子耐心的引導。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不管說什麼,孩子都是聽不進去的。我們可以進行冷處理,等孩子完全冷靜下來,再來教導他。同時我們也可以跟孩子玩角色互換的遊戲,家長變成發脾氣的一方,孩子變成處理問題的一方,讓孩子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

所以我認為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應該讀一讀《小雞沒耐心》這個繪本,他不光教導我們孩子應該怎樣做,也教我們家長該怎麼做。

其實在很多時候犯錯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但是很多家長為了自己的權威性,不願意向孩子低頭,導致孩子的脾氣越來越暴躁,所以請各位家長在生氣的時候,不妨想一想:你這句話說出去的後果是什麼?會不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

我們要做一個和和氣氣的爸爸媽媽,不要做一個暴躁的爸爸媽媽,每天起床之後給對方一個大大的微笑吧!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缺乏耐心有哪些表現?家長該這樣培養孩子的耐心
    我忍不住對旁邊孩子的媽媽說:「你家孩子真有耐心啊,一直研究積木。」孩子媽媽說:「是啊,他做什麼都很喜歡鑽研,有時我看著都煩了,他還很有興趣地研究呢!」看到這麼有耐心的孩子,再看看我家跑來跑去,玩什麼都三分鐘熱度的孩子,真是體會到了啥叫「別人家的孩子」啊!相信和我一樣,有這種困惑的家長還有很多。
  • 孩子犯錯時,講道理、發脾氣是最沒用的,真正有用是家長的4句話
    孩子犯錯時,講道理、發脾氣是最沒用的,真正有用是家長的4句話導語寶寶生長過程中其實是很難避免錯誤出現的,因為孩子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對於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強。可是,大部分的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往往都會用訓斥的方法來教育,有的還會給孩子不停地講道理。
  • 怎樣克服孩子沒耐心?父母要以身作則
    你的孩子會在你說話的時候打斷你嗎?你的孩子會需要你過度關注嗎?你的孩子會經常感到不耐煩嗎?其實,孩子們不耐煩是很自然的,作為一個家長,你如何解決不耐煩,這可能意味著撫養一個有耐心、適應能力強的孩子,還是一個長大後成為一個不耐煩的成年人的不耐煩的孩子。
  • 最沒用的行為,就是講道理
    這也要講道理,那也要講道理。可有的時候,最沒用的,也是講道理。一旦人與人之間的認知不同,你再講道理也沒用,若是認知相同,不講也會懂。生活中,我們常主張「以理服人」。可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幾個人會真真正正的坐下來,去聽你講道理。若是三觀不一致,即使你講再多的道理,也是也是對牛彈琴。
  • 毀掉一個孩子,不停地給他講道理就夠了,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
    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溝通方式不是講大道理,而是理解、支持與共情。最近和好朋友聊天,聊起之前幾個月孩子在家的成長和變化。她說兒子在家最大的收穫不是讀了多少書,也不是做家務、學做飯,而是學會了跟大人講道理,為自己的錯誤辯解,一逮著機會便把父母回懟一頓。
  • 孩子沒耐心,發脾氣,愛抱怨?父母自查:家庭環境是否過於嚴苛?
    閨蜜深呼吸,跟自己丈夫理論:「首先,她是個5歲的孩子,確實調皮了一點,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但是,你是個大人,如果你看到孩子這樣做不對,可以跟孩子耐心地講嘛,孩子也會聽啊!雖然不是咱們的孩子,可是我親弟弟的閨女,我們也能管啊,不能讓她變成熊孩子啊?你跟我發脾氣能解決什麼問題?埋怨我不該幫我弟弟帶孩子?你抱怨這些有用嗎?
  • 孩子沒耐心,聰明的父母這樣做讓孩子耐心十足
    2、孩子對自己的期望高有一次記得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突然就變得煩躁了,我上去問他怎麼了,他說:我怎麼就是寫不好這個看圖寫話呢?我們班xxx寫的可好了,老師經常表揚他,還在班上念他的作文呢!這就是孩子對自己的期望很高,然而他卻做不到那樣,所以他就開始煩躁,開始沒耐心,覺得自己不行。
  • 孩子做事沒耐心怎麼辦?10種方法讓孩子恢復耐心!
    一些家長朋友常常說:「我家孩子很聰明,就是沒有耐心,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如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生活水平大為提高,孩子們從小接觸令人眼花繚亂的事物,這樣的狀態下,孩子們往往缺乏耐心,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放棄,或者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沒辦法順利完成一件事。
  • 秦枝月|耐心等待你長大|
    耐心等待你長大文|秦枝月無意中看到一個教育格言——「耐心等待你長大」,講的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一位溫柔、敦厚、不焦慮的媽媽陪伴的重要性,自我感覺很有感觸。孩子,為了你,我也要努力去蛻變成那樣的媽媽。於是就在心裡默念多遍「耐心等待你長大」,直到記牢每個要點。 記得一天下午下班回家,你聽見自家熟悉的車聲,就習慣性地為我打開家門,像個小女孩一樣撒嬌地叫著:「媽媽,我一天都沒見你了」,一邊撲上來擁抱著我。 費力地抱起身體日漸壯實的你,那一瞬,我心裡眼裡柔軟了世上所有的人和事——沒有什麼是大不了的!
  • 孩子畫畫沒耐心,怎麼辦?
    畫面亂,不僅不藝術,還常常顯得沒態度。畫面很空,沒耐心構圖。另有一些孩子,急於完成一幅畫作,在畫紙上畫了一個物體後,就不再畫了,無論家長怎麼建議他,他都沒有耐心再繼續豐富畫面。線條凌亂,斷斷續續。有些孩子畫得很急,這條線還沒畫完,就又重新畫另一條線,急於把畫面填滿,也僅僅只是填滿。
  • 毀掉一個孩子,對他沒耐心就夠了
    他們對孩子缺少一份耐心,缺少一些等待,缺少一點理解。 在生活中,孩子跟他們在一起時,常常處於一種緊張和不安的狀態中,無法獲得真正的愛和快樂。 長此以往,孩子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意識,會悄悄地關上曾對父母敞開的那扇心門,蜷縮在自己的世界中。
  • 和孩子講道理為什麼沒有用?因為那是大腦決定的
    媽媽實在沒轍了,黑著臉一巴掌打在甜甜屁股上,再連拖帶拽地把孩子拽走了。甜甜媽回到家往媽媽群吐槽:我那麼耐心跟她講道理,孩子怎麼就不聽呢?非要我「暴力執法」,我也不想做個壞媽媽啊!而和孩子講道理,則是將孩子主動參與的部分掐滅了,讓孩子變成一個受體,一個聽道理的傀儡。儘管我們跟孩子說的道理,全是為他們好,全是人人皆知的箴言,可對孩子們而言,卻並非如此。
  • 有用就有用,沒用就沒用
    我們學過看過很多書上的道理,也跟別人學過很多的經驗。這些道理和經驗在別人手裡是很好用的,可到了自己手裡就不一定有效果了。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來看看。 比如說,我從開始決定提升英語到現在已經堅持一百三十五天了,但是實際我的英語並沒有像我之前計劃和想像的那樣進階或者有明顯的進步,我特意針對這件事反思了一下。
  • 和孩子講道理沒用怎麼辦?聰明父母的套路教育法,讓孩子心服口服
    每當孩子犯錯誤時,中國的家長總是喜歡列出一二三來和孩子講道理。最後發現,和孩子講道理的結果就是,家長認為自己講的道理很有說服力,其實只是把自己說服了,孩子根本沒聽進去。今天去閨蜜家做客。談話剛提到閨蜜女兒,閨蜜便開始抱怨起女兒到了調皮的年齡段。
  • 養育孩子「講道理和發脾氣」是下策
    如果想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出來比講道理更有用。「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但人們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然後家長就會把問題歸結於我的孩子天生就不如別的孩子懂事。其實既然已經發現講道理沒用,那至少說明在某些事情上,講道理是沒用的,發現沒用,就應該立即停止。
  • 世界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發脾氣、講道理和......
  • 「低層次」的家長,只跟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有些父母看似不怎麼關心孩子的成績,他們的成績反而很優秀,那些越是被逼、被嘮叨的孩子,他們的成績反而不理想。其實孩子的行為與家長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高層次"的家長從來不是只跟孩子講大道理。
  • 孩子沒耐心父母該關心的十件事!培養孩子耐心爸媽到底該怎麼教?
    孩子沒耐心,爸媽該怎麼辦?如果寶寶到了3歲、4歲、5歲,那我覺得耐心這個議題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呢?是因為這個時候寶寶已經正式開始進入到學習的階段。寶寶這個時候只要有點頭,或者眼神看著你,我們就給寶寶回應,比如說:你會跟我說你想要這個玩具了,很好。然後我們再拿給寶寶,其實我們在跟寶寶對話的過程中,就是在教寶寶等待,在教寶寶耐心。那就有人問了,寶寶這個時候還小,為什麼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家長引導?
  • 孩子急躁沒耐心?都是你的「有求必應」給慣的!
    她家附近,有一座「星期八」公園,每個周六,她都爭取抽時間帶兒子去公園走走。公園是個好去處,既鍛鍊了身體,也陶冶了情操。何況,與人相處,也是幼兒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課。一個周六,高女士在家忙著洗衣服收拾屋子,可是兒子吃完早飯就纏著要去公園。高女士溫和地解釋:「媽媽事情做完,就陪你去。你先看會兒畫報,好不好?」兒子安靜了沒一會兒,就完全失去了耐心:「走嘛!我現在就要去!
  • 打孩子和講道理,到底哪一個更高級?
    媽媽再三苦勸,孩子仍舊僵持著,最終媽媽忍不住火了,大聲呵斥:你怎麼這麼不講道理呢?然後直接把孩子拽開搖搖馬,孩子哇一聲哭了出來。 如今很多父母都能意識到,用「打」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似乎太原始粗暴了,那就講道理吧,然而在類似以上的很多場景中,講道理沒用,最後還是只能武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