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耐心,爸媽該怎麼辦?
如果寶寶到了3歲、4歲、5歲,那我覺得耐心這個議題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呢?
是因為這個時候寶寶已經正式開始進入到學習的階段。
1歲寶寶沒耐心,怎麼教?
1歲的時候寶寶沒有耐心,很大的原因是來自於這個時候的寶寶是非常著急想要得到結果的,或者他想要馬上達到的這個結果,因為1歲的寶寶還不太會講話,語言也還沒有完全成熟,比如說他想要我手上的一個玩具,或者餓了,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引導我們家的寶寶,我們這個時候可以主動地去問寶寶,再加上我們的手勢和臉部表情來跟寶寶進行表達「你是不是要這個玩具啊?」寶寶這個時候只要有點頭,或者眼神看著你,我們就給寶寶回應,比如說:你會跟我說你想要這個玩具了,很好。然後我們再拿給寶寶,其實我們在跟寶寶對話的過程中,就是在教寶寶等待,在教寶寶耐心。
那就有人問了,寶寶這個時候還小,為什麼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家長引導?
「耐心不是天生的。」
2歲孩子沒耐心,怎麼教?
2歲孩子沒耐心是因為寶寶在這個年紀,是一個很自我的發育階段,寶寶在這個時候有一個東西還沒有成熟,就是:「自制力」。
寶寶在2歲以後的如果我們給的玩具太多,寶寶反而容易失去焦點,並且不容易專注。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如果要給寶寶玩具,一次只給一個玩具,玩具最好是帶一些趣味的遊戲玩具,例如:積木、拼圖一類的,多給一些開發智力相關的玩具。
寶寶在玩智力玩具的時候,沒有弄好,在當下可能會表現生氣的時候,我們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要提醒寶寶關鍵的步驟,寶寶自己一個人如果積木做不好,可能就會失去耐心,或者表現出生氣的樣子。
我們這個時候要記得給寶寶指令不囉嗦。
我們在這個時候就直接告訴寶寶這個關鍵的步驟,引導寶寶自己思考,在我們的提醒下,寶寶會自己想原來我是這一塊沒有做好。
所以我們要很簡單明了地提醒他關鍵步驟讓他過關,不要提醒他在意他自己的情緒。
3歲孩子沒耐心,怎麼教?
寶寶在這個時間段在某些他覺得麻煩的事情上,不會去嘗試就會說「我不會」,在寶寶3歲的時候其實才是真正耐心培養的第一階段,3歲寶寶的一個活動的持續度大概是10-15分鐘,當我們在教寶寶一些親子活動,或者是參與親子遊戲的時候,連試都不試的時候就說不會,我們這個時候就要慢慢跟寶寶對話,引導他,跟他說:
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好嗎?
我們來看看我們後面這個積木卡在哪裡好不好?
休息一下我們再來做,一定會做好的。
這就是一個培養耐心的舉動,我們一起陪伴寶寶參加需要耐心活動的時候多給一些引導,多給孩子創造自己思考的機會,這在以後孩子獨自參與遊戲或者活動的時候,依賴度就會降低,而且解決問題的能力會變得更好。
4歲寶寶沒耐心,怎麼教?
在寶寶這個時候,我們給寶寶參與的親子活動,或者親子遊戲的設計就一定要升級了,我們要把他所有平常亂玩的玩具、遊戲,變成是一個有目標的遊戲。
比如說寶寶在那邊玩小籃球但是卻不知道小籃球是要幹嘛的時候,我們可以教他拍籃球20下。
4歲的寶寶會因為我們定下什麼樣的目標而更想去自己做呢?
具體的、可以達到的、有點挑戰性的。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就會變得非常的努力,這個時候就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出了寶寶的耐心。
5歲孩子沒耐心,怎麼教?
在這個年紀的寶寶還沒有耐心,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在這之前就沒有將寶寶的興趣愛好和耐心培養出來,這個時候如果孩子沒耐心得到話,我們就要學會怎麼去幫寶寶定目標,讓寶寶有興趣有動機,讓他感覺比較容易成功,為什麼?
因為寶寶是為了興趣,是覺得好玩,他才會很有耐心,有興趣的去做一個活動或者是學習一個東西,這養是促使寶寶是自己願意去這個活動,去學習一樣東西,而不是被逼的。
很多的寶寶是被逼著去閱讀書本,去畫畫,去學音樂。其實並不是他自己為了有一點挑戰,或者是心裡有一種我可以成功。
所以寶寶並不會有今天我彈會了這首曲子,還想再去彈下一首曲子,這樣子寶寶是沒有辦法培養出耐性的。
所以怎麼幫寶寶定目標,讓他可以過關,找到他可以的點,也找到他卡關的盲點,這是5 6 7 歲的孩子很重要的教育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