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沒耐心、沒有堅持的動力,父母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2020-12-11 錦鯉媽咪

孩子的專注力培養是一種細緻的過程,家長很多不起眼的行為都會破壞他們的專注力。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很多家長在帶娃的過程中都會有這樣困惑,為啥自己的孩子坐不住呢?而有的孩子卻能專注的看繪本或者玩玩玩具,上幼兒園之後這種差別更明顯,有的孩子在教室裡根本就坐不住。

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啥呢?難道是孩子得了多動症?還真不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和多動症沒關係,而是涉及到孩子的專注力。

關於專注力,很多家長都會存在以下誤解

1)孩子看電視專注就是專注力好?

並不是,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是不能衡量他的專注力,因為這時候孩子屬於「被動專注」,大腦很少在思考,眼球是被畫面帶著走的。

而我們所說的專注力是指孩子可以平靜的思考,是一種需要靠孩子的意志力讓自己做到的一種精神集中的狀態。

比如畫畫、玩積木、看繪本等等,這些的活動的持續進行才是專注力的體現。

2)孩子愛分心就是專注力差?

也不盡然,孩子有時候容易分心其實和大腦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相關。這並不代表孩子的專注力就很差。

加拿大一個專門研究孩子行為發育的網站STC經研究顯示:孩子的專注力是隨著年齡會增長的,每年大約會提高2-5分鐘。

假如2歲的孩子專注力在4-10分鐘,那麼他3歲時專注力在6-15分鐘就是合格的,就別輕易給孩子貼上專注力差的標籤了。

3)孩子專注力不足就是多動症?

額,這個說法實在太草率了,首先嬰幼兒本就天生好動,其次,判斷多動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其實有著嚴格的標準,並非專注力差就是多動症。

判斷兒童是否為多動症的標準:任何時候都無法專心;總是精力旺盛,安靜不下來;總是很衝動,沒有耐心。

如果這三條孩子都存在,那麼才能初步判斷為「疑似多動症」。每個孩子的專注力都有著自己的發展規律。

不過即便如此,有的孩子雖然在專注力的把標準區間,並且也未達到多動症的指標,但是和一般孩子比起來還是非常好動,無法專心,這是為啥?

其實除了先天因素之外,還和後天環境息息相關。很多時候孩子的專注力都是被父母家人無意間的行為所破壞的。

這些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小事,你做過多少?

1)孩子專心做事的時候打擾孩子

很多家長都幹過類似的「蠢事」,孩子在專心玩玩具的時候非得過去打擾,非得參與進去,這就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或者孩子在畫畫、堆積木的時候非得指手畫腳,你這麼做不對,得這樣這樣。拜託,孩子好好的玩玩具,堆個積木哪有什麼錯對?畫個畫有什麼對錯?你非得刷一波存在感?

這樣不僅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還會影響孩子的想像力。

2)放任孩子沉迷動畫或者電子產品

有些家長還正相反,他們非但不會去打擾孩子,甚至連照顧孩子也嫌麻煩,直接把孩子丟給電腦、電視託管了。

讓孩子長時間沉迷動畫或者是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你倒是輕鬆了,時間久了孩子倒是被「毀了」,他們一旦習慣了這種「被動刺激」,之後就再難主動學習、閱讀、玩耍了。

3)經常嘮叨、斥責孩子,替孩子表達

每當家長看到孩子淘氣或者做事不和他們心意了,很多家長都會不分青紅皂白斥責孩子,或者開始嘮叨,看到孩子做事慢也都會催促,或者孩子想表達,沒等說出口就替孩子說出來。

這些行為都會大大削弱孩子的成長能力,弱化孩子的專注力,還會導致孩子產生緊張心理,之後做事很難集中注意力。

家長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找到孩子的興趣

細想下來,你自己是不是也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才最專心?其實孩子也是一樣的,幫助孩子找到他的興趣所在,就能很好的培育孩子的專注力。

2)給孩子提供安靜乾淨的環境

房間雜亂不堪,周圍聲音嘈雜,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家長應該給孩子準備一個安靜、乾淨的環境,讓孩子在這個區域裡安安靜靜的玩玩具、看繪本、搭積木。

如果家長能夠和孩子一起創造這種環境就更好了,家長趁機可以教會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學會歸類。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條理性越好,相應的邏輯能力和專注力也會越好。

3)和諧的家庭氛圍

和諧安靜的家庭氛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最好前提,安靜友愛的氛圍對孩子心境和專注力都有著很大影響。

兒童對於環境的變化極為敏感,一旦發生搬家、換學校的情況時,家長一定要注意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4)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建立時間機制

當家長跟孩子說「學習一小時」的時候,孩子可能並沒有明確的概念,倒不如跟孩子說必須學習完「這一章」或者「這一課」,具體花的時間讓孩子自己感受。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有相應的概念。這比讓他學習一小時的效果要好得多,孩子的專注力也能更好的提升。

5)樹立榜樣、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永遠不能小覷。而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樹立榜樣。

試想一下,當你回到家就直接窩在沙發裡,一邊玩手機一邊看電視,你覺得你會讓孩子跟你學到專心致志嗎?當然不可能。

錦鯉媽咪有話說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父母在日積月累中去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家長更應該當一個合格的旁觀者,不要輕易打擾孩子,更別輕易的給孩子貼標籤。

還有一點,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永遠不晚,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大的。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套簡單實用的專注力訓練圖書,全套20冊,內容非常適合學齡前兒童閱讀,寶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閱讀,幫助孩子鍛鍊大腦,培養專注力。

整套書印刷清晰,質感一流,採用安全無毒害的油墨印刷,裝幀結實耐用,書中還配有豐富的遊戲活動方式,非常適合親子交流。

現在整套書整整20冊還不到一包煙錢,寶媽們還有什麼可猶豫的?趕緊戳連結下單吧,打開還有優惠券可用!

相關焦點

  • 「性格培養」孩子做事沒耐心,父母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無論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溜號和走神都是常態,做事沒有耐心和持久性,還會經常犯一些丟三落四的毛病。最讓家長頭疼的是,明明學校講清楚了四五六,可一問卻還是三不知。我們常說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你的行為習慣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所以,家長們平常就喜歡玩手機、看電視,憑什麼去要求孩子呢?所以說,孩子做事情三心二意,常常是因為父母不良示範而導致的。
  • 睿智燈塔-孩子做事沒有耐心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事實上,孩子不管做什麼都沒有耐心,可能是對事情不感興趣,要想改變孩子這種現狀,只有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和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因此,家長可以嘗試培養孩子的耐心和專注力,遵循不命令,不要求的原則,可以針對孩子自身的情況來制定目標。
  • 孩子做事半途而廢,是缺乏專注力的表現,父母用三招教他學會堅持
    小宇才四歲,只能集中專注力幾分鐘,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孩子沒法長時間集中專注力,父母不能認為他就是沒耐心,做事容易半途而廢啊!一般情況下,四歲左右的孩子,可以集中專注力的時間是十分鐘左右;而且,年齡越小的孩子,可以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時間就越短。
  • 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耐心和專注力?
    很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耐心和專注力不足,這也是很多家長比較頭疼的點。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耐心和專注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盤點一下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提高孩子的抗幹擾能力作為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舒適、安靜、良好的環境。
  • 孩子做事沒耐心,後天培養最重要,家長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孩子做事沒耐心怎麼辦?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耐心和專注力,然而現實卻是孩子一會兒喜歡這個一會兒喜歡那個,不管幹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耐心呢?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乏耐心是大多數孩子的通病。
  • 怎樣幫孩子克服「做事沒耐心」?
    /玫瑰學而思 教育分享:/咖啡 主題:怎樣幫孩子克服「做事沒耐心」?/玫瑰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容易出現「三分鐘熱度」、做事沒耐心的情況,長此下去可不行。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孩子克服這些問題呢?下面幾個小點子或許能幫寶爸寶媽呢/玫瑰 一、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愛心 當孩子遇到困難、經歷失敗而情緒不穩定、焦躁、退縮、放棄等現象時,父母要耐心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以講故事的方式幫孩子穩定情緒、建立自信心、克服眼前的障礙。/玫瑰 二、讓孩子嘗到「甜頭」/愛心 成就感是孩子在興趣學習中得以堅持下去的關鍵因素之一。
  • 孩子做事沒耐心怎麼辦?10種方法讓孩子恢復耐心!
    一些家長朋友常常說:「我家孩子很聰明,就是沒有耐心,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如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生活水平大為提高,孩子們從小接觸令人眼花繚亂的事物,這樣的狀態下,孩子們往往缺乏耐心,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放棄,或者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沒辦法順利完成一件事。
  • 孩子「喜新厭舊」,與生活環境有關,父母可用三招培養他的專注力
    然而,現在小貝上小學了,「喜新厭舊」的壞毛病卻一點也沒改變。看到別人去參加興趣班,他也要去,可是無論什麼培訓班,他都只堅持上幾節課便放棄了。對此,小貝父母非常無奈,不知道應該怎樣糾正小貝的這個壞習慣。這是因為孩子的心理和心智發展都還不夠成熟造成的。孩子們一旦被新鮮的事物吸引住了,會馬上想要去了解這個新事物,但是,一旦在了解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他就會出現焦躁、退縮、甚至放棄的現象了。對於孩子做事沒耐心的現象,父母要給予重視,並想辦法培養孩子養成專注的好習慣。
  • 孩子做事情三心二意,多半是專注力沒培養好,這樣保護孩子專注力
    孩子寫作業之所以老開小差,多半是因為他的專注力沒培養好。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他的自信心也會隨之上升。專注力是孩子生下來就具有的能力,但如果後天得不到好的訓練和保護,它是會衰退的,很多小孩做事情三分鐘熱度可能就是他的專注力遭到了破壞。
  • 孩子沒耐心,家長該怎麼辦?多數是父母造成的
    前一秒在寫作業,下一秒不是上廁所就是要喝水……相信不少孩子都是這樣的,對生活和學習都很急躁,總是三分鐘熱度。其實啊,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大多數都是因為孩子沒有耐心,做事毛毛躁躁,那麼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呢?
  • 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我愛玩童萌兒,ID:xcxdjg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大部分孩子都有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相對很有專注力,小到認真吃飯把飯吃完,大到把一本書看完,小到拼圖一定拼好,大到可以一人安靜的玩兩個小時,或者數年如一日的堅持踢球,堅持跳舞,或者堅持每個周末回去看爺爺奶奶,可以多年不爽約
  • 孩子沒有專注力怎麼辦?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那麼,怎樣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放棄而改做其他的事情,這也成了不少家長的心病,那麼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吧。    2、規律的作息  規律的作息可協助孩子建立固定的生理時鐘,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玩、看書、運動或吃飯,也可減少不適當的行為出現在不適當的時間裡。在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之前,需要先規劃生活的空間,如吃飯區、圖書區或遊戲區等,這樣孩子才知道在什麼地方該做什麼事。等生活作息習慣養成之後,父母也更易於觀察孩子在何時處於最佳精神狀態,以便安排學習活動。
  • 孩子做事沒有耐心,不妨試試「激將法」
    比如孩子寫作業沒耐心,我們可以提出比賽,比誰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可以用家務活或是手中的工作作為比賽事項,並表明贏得比賽後的獎勵。孩子的競爭意識被激發,也就願意全身心投入作業之中。這時家長適當放水,讓其贏得比賽。感受到堅持完成目標的快樂和滿足感,他們也會逐漸養成專心做事的好習慣。
  • 培養孩子專注力和耐心,李玫瑾:這個年齡段很關鍵,錯過了難彌補
    就拿筆者同事來說,她家小孩今年剛上一年級,但是每天晚上寫作業要寫到十一二點,所以讓同事非常犯愁,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她家小孩寫作業非常拖拉,通常半個小時的作業,需要花上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所以同事一家因為這個事情,沒少批評孩子。
  • 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不僅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可以讓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專注的、有修養的人。下面小編分享分享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注意抓住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關鍵期。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要注意一個關鍵期,就是應該從2歲開始就著重培養,注意時間上根據年齡的不同應該進行差別,一般2歲的孩子專注力達到7分鐘就不錯,年長一歲,專注力持續時間應該提高2--3分鐘。在關鍵期內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孩子做事沒耐心,經常半途而廢怎麼辦?3招教你改掉孩子壞習慣
    孩子做事為什麼總喜歡半途而廢孩子是否感興趣有一種情況是家長喜歡,想讓孩子去嘗試、體驗,喚醒和激發他內在的天賦潛質所以就給孩子報了,這樣前期的話可以通過威逼利誘上一段時間,但是時間一久,孩子如果還是沒興趣,很難再堅持下去。
  • 怎樣培養孩子的耐心
  • 培養孩子專注力,父母不應該做6件事,父母多做5件事提高專注力
    孩子在2歲以後,沒有保護好這種無意識專注的注意力,上三歲以後,就會發現孩子做事沒有耐心,專注力會很容易被打斷和分散,為什麼會這樣呢?,再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訓練效果也是不佳的。那父母在於孩子的過程當中做了哪些不該做的事情,幹擾了孩子的專注力呢?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做事的專注力?父母不要隨意"插話"
    孩子出現各種不專心的現象與父母中的一方或兩方有關。有些家長自己做事就是不專注,經常東一榔頭西一榔頭,沒有個長性。孩子耳濡目染,時間長了和父母一樣。這就是俗話說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父母們要給孩子做好表率,做好言傳身教。
  • 孩子缺乏耐心有哪些表現?家長該這樣培養孩子的耐心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缺乏耐心的表現,以及家長該怎麼做來培養孩子的耐心。家長這樣做,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耐心:1.家長要以身作則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舉一動會深深影響著孩子。如果父母自控力差,遇到事情只會抱怨,做事缺乏耐心,那麼孩子就會衝動、缺乏耐心、缺乏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