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活潑好動,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培養起孩子的耐心呢?

2020-12-19 騰訊網

活潑好動,對世界充滿好奇,喜歡去探索世界。

這原本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夠利用得好,對孩子日後的成長和發展,絕對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然而,萬事都有一個度,恰當的活潑好動,自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一個孩子過於活潑,便很容易變得暴躁易怒,缺乏耐心。

這個時候,家長們恐怕就要頭疼了。培養孩子的耐心,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絕對是很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對於那些天性過於活潑好動的孩子,更是如此。

那麼,家長該怎麼做,才能培養起孩子的耐心呢?

1.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父母要想讓孩子有耐心,首先要學會的,是自己有耐心。家長可以試著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能夠培養定力的事情。比如,一起看書、下棋等等。父母在和孩子的不斷交流中,會讓孩子產生潛移默化,逐步培養出耐心。

另外,家長在孩子面前,絕不可做出任何半途而廢的表現。要給孩子樹立起一種,做事情就要一口氣做完的意識。而且在孩子做事的時候,更要給他強化這個印象。吃飯,就要一口氣吃完,吃完之後,再去做別的事情。洗澡,也要洗得乾乾淨淨以後,才能結束。

這些事情,看似只是小事,但卻是最能培養孩子耐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中,懂得了做事不可半途而廢的道理,自然也就會漸漸培養出耐心了。

2.幫孩子制定一些規則,要讓孩子做事有儀式感

每天晚飯會在六點的時候準時開飯。開飯以後,需要先洗手,洗手之後才能吃飯。吃完飯之後,需要幫助父母收拾桌子,然後再去洗手。直到洗完手之後,晚飯的過程才算徹底結束。

類似的情況,還可以用在各種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晚上睡覺之前如何洗漱,睡覺兩小時之前不能吃東西之類的。

給孩子設置一些障礙,讓孩子產生一種儀式感,這對培養孩子的耐心,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頭腦中有了意識,知道在做一些事情前,需要先做另外一些事情才可以。比如吃飯,就必須先洗手。哪怕再怎麼餓,也必須先洗手才行。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孩子會有一個稍稍等待的過程,這個等待的過程,慢慢的就會培養出孩子的耐心。

3.多做運動,讓孩子的精力得到充分的釋放

有專業人員經過研究後發現,孩子恢復體力的速度,要遠遠超過成年人,甚至完勝一些專業的運動員。

之所以會這樣,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孩子因為身體較小,心臟將富含氧氣的新鮮血液,運輸到全身各處更加容易。這就使得,孩子在生理上註定比成人可以更快地恢復體力。而且,小孩子的新陳代謝速度,也不是成人能夠比的。這就讓很多孩子在運動之後,很快就能從疲倦的狀態中恢復過來。

很多孩子過於活潑好動,不是因為性格如此,而是因為精力實在太過旺盛了。

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做充足的運動,讓孩子去戶外盡情地玩耍。這不但可以釋放孩子多餘的精力,多做運動,對孩子的身體也極有好處。能夠將多餘的精力釋放出來,孩子再去做一些事情,或者回到書桌前學習,就能變得很有耐心了。

相關焦點

  • 孩子調皮活潑好動,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
    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寶貝天真可愛,活潑惹人愛,但是一不小心太好動,就會讓家長覺得很鬧心,覺得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甚至帶到醫院去檢查,其實家長有這樣的意識,是非常正確的,但是有正確區分孩子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好動就一定是多動症嗎?
  • 你的孩子是活潑好動還是注意力缺陷?
    在開始今天的主題內容之前,我們來看一位活潑好動的萌娃:活力滿滿是每個孩子的特點,特別是男孩子,他們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看完活潑好動的萌娃我們來開啟今天的主題。今天的主題是教家長辨別活潑好動和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的孩子。
  • 如何讓活潑好動的孩子靜下來?
    如何讓活潑好動的孩子靜下來?培養寶寶的專注力很重要!注意力不集中是寶寶好動的一個重要表現,這也是很多家長擔心所在,尤其是寶寶即將進入幼兒園,父母就更加頭痛,生怕自己家的寶寶因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心聽講,而輸在了起跑線上。
  • 孩子太好動會不會是「多動症」?好動的孩子父母怎麼教?
    事實上,有些孩子,天性就比較好動,他們比其他孩子更愛玩,比其他孩子更坐不住。但其實,並不是孩子的錯,他們年紀太小,還沒有太強的自制力。他們也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可能這也是他們內心世界的一種訴求,只有正確理解孩子的行為,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 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夠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呢?
    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對於家長們來說,的確是一個難題。許多孩子從小就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因此想要讓他們學會獨立,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話雖如此,但對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能夠擁有勞動意識,已經非常不易。
  • 父母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教會孩子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呢?
    世上所有的小天使們都被自己的父母用心呵護、耐心陪伴,願所有的父母都可以溫柔地對孩子說「你有平凡和失敗的權利,不管怎樣,爸爸媽媽一直愛著你!」被父母溫暖過的孩子,少一份戾氣,多一份陽光;少一份自卑,多一份自信。那麼父母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教會孩子從失敗中學習呢?
  • 孩子太活潑或者太膽小怎麼辦?如何培養孩子好的性格?
    3.黏液質特點:乖巧,安靜,有耐心,做事踏實,有條不紊,不慌不忙,專注自己的事情有主見。弱點:反應慢,不善言談 ,效率低。慢慢引導孩子的行為效率,多接收新事物,玩一些靈敏遊戲,讓鼓勵他們參與出主意等等。4.多血質特點:活潑好動,喜歡交際,思維活躍,愛表現,反應靈敏。弱點:注意力分散,興趣多變,做事浮躁,怕吃苦,做事虎頭蛇尾 。
  • 家長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培養孩子的興趣呢?
    如今,越來越多的新手爸媽開始意識到早教的重要性,所以,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早教工具,來開發孩子的潛力,又或者是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並以此來提升孩子的學習力。興趣對於孩子來說,確實是最好的老師。那麼,家長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培養孩子的興趣呢?
  • 活潑好動的孩子不適合學鋼琴?謠言!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家長都在培養孩子的各方面愛好,有許多的家長選擇了鋼琴。彈鋼琴是一項需要眼、腦、手、耳、腳同時協調配合起來共同完成的一項工作,對孩子智力的開發,左右腦的平衡發展非常有幫助,還能培養孩子的氣質,陶冶性情,鍛鍊毅力。
  • 孩子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3個辦法可分辨
    家住羅湖的曉曉今年8歲,自上幼兒起就特別調皮好動。比如不能聽從老師的安排排隊做遊戲,經常插隊;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外面的聲音吸引;總喜歡在幼兒園裡跑來跑去,衝撞其他小朋友。曉曉的父母認為小男孩活潑好動一些是正常的,大一些就會好。但上了小學之後,曉曉多動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了。他上課時經常跟同學交頭接耳,喜歡打斷同學回答問題,經常作弄班上的女同學,比如把毛毛蟲放到女同學書本上,把女同學的書撕壞扔到廁所裡。因此,曉曉媽媽經常收到老師對曉曉的投訴。
  • 孩子注意力總不集中,活潑好動或是多動症?想要改善從細節做起
    我現在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了,您說我有必要帶他去醫院檢查嗎?其實,類似這樣的疑惑,很多家長都有。都說孩子的天性就活潑好動,可當自己家孩子表現的比周圍大部分孩子都好動的時候,總免不得擔心他是不是有多動症。事實上,好動和多動,想要區分並不困難,只要父母能找對方向。
  • 你的孩子是多動症,還是活潑好動?
    ,這種情況是不是說明孩子有多動症呢? 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裡做了詳細說明,ADHD的症狀主要是: 1 注意力缺陷,包括注意力很難集中和注意力過分集中,無法合理轉移 2 過於活躍,動個不停 乍看起來,好像孩子過分好動就是多動症,但這其實是誤解,而這樣隨意貼標籤也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 當孩子害怕時,父母應該怎麼做呢?正確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當孩子感到害怕的時候,我們父母應該怎麼做呢?正確的做法有以下幾點,讓我們一起和小編去看一看吧。孩子和同年齡段的孩子一起進行玩耍的過程,是我們父母無法替代的。父母在孩提很小的時候,就要帶孩子去他的同伴家,或者是自己有小孩的朋友家去玩耍,培養孩子和同年齡段的小朋友玩耍的習慣。
  • 活潑好動是好事,但過於好動,家長朋友要注意了
    小胖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子,小的時候就喜歡翻弄家裡的東西,玩具到處亂扔,不能安靜地待一會,家裡人都沒在意,認為這是小兒天性。到小胖上小學的時候,他的好動仍然沒有減輕,反而加劇了。上課只要有點風吹草動,注意力就會被分散,完全不能自制,小動作特別多,學習成績一直不好,讓父母頭痛不已。父母帶他找心理醫生諮詢,經醫生的評估和診斷,小胖患了一種叫「注意力缺陷障礙伴多動」的疾病,又稱為兒童多動症。
  • 如何區別孩子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
    「這孩子特別好動,簡直一刻也停不下來,直到累極了睡著為止。這是不是多動症啊?在門診上,經常有孩子家長這麼問我。」吳尤佳說,其實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可愛之處,好動並非一定就是多動症。
  • 孩子孤僻、沉默怎麼辦?這幾招培養孩子活潑好動的健康性格
    看著小朋友和小夥伴們嬉笑打鬧的樣子,好不幸福;對於孩子來講,隔離期間最大的痛苦莫過於遠離社交。孩子們不像大人可以通過網絡與朋友交流,他們更需要接觸、玩耍、奔跑、嬉鬧,只有這樣的社交,才能夠讓孩子健康、活潑的成長。
  • 父母對孩子的耐心程度,決定了孩子未來成功的高度和深度
    有一個叫做優優的男孩,他是一個非常活潑好動,鬼點子還很多的孩子。那麼,父母的耐心對孩子未來還有哪些好處呢?一,父母有耐心,孩子脾氣和緩父母對孩子付出的耐心越多,孩子在父母面前越活潑好動,這種活潑促使孩子頭腦更聰明伶俐。
  • 孩子做事沒耐心、沒有堅持的動力,父母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培養是一種細緻的過程,家長很多不起眼的行為都會破壞他們的專注力。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很多家長在帶娃的過程中都會有這樣困惑,為啥自己的孩子坐不住呢?額,這個說法實在太草率了,首先嬰幼兒本就天生好動,其次,判斷多動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其實有著嚴格的標準,並非專注力差就是多動症。判斷兒童是否為多動症的標準:任何時候都無法專心;總是精力旺盛,安靜不下來;總是很衝動,沒有耐心。
  • 上課活潑好動愛搞怪的學生,如何正確引導
    小孩上課愛動、愛講話、喜歡搞怪,是什麼原因呢?1. 小孩天生性格活潑,所以不專注,喜歡動這動那。小孩年紀小,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但因為性格活潑,所以上課的時候無法長時間專注聽課,因此會表現出來這裡動動,那裡動動,老師家長都沒辦法。這種與生俱來的性格特點,被父母誤解不聽話,不懂事,從而使用強制手段來壓制孩子,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越來越不聽話,不專注。2.
  • 父母怎麼做,才能贏得與孩子之間的和平?
    作為家長,都想讓孩子變得優秀,乖巧,聰明,但事實上,我發現很多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都勢同水火。孩子不愛父母麼?當然愛,不然也不會每次放假都會積極回家。父母不愛孩子麼?當然也愛,不然不會孩子一回家就噓寒問暖,生怕孩子受了委屈自己不知道。那麼到底該怎麼做父母和孩子之間才能和平相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