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子,小的時候就喜歡翻弄家裡的東西,玩具到處亂扔,不能安靜地待一會,家裡人都沒在意,認為這是小兒天性。
到小胖上小學的時候,他的好動仍然沒有減輕,反而加劇了。上課只要有點風吹草動,注意力就會被分散,完全不能自制,小動作特別多,學習成績一直不好,讓父母頭痛不已。
父母帶他找心理醫生諮詢,經醫生的評估和診斷,小胖患了一種叫「注意力缺陷障礙伴多動」的疾病,又稱為兒童多動症。
那麼,到底什麼是兒童多動症
它是兒童期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主要是注意力缺陷障礙伴隨著多動(ADHD),稱為多動症。屬於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發病率為3%-10%,且男孩多於女孩。
患病的高峰期在7-14歲,到青春期症狀多消失緩解。像案例中的小明同學一樣,孩子一旦有這樣的症狀,父母就要加以重視。
兒童多動症的表現
1、活動過多、注意缺陷
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手足小動作多,不能安靜地坐著;在安靜的場合到處亂跑、攀爬,無法安靜做遊戲,一天忙個不停。
2、行為衝動、學習困難
衝動,做事不顧及後果、憑一時興趣行事,不能耐心排隊等;聽課效果、完成作業的速度和質量差,致使學業成績差。
3、品行障礙、發育異常
精細動作、協調運動、空間位置覺等發育較差,少數患兒伴有語言發育延遲、語言表達能力差等問題;偶爾有攻擊性行為,如辱罵、打傷同學、破壞物品等行為。
多動症該如何治療
目前,多動症主要的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聯合非藥物治療是治療的最佳手段。
據國外研究,兒童多動症是隱形的佔90%左右,診斷後不要隨意用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應以行為矯正為主。
多動症需要治療多久
每個孩子疾病的嚴重程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治療的時間也是不相同的。需要長期堅持治療,並且定期去醫院複查,以便醫生根據孩子的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藥物劑量。
生活中患兒父母該怎麼做
1、由於患兒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要求患兒將作業和其它任務一齊完成,要將其分階段完成,切記不可催促,以免其受挫。
2、要學會鼓勵孩子,愛孩子,不能採取粗暴、歧視、冷淡、責罵、懲罰等措施,這樣不僅會加重患兒疾病,而且會加重患兒的自卑、反抗等心理。
3、消除家庭中導致多動症的不良刺激或精神緊張因素,協調家庭關係,緩和家庭氣氛,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等,避免因家庭因素導致孩子焦慮緊張等。
4、讓孩子參加豐富多彩等文體、社會活動、使他們有機會宣洩過剩的精力。
檢查有多動症也不需要過度緊張,更不要嫌棄孩子,藝術家達文西、畢卡索、梵谷、飛人喬丹等,都曾是多動症患者,只要積極治療,都是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