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孤僻、沉默怎麼辦?這幾招培養孩子活潑好動的健康性格

2020-12-18 閃閃發光的奶爸

隨著北京疫情的突然反覆,幼兒園取消了原本的開學計劃,這使得芃芃小同學開心地重拾假期。於是我決定讓老太太和芃芃回老家避暑,結果,卻開始了一段神奇的經歷……

這裡不得不表揚老家防疫工作的反應迅速!前一天北京市宣布了加強防疫工作力度,第二天老家各地就展開了北京返鄉人員的調查;總之呢,本來我是希望小同學回家能夠自由的和小夥伴們玩耍起來,結果,第二天就被宣告居家隔離,說好的自由呢,說好的小夥伴呢,說好的好吃好玩呢,啥啥沒有不說,大門就被直接貼上了封條……

第一次被「封印」

就這樣,經歷了14天和奶奶大眼瞪小眼的日子,「解封日」終於來臨了。這一老一小對於自由急切地渴望,從這條微信留言中可見一斑。

奔向自由!

看著小朋友和小夥伴們嬉笑打鬧的樣子,好不幸福;對於孩子來講,隔離期間最大的痛苦莫過於遠離社交。孩子們不像大人可以通過網絡與朋友交流,他們更需要接觸、玩耍、奔跑、嬉鬧,只有這樣的社交,才能夠讓孩子健康、活潑的成長。

芃芃幼兒園有個非常可愛的小女生,眼睛大大的,特別可愛,我叫她沫沫(化名)。小姑娘父母工作忙,平時都是奶奶帶著;每天送孩子去幼兒園,總能看到沫沫在幼兒園門口大哭大鬧,不願意去幼兒園;放學的時候也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追逐打鬧,奶奶直接就接回家了。有一次參加幼兒園開放日,芃芃坐在沫沫旁邊,看得出來芃芃非常喜歡沫沫(嗯,我兒子審美還是可以的,咳咳)但是小姑娘面對小朋友的遊戲邀請,反應冷淡,甚至表現出嫌棄、鄙視,自我保護的表現很明顯,甚至有時候會出現驚懼。中午睡覺也是困難戶,就那麼睜著大眼睛,也不說話,安靜地充當「睜眼睡美人」。這不由得讓人擔心,這樣的孩子是比較容易患上孤僻症的。

孤僻的心理分析

正常來講,3歲左右的孩子,其行為從依賴大人,轉變為期待與同伴交往,從而產生社交萌芽;但是沫沫不同,她對周圍的人和事物表現出反感,冷漠,同時又非常敏感,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他們糾結而脆弱,害怕受到傷害的同時,也害怕別人不理睬自己,所以他們選擇了「自我封閉」,把自己關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與他人交往。

孤僻的孩子敏感而脆弱

這種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

舉幾個我童年的例子,嗯,你沒看錯,是我童年的例子,我覺得我小時候就是「被迫孤僻」。

1、 父母的過分保護和限制

我小時候吧,父母最看重的就是學習,還好我爭氣,成績一直都不錯;父母為了保障我的學習不受影響,取消了我出去玩的權力,面對小夥伴的邀請,爹媽就替我出面拒絕,就連想讓朋友來家裡玩都不被允許,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才能保證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至於「玩」,並不重要;長時間地遠離人群,我會自卑,緊張;長時間的缺乏溝通,我會多疑,敏感,所以那時候我就顯得和其他孩子格格不入。

2、 生活環境的單一

生活環境的單一,不豐富同樣會造成孩子的孤僻,可能你也經歷過學校和家一牆之隔,沒有牆的話開家門就能直接進學校的無聊乏味,連點新鮮的風景都沒有;再比如沫沫小朋友,長期和奶奶在一起,老人規律的生活在孩子看來可能缺少趣味,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應有的活力;

3、 父母情感的缺失,疏於表達

現代社會壓力比較大,父母經常會在孩子的生活中缺位;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爸爸媽媽由於工作原因長期不能陪孩子,以為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足夠了;正是由於這種關愛的缺失,導致了孩子缺乏安全感和不信任感。我小時候倒是父母都能在身邊,可惜的是他們不懂得表達愛;雖然我都理解他們的動機,但是表達形式難以接受,比如考試成績不好,您可以告訴我不用放在心上,成績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你能全面發展等等,但是我聽到的卻是:「沒事,大不了以後撿破爛去……"

面對孩子的孤僻家長應該怎麼辦?

當今社會,社交能力對於我們而言是基礎且重要的,單憑一己之力可以解決的問題少而又少,所以如果孩子出現了這種孤僻的情況,社交狀態較差,我們家長該怎麼辦呢。以下方法是經驗之談,供您參考。

第一是邁開腿、多串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最重的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咳咳,又扯遠了。沒事的時候帶孩子出去轉轉,走親訪友,先從親近的人開始自己的社交實踐,讓孩子認識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再通過這些兄弟姐妹認識新的朋友,總比把她扔到一堆陌生的小朋友中間更容易適應;雖然我家芃芃到哪都能和新朋友打成一片,但是和二寶一起還是更放鬆一些;

第二是多元培養興趣愛好,防止沉迷

有些孩子孤僻,是因為天才,對,就是太天才了,沉迷於自己的世界而不能自拔,家長又不懂,交流不了,從而導致了孤僻,這個咋說呢,正面引導吧,規定好作息時間,多培養些興趣愛好,在不影響專注力的情況下,讓孩子多看看外面的精彩;

第三是讓我們自己變得能夠交際;孩子以我為榜樣,如果我是個悶葫蘆,芃芃一定會是個小悶葫蘆,不可能活潑的起來;

第四要多參加各種活動,學會融入集體

跟串門一樣,把小朋友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幼兒園、課外班當成家,找到歸屬感,建議大家多參與團隊體育項目,這樣能夠更好地讓孩子通過合作,解決問題等方式實現社交成長;比如足球,芃芃踢了一個學期的足球,雖然球技還不行,但是溝通能力和堅毅的性格有肉眼可見的成長。

第五是增加和同齡人的日常互動

我相信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是小朋友最重視的社交活動,真的,比如生日PARTY等,可以拉近小朋友之間的距離;當然,如果你的鄰居小朋友和你家寶寶是一個學校,可以相約一起上學或者一起寫作業等。

當然,孩子變得孤僻有著各種各樣的主觀、客觀原因,我們做父母的應該關注孩子的變化並適時地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學會表達、溝通、包容等等,幫助他們展開自己的人際交往生活。

各位爸爸媽媽針對孩子的人際交往還有哪些問題,歡迎留言討論,關注我,讓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太活潑或者太膽小怎麼辦?如何培養孩子好的性格?
    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大家都知道這句話,可是具體是什麼呢?什麼是態度呢?其實態度就是一個人對事情的認知,一個人的認知決定了他的行動,那什麼是行為呢?行為就是一個人的形成的行為習慣,好的習慣使人受益一生,而壞的習慣卻會使人不知不覺中錯過許多,而習慣行動更是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也就是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樣每個人的命運也變得不一樣了。
  • 活潑好動的孩子不適合學鋼琴?謠言!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家長都在培養孩子的各方面愛好,有許多的家長選擇了鋼琴。彈鋼琴是一項需要眼、腦、手、耳、腳同時協調配合起來共同完成的一項工作,對孩子智力的開發,左右腦的平衡發展非常有幫助,還能培養孩子的氣質,陶冶性情,鍛鍊毅力。
  • 父母須知:孩子有這4種行為,並不是性格孤僻,而是聰明的表現
    現在兒子已經上小學3年級了,和同學的交流的也不多,在班上感覺很不合群,這讓夫妻二人非常擔心。為了鼓勵孩子走出家門,蕾蕾特意組織幾個朋友帶上家人一起秋遊。到了目的地,幾個孩子聚在一起交換玩具,玩得非常高興,只有兒子一個人站在草坪上看落葉。
  • 父母須知:孩子有這4種行為,並不是性格孤僻,而是聰明的表現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在與人交流時也會有不同的表現。有的孩子特別愛說話,不管在哪種場合都不甘落後,生怕別人遺忘自己。而有的孩子卻特別安靜,與自己無關或者別人沒有問到時,一般都不主動開口。這樣的孩子通常被人認為比較內向,甚至有人說他們非常孤僻。
  • 性格內向的父母,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本身性格內向,這也就導致了孩子也是孤僻、不自信。那麼,應該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呢?老任給廣大父母支幾招。,不僅僅是源自父母的培養。活潑、好動、喜歡語言表達,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還是孩子性格的暢快、豁達、不倔強、不抱怨,喜歡與他人交流。
  • 孩子活潑好動,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培養起孩子的耐心呢?
    活潑好動,對世界充滿好奇,喜歡去探索世界。 這原本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夠利用得好,對孩子日後的成長和發展,絕對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然而,萬事都有一個度,恰當的活潑好動,自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一個孩子過於活潑,便很容易變得暴躁易怒,缺乏耐心。
  • 孩子調皮活潑好動,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
    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寶貝天真可愛,活潑惹人愛,但是一不小心太好動,就會讓家長覺得很鬧心,覺得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甚至帶到醫院去檢查,其實家長有這樣的意識,是非常正確的,但是有正確區分孩子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好動就一定是多動症嗎?
  • 孩子孤僻別擔心,父母注意這些事,孩子告別「獨行俠」
    秀秀最近收到了粉絲們的私信,說自家的孩子性格非常孤僻,平常總愛皺眉頭,也不愛說話,總是自己一個人吃飯玩耍,被其他的孩子起了外號「獨行俠」。這位孩子才五歲,要知道,這個年齡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性格怎麼會孤僻呢?在與家長的溝通中秀秀了解到,這對父母的事業心很強,一直忙著做生意,孩子一直由爺爺奶奶照看,這樣疏於對孩子的關心,孩子性格孤僻也就再所難免了。
  • 說教育:不想讓孩子性格孤僻的三個關鍵點
    文·艾特27前言:孩子成長過程中,一旦孩子會出現性格孤僻的情況,這是非常值得警惕和重要的,很多家長容易忽視這個問題,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孩子孤僻導致身心不好不但耽誤學習,甚至會讓孩子產生很多負面影響。這裡小旭老師來給各位家長朋友聊一聊關於孩子孤僻你需要知道的三個關鍵點。一、充分關注孩子處在生長發育期,好動調皮,叛逆不聽話,人生觀價值觀不健全,這個時候家長老師就要起到關鍵的監督作用,協助警示孩子孤僻錯誤的重要性,以及觀察疏導孩子孤僻問題,保證孩子遇到問題時候,家長老師都在身邊。
  • 龍鳳胎一個活潑好動,另一個內斂沉穩,孩子的性格有誰決定?
    當然了,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受外界的影響,品性跟父母截然不同的。閨蜜家有一對龍鳳胎,這兩孩子的性格就完全不一樣,哥哥屬於內斂沉穩,不愛說話的類型,妹妹卻是活潑好動,很是開朗。這讓他們夫妻倆很是詫異,完全想不通,為什麼同樣是自己生的孩子,而且還是一對龍胞胎,性格怎麼相差這麼遠?這讓閨蜜不由得懷疑,難道跟自己孕期情緒起伏太大有關?
  • 孩子性格孤僻,不願意和周圍人交流,家長應該怎麼辦?
    生活中存在這樣一句話,孩子的孤僻性格,經常會讓父母感到憂愁、擔憂、很無奈,很多的性格孤僻的孩子不願意在別人的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就算是有大人的情況下也會很小心謹慎,面對事情上顯得比較膽小、退縮、懦弱,對周圍的環境和人不願意去接觸甚至得產生敵意、冷漠、煩躁或鄙視的心理,不想和別人和交流,也較難適應環境中的變化,因此有時候自己的想法裡會被淹沒。
  • 孩子性格孤僻,家長要如何引導
    讓很多家長都頭疼的一件事,就是叫孩子的時候他們卻當作耳旁風,還擺出一副愛搭不理,仿佛對一切事物都不關心的樣子。不管是叫他們吃飯還是學習,都是這樣。很好奇,為什麼原本活潑好動的孩子變得不愛理人了呢?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她正在做飯,女兒在客廳看電視,這時候門鈴響了,她就叫孩子去開下門,然而女兒只是淡淡的看了一下大門,然後扭過頭繼續看自己的電視,仿佛聽不到一樣,讓她非常惱火。
  • 2-8歲孩子的性格培養,比智力開發更為重要
    相信很多爸媽在孩子2-3歲的時候,就開始關注孩子的智力培養和知識攝取等問題了。大部分父母都會購買童話故事,以及相關的育兒寶典,或者是智力開發等玩具來促進孩子的智力培養。但是,絕大部分父母,都忽略了一樣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孩子的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
  • 孩子性格孤僻怎麼辦?父母用三個方法引導,讓娃變得更開朗
    每對父母都希望能夠給孩子創造幸福、開明的家庭環境,能夠讓孩子快樂健康長大,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但是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是一樣的性格,有些孩子由於生活環境不同,並且沒有得到父母指引,從而使其性格轉變為孤僻。:天性如此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外向,而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內向,因此孩子之所以性格孤僻部分原因是跟孩子的天性有關,這是先天性遺傳因素。
  • 孩子活潑好動還是多動,分清楚這幾點不同,有利於娃性格養成
    朋友聽說後變得焦慮,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多動症?這可能也是很多父母的一個誤區,一聽到「好動」、「難管」這樣的字眼,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多動症,其實並不盡然。小孩子活潑好動很正常,千萬別動不動就貼上「多動」的標籤。
  • 有這幾種行為的孩子,看似內向孤僻,實際雙商往往可能比同齡娃高
    ,有的活潑外向,有的卻沉著內斂。案例林妍的兒子已經6歲了,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活潑好動的,但是兒子卻並不是這樣,不僅沒有同齡人開朗,反而有些孤僻,這讓夫妻倆很是擔心。孩子這幾種行為看似內向孤僻,那些專注力強的孩子成績也會比較好,這是因為專注意味著全身心的投入。
  • 孩子有哪幾種性格?如何與不同性格的孩子溝通?
    孩子常見的性格類型活潑型優勢:這類孩子性格開朗、活潑好動、愛說愛笑,在和朋友一起時,他們是最活躍的那個孩子,也是笑得最大聲的那個孩子;他們的思維活躍缺點:喜歡獨來獨往,社交能力弱,缺乏主動性;性格孤僻、膽小、不愛講話,自我表現欲不強,不愛向別人傾吐心聲。
  • 孩子越大越內向,家長要負主要責任,三招讓孩子變回「活潑寶寶」
    好像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也不愛與人交往,不像別的小朋友那樣活潑好動,雖然這樣的孩子會給人一種乖巧懂事的感覺,但仔細想一想,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樣的性格在無形之中會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和未來的人生道路造成很大的影響,家長們看到孩子這個樣子也很替孩子著急,卻又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 如何讓活潑好動的孩子靜下來?
    如何讓活潑好動的孩子靜下來?培養寶寶的專注力很重要!注意力不集中是寶寶好動的一個重要表現,這也是很多家長擔心所在,尤其是寶寶即將進入幼兒園,父母就更加頭痛,生怕自己家的寶寶因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心聽講,而輸在了起跑線上。
  • 孩子性格孤僻,選擇性無視父母,家長要如何引導?
    很多家長都頭疼這麼一件事,就是叫孩子的時候他們當作耳旁風愛搭不理的樣子,仿佛對一切事物都不關心的,不管是叫他們吃飯還是學習。為什麼原本活潑好動的孩子變得不愛理人了呢?很多時候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不喜歡和外界溝通,自己玩的還挺開心,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孤僻的性格,這些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十分的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