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大越內向,家長要負主要責任,三招讓孩子變回「活潑寶寶」

2021-01-09 育兒的秘密

剛出生的小寶寶都是非常的可愛的,隨著他們一點點的長大,孩子們就會開始產生自己的性格與脾氣,而一些小寶寶可能因為家長的教育不當或是其他的一些原因,會變得比較靦腆內向不愛說話,總是一副「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樣子。

好像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也不愛與人交往,不像別的小朋友那樣活潑好動,雖然這樣的孩子會給人一種乖巧懂事的感覺,但仔細想一想,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樣的性格在無形之中會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和未來的人生道路造成很大的影響,家長們看到孩子這個樣子也很替孩子著急,卻又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那本篇文章呢,就來給各位家長們講一講孩子孤僻內向家長到底應該怎樣幫助孩子,也希望可以通過這篇文章,幫助孩子們早日擺脫困境。

跟孩子勤交流

孩子在性格形成的階段中,是及其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呢,大家都知道,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們在這個階段當中,也一定要負起責任,多多的陪伴孩子,還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活動。

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非常迷茫的,所以家長的引導就至關重要了,建議家長們多帶孩子到一些小孩子比較多的場所去玩,讓孩子多去與其他的小朋友溝通,還可以多帶孩子去參加家庭聚會,讓孩子去跟家裡的長輩們打招呼、聊天,時間長了,孩子便能養成一個活潑開朗的性格。

培養孩子自信心

其實孩子不愛說話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不夠自信,認為自己不夠優秀,與別人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才不喜歡跟別人交流,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增加自信呢,這點首先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比如孩子若是考試成績比上次提升了,那家長就應該去適當的表揚鼓勵孩子,還有切記一定不要跟孩子說「你看看老誰家的小誰,比你強多了」這樣的話,也不要當著外人的面去教訓孩子,這些都是會損傷孩子自信心的行為。

讓孩子多交朋友

不管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還是長大以後,朋友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朋友真的可以對孩子幫助很多,而且孩子的世界觀與大人是不同的,所以如果孩子有一些問題和困擾,那和朋友一起交流才能得到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而且有好朋友陪在身邊,孩子也不會感覺的孤獨。

當孩子適應了這種有人陪在身邊的感覺,就會開始試著敞開心扉,去接受朋友,跟朋友一起聊天、一起玩耍,一起說說自己藏在心裡的話,當孩子慢慢地解開了心中的疑惑,自然也就會漸漸的活潑開朗起來啦!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道路當中,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所以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定要經常跟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和變化,知道孩子在當下階段需要什麼,該給孩子什麼,若發現孩子有任何的不正常反應或者是行為,要及時地查清原因,並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消除困惑,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寶寶越胖越可愛?肥胖引起的危害,家長們注意到了嗎?
    由於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了一個寶寶的家庭幾乎孩子要什麼吃什麼,因此很多很多家庭在寶寶飲食這一方面吃的非常好,很多人的觀念就是肉嘟嘟的寶寶惹人愛,從小的時候就為寶寶各種的進補、加餐,認為寶寶越胖越可愛,這樣真的是可愛嗎?  其實在寶寶吃的太胖對身體是不好的,並非是科學的營養觀念,反而會對寶寶的身體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這三點建議可以幫你讓孩子活潑開朗一些
    原來上個月,朋友和她丈夫因為要不要從農村接婆婆過來的事情大吵了幾架,丈夫甚至因為生氣摔碎了杯子,並且把上前拉他的小豆子一把推開了。當時小豆子嚇的大哭起來,然後就再也不愛說話了,也不喜歡家裡來人。爸爸媽媽說話聲音大一點,就一副受驚的樣子。所以,家庭矛盾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 孩子天生"慢性子",家長越催反而越慢,這些原因在作祟
    孩子天生就具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潑開朗而有的則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往往做事比較慢,這就會讓家長非常頭疼。每天早上催他們起床上學都需要好多遍,長此以往誰都會不耐煩。家長覺得孩子性子慢,多催催就好了,可是就算再怎麼催促孩子似乎也快不起來,甚至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家長需要了解這背後的真正原因。
  • 孩子天生「慢性子」,家長越催反而越慢,這些原因在作祟
    孩子天生就具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潑開朗而有的則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往往做事比較慢,這就會讓家長非常頭疼。每天早上催他們起床上學都需要好多遍,長此以往誰都會不耐煩。家長覺得孩子性子慢,多催催就好了,可是就算再怎麼催促孩子似乎也快不起來,甚至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越負責任的老師越容易和學生起衝突!這個局怎麼破?
    那麼,是不是越負責任的教師越容易和學生、家長起衝突?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越負責任的教師越容易和學生起衝突!以上列舉的三位教師都是一線教職員工,因日常教學、管理和學生直接頻繁接觸。如不能日久生感情,那麼會因為批評教育的方式、態度等問題讓個別學生積累怨恨。負責任的老師往往心細較真、獎懲分明、執行力強。如果批評、懲罰學生嚴格,勢必會引起一部分家長的不滿。
  • 寶寶說話晚怎麼辦?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越說越流利
    寶寶說話晚怎麼辦?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越說越流利寶寶為何金口難開 父母對寶寶不愛說話的問題要鄭重對待,具體分析,不要莽撞的下結論。大多數寶寶在1歲多的時候,基本上都已經學會說話了。但是有些寶寶的語言表達的能力會比實際的年齡低,如口齒不清、發音不準確等,但這不代表他們不會說話,只是很少說話而已。可馨育兒說,有些寶寶是因為性格內向,容易害羞,所以說話也不是很多,顯得安靜。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去詳細的分析自己寶寶的狀態,然後去解決這些問題。
  • 想讓孩子活潑開朗,能言善辯?家長教育方式要這樣
    導讀:想讓孩子活潑開朗,能言善辯?家長教育方式要這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讓孩子活潑開朗,能言善辯?家長教育方式要這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性格內向、膽小?需要家長的引導
    兒童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不是病!),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缺乏自尊、缺乏自信心。如果家長們任它這樣發展下去而不及時加以引導,那麼日後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一、內向≠膽小,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定性了!
  •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孩子&34;內向怎麼辦?有些孩子的性格是比較內向,父母都希望能稍微的改變一下自己寶寶的性格,畢竟寶寶內向也是對以後的成長有著一些影響的,但是有一些事情父母是不知道的,有的時候孩子的性格內向是真假的,內向的孩子表現出來的方式都是有很多不同的。
  • 孩子內向不會交朋友?父母學會這4招,幫助寶寶邁出勇敢第一步
    其實在這個實力說話的時代,早就沒有人會用性格的內向和外向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但是適當的外向一點也是很有好處的,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是內向不會交朋友,聰明的父母學會這4招,完美幫助寶寶勇敢地邁出社交的第一步。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媽媽偷著樂吧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媽媽偷著樂吧。群裡有一個寶媽說,她家三歲的兒子特別調皮,每天從早上睡醒就開始蹦蹦跳跳的。沒有一點安靜的時候,家裡的玩具都要倒騰出來玩個遍。這樣的孩子其實特別聰明,因為他問完一個問題,媽媽回答完之後,他很快又會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因為他有舉一反三的思考能力。還有的孩子家長說一句,他會接一句,有時還可能會反駁大人的意見,而且說的還特別有道理。這樣的寶寶想法特別多,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這樣的寶寶思維也更跳躍和連貫,每次思考問題都特別深入,而且能串聯起來,想像力也更好一些。
  • 叛逆期就像「死循環」,越反抗孩子越強壯,家長要懂得去化解
    越強調越叛逆,家長沒了耐心,孩子的好奇心也被磨沒了。就這樣,家長的焦躁情緒使得孩子也情緒失控了!本身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凸顯的直接,所以當孩子情緒釋放不了的時候,就會更加的叛逆,他們的情緒不被理解,行為沒有被滿足,叛逆的行為也就更明顯。
  • 越早開口越聰明?家長用好三個妙招,寶寶更快說話
    導讀:越早開口越聰明?家長用好三個妙招,寶寶更快說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越早開口越聰明?家長用好三個妙招,寶寶更快說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家長常說「三句話」,孩子性格會越變越糟,你有中招嗎?
    李玫瑾:家長常說「三句話」,孩子性格會越變越糟,你有中招嗎?家長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日常的交流中,對孩子的影響可以說是巨大的,作為教育專家的李玫瑾教授就指出,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常對孩子說這三句話,孩子的性格會越變越糟,甚至是毀了自己的前途,家長們你們有中招嗎?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很多時候不能明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神經大條」一些的父母總是困惑於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哭鬧,而細膩的內向爸媽往往能通過觀察,準確擊中孩子的需求。但是,儘管如此,貌似開頭那個媽媽提到的幾大顧慮還是沒有解決,那麼我們一個個來說:01、家長內向,孩子也一定會內向嗎?
  • 學步車潛在的3大「危害」,孩子越大越能看出來,家長要選對方式
    實際上,學步車真沒想像中的這麼好,學步車3大潛在的危害,孩子越大影響越明顯,家長們要知道!學步車或許不適用於孩子,潛在著3大「危害」1.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孩子使用學步車,總是依靠車子支撐雙腿,減少了骨骼受力,使得著力點在臀部而非腳部,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
  • 學步車潛在的3大「危害」,孩子越大越能看出來,家長要選對方式
    實際上,學步車真沒想像中的這麼好,學步車3大潛在的危害,孩子越大影響越明顯,家長們要知道!因為家長給孩子使用學步車,孩子對學步車產生了依賴,依靠學步車移動,導致運動能力變弱,因此走路就學得慢了。學步小推車是一個很好的學走路輔助工具,主要靠孩子推車車前進,使用小推車並不會阻礙孩子的身體發育。
  • 孩子越管越難管?家長要避免深陷「墨菲定律」,可以試試這3招
    文章/熊二編輯/御姐孩子的教育問題讓許多家長都感發愁,時常感覺越是對孩子管束的嚴格,孩子就越是對其反抗的厲害,但是又不能因為孩子的反抗行為而停止對孩子的教育,這就造成了許多家長對於教育孩子時出現:越不讓孩子做的事,孩子越要做,孩子越做,家長就越不讓孩子做,這樣讓家長感到心累的現象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所以,家長不要總是責備孩子,也不用擔心家中物件被孩子拆的沒有「全屍」。
  • 孩子變得越來越內向,可能與「自我效能感」有關,家長要及時糾正
    性格內向會導致孩子錯失很多機會。前段時間,去朋友家玩,見到了她的兒子豆豆,說到豆豆,是一個活潑可愛的男孩子,不管見到誰,都會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常常逗得我們捧腹大笑,是大家的開心果。可是這次去朋友家,不知道怎麼回事,豆豆的性格明顯變得內向,不怎麼願意開口說話了,見到我也只是簡單地打了個招呼,就躲回房間裡了,我感到奇怪,便問朋友孩子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