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生對病人要有耐心

2020-12-25 大河網

  「滿意醫院 百姓評說」活動

  記者陪診第三站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商報健康事業部第三屆「滿意醫院 百姓評說」活動進入第四周,參與的讀者、患者已達近百人。他們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分享了各自在醫院就診時的經歷和感受,其中不少人還告知了自己近期的就醫計劃,邀請河南商報記者全程跟蹤、陪診。

  經過篩選,河南商報記者參與了鄭州市民趙先生到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就醫的全過程。該院專家的耐心、熱情,獲得了趙先生的肯定。

  為嶽父求醫他煞費苦心

  10月26日下午3點,記者趕到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門診樓前,與帶著一大包影像資料的趙先生會合。趙先生說,自己是替老嶽父來看病的。老人家去年突發腦梗,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現在南陽老家調養。但最近老人家經常感覺到頭暈,不知道是藥物的副作用還是什麼其他原因。

  「我們說把他接到鄭州看病,老爺子說啥也不來;在南陽看吧,我們又不放心。」趙先生說,所以只好想出這樣的辦法,帶著老人家從去年發病一直到前幾天做檢查的所有影像資料、病歷,到鄭州尋找專家的幫助。

  趙先生說,自己雖然已經打聽好了專家,但心裡其實很忐忑。「專家病人都多,我只拿了一堆資料,不知道會不會一句話就把我打發了,誰讓我沒帶病人來呢!」

  為患者問診她始終面帶微笑

  接診趙先生的,是該院腦病科主任醫師、教授李燕梅。我們走進診室時,屋裡已經有了三位病人,兩個年紀較大,頭搖手顫,說話口齒也不是很清楚,但李燕梅卻能跟他們談笑自如,一看就知道是經常找她看病的老病號,雙方就像老朋友般融洽。

  輪到趙先生就診時,他趕緊把手上厚厚一疊資料遞過去,自己在一邊解釋為啥病人本人沒來。李燕梅認真地翻看了手中十幾張CT片子,然後指著最近的一張告訴趙先生:「這是多發梗塞,病灶很多。特別是腦幹上有一片病變,這在去年剛發病的時候是沒有的。」

  找到危險因素後,她又問了一些病人的日常情況、吃藥情況,趙先生都回答不出來,急得現場就要往老家打電話,被李燕梅制止:「沒關係,你回去把正在吃的藥列個單子再拿來,我幫你排排隊,看哪些該吃,哪些該停。」她建議趙先生趕緊讓病人住院,因為「腦幹有病變,再發作可不得了」,還是及早就醫更穩妥。

  在十多分鐘的就診時間裡,儘管趙先生多次回答不上來她問的一些情況,儘管趙先生抓住「老爺子為啥頭暈」問了一遍又一遍,李燕梅仍然不急不躁,始終面帶微笑與趙先生溝通,好像根本沒把趙先生擔心的問題放在心上。

  「對患者這份耐心,我沒想到」

  走出診室後,趙先生告訴記者,其間好幾次,他都以為醫生要訓斥自己了。

  「問我血壓高不高,我不知道;問我現在吃什麼藥,我不知道。一問三不知,又不見病人自己來,這病還咋看?我以為她肯定要訓斥了,沒想到這位專家脾氣還真好。」趙先生說,李燕梅對患者的這份耐心,讓他真沒想到。

  兩天後,記者再次聯繫上趙先生時,他已經拿著詳細的用藥單子,回醫院找到了當天接診的李燕梅。「她看了藥單,劃掉了幾種藥物讓停掉,又重新標了幾種藥的用量,寫得非常仔細。」趙先生說,要是每次看病都能遇到這樣的醫生就好了,耐心、熱心、負責,難怪她診室裡病人多,都是口口相傳找來的。         (王惠叢 劉勝傑)

相關焦點

  • 認真耐心對待每位病人,他是患者眼中的好醫生
    從醫十五載,他認真耐心對待每位患者,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在許多患者眼中,他像是無微不至的親人,總是予人春天般的溫暖,耐心細緻。而在荔灣區中醫醫院醫生麥顯峰心目中,他只是做好了本該做的事情,履行了作為一名醫生的職責。
  • 共事醫生憶彭銀華:對病人有耐心,主動加班讓同事回家過年
    彭銀華在隔離病房為患者送藥。培訓時與彭銀華共事的醫生張任向南都記者回憶,2017年春節,大年初四、初五,他與彭銀華連續上了兩個24小時的班,收了十幾個病人,彭銀華和他一起跑前跑後,忙得焦頭爛額。「雖然收治的患者很多,但他跟患者、患者家屬的安撫溝通工作做得非常好,很多人都誇,小夥子很不錯,關心患者體貼人。」張任說,在培訓期間,教授、主治、進修、規培的醫生們以及科室的護士們都對彭銀華的評價非常高。
  • 長江日報:對病人的耐心呵護需要精神原動力
    為了提高醫護服務品質,減少因醫護人員面對病人及家屬的「沒耐心」而造成的醫患關係緊張,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聯合下發通知,明確要求杜絕護士態度不熱情、解釋沒耐心、服務不到位等現象。通知還對不同等級的醫院的「達標率」進行了量化,以及羅列了延伸服務具體項目。
  • Patient 是「病人」還是「耐心」
    它作名詞就是「病人,病號」的意思,作形容詞是 「耐心的,能忍耐的"。為什麼今天說這個詞呢?今天去了一趟醫院,排隊的候診過程中,看見有的病人非常不耐煩,不斷抱怨,怎麼這麼慢呀,怎麼還不到自己啊!腦子裡突然靈光一閃:病人的英語是patient ,耐心的也英語是patient ,兩個詞的拼寫一模一樣。隨聯想到:生病了,就不能著急,就要有耐心,這樣病才能好的快。
  • 羊城晚報:護士有「耐心」,病人就得等?
    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優質護理、改善護理服務的通知,要求持續改善護理服務態度,杜絕態度不熱情、解釋沒耐心、服務不到位等現象。通知要求到2015年底,全國三級醫院的各個病房都要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二級醫院中,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佔60%病房的地市級醫院的比例不低於80%,縣級醫院不低於40%。
  • 梁益建:要當一個能為普通病人看病的好醫生
    梁益建立志,要做一個有很好的技術,又能為普通病人看病的醫生。不要感覺很「高」,要當個能為普通病人看病的好醫生。訪談臨近尾聲,王寧問梁益建,你現在做成了你小的時候,尤其在父親生病的時候,你渴望成為的那樣的醫生嗎?
  • 「能遇到這樣的好醫生,是我的幸運!」他把自己的手機號留給病人,幾...
    醫生和患者彼此理解、互相信任,才能戰勝病魔。8月19日是「中國醫師節」,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聯合浙醫在線,推出「致敬市一好醫生」活動(詳見相關報導:)。活動一經推出,有近百位市民通過快抱App留言,向自己心目中的「市一好醫生」致敬,也有不少市民撥通了快報熱線,講述了他們和「市一好醫生」的暖心故事。
  • 被醫生耐心感動 患者執意給「小費」
    當時口腔科值夜班的醫生是王琳琳,先後已接診近10位病人,剛剛回到值班室睡下又立刻起床為胡先生處理傷情。原來,胡先生飲酒後與他人發生爭執,不慎被多次打中面部,造成面部出血、牙齒鬆動,隨後他獨自來到該院就診。經初步檢查,王琳琳醫生發現胡先生嘴唇、口腔有傷口需要縫合。未等胡先生趕來的朋友去交費,王琳琳醫生就已經取出科室備用麻藥、縫合線,開始為胡先生處理傷口。
  • 英語語法:surprising和surprised驚奇不同,patient耐心或病人?
    這位醫生對待病人很有耐心。說明:第一個 patient 是形容詞,意為「耐心的」; 「耐心」的名詞是patience。第二個 patient 是名詞,意為「病人」。
  • 治癒出院的病人,拿刀來見醫生……
    作者: 高新躍有人拿刀要砍醫生啦!嘈雜的婦科門診突然有人喊到。呼啦一聲人們推搡著拼命擠出房間,一下子都衝到大廳裡,緊張的往那間診室望著。一個女病人對著圍觀群眾說:我剛拿著開好的處方離開座位,一個老太太拉著拉杆箱進來就喊:朱醫生,我拿刀來看(砍)你啦!幾個人都聽到了,嚇得趕緊跑。一個中年婦女狠命拽著一個年輕的小保安說:你別過去!你還這麼年輕,等其他人來了,一起去看看。那個瘋子萬一把你碰傷,你父母該多麼傷心啊!
  • 為什麼醫生摸完病人後都要洗手?是嫌病人「髒」還是…
    醫生接觸了病人之後都要洗手,有的醫生直接帶手套進行檢查,檢查結束又更換手套。這期間耽誤的時間,讓大量的病人在門診排隊等候。醫生這樣的行為是嫌棄病人身體髒?還是在浪費時間等待下班時間?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裡的「黑幕」。近來,流感、季節性腹瀉等傳染性疾病高發。生病的時候上醫院,沒生病的時琢磨著接種各種疫苗,都希望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來抵禦疾病的入侵。
  • 醫生因勸病人被打骨折刑拘,警方:雙方有錯,但醫生先動手打人
    8月27日,據紅星新聞報導, 安徽省含山縣人民醫院的主治醫生王翔因勸病人控制飲食,被病人兒子俞某找到理論,推搡過程中,王翔先動手拳擊對方眼部兩下,俞某則踢了王翔一腳致其左膝蓋骨折。事後,警方認定兩者互毆,王翔被處以行政拘留3日處罰。
  • 醫生給病人看病能構成猥褻嗎?醫生和病人如何保護自己?
    當然,如果事實成立的話,該涉事醫生不僅要承擔治安處罰的責任,而且還應當承擔其他行政責任。有關衛生主管部門就可以根據執業醫師法以及其他法律的相關規定,對該醫生進行行政處罰。停止執業、吊銷執照等等都有可能會發生的。
  • 醫生「有病」病人開「醫囑」
    山東臨沐縣人民醫院把端正醫德醫風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自一九九四年以來,該院將一些醫護人員容易犯的毛病及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列印成一份「病歷表」,有專人不定期發放到病人手中。病人則根據醫務人員的「病症」據實填寫,而後交給院方或投入專門的意見箱中。
  • 嘉興醫生被病人抓破手 帶血工作服刷爆朋友圈
    這是樂樂的一個朋友所發的朋友圈信息,內容是這樣的:嘉興平湖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的衣服,被一個喝醉的病人抓的滿身是血,喝醉的人手被劃破了,還好醫生沒有被抓傷!為這個醫生的勇敢點讚。給病人包紮,反而被抓的滿身血跡,那麼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市中醫院的這個醫生好敬業 邊掛點滴邊給病人看病
    昨天中午11點,網友@粉嘟嘟de招財貓在新浪微博發帖:可憐的陳大哥,病怏怏了還收病人,掛著鹽水寫病歷。  記者核實:從照片上可以看到,醫生桌上擺著一疊病歷,左手掛著鹽水,埋頭用右手為病人寫病歷。  不少網友評論「這個醫生好敬業」、「好帥的醫生」……  這個敬業的好醫生叫陳杰,是市中醫院急診病房的主治醫生,主要負責住院病人。
  • 「我是醫生,來給你治病的,我不怕!」|李桓英零距離接觸病人
    李桓英與患者村民們的不信任、不理解和絕望的眼神令李桓英暗暗發誓:一定帶著藥來,帶著最好的醫生來,要把鄉親們的病治好。要知道,那個麻風患者的手是一雙嚴重殘缺了的病手,而村長則是久病不愈的老麻風患者。在此之前,從來就沒有人敢不穿防護服進入麻風村,從來沒有人敢和麻風病人握手,從來沒有人敢與麻風病人抵近接觸,更不要說和麻風病人零距離緊密擁抱了。一剎那,在場的醫生和地方官員全都驚呆了!在場的村民群眾也全都驚呆了!
  • 當了22年婦產科醫生 黃素然稱醫生要有顆佛心
    黃素然作為東莞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學科帶頭人,不僅醫術精湛,醫德更是高尚,天南地北,很多病人都慕名而來向她求醫問診。當了22年醫生,黃素然說:「作醫生,德為先,要有顆佛心。」「我記得讀大學時,每到放假,媽媽就會帶我『窮遊』,去的都是偏僻邊遠貧窮的地方,很辛苦,我媽希望一方面開闊我的眼界,增長閱歷和見識;更重要的是要讓我知道,窮苦老百姓是怎麼生活的,她覺得當醫生就必須有一顆憐憫之心,要有救死扶傷的使命感。」  大學畢業,在衛校教了三年書後,黃素然轉到市人民醫院正式成為一名醫生。
  • 北京協和王直中:醫生要一身正氣,把病人放在首位!要看病,就必須多...
    我們都在醫院住著,很少回家,也就是所謂的住院醫生。因為病人的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你不在醫院守著,就看不到第一手資料。每天除了看書、看病人、寫病歷,還要準備查房。查房不是簡單地把病歷、化驗結果念一念,而是要多接觸病人,匯報病人每天病情有什麼變化。雖然累,但是有收穫,這是對一個醫生基礎的培養。董:您曾擔任協和耳鼻喉科主任長達17年時間,期間主要開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 安徽省立醫院骨科主任:科裡主治醫生手機號留給病人
    一個忙碌的下午這天下午,在骨科的一處辦公室裡,尚希福被全國各地慕名前來治療的病人團團圍住。有新來的患者,有複診的病人,有急需確定手術方案的患者家屬,整整一個下午,尚希福始終用十二分的耐心和親切的笑臉面對每一位患者。來自寧國市的小丁,在這一天帶著自己60歲的母親來掛尚希福的專家號。因上午未能掛號成功,便在下午直接找到住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