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掉下床,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把孩子置於危險中了,別大意

2020-12-22 寬哥撩育

家裡有寶寶的家長都能知道,寶寶成長過程中最讓家長「頭疼」的階段就是寶寶學會爬動和走動的時候。

這個時候的寶寶就像是一個「小泥鰍」,一眼看不住就會亂動,在家裡爬開爬去、動來動去的,自己也會有忙自己工作的時候,也因此會讓孩子出現很多磕磕碰碰的現象,孩子磕碰以後哇哇大哭既讓家長心疼又讓家長生氣的。

磕磕碰碰原本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常事,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給孩子造成傷害的不是磕碰的疼痛,反而是孩子磕碰之後父母的一些動作。

孩子掉下床之後父母的很多反應都會將寶寶至於更加「危險」的環境中。

那麼寶寶掉下床以後家長應該注意哪一些方面,從而去避免危險事情的出現呢?

第一、不要立刻將孩子抱起來

有接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長們在發現孩子掉下床之後第一時間是將孩子抱在懷裡,這個動作有時恰恰是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的最多的。

如果是輕微的掉下床的磕碰這個動作還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一般來說寶寶掉下床對寶寶的全身都造成的傷害,家長並不能從外觀看出寶寶究竟傷到了哪裡,如果寶寶有骨折問題的話將寶寶抱起來會加重這樣的問題的危害。

第二、用孩子哭不哭判斷孩子有沒有摔疼

寶寶掉下床以後很多家長看著孩子不哭就覺得沒事,然後就不管孩子了,如果孩子哭了的話就把孩子哄一下,讓孩子在儘量短的時間裡停止哭泣,沒有外傷的情況下這件事情就「過去」了。

一般來說寶寶的表達能力還不強,並且身體處於很柔弱的時期,對於掉下床這種傷害孩子還不能表達出來,只能通過哭鬧錶達,不哭鬧並不代表沒有事,因為感覺器官位於大腦不哭鬧並不是沒有事,也有可能是對孩子的大腦造成了傷害。

第三、不會持續觀察孩子的情況

絕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掉下床的事情就是孩子沒什麼事後就不在意了,在當時確定孩子沒有受傷或者一些其他問題時,在後面的一段時間就不會再關心這件事。

但是家長要知道,人在剛受傷的時候精神處於高度害怕的狀態,很多疼痛是感覺不出來的,孩子也是一樣,寶寶當時沒有什麼疼痛沒有什麼哭鬧並不代表就沒有給孩子造成傷害,應該要持續觀察一段時間,以確保沒有問題。

寶寶掉下床的問題並不是一件小事,這種事情也不是不能避免的。可以通過幾個小方法去防止寶寶掉床的事情發生。

第一、儘量降低寶寶床高度

寶寶會進行爬動或者走動的時候可以給寶寶置辦一個小床,讓寶寶平常在這個床上玩耍。將寶寶的小床的高度設置的相對較低一些,這個可以讓寶寶哪怕一不小心出現掉下床的現象時也不至於會因為床的高度對孩子完成很大的傷害。

但是床的高度也不要太低,不然太低的床容易讓寶寶感受不到床和地面的高度,爬開爬去的不僅麻煩還容易造成寶寶卡在床底的隱患,所以家長在寶寶床的選擇上要多加用心,避免安全隱患的出現。

第二、在床的周圍添加護欄

不能給寶寶額外添加床的也可以在自家的床邊安上護欄,這樣也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在護欄安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護欄的高度和間隙問題,既然是防止孩子掉下床護欄的高度就應該不能讓孩子翻越,這要根據自己家寶寶的身高進行選擇。

對於間隙的問題不能超過6釐米,太寬會讓寶寶往外「鑽」,從而造成寶寶四肢或者頭部卡住的安全問題,得不償失。

第三、給家裡的地板鋪上地毯

鋪地毯的原因就是防止孩子掉下來的時候堅硬的地板磕到孩子,有寶寶爬動的時候家裡可以進行鋪一些柔軟的地毯,或者是有彈性的泡沫板等可以起到緩衝的東西。

這樣即使是在照看不周孩子掉下床了,有地毯的緩衝也不會給孩子造成很嚴重的傷害。並且在寶寶爬動的時候也可以避免孩子在地板上著涼的問題,一舉多得的事情很是方便。

寶寶掉下床原本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比較常見的問題,所有的方法也是為了給孩子建立一個很良好的生長環境,家長要注意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要在孩子掉下床以後盲目的進行查看,否則會讓孩子置身第二次傷害。

相關焦點

  • 寶寶掉下床,媽媽一個平常的動作讓孩子沒了呼吸,很多家長還在做
    從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一個家庭的中心基本是圍繞著孩子轉,孩子稍微有一些不舒服,爸爸媽媽都會非常擔心。就連睡覺的時候,父母都會本能的醒來看寶寶有沒有摔下床。隨著寶寶的成長,學會翻身,就更要注意寶寶的安全了。相信很多家長都經歷過孩子摔下床,家長的第一反應便是趕緊抱起孩子安撫孩子。
  • 1歲寶寶摔下床,奶奶大意的舉動讓娃沒有呼吸,父母須重視
    導讀:1歲寶寶摔下床,奶奶大意的舉動讓娃沒有呼吸,父母須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歲寶寶摔下床,奶奶大意的舉動讓娃沒有呼吸,父母須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歲寶寶掉下床,奶奶的這個舉動讓娃沒了呼吸,很多人都在犯
    大多數孩子被磕碰到的第一反應都是哭出來,家長的反應則是一把將孩子抱起,或是幫他揉揉磕到的部位,以此達到穩定孩子情緒的目的。但這些做法並不完全正確,而且往大了說,甚至會威脅到孩子的生命。1歲寶寶掉下床,奶奶的這個舉動讓娃沒了呼吸閨蜜是市醫院兒科的護士,昨日聊天跟我說前幾天接收了一位小朋友,父母工作沒在家,由爺爺奶奶看管。寶寶剛滿一歲不多久,正是容易哭鬧的時候。
  • 寶寶掉下床,聰明的家長第一時間不是抱起,而是把握「黃金十秒」
    寶寶掉下床,聰明的家長第一時間不是扶,"黃金十秒"了解下當孩子開始學會爬行的時候,就是他們最鬧騰的時候。床上的這一點活動空間,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探索需求。媽媽們也沒有辦法時時刻刻都盯著孩子,也許只是回個信息的一小段時間,孩子已經從床中間爬到了床邊,一個不注意摔了下去。看到寶寶摔下床的第一時間,很多媽媽們第一反應就是抱起來,並且安慰孩子不哭。
  • 孩子不小心摔下床,媽媽一個錯誤舉動,反倒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相信在父母的眼裡,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每當孩子有點小病痛,或者受了傷,做父母的心裡都是十分心疼。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意外,因為家長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對危險的規避意識還沒有形成,所以更容易發生意外。
  • 1歲男寶掉下床,婆婆此舉讓孩子喪失生命,很多家長都會犯這種錯
    養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小孩子身體是非常脆弱的。哪怕是大人們覺得很小的一件事,都會給他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如果遇到一些粗心大意的家長,就是相當於把孩子的健康放在一個較為危險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會受傷害。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那些關於「孩子磕著碰著後,家長的正確處理方法」。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習慣,孩子一旦磕著碰著後,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去給孩子揉一揉、摸一摸。實際上,這種做法是很不正確的,嚴重的時候,甚至直接威脅孩子生命!家長們切不可大意。
  • 寶寶掉下床,父母別著急哄好,要注意觀察兩點,避免致癱風險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可以這麼說,十個寶寶當中會有九個寶寶有掉下床的經歷。當我們父母第一次在面對孩子掉床時,既心疼又忐忑,總是害怕孩子哪裡摔壞了。尤其是當親眼看到孩子掉下床時,父母都第一時間把孩子抱起來哄好。
  • 孫女翻身掉下床,奶奶的舉動直接讓寶寶沒了呼吸,很多大人這樣做
    導讀:孫女翻身掉下床,奶奶的舉動直接讓寶寶沒了呼吸,很多大人這樣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孫女翻身掉下床,奶奶的舉動直接讓寶寶沒了呼吸,很多大人這樣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從床上掉下來,別以為是小事,可能腦部有問題,父母要仔細
    導讀:孩子從床上掉下來,別以為是小事,可能腦部有問題,父母要仔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從床上掉下來,別以為是小事,可能腦部有問題,父母要仔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果孩子被罵後是這3種反應,父母趕緊停止,孩子反應很危險
    孩子被罵後這3種反應很危險很多時候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都只顧著發洩自己的情緒。當然這個時候父母通常不會停下來,會繼續一股腦地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完。很多時候孩子道歉的潛臺詞是「媽媽別罵我了」,這是一種希望父母停止動作的體現。
  • 這5種常見的零食別給孩子吃了,對孩子健康傷害很大,父母別大意
    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上的寶,在吃的這一方面,很少拒絕孩子的要求,大把大把的零食買回家。還有很多的父母為了圖的一時清淨,零食就是用來打發孩子的第一藉口。而她們認為有的零食對孩子的健康沒有什麼影響,但是,這5種常見的零食別給孩子吃了,對孩子健康傷害很大,父母別大意。
  • 為什麼孩子睡覺容易摔下床,成人卻不會?人體的這個功能在起作用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從床上掉下來過的經歷。我記得我小時候,大概7、8歲的年齡,在我姥姥家睡大炕。那時候的炕比較高,大概80-90CM,也沒有什麼護欄,結果有一次我就直接從炕上掉下來,正好磕到尿盆上,把腦袋給撞來個大包。但是當時睡的迷糊,也沒感覺,爬回炕上繼續睡。因為牽扯到個尿盆,所以我印象比較深刻。
  • 寶寶摔倒或者掉下床,第一時間正確做法是怎樣?
    其實,現在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扶起來的話題,很多家長都會有點糾結——摔一下就扶真的好嗎?聽說國外的家長都不扶小孩,會讓孩子更獨立有承受挫折的能力;但是不扶起來真的好嗎?二來是很多家長,在寶寶摔倒後第一時間會對板凳、地面等進行「責怪」,「都是地面不平害的寶寶摔倒的」「都怪椅子,打他」……雖然這有時候可能會讓孩子破涕為笑,但是這招只會讓孩子更難明白,摔倒的責任其實在於自己,而不是在於環境。同時還可能導致TA形成推卸責任的習慣。
  • 寶寶摔下床,媽媽哄著孩子睡覺,不到一天孩子沒了呼吸
    甚至在很多意料不到的時間和地點,寶寶也會發生安全的隱患,睡覺時掉下床就是意料之外的危險,不要覺得掉床是小事,如果頭部受傷的話,甚至還會危及生命。玩得正開心時,小蘋果忽然爬起來,猛地往後退了兩步,沒想到竟然&34;的一聲,重重摔在了地上,媽媽連忙一把抱起孩子,看到孩子的頭後面鼓起了一個大包,應該是磕到頭了。如果平時小蘋果摔倒了,會非常大聲地哇哇大哭一場,媽媽要哄很久才能平息。可是這次摔得這麼重,小蘋果竟然一聲不吭,媽媽感到有些奇怪,但是也沒有放在心上,於是就哄著小蘋果很快睡著了。
  • 孩子掉下床,媽媽沒當回事,睡醒一覺,趕緊帶孩子去醫院
    導讀:孩子掉下床,媽媽沒當回事,睡醒一覺,趕緊帶孩子去醫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掉下床,媽媽沒當回事,睡醒一覺,趕緊帶孩子去醫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歲寶寶摔下床,奶奶的錯誤舉動致娃死亡,很多家長仍在犯
    結果越晃越不對勁兒,才打電話給孩子父母,並撥打120叫救護車。然而,送到醫院時就晚了,本來就摔得不輕,又被晃成顱內出血,最後還是離開了這個謀面不久的世界。或者看寶寶在床上已經睡得很沉了,就起身上個廁所,上到一半聽見寶寶哇哇大哭,原來是掉到床下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刻把孩子抱起來安慰,一邊哄孩子別哭,一邊看孩子身上有沒有傷,若沒有發現傷口就大鬆一口氣。然而,這樣的處置方式真的沒錯嗎?寶寶表面沒傷就真沒事嗎?
  • 又一個孩子沒了:你的這種行為,正在將孩子置於危險中!
    ,雖然脖子上有勒痕,但是孩子當時沒有什麼反應,家長也就沒在意。如果家長們還是想帶孩子遊泳,晨媽也就有一點想要提醒一下。01當孩子遊泳的時候,就算是在很小很淺的幼兒專用泳池中,也需要家長的看護。並且,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很多孩子溺水時不會有任何反應,不要以為短暫的正常就沒事。
  • 夏季再熱也別讓孩子這樣睡,很容易被小病「纏身」,父母別大意
    夏季再熱也別讓孩子這樣睡,很容易被小病「纏身」,父母別大意炎炎夏日,很多家長都會整天開著空調,以防孩子太熱出痱子或者有中暑的症狀,寶媽帶娃,在夏季往往會很少出門,怕孩子曬黑或者悶熱懶得出門。所以為了不把娃娃曬黑,或者避免娃娃會在外玩耍的時候中暑,大部分寶媽在夏日就會帶著娃娃待在家裡。
  • 寶寶掉下床不要立馬抱起,否則反致傷害,「黃金十秒」要知道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小傢伙們會翻身後,掉下床的概率實在是太高了,寶媽們稍有不注意,就可能會聽到撲通一聲,而後是孩子的哭聲。所謂關心則亂,發現孩子掉下床後,很多寶媽的心情都是既自責又心急,然後就會跑過去一把把孩子抱起安撫。
  • 寶寶「掉下床」,第一步千萬別這麼做!
    比如,很多寶寶的童年都有掉床的悲痛經歷。其實,與寶寶掉床相比,跟讓人擔心的是此時大多數媽咪的行為。遇上寶寶掉床,媽咪們第一反應就是過去抱起寶寶,但這個行為是很不正確的,而寶寶也很可能因為媽咪這個行為而遭受更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