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東哥正在上課,忽然接到通知:暫停上課,班級所有學生到微機室選課!
學校的模擬選課已經進行了多次,但是這一次不同,反饋回來的信息是:真要選課走班,進行分班了!
靴子落地了?
然而,並沒有,河北官方的高考改革雖經教育部官宣確認推行,但是具體方案並未發布。
東哥特意向校長求證,得到的回答是:等不及了,按3+1+2分班,市一中都分完了!
信息量有點大,但是卻沒有出乎東哥的意料。
東哥說過,方案出臺越晚,對基層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形成的壓力就越大。
家長和學生還好些,老師也還好些,但是在學校層面,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所以,既然確定要推行,那就往前走吧。
這也是為什麼教育部官宣河北等幾省確定進行高考改革之後,河北各地高中紛紛相互打聽,並最終付諸行動的原因所在。
因為沒有辦法,如果臨近高考和會考,再來推行選課走班,勢必造成學校管理和學生學習的混亂。
校方是如此,學生也陷入了一種焦慮和迷茫之中。
以下為班級學生反饋實錄:
A男生:老師,我想選理科,物理是必選了,可是地理和生物我定不下來,怎麼辦?
B男生:我各學科太平,怎麼選啊?
A女生:我化學和生物挺好的,可是物理「瘸腿兒」,要是選歷史化學生物,會不會影響我將來報考?
B女生:我文科比理科好很多,可是聽說文科就業不好,我是去文科,還是掛著一門理科?
東哥一一給予了解答,並向校長建議,應該立刻開始對學生進行選課走班的選前強化。
因為,真正做出選擇,和模擬選擇,完全是兩回事!
學校甚至在周五放假,讓學生回去和家長商討選課走班的具體問題。
學校在沒有接到具體方案的情況下,選擇了3+1+2,實屬是無奈之舉。
3+1+2作為高考改革探索的方向,顯然在文理分流層面具有較大的優勢,並在某種程度上避免了報考專業限制的問題。
同時,這也是基層學校實際操作選課走班的必然要求,因為基層學校的教師師資,完全不足以實現大規模、全選擇的真正意義上的選課走班。
換句話說,東哥所在學校實行選課走班將會是大選課,儘可能的少走班、小走班!
這或許與專家們的理想狀態不完全符合,卻已經是基層學校綜合考量之後的最佳選擇。
有了「1」的引導分流 ,全理全文的選擇相對較多,會仍然使用行政班模式——這種班級與原來的班級管理課堂教學區別不大,最為穩定。
而其它選擇,則會儘可能依照「能開設行政班不走班」的原則進行,最終,會有一部分小眾選擇進入真正意義的選課走班。
對於學校而言,單是老師調配,課表安排,已經是一項重大挑戰了。
而學生的選擇,最終也要遵循學校的這種分班方案——十二種組合,誰將會是主流,各組合利弊如何,東哥將會做相應的具體解讀,敬請關注!
東哥原創,首發百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