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駐美大使剛強硬表態,看來準備在反華的道路上走到黑

2020-12-17 軍院34號

自2018年美國主動挑起對華「貿易戰」以來,澳大利亞一直是美國最堅定的支持者,處處和中國作對。

9月22日,澳大利亞駐美國大使阿瑟·西諾迪諾斯(Arthur Sinodinos)通過媒體強硬放話,宣稱澳政府已經準備好承受同中國對抗的經濟代價。這番言論絕對不是阿瑟本人心血來潮,表明澳政府準備在反華道路上走到黑。

這意味著: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中澳兩國關係難有太大改善。

(一)

澳大利亞是一個獨特的國家,它是全球唯一坐擁一片大陸的國家,地緣環境極好。由於國內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該國還是全球放養綿羊以及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高速發展的經濟對各種自然資源的需求量極大。無論是鐵礦石、大豆、小麥還是羊毛的需求都極其巨大,而這恰恰是澳大利亞經濟的「強項」,中澳雙方的經濟互補性極高。

據統計,僅2018年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就佔其對外貿易總額的34.1%,特別是鐵礦石的出口佔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總額的59%。澳大利亞每年在中澳貿易中有超過3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而且十分穩定。

不過,隨著川普政府把中國列為對手國家,澳大利亞很快便成為反華急先鋒,一改此次的對華友好姿態——

今年8月28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宣布了一項史無前例的外交關係法案,要求所有州政府與外國籤訂協議前,必須事先得到聯邦外交部長同意;

9月12日,澳大利亞警察於今年6月26日秘密搜查四名中國記者一事被媒體曝光;同一天,兩位從事澳研的中國學者陳弘和李建軍被澳大利亞政府無端撤銷了籤證;

9月16日,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曝出澳執法機構曾藉口調查所謂的「外國政治幹預」,無視當地法律、國際法和外交豁免權,下載翻閱當地人員和中國外交人員交流的郵件和簡訊等。

(二)

澳大利亞駐美國大使這次更是把話說得很直白:澳大利亞願意與中國就雙邊關係中的問題進行對話,「但它必須以維護我們的國家利益為前提」。

南澳大利亞大學教授賈斯汀·奧康納在「珍珠與刺激」(Pearls and Irritations)網站上公開聲稱:「在充滿不確定性和多重全球緊急事態的當下,還有什麼比對中國開戰更好的主意呢?」

從政府到民間,坎培拉瀰漫著一股濃濃的反華氣息,瘋狂到令人「智息」。

是什麼促使澳大利亞在獲取巨額經濟紅利的情況下,一再跳出來和中國對抗?答案很簡單:美國。

澳大利亞在歷史上雖然一直保持英國自治領的地位,但在1942年日本轟炸機轟炸達爾文市的時候,英國拋棄了澳大利亞,是西南太平洋地區的美軍在珊瑚海戰役中擊退了日本艦隊,保護了澳大利亞本土沒有遭到日軍的入侵。

從那以後,澳大利亞就開始一邊倒地支持美國,而且這種支持是無條件、盲目的。不僅在二戰中澳大利亞緊緊追隨美國,包括後續的韓戰、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等美國發動的一系列對外戰爭中,澳大利亞都派出了大量部隊協助美軍作戰。

只要美國大哥一聲,澳大利亞從不問戰爭的性質,扛起40米長的大刀就隨時準備出發。這或許可以部分解釋澳大利亞鐵了心站隊美國,與中國對抗的原因。因為澳大利亞心中只認大哥,不認對錯。

對於這種頭鐵的主,中國基本沒有做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

儘管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澳大利亞作為西方集團的一員,其國內的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等諸多方面早已經被美國完全滲透。

截止到2019年年底,美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總額為9840億美元,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對澳投資的總和。據統計,美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每年可給澳貢獻約7%的GDP增長率,這是任何其他國家,包括中國也無法替代的(至少短時間內無法替代)。

不僅如此,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澳大利亞的外債總額就已經超過了1.1萬億美元的警戒線,如果失去美國金融財團支持,澳大利亞經濟隨時都會崩潰。

除了經濟以外,在關乎國家安全的軍事領域,澳大利亞目前並不具備獨立自保的能力。如同日本一樣,澳大利亞的國防、情報、軍事裝備等諸多方面必須依賴美澳同盟的支撐,一旦和美國「脫鉤」,則澳大利亞完全無法承受這種損失。

客觀上說,正是由於上述無法承受的潛在損失,澳大利亞現在與其說選擇與中國對抗,倒不如說是別無選擇。

儘管澳大利亞的經濟貿易團體,特別是企業和農產品協會不斷對政府施壓,並呼籲改善澳中關係,但是受「美國因素」的影響,澳大利亞短期內根本不可能主動緩和中澳關係。

日前,有消息稱美國政府已經給英特爾公司和微軟公司頒發許可,允許這兩家公司繼續與華為展開合作,並為其提供必須的 晶片,這說明美國所謂的「打壓華為」本質上是打壓為華為供貨的歐洲和亞太供貨商,希望把這一塊大蛋糕全部轉交給美國公司。

在逼迫澳大利亞政府全面對華強硬的時刻,美國在背後悄悄給本土公司頒發許可,允許它們繼續和中國保持甚至加強貿易,這個小動作確實值得所有人玩味。

破鏡難圓、覆水難收,澳大利亞搞砸了中澳關係,會有它哭的時候!

相關焦點

  • 蕭美琴自封「駐美大使」?蔡英文:最好的溝通狀態
    文|快樂天使 審丨暗藍9月20日,據海外網報導指出,近期有臺媒爆料稱,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近期將自己社交媒體帳號上的個人簡介由「駐美代表」改成了「臺灣駐美大使」,結果被島內網民們嘲諷和指責。蕭美琴簡介改為「駐美大使」惹眾嘲據悉,披露該消息的臺媒還表示,臺灣當局的駐外機構在「非友邦」的國家中,一般都是稱為「代表處」,或者是「辦事處」。而此次蕭美琴將自己社交媒體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後,甚至有綠媒將其無知行徑稱為「臺灣『外交』的突破」。
  • 駐布裡斯班總領館:留學生反對反華活動是愛國行為
    (原標題:駐布裡斯班總領館發言人就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中國留學生自發反對反華分裂活動事的表態)7月24日下午,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進行反華分裂活動,引起包括大陸和香港在內的中國留學生的憤慨和抗議。
  • 推特改名的臺「駐美代表」承認,「駐美大使」不是美國官方承認的稱謂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引發關注後,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深夜在臉書發文承認,她在推特的簡介上用「Ambassador」(大使)不是美國官方目前所承認的稱謂,「駐美代表」仍是她對外的正式職銜。
  • 臺「駐美代表」深夜發文承認:「駐美大使」這一稱謂美官方不承認
    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引發關注後,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深夜在臉書發文承認,她在推特的簡介上用「Ambassador」(大使)不是美國官方目前所承認的稱謂,「駐美代表」仍是她對外的正式職銜。臺灣「聯想合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媒9月20日報導,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最近在推特的簡介上改為「臺灣駐美大使」(「Taiwan Ambassador to the US」),引發關注,連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都被媒體問到此事。
  • 果然沒讓中國失望,俄駐美大使作出重要承諾,美國還有什麼話可說
    據塔斯尼姆通訊社9月19日報導,日前,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納託利·安託諾夫明確表示,"俄羅斯將永遠不會加入針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三國的聯盟"。安託諾夫還強調,如果英國和法國也不參與,美國要求中國必須參與核談判是不合適的。
  • 俄羅斯拒絕美邀請,向所有「反華」聯盟說不
    文 | 小如 審 |南絮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導,近日,俄羅斯駐美大使安東諾夫在召開記者發布會時,公開表示對於中國的支持。安東諾夫指出,俄羅斯絕對不會加入任何「反華」組織,俄羅斯將會用實際行動體現出對於中國的絕對支持與維護。在全世界範圍內,俄羅斯的這一極力維護對中國的發展非常重要。眾所周知,美國煽動世界各國「反華」勢力反對中國的發展,但是這並沒有因此而完全瓦解中國與一些國際重要夥伴的堅定情誼,俄羅斯的力挺是中國的發展動力。俄羅斯力挺中國!
  • 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駐聯合國大使...
    失序的民主、難堪的現狀、淪陷的國會並未影響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演下臺前「最後的瘋狂」,他不僅對香港警方進行譴責,並宣布將派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訪問臺灣。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圖源:美媒)
  • 「臺駐美大使」夢想破滅了
    近日,臺灣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將個人推特上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在引發廣泛抨擊後,蕭美琴發推特「致歉」,但並未對簡介做出修改。 「臺灣駐美大使」(Taiwan Ambassador to the US)的字樣。
  • 國際銳評丨屢屢表演「人來瘋」,澳大利亞政客患上了反華「狂想症」
    國際銳評丨屢屢表演「人來瘋」,澳大利亞政客患上了反華「狂想症」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2020-07-05 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亞右翼政客跟華盛頓反華勢力沆瀣一氣
  • 中國在澳大利亞所有使領館 首次發布同一個警告
    11月3日,剛剛回國述職返館的成競業大使專程去看望了受傷的留學生,並敦促澳方採取一切措施確保中國留學生安全。在一些澳媒看來,這一襲擊事件可能會損壞坎培拉所謂安全學習目的地的聲譽,改變中國人對於澳大利亞的態度。但令人擔憂的是,此次襲擊並非個案。今年以來,在多個澳洲大學的校園裡,已經出現了多起不同程度的、針對中國留學生的暴力傷害和侮辱事件。
  • 英駐美大使閃辭掀波瀾 美英「特殊關係」還存在?
    【環球時報駐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孫微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 柳玉鵬】在身陷「密電門」的英國駐美大使金·達羅克10日閃電辭職後,美國總統川普炮轟他的推特條數沒有再增加。但這一最新事態在英美輿論場都掀起軒然大波。英美「特殊關係」還存在嗎?這成為被問得最多的問題。
  • 澳媒:蓬佩奧遊說反華,東南亞都不買帳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10月26日文章,原題:美國在東南亞推動反華的做法不奏效  川普政府試圖說服東南亞國家抗衡中國。但這些努力沒奏效,美國務卿蓬佩奧對雅加達的訪問也不太可能改變這一狀況。這是知名分析人士的觀點——印尼非常明確,不想在中美之爭中選邊站。
  • 駐美大使質疑蔡英文為何「找外國人面試」
    (觀察者網訊 文/朱新偉)蔡英文高調赴美遍訪美國政客,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昨天發問:「她為什麼有話不能跟對岸的同胞說,要找外國人來面試呢?她首先要能過得了13億中國人民的考試。她能不能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而不是含糊其辭地想矇混過關?」 兩岸多家媒體報導了崔天凱的表態。
  • ...最黑暗的一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駐聯合國大使將訪問臺灣!
    失序的民主、難堪的現狀、淪陷的國會並未影響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演下臺前「最後的瘋狂」,他不僅對香港警方進行譴責,並宣布將派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訪問臺灣。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圖源:美媒)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
  • 美駐澳大使剛上任就批中國,啥意思?!
    來源:環球時報資料圖 (圖源:東方IC)美國新任駐澳大利亞大使卡爾弗豪斯13日在上任後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就把火力對準中國,稱中國為在太平洋地區施加影響力,正在實施「發薪日貸款」外交。卡爾弗豪斯13日剛向澳大利亞總督遞交他的任命書,這番發言距澳總督為他舉行的歡迎儀式結束還不到一小時。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3日稱,卡爾弗豪斯表示,美國副總統彭斯曾指責中國製造「債務陷阱」,但他將使用更強硬的措辭——「發薪日貸款」外交。所謂「發薪日貸款」,一般指借款人在發薪日償還的短期小額貸款,通常有更高的利率。
  • 中國駐美大使:「逢中必反」的思維讓人深感憂慮
    中國駐美大使:「逢中必反」的思維讓人深感憂慮 胡澤曦/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0-04-22 09:50
  • 蓬佩奧遊說東南亞反華不奏效 美學者給出三個理由
    圖源:美聯社海外網10月28日電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26日以《美國在東南亞推動反華的做法不奏效》為題刊文稱,美國政府試圖說服東南亞國家抗衡中國的努力不會奏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雅加達的訪問也不太可能改變這一點
  • 俄羅斯向所有反華聯盟說不!川普想召開G7峰會
    據外媒於9月19日報導,在一次採訪中,俄羅斯駐美大使阿納託利·安東諾夫表示,俄羅斯不會參與任何一個反華聯盟或針對其他國家的聯盟。阿納託利·安東諾夫還稱,倘若英國法國不加入其中,那麼美方要求中方必參與核談判一事,就是十分不合理的。
  • 中國駐美大使兩連問:美國準備好與中國和平共處嗎?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大最近有兩次振聾發聵的發問,兩次發問場合不同,但問題一樣。最新一次,布魯金斯學會視頻交流主旨講話,崔大使問,在中國與現有國際秩序深度融合的情況下,美國能否容納中國,和一個歷史、文化、制度不同的國家和平共處?
  • 美駐聯合國大使訪臺:錯誤時間、錯誤地點的錯誤訪問
    蓬佩奧把這個門檻踢掉之後,臺灣人就可以堂而皇之進入國務院,甚至更重要政府辦公場所,以顯示美臺「官對官的關係」嗎?另外,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凱利·克拉夫特(Kelly Craft)13號訪臺,趕在蓬和川普下臺之前,與蔡英文、吳釗燮等人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