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義大利人努力30年,已成為詠春傳人

2021-01-19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30年前,義大利人白麒柏因為看李小龍的功夫電影迷上了中國功夫,迷上了詠春拳,經過近30年的堅持與努力,如今的他已經成為葉氏詠春拳傳人,還在上海開了一家教授詠春拳的武館。

詠春傳人 白麒柏:我完全沒有辦法觸碰到他,他能像扔一條小狗一樣把我扔出去。他用自己的中國功夫把我打敗了。我一定要去中國,弄明白武術到底是什麼。

白麒柏,1979年出生於義大利羅馬,心理學專業,習武29年,練習詠春拳18年。

1973年,李小龍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龍爭虎鬥》登上銀幕,中國功夫席捲整個西方。

詠春傳人 白麒柏:李小龍的功夫太酷了,我真的很想學。因為他,我和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人都愛上了功夫。李小龍是個哲學家,他把哲學和武術精神帶到了世界上。

當時年僅9歲的白麒柏從此迷上了中國功夫,但當時義大利沒有人教授詠春拳,白麒柏只好先學習日本傳統武術。直到21歲,他才有機會跟著歐洲兩個詠春拳老師學習了八年.2009年,葉氏詠春傳人溫鑑良來到義大利講學,身穿一套中式服裝的白麒柏被溫鑑良一眼選中,兩人當場切磋拳法。已經學了8年詠春拳的白麒柏自認為已經是個高手,卻沒想到幾招之內就敗下陣來,甚至被扔了出去。

當時年僅28歲的白麒柏難以理解,為何年近70歲的溫鑑良能有如此驚人的力量,於是,為了探索這個奧秘,他放棄了心理諮詢師的全職工作,瞞著家人飛到香港,拜師學藝。

詠春傳人 白麒柏:師傅見到我之後,聽說我要學拳,就讓我扎著馬步、衝拳,做了5個小時,我幾乎天天去拳館,6個月之後,他才相信我會學下去。

身處異國,意味著一切都得從零開始。初到香港的白麒柏遇到了所有在異國他鄉打拼的人都會面對的困難,那就是,語言完全不通。

詠春傳人 白麒柏:我很掙扎,辦籤證很嚴格,我每三個月就要回去一次,那段時間非常困難,甚至吃不上飯。當很多人後來說你太幸運了能做你愛的工作,我不太敢笑,因為你沒有辦法想像我經歷了什麼。

在香港學習詠春拳的四年時間裡,師傅溫鑑良並沒有因為他是個外國人就有所保留,相反,老師把自己的畢生所學都教給了他,並根據粵語發音為他取了白麒柏這個名字,他也把老師當成自己在中國的父親。

詠春傳人 白麒柏:我本打算去舊金山開一家武館,但我的師傅告訴我,你應該去上海,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一個外國人在中國教中國武術,尤其是前兩年,有些人會跑到武館裡來,假裝自己什麼都不會,想要挑戰我。

多年的努力終於讓白麒柏的拳館逐漸走上正軌。練拳之餘,白麒柏開始把大部分精力放到研究詠春精髓、閱讀道家及相關書籍上,希望能從中得到新的理論並運用到教學中,吸引真正想學功夫的年輕人。

來中國近十年,白麒柏除了閱讀《道德經》,練習中國書法。他還與朋友們一起過春節,吃餃子。他總在說這樣一句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DNA,只有了解了中國的歷史、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了解今天的中國人。」

詠春傳人 白麒柏:功夫是在中國誕生的,我為我在中國教中國人民功夫感到自豪,中國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很想待在這裡,直到我離開這個世界。

在與學生的交流和接受媒體的採訪過程中,白麒柏經常會談到老子和道德經當中的哲理,他說,希望不管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都要從內心真正理解中國功夫所傳達的道理,而不僅僅只看到功夫表面的技藝,因為這才是中國功夫的魅力所在。

相關焦點

  • 【我愛你中國】義大利人白麒柏:愛中國功夫 做詠春傳人
    年前,義大利人白麒柏因為看李小龍的功夫電影迷上了中國功夫,迷上了詠春拳,經過近30年的堅持與努力,如今的他已經成為葉氏詠春拳傳人,還在上海開了一家教授詠春拳的武館。直到21歲,他才有機會跟著歐洲兩個詠春拳老師學習了八年.2009年,葉氏詠春傳人溫鑑良來到義大利講學,身穿一套中式服裝的白麒柏被溫鑑良一眼選中,兩人當場切磋拳法。已經學了8年詠春拳的白麒柏自認為已經是個高手,卻沒想到幾招之內就敗下陣來,甚至被扔了出去。
  • 詠春傳人鄭忠的傳奇人生:在沙特王宮擔任侍衛17年
    在沙特王宮擔任侍衛17年,與李小龍有過交集 鄭忠:詠春傳人的傳奇人生禮帽、墨鏡,一頭齊腰長發,渾身肌肉,身形敏捷,步法矯健有力,第一次見到鄭忠,很難想到他已76歲。身為福建傳統詠春拳第七代「標」字輩傳人,近日,鄭忠在濱海新城大東湖邊,向記者講起了他的傳奇人生。
  • 詠春哼哈二將來頭大!餘昌華五段系九代傳人,丁浩大學體育系畢業
    在其中,因格鬥狂人當時名字已成「過敏花粉」,所以,他戴上了面具。其中,格鬥狂人要跟詠春切磋一下,感受詠春功夫——但格鬥狂人聲言自己不還手,對手也要點到為止。而上臺切磋的丁浩,卻來了真的,並點破了戴著面具的格鬥狂人的眼角。丁浩這種失信於承諾的非武德行徑,顯然惹怒了格鬥狂人,他此後稱:如果不真的跟丁浩打一場,他就會退出江湖!
  • 臺灣寫真:詠春傳人林海龍的「世外江湖」
    中新社臺北12月22日電 題:詠春傳人林海龍的「世外江湖」中新社記者 史元豐 路梅遠離臺北市中心的內湖區有一家牛肉麵館,每到用餐時分,食客絡繹不絕。掌柜林海龍招呼著客人,下單、上菜,和善親切如鄰家伯伯。
  • 詠春大師怒斥李小龍「傳人」:體重雖輕,打你綽綽有餘!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往往有的人就是盛氣凌人,這不永春大師餘昌華開始反擊李小龍「傳人」飛龍,有一段時間飛龍模仿李小龍的視頻,受到不少熱愛武術人的追捧,更有人覺得效仿李小龍的動作,可以說學的有模有樣,繼而網友覺得飛龍有著李小龍的身影,給其取了個虛頭:李小龍傳人!
  • 功夫電影帶動詠春學習熱 佛山3年增長70多家詠春拳館
    原標題:功夫電影帶動詠春學習熱佛山3年增長70多家詠春拳館,詠春傳人推行現代化教學管理「佛山作為功夫之鄉、武術之城,有著深厚的武術文化底蘊。把我們豐富的武術歷史和人物故事挖掘出來,通過功夫電影周帶出去,將會是佛山武術的重要發展契機。」
  • 跟著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感悟中華武術與人文修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張莉娜「Do都城」夢想導師說第三期請來了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鍾義,開講「中華武術與人文修養」。鍾義,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從武20年。「武術」這個詞,仿佛融入我們中華民族的血液中。現在,很多人覺得武術和我們的生活有點遠,其實是因為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武術本身確實和現在正常的工作存在衝突,因而大家了解的途徑更多的是從影視、書本中。在鍾義的分享裡,他講了自己很多切身的體驗,幫助大家打開武術世界的大門。一、何為武術?
  • 8秒擊破80個氣球,葉問詠春傳人使出速度驚人的「閃電拳」!
    本周,八位頗具實力的選手已經集結完畢,他們分別是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客家文化傳播者細妹、海膽炒飯主理人遊誠、高級品酒師周北辰等。周冠軍只有一個,究竟誰能摘得這一榮耀呢?答案即將為您呈現。由「好味道,匠心造」的煌上煌匠鴨特約播出的《見多識廣》第七期,將於廣東衛視8月23日晚21:10為您呈現!
  • 馬來西亞詠春拳師傅:學武需要努力與天分
    日前,馬來西亞檳城葉問詠春拳法學會總教練梅展松說,無論任何拳法,電影與現實肯定有所不同。梅展松介紹,現實的拳法不僅快,而且短。因此,如果真的像電影那般的打法,早就被對手看穿套路。「不僅打不到對方,甚至還會被對方打倒。」但歸根究底,電影所講求的還是觀感,而不在於這種打法能能否把對方打倒。
  • 佛山詠春三雄 武功不相上下 阮老揸阮奇山排第一 宗師葉問最後
    佛山詠春三雄:1、阮老揸:阮奇山詠春泰鬥阮奇山(1887-1956),生於佛山富裕之家,自小愛武成癖,阮父得知其愛子好武如命,遂以重金禮聘詠春門第二代傳人霍保全(師承梁博儔)到阮家,後為求藝精,後又師事大花面錦高祖馮少青,僅二載,少青病逝。
  • 葉問徒孫:哪有什么正宗詠春
    最近上映的《葉問3》中,張晉飾演的詠春傳人張天志,在香港開設拳館後向甄子丹飾演的葉問發起挑戰。他在武館內懸掛了「詠春正宗」的牌匾,並向香港媒體宣稱,葉問所傳的詠春並非正宗。類似的爭奪正宗詠春的情景在現實中其實也存在著,隨著這幾年葉問題材電影的熱映,詠春的各個支派之間,發生過多次糾紛。
  • 「詠春之爭」並非簡單的門派正統之爭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在詠春拳發祥地廣東佛山,近日一場名為「證詠春之根,斥武林之恥」的記者招待會正準備舉行。坐在中間席位的是葉問之子葉準,以及葉準首徒冼國林,就在眾媒體記者翹首以盼等待發布會召開時,發布會所聲討的「恥」——葉問第二代弟子梁旭輝來到會場,最終迫使發布會取消。
  • 會詠春的不僅僅是葉問,張晉與甄子丹的詠春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本逗今天要講的就是一部功夫片《葉問外傳:張天志》,趕緊關注本逗,不要問為什麼,問就是詠春警告!《葉問外傳:張天志》是《葉問3》的外傳。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功夫高手暴打反派歪果仁拯救老百姓的故事,非常的傳統和nice。話說這個由張晉飾演的張天志在《葉問3》中被葉子丹,哦不,是被葉問給摁在地上暴打了。失敗後的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武功,明明大家都是詠春傳人,憑啥我就要被葉問暴打?
  • 詠春還是「敗」給了新冠!96歲葉問弟子去世!餘昌華給予高度評價
    【文/搏擊江湖】就在前天(4月10日),一代傳奇人物詠春大師葉問的十大嫡系弟子之一何金銘大師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後離世,享年96歲。他是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去世的,因為他長期在加拿大定居生活。這一次,詠春大師最終還是「敗」給了病毒。據了解,何金銘大師1925年出生於中國澳門,他在30歲時拜入葉問大師門下,成為葉問十大弟子之一。他在1960年回到澳門設立武館傳授技藝,曾經創辦了多個詠春組織,包括僑澳詠春體育學院、何金銘詠春國術總會等。
  • 葉問徒孫:哪有什么正宗詠春|葉問|吳仲素|嚴詠春|動作片
    最近上映的《葉問3》中,張晉飾演的詠春傳人張天志,在香港開設拳館後向甄子丹飾演的葉問發起挑戰。他在武館內懸掛了「詠春正宗」的牌匾,並向香港媒體宣稱,葉問所傳的詠春並非正宗。類似的爭奪正宗詠春的情景在現實中其實也存在著,隨著這幾年葉問題材電影的熱映,詠春的各個支派之間,發生過多次糾紛。
  • 葉問兒子葉準開發布會證詠春之根遭梁旭輝踢館
    招待會即將開始,除了葉準和冼國林(電影《葉問前傳》出品人),臺上還坐了詠春各支派的傳承人代表。  記者獲悉,這場發布會所聲討的「恥」,指的是目前佛山精武體育會會長、葉問第二代弟子梁旭輝。根據冼國林提供的材料:梁旭輝等人蓄謀邀請詠春回歸少林,但其設計的回歸石碑中,正統詠春傳承表上刻意剔除其他葉問弟子,更剔除其他支流的宗師及傳人名字,自稱正統。
  • 詠春:寸拳守中,君子風骨 | Wing Chun
    詠春,傳統南派拳法,起源於福建南少林,相傳由明末清初時期五枚師太所創,後經香港等地逐漸傳至世界,享譽中外。很多人對詠春的印象,是它特色的木人樁法,但其精髓遠非如此。鄭祖傑是詠春第八代傳人,在他看來,詠春拳法大有深意,內藏乾坤。
  • 清朝末年詠春宗師梁贊先生他究竟有幾個弟子哪?他們是否厲害呢!
    繼承父業後更求深造,得友人梁佳介紹先後禮聘詠春拳術傳人黃華寶及其師弟梁二娣來佛山傳技多年。兩位前輩深喜梁英年勤奮,認為是可造之材,盡將詠春拳術奧秘及少林六點半棍法悉心教授。黃華寶辭別之日告知梁贊,謂他本是少林門下弟子,一向遵師遺命少林弟子應以反清復明為己任。囑梁既已技成,可在佛山設館授徒,從中物色人才,為反清復明積聚力量。
  • 詠春大師餘昌華:只要阿虎有種,丁浩立即二番戰,有信心KO阿虎
    【文/搏擊江湖】近日,江西詠春功夫館的詠春大師「葉問傳人」餘昌華和弟子丁浩成為搏擊江湖當中的熱點人物,丁浩在崇武英雄廣東江門的比賽當中,和搏擊拳手平頭哥阿虎進行了一場傳武VS搏擊的超級大戰,這場比武引發江湖人士的強烈關注,甚至英國某媒體都已經報導了這場大戰
  • 來看武館的詠春師傅現場打木人樁
    11月4日,在佛山姚才姚祺詠春拳杭州分館八周年慶典暨民間傳統武術派「金秋匯演」上,兩名醉心詠春拳的普通人邱方義和周林通過拜師儀式,正式成為入室弟子。姚忠強出生詠春世家,祖父是姚氏蛇形詠春拳創始人姚才,自己是第三代傳人。姚忠強今年已經50歲了,留著短短的平頭,走起路腳步靈活輕巧。打起拳來,出手柔,收回時帶風。「這是寸勁,這是打拳時最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