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口說話遲?三個小辦法幫助你!

2020-12-18 年糕媽媽

(Holly 作品)

當媽的想要笑傲小區,育兒三早得先拿下:要翻身早,說話早,走路早。

就算你很淡定,專注於自家娃的發展,不跟其他媽媽較勁,但孩子一日不開口,你懸著的一顆心始終放不下。

想要孩子開口說,喜歡說,家長必須不厭其煩地引導。可怎麼引導呢?今天就跟大家嘮嘮這個話題。

孩子開口遲,試試這三個小建議!

一.希望孩子早點開口?從發音開始練!

孩子對父母的聲音很敏感,能聽得出自己媽媽的聲音,也會關注大人說話時的音調和聲音高低,並進行模仿。沒想到吧,除了哭哭哭,他也會用聲音大小和音調高低表達情感和觀點。

稍大一些的孩子嘴裡總是嘟囔著什麼,其實是在練習發音。當他發出可以辨別的音節,要對他重複一遍,然後說些含有這個音的簡單詞語。比如他恰好說了「ba」這個音,就教他「爸爸」、「寶寶」、「抱抱」等等。

簡單有效的語言輸入,能讓孩子更早開口,發音也會更準確。

二.開口後,教孩子說「有意義」的話

孩子一開口,全家人都跑來圍觀了!小傢伙越來越高興,發現語言魔力的他,會顛來倒去把「爸爸」「媽媽」念上一天。這時候,家長要做的是教會他說有意義的話。當他喊「爸爸」的時候,媽媽絕對不要跑過去,跟奶奶在一起的時候,要指著人教他念「奶奶」。

用繪本強化語言學習。找一些生動簡單的圖案教他辨認,這個過程中要多互動,多問這是什麼。孩子發音不清楚很正常,你只要再重複一遍正確的,鼓勵他再說再練習。

在日常生活中,用簡單而明確的語言表達他熟悉的事物。比如「這個藍色的碗真漂亮,寶寶用它吃飯。」「今天太陽真舒服,照在身上暖暖的。」句子看似複雜,卻與生活體驗緊密結合,對於增強孩子的理解能力很有幫助。

理解力增強的寶寶,離言之有物也就不遠啦~

.三.用語言對話代替動作進行交流

等孩子一歲多,你發現他好像什麼都聽得懂了,理解能力簡直要上天!說吃飯,他就分分鐘爬上自己的餐桌椅;說要出門,他就不熊鬧了,安安靜靜地站在門邊等穿鞋......雖然寶寶說的還是爪哇國的鳥語,但是結合他的身體語言,你居然也讀得懂他在說什麼!

感慨孩子心思真好猜的媽媽別開心過頭,想要孩子進步快,還是得先收起你的善解人意,學會裝傻充愣。

就算你知道他要喝水,也要多用問句跟他交流:「寶寶是不是要喝水?」、「寶寶要什麼?」。就這樣,寶寶的回答也會從「是/不是」進步到「水、車車、看書」。把水遞給他的時候,再說一個整句——「寶寶想喝水。」

即使寶寶會的詞還很少,也要引導他進入真正有意義的對話。當寶寶發現了語言交流的便利性和準確性,說話的熱情和進步會更大!

孩子開口說話了,但卻是小結巴、小話嘮?

你以為孩子開口叫媽了就萬事大吉?不不不,孩子說話這條路上還有數不清的大怪小怪,時刻準備著給你來個不大不小的驚嚇。

一.語出驚人的臭小子

孩子剛學會說「喝」那時候,在廁所衝水也說「喝」,不明就裡的他爸當場石化。

「喝水」這麼簡單的詞也出錯,是哪裡沒教到位呢?

孩子詞彙和經驗都不足,說話時就會過分概括,家裡養了一條狗,他會以為所有四條腿的動物都是狗,所有的閱讀資料都叫書,這時候你就要教他區分了。就算孩子指著鍾漢良海報叫爸爸,你也要按捺住心中的小喜悅,告訴寶寶,雖然這個人跟爸爸一樣短頭髮,穿西裝,但他是叔叔,不是你爸爸,爸爸只有一個。

寶寶學語言是個過程,需要時間反覆體驗,才能形成對事物的概念。

二.自言自語的小話嘮

孩子三歲時,發音正常、粗通邏輯、詞彙爆炸,自言自語起來簡直像個小話嘮!年糕玩小汽車的時候嘴裡經常念念有詞:「小汽車開得真快,嘟嘟~火車也很快!不過汽車有燈,還可以隨便轉彎......」孩子不停地說話,鍛鍊的不僅是語言能力,還有思維能力。因為語言是思維的載體。

其實孩子才是真正的傻白甜,心裡想的不僅寫在臉上,還要說出來:「蟲子好醜,寶寶害怕。」「裙子真漂亮啊,給我和媽媽都買一條。」

這段時間,你要抓住機會幫他擴充新詞,表達自己,也可以用語言幫孩子描述那些難以捕捉的事物和念頭。比如說,當他告訴你自己害怕怪獸,可以問他怪獸兇還是很友好,怪獸是什麼顏色的,怪獸有沒有朋友。這樣不僅能幫他克服恐懼,還能提高他的思維能力。

三.著急緊張的小結巴

有很多媽媽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口吃,但2-3歲的小朋友說話重複、說話接不上,停頓猶豫都很正常的現象,語言能力正常的小朋友有時候說話急了也結巴。不管是哪種情況,其實孩子是意識不到的,你一緊張焦慮,孩子反倒更容易結巴了。所以家長心態要放平,忽略孩子說話的不完美,認真地聽,孩子感受到你的鼓勵,心裡也會更自如,說話更流利。

四.趕不走的滿嘴髒話

想要孩子不說髒話,就得定下家規,全家人的用語都要規範文雅!同樣的,對孩子說髒話也不要過度反應過度關注,也許他只是對你們的反應感興趣。大家都是冷漠臉,他自然也會覺得髒話很無趣。

孩子說話不中聽、不禮貌,是因為他不懂得語言的社會意義,說話也要看情境,所以我們才說童言無忌。告訴孩子「大便只能在要上廁所的時候說哦,不然廁所物語會失去魔力。」「不能問別人你什麼時候死。」這也是教養的一部分。

糕媽說

沒有天生不愛說話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媽媽。怎麼學說話一向眾說紛紜,但是有一條原則是公認的——有輸入才會有輸出,外界不斷刺激,孩子的語言功能才能強化。

幫助寶寶開口說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在日復一日的堅持、引導中做成的。就說喝水這個事兒,當年糕還只會用手指著杯子「嗯嗯嗯」的時候,糕媽會一邊拿杯子,一邊告訴他「你是想喝水嗎?想喝水可以告訴媽媽,說你要喝水,水~~」等他會口齒不清地說「水」的時候,要很高興地鼓勵他,「哦,太棒了,水~寶貝要喝水,喝~水~」 寶貝的進步,就在家長一點一滴的努力中!

相關焦點

  • 寶寶開口說話真的越晚越聰明嗎?教你四招,幫助孩子更早開口說話
    有的人說,開口早的孩子聰明,也有人說,貴人說話遲。那從醫生專業的角度來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寶寶在6個月後就會有想要說話的意識,8個月左右如果能說出爸爸或媽媽,說明孩子大腦發育是比較優秀的,語言方面比其他孩子有優勢。
  • 寶寶開口說話遲怎麼辦?別再信貴人語遲了,用這三個辦法更管用
    西西是個三歲的小男孩,聰明活潑,一歲時就能走路,性格開朗,平時喜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過有一件事讓父母很頭痛,那就是開口說話的時間比其他孩子晚。西西兩歲多的時候才會喊爸爸或媽媽,現在已經三歲了,只能說一些簡單的短句或單詞。
  • 寶寶開口說話的早晚,暗示了孩子智商的高低?老一輩人:貴人語遲
    但是,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都不同,有的孩子開口比較早,9、10個月就已經能清楚地叫人了,但有的小傢伙開口則比較晚,一歲多了說話仍是磕磕絆絆的,而這時老一輩人就會說:「這時貴人語遲,別著急!」寶寶們開口說話的早晚,真的暗示了孩子智商的高低嗎?
  • 「貴人開口遲」?孩子說話晚,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平時也很少開口說話,每次想要什麼,就用手拼命地指著,咿咿呀呀地喊著。即使家裡來了人,他也不理,只是蒙頭玩自己的玩具。小明媽媽說:「我很著急,可是老人都說這是『貴人語遲』,說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了聰明,福氣好。」孩子已經到了會說話的年紀,卻遲遲未開口。這真是老話說的「貴人開口遲」嗎?
  • 寶寶說話晚?父母別著急,教你6招幫助娃開口說話,加速大腦運轉
    引言每次在小區散步,都能看到很多寶媽帶著孩子在一起聊天遊玩,有的孩子看著還小,但是小嘴巴已經很會說了,總是能聽到他們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就會聽到父母一會用普通話交流,一會又改成方言,這樣一來,讓孩子不能很好的學習和模仿大人說話,造成孩子開口變遲。
  • 孩子說話晚是你不會教,這樣做讓寶寶早開口
    當然,單純把孩子晚說話認為是一種大富大貴的表現,是非常可笑的。甚至有人把愛因斯坦搬出來說話,說像他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三歲還不會說話,九歲說話都不流利。憑藉這樣的「論據」就誤把孩子說話晚等同於聰明,未免有些太過牽強了。
  • 開口說話早的孩子更聰明,還是「貴人語遲」?可以看下語言能力表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有些寶媽非常厭煩聽到這樣的話:孩子開口說話早更聰明,孩子開口說話晚,可能是智力水平偏低。但也有人認為是「貴人語遲」。那麼,如何判斷自己孩子是開口說話的時間早還是晚呢?通常情況下,3-5個月的孩子,慣於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6-12個月的孩子,已經可以發出ba、ma等字音,也就是這個時期,可以定義為還是開始說話的時間。
  • 孩子說話晚怎麼辦?這些方法,媽媽越早知道,寶寶越早開口
    小笨熊 文/朵朵麻麻 小區裡的寶媽秋秋最近急壞了,隔壁家孩子,1歲就會說句子、2歲就能背唐詩,而她的寶寶今年兩歲多,但是還不會開口說話。後來去醫院做了一番檢查,說是語言發展遲緩,要引起重視。其實每個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不同,有些早一點,有些遲一些,不少媽媽以為是「貴人語遲」,有可能是你在家和寶寶的交流方法出了問題!
  • 寶寶開口說話時間遲,往往跟媽媽這三種行為有關,中了的趕緊改
    劉姐常常滿臉憂愁的說,自己平時忙著做生意賺錢,有時候把孩子一個人鎖家裡,也不大注意,所以現在講話成了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孩子是否能在正常年齡開口說話,是許多父母非常關心的問題。畢竟,開口交流是人際交流的主要方式。如果孩子在說話方面有問題,將影響他們一生,並給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麻煩。
  • 寶寶的開口時間,代表他的智商?你信嗎?你家孩子多大會說話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媽媽群裡有一個媽媽經常表達自己的焦慮:「我家孩子1歲多了還沒開口,我都急死了!」別的媽媽勸她:「不用焦慮,貴人語遲啊!你家孩子說話晚,以後肯定會很聰明的。」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真的能代表孩子的智商嗎?
  • 還在相信「貴人語遲」?寶寶開口說話晚,是你語言啟蒙偷了懶
    在說話這方面,孩子和孩子之間差異可以說非常大。我見過7個月已經會喊叔叔阿姨的小女孩,也有些孩子兩歲了還不說一個字。孩子說話早的家長各種炫耀,孩子說話晚的家長各種焦慮。遇到說話晚的寶寶,總有人用「貴人語遲」來安慰家長,這麼一說聽起來,好像孩子說話越晚越有出息一樣。
  • 別相信「貴人語遲」了,寶媽學會這四個方法,寶寶早開口說話
    小區裡的張姐最近急壞了,因為她的寶寶今年兩歲多,但是還不會開口說話,後來去醫院做了一番檢查,說是語言發展遲緩,要引起重視。其實每個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不同,有些早一點,有些遲一些,不少媽媽相信「貴人語遲」,其實一般早開口說話能讓寶寶更自信,讓家人也更開心。所以父母還是要重視,採用以下的4個好方法,能讓寶寶更早的開口說話哦。1、儘早跟寶寶"對話"。
  • 別再相信貴人語遲了,孩子說話晚,可能是你做錯了這幾點
    看到一位寶媽的留言:我家寶寶已經兩歲三個月了,還不會說話。什麼都能聽懂,但是就不願開口說,想要什麼東西就用手指,或直接拉著大人的手去拿。現在只會偶爾發出爸爸媽媽的音,讓再多說點,就不肯了。婆婆說孩子「貴人語遲」又不是聽不懂話,也能喊「爸爸媽媽」,能有什麼問題?
  • 開口說話卻不意味著會說話,語言發育遲緩讓孩子的表達很坎坷
    等待著孩子第一次開口說話成為很多年輕父母共同的話題,他們希望孩子能夠早一點開口,但又擔心孩子第一句喊出的人不是自己,畢竟在「爸爸媽媽」這個稱呼面前沒有夫妻,只有爸媽。經過長達八九個月的漫長等待後,白白嫩嫩的小寶貝終於喊出了他們人生當中第一句比較清楚的話:「爸爸」或「媽媽」。當聽到孩子第一句的稱呼時,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不知道多少爸爸晚上要睡沙發了。
  • 寶寶6個月說話,和2歲說話有何區別?語遲的孩子多出於3種家庭
    有些人說孩子開口晚是「智商低」,還有一些人說孩子說話晚的「貴人語遲」,那麼孩子到底早說話好,還是晚說話好?莎莎是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按理來說孩子早該說話了,但是莎莎的寶寶卻遲遲沒有開口,許多人都說孩子開口晚是智商低的表現。
  • 13個月寶寶還不會開口說話怎麼辦?
    作者:寶寶知道 格格巫育兒日記13個月寶寶還不會開口說話怎麼辦?一,檢查一下如果很著急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檢查一下器質性的可能,也排除自閉症的可能性。二,貴人多語遲如果檢查沒啥問題,那麼你只需要放寬心了。
  • 寶寶開口說話遲?不願說話?家長用這四招,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科學研究,一歲左右的孩子通常可以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但是,由於成長環境不同,每個孩子的情況也不同。有些孩子在兩歲左右就已經非常靈敏了,口齒伶俐,甚至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但是有的寶寶在三歲左右還未開口說話,或者不願意表達。
  • 孩子說話晚就是「貴人語遲」?教娃說話的5大誤區,第2個最常見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你家孩子多大會說話的?」這基本是寶媽圈裡經久不衰的話題。有的孩子不到1歲就能蹦出好多詞,1歲多就能很流暢表達自己的觀點了,而有孩子2歲多了還依然不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話,就很讓人著急了。
  • 如何教寶寶開口說話?家長學會這8個小技巧,很管用
    每一位父母在生下自己的孩子後,都希望他能早日開口說話。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會導致寶寶的語言發展遲緩,從而引起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推遲。下面就讓說一下如何才能讓寶寶早日開口說話吧。三、多帶寶寶玩耍據研究,如果每天花40分鐘帶這孩子玩,可以有效幫助寶寶早日開口說話。需要注意的是玩的時候儘量只玩一種遊戲,並且在玩的時候可以用一些簡單的語句和孩子交流。寶寶在玩耍的時候,他學東西的能力和速度是最快的。
  • 寶寶遲遲不開口?引導孩子說話有竅門,手勢、動作、眼神都很重要
    誰家的寶寶說話早了貌似很聰明的樣子,會獲得其他爸媽的羨慕,誰家的寶寶要是一歲多還遲遲不開口說話,爸媽便開始各種懷疑寶寶是不是發育節奏遲了?還有些父母平時工作較忙,下班回家後,也多愛看手機,而少與孩子進行互動,這也是造成孩子說話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