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殘疾人翻譯家王志衝再出新作,翻譯出版奧斯特洛夫斯基全集

2020-12-17 騰訊網

陽光法譚

本報自2015年起與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共同主辦「陽光法譚」法律服務專欄,廣大殘疾讀者只要關注「新民法譚」微信公眾號,提出法律問題,尋求法律服務,志願者律師將通過「陽光法譚」予以解答,並對符合規定的對象給予法律援助、救助。

鎮寧路的一間一樓小屋裡,82歲高齡的殘疾人翻譯家王志衝就生活在這裡。雖然他的身體早已因為身患強直性脊柱炎而無法彎曲,只能保持一個僵硬的「一」字形,挪動身軀十分困難,每天,他仍要斷斷續續花上兩三個小時,靠在定製的高背椅上,站在高及胸部的工作檯前筆耕不輟。臺子上,是去年剛學會使用的電腦,旁邊,有一個插著長長吸管的水杯和一副陪伴多年的雙拐……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他克服常人無法想像的種種困難,堅持翻譯俄文著作。不久前,我國第一套中文版《奧斯特洛夫斯基全集》由王志衝翻譯出版。實現了多年心願的他,並沒有因此停筆,下一本書,已經成型於他的腦海中。

苦難中誕生翻譯家

15歲突發強直性脊柱炎的王志衝,下肢完全僵直,不能彎曲不能走路,不得不在初三中斷學業,僵臥在床。就在病痛折磨得他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母校格致中學的一位圖書館老師拎來一網兜書,其中一本英譯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王志衝深受觸動,萌生向主人公學習的念頭。

躺在床上,他用兩年時間,在這位老師的鼓勵下,跟著廣播學會了俄文,開始閱讀俄文原著,嘗試翻譯。在少兒社一位編輯幫助下,1962年,他的第一本譯作《第一個勞動日》艱難問世,他禁不住流下激動的淚水,慶幸自己找到了方向,不再是廢人。

啟蒙老師欣喜於這位特殊學生的進步,在《解放日報》「朝花」專刊發表了一篇散文《未來的翻譯家》,王志衝卻清醒地知道,彼時的自己距離翻譯家還有很遠的路。後來,他發表出版的譯作越來越多,真的以為自己要成為翻譯家了,不料卻碰上十年浩劫,這個正在冉冉升起的翻譯新星不得不改行,在街道工廠當了近20年的會計。

當會計就要出門上班,王志衝為此專門改制了一輛手搖三輪輪椅車。第一次上車,他用騎自行車的方式去搖輪子,沒想到,在第一個轉彎處,他就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幸有好心路人攙扶,才重新爬了起來。一次次的嘗試後,他才終於熟練控制輪椅車,每天準時上下班。

身體的困難固然艱辛,被迫放棄譯著更令他遺憾。所以,當1976年春回大地後,他馬上重拾愛好。第一次投稿,他從俄文翻譯成中文的柬埔寨民間故事就登上了《人民日報》副刊。雖僅有短短兩三百字,卻讓他的翻譯工作在困難中重新起步。

孫雲 攝

孜孜不倦高產驚人

2015年5月16日,當選為第五屆全國自強模範的王志衝因為身體原因,沒有前往北京參加表彰大會,然而,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卻想起了王志衝。他說:「有個重度的殘疾人向我贈送了一本他翻譯的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們幾代人是讀著這本書成長的。」

習總書記提到的這本譯著正是王志衝翻譯生涯中的代表作。王志衝說,當時國內雖已有譯本,卻尚無從俄文原著直接翻譯的版本。考慮到自己的俄文能力、生活經歷和特殊的身體狀況,王志衝想:「如果我來試試,是否會相較過去的英譯本別有一番特色?」恰逢原著出版已滿50年,著作權保護到期,王志衝大膽地開始了嘗試,並由此一發而不可收拾,從少兒版到成人版等出了多個版本,迄今總印數已經超過32萬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王志衝獲得過許多榮譽,出版過許多譯著和原創小說等70餘本書籍,還發表了1000餘篇(首)各種體裁的作品,約600萬字。他卻始終很低調,對於外界冠以的「中國保爾」「翻譯界的保爾·柯察金」等美譽總淡然處之,盡力推辭。對於他來說,認認真真地寫好每一句話,才是更重要的事情。他還常開玩笑說,他和妻子鄭懿兩人文憑學歷都不高,一個是初三隻讀了一星期,一個是初一輟學,能實現翻譯出版夢已經是相當不錯了,還有什麼好驕傲的。

資料圖

老當益壯八旬學打字

在過去幾十年的歲月中,王志衝有一位特殊的「秘書」,幫他謄抄手稿,幫他去圖書館借書,幫他查閱資料,這位特殊的秘書就是他的人生伴侶——鄭懿。因為長期躺著寫字,王志衝的「天書」只有鄭懿一個人能看懂。即使在寒冬臘月,鄭懿也會裹著圍巾戴好帽子,在漏風的小屋裡挑燈夜戰,謄抄手稿,日積月累,幾個手指關節都變了形。王志衝心疼妻子,也常對別人說:「我埋頭寫書累苦了妻子,再也不寫了!」然而,他們已經成癮成痴,沒過多久,他們合力完成的新作又總是會付梓印刷。因為捨不得放下翻譯事業,他們甚至婉拒了長寧區殘聯的建議,不願住進養老院,寧願兩個人艱難地相互支撐,也要在擁擠的小屋中看書、寫稿。

2017年10月,鄭懿因病去世,相濡以沫多年,王志衝深受打擊。當他花了五個月時間從悲痛中走出來後,他開始了全新的學習:電腦打字。82歲學打字,對於普通老人也是不易,更何況他還是行動十分不便的殘疾人。然而,為了心中一個埋藏多年的夢想,王志衝再次創造了奇蹟——

早在2015年,王志衝就有了翻譯出版奧斯特洛夫斯基全集的設想。不久前,這套包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暴風雨中誕生的》、《文章·演講·談話》及近80萬字《書信集》(上、下)的《王志衝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全集》正式出版發行。在外人看來,這已經可以為王志衝的翻譯生涯畫上一個完美句號,然而,他卻希望自己的翻譯生涯再有一個新的開始:翻譯一套俄文的科幻小說,再創作一本小說。雖然已經發過幾次高燒,身體愈發不如從前,然而,王志衝相信,只要肯與時間賽跑,不斷向著目標努力,這些,都有可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被譽為「翻譯界的保爾柯察金」是這個老人,有什麼能耐?
    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會因為虛度光陰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段來自保爾.柯察金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所說的話,在中國可謂家喻戶,小說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也為中國讀者所熟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第一套中文版奧斯特洛夫斯基全集直到今年才面世。
  • 陝殘疾人翻譯家梁家林譯的《自私的巨人》出版
    我省殘疾人翻譯家梁家林又有新作出版,梁家林老師翻譯的英國作家王爾德的經典童話《自私的巨人》繪本書本月由北京中信出版集團推出,現在已和讀者見面。這次翻譯的童話,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已被介紹到中國,多年來已有不少名家譯本,此次出版方還是選擇了我省的梁家林重新翻譯,說明了出版界對梁老師翻譯水平的認可。梁家林老師是西安外國語大學副譯審,陝西翻譯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他克服身體帶來的困難,堅持「一生要多做些事情」的信念,雖然年事已高,仍然筆耕不輟,新作不斷。
  • 《草嬰譯著全集》出版,在他身上,看見職業翻譯家最好的樣子
    時至如今,在網上搜索類同於「託爾斯泰作品該讀哪個翻譯家的譯作」的問題時,答題者給出的最大公約數仍是兩個字:草嬰。而今,面對著煌煌22卷譯作全集,以及聞訊趕來、將偌大的報告廳坐得滿滿當當的普通讀者,大家不約而同地感受到,也許身為翻譯家,草嬰的使命業已完成,但越來越為人們所周知的一種「草嬰精神」,將繼續流傳下去。
  • 《夢想改造家》走進翻譯世家
    人民網上海9月4日電 (記者 曹玲娟)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昨晚迎來第六期。本期節目將聚焦位於上海繁華路段鎮寧路的一套老公房,1998年版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文翻譯者王志衝和妻子兩人在這裡共同居住了20年。
  • 嘔心瀝血的翻譯家
    疫情期間,收到了鄭魯南女士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和一個世界》第1集,內容是70位翻譯家談翻譯國外名著的經驗和甘苦,其中有不少是我的師長、同事和朋友,因此讀起來分外親切,感同身受。信就是忠實地譯出原文的意思,需要精通中文和外文,做到這一點已屬不易,更不用說文字暢達和要有文採了,所以翻譯家們對譯作都要反覆推敲、精益求精。楊絳先生的譯作《吉爾·布拉斯》,在大修大改後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在1956年出了第一版,即使如此,她還在1962年進行了修訂,數十年之後她還「恨不能再加修改」,可見譯文的修改永無止境。
  • 83歲老人歷時20年翻譯《詩經》
    原標題:83歲老人歷時20年翻譯《詩經》藍田有位老人,退休後開始研究古典文學。歷時20餘年,如今已83歲的老人,賦予了《詩經》中140首詩歌新的註解。讓老人欣慰的是,他的這本心血出版了。翻譯時注重貼近生活實際老人名叫張夫初,退休前是藍田縣農業銀行的一名職員。老人說,他的文化程度,用現在的說法就是小學六年級水平。
  • 《黑格爾全集》中文版將面世 全部翻譯要花80年
    吃飯到食堂解決,不用打掃衛生,也不用換洗床單;他每天的生活就是捧著一本厚重的黑格爾哲學原著,坐在桌前鋪開稿紙,或翻譯,或校對。在外人眼中,這樣的日子是枯燥而乏味的,但梁志學卻樂在其中。作為德國古典哲學翻譯家,他早已把自己人生的大部分時間投入到翻譯黑格爾著作的工作中去。  現在,梁志學的工作成果終於要向世人公布了。今年8月,商務印書館將推出《黑格爾全集》首批譯作共兩部。
  • 翻譯是這樣煉成的
    那時缺少外國作品原著來源,我們就聽抄日本NHK廣播,先把廣播內容用錄音機錄下來,再一遍遍聽寫下來,經過反覆校對,再把外語廣播內容翻譯成中文。工作之餘,我廢寢忘食地翻譯日本小說和電影劇本。  1986年朋友推薦我參加《中外文藝家及名作辭典》編譯工作,這本辭典的坎坷出版經歷令我難忘。當年完成任務後,石沉大海,毫無消息。
  • 翻譯界泰鬥許淵衝:100歲前譯完莎翁全集
    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 98歲仍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而奔波走進許淵衝的家,沒想到作為「一代宗師」的他,居住在一間面積只有四五十平方米的小房子裡,客廳地板還是30年前的水泥地。30多年間,他就是在這樣的一間陋室,翻譯出了120多本享譽中外的中、英文著作。
  • 《阿赫瑪託娃詩全集》出版,她的詩傳達出了人類的心聲
    今年4月,99讀書人和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出版了《阿赫瑪託娃詩全集》。全集共分三卷,收錄了從1904年到1965年間俄羅斯詩人阿赫瑪託娃創作的所有詩歌。全集譯者是詩人晴朗李寒,翻譯時間長達二十年。他的翻譯底本來自他多年的收集,包括「中心—100」出版社出版的阿赫瑪託娃詩集《灰眼睛國王》,文藝出版社1987年5月出版的兩卷本《阿赫瑪託娃作品集》,「阿爾法圖書」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的《阿赫瑪託娃詩文全集》,「艾克斯莫」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的兩卷本《阿赫瑪託娃詩文集》,「艾裡斯·拉克」出版社1998-2008年出版的六卷九本《阿赫瑪託娃全集》等。
  • 93歲中國翻譯家許淵衝問鼎"北極光" 稱熱愛翻譯
    93歲中國翻譯家許淵衝問鼎"北極光" 稱熱愛翻譯 2014-08-04 10:41:30,中國文學翻譯家許淵衝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國際翻譯家聯盟(國際譯聯)2014「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成為該獎項1999年設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
  • 《歌德全集》翻譯啟動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歌德全集》翻譯」啟動儀式近日舉行。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德語界最大的翻譯工程,該項目立項獲批是在去年11月,資助金額達80萬元人民幣,為人文社科領域資助額度最高的項目等級。
  • 翻譯家周克希放棄翻譯《追憶似水年華》 稱人生太短普魯斯特太長
    目前翻譯家周克希版《追憶似水年華》已經翻譯出版了第1、2、5卷,最近他決定停止翻譯《追憶似水年華》剩餘4卷。周克希7月31日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引用了法國作家法郎士的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心態:「人生太短,普魯斯特太長。」
  • 親歷《泰戈爾作品全集》翻譯項目過程
    作為《泰戈爾作品全集》(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卷副主編,我親歷了翻譯項目的全過程。我深知,《全集》集合了國內最核心的孟加拉語翻譯人才團隊,為此付出的努力,遠遠不止5年,而是匆匆30年。所以,把泰戈爾的孟加拉語原著原汁原味地翻譯成中文,呈現給中國讀者,被國內孟加拉語學界視為己任。但是泰戈爾的遣詞造句自成風格,至今讓很多孟加拉人自嘆弗如,稱其文字「字字珠璣,多一字則繁,少一字則簡」。翻譯泰戈爾作品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2010年泰戈爾誕辰150周年之際,孟加拉語文學翻譯家、中央黨校教授董友忱發起組建《泰戈爾作品全集》翻譯委員會的倡議。
  • 翻譯出版風雨三十年
    打開「窗口」階段(1978—1988)十年動亂期間,我國翻譯出版屬於重災區,那時除了翻譯出版馬列著作,以及像越南的《南方來信》這樣極少數所謂外國進步文學以外,翻譯出版幾乎成了空白。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極左路線逐步被淸算,翻譯出版事業也相繼得到恢復與發展。一直到1988年的這十年,可以說是翻譯出版打開「窗口」的階段。
  • 俄語翻譯家、託爾斯泰譯者草嬰去世,享年93歲
    10月24日晚,翻譯家草嬰先生的夫人盛天民向澎湃新聞記者發來簡訊,翻譯家草嬰先生於2015年10月24日18點02分在上海華東醫院因病去世,享年93歲。這幾年,草嬰先生因病一直住院。1970年代末,草嬰計劃的託爾斯泰全集翻譯工程十分浩大,他參照蘇聯版本制定十二卷計劃,包括三篇最著名的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四卷中短篇小說,按寫作年代排列,以每卷代表作作為卷名,分別為《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克魯採奏鳴曲》、《哈吉·穆拉特》;再加一卷託爾斯泰自傳體小說《童年·少年·青年》。
  • 知行翻譯:走進被稱為「輪椅上的翻譯家」的生活中
    知行翻譯,與你一起見證翻譯者的成長曆程他從未體會過行走的滋味,卻從事「涉外工作」;他被稱為「輪椅上的翻譯家」,卻並不引以為傲;他是旁人眼中的奇蹟,卻只是自己心中的「自己」:「不把自己當做殘疾人,對自己要求更高更嚴」是他衡量自己的標準。
  • 傅光明計劃十年翻譯完成《莎士比亞全集》,前兩輯九本已出版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計劃出版的「新譯莎士比亞全集」總計38部,是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執行主編傅光明計劃用十餘年時間以一己之力完成的翻譯工程。目前已經上市的九本是第一輯(《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奧賽羅》)與第二輯(《李爾王》《麥克白》《第十二夜》《皆大歡喜》《仲夏夜之夢》)。
  • 王永年——翻譯家已在路上
    他精通英文、俄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等多種外語;他翻譯的歐·亨利系列小說出版多種版本,備受英美文學研究者的好評;他從義大利原文翻譯《十日談》、《耶路撒冷的解放》,是中國從原文翻譯《十日談》的第一人;《博爾赫斯全集》中絕大部分的篇章都譯自他的筆下;而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則讓美國嬉皮一代上路的衝動再次催促了無數中國年輕人。這位著名翻譯家,於7月21日逝世,享年85歲。
  • 著名翻譯家榮如德譯文全集出版,曾翻譯《霧都孤兒》《動物農場》
    南都記者獲悉,俄語文學翻譯大師榮如德的譯文全集《榮如德譯文集》(全十五卷)也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新近出版,為該出版項目的第二套全集作品。《榮如德譯文集》共十五卷,幾乎囊括了榮如德先生一生翻譯的所有譯著作品,橫跨俄語、英語兩大世界文學大陸,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奧威爾、王爾德等世界公認的經典作家,同時還有蘇聯時期的許多優秀作品,涉及小說、戲劇、童話故事等多種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