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蔣藍:書燈冷月照沉淵

2021-01-15 封面新聞

文圖/蔣藍

雷波、馬邊、屏山、峨邊4縣與大涼山黃茅埂山脈為界,被稱之為小涼山。4縣自明朝以來歷經移民開發,已趨富庶,又與滇、康相接,地理位置至關重要,被視為是「四川西南之安危所關」。

已經是仲春4月天,小涼山深處的馬邊,農時似乎比成都平原要提早一個月至半個月。中都鎮在1月份就被遍布河灘山野的油菜花層層包圍,從時令上說,這無疑是中國最早舉行油菜花節的地方,充分佐證了中都鎮地緣的特異性。

沿馬邊河蜿蜒跌宕的公路兩側,樹叢、竹林、蔬菜、茶樹一望碧綠無邊。隨著山體的增大,赭紅的巖石與土壤漸漸透過綠色撲面而來,似乎暗示了這片昔日邊地的神秘。

官帽舟地望

在趕往官帽舟的崎嶇山道上,雲氣蒸騰,山峰、樹木和農舍若隱若現。一會兒下到山踝,茂密得讓人透過不氣來的竹林間山溪潺潺,身形碩大的烏鴉從地面竹葉間猛然竄起,就像一個個修煉秘術的黑客。

馬邊河發源於羿子埡口,溪流多而短小,洪枯流量變化大。沿岸亂石嶙峋,石縫甚多,宜於大鯢生長繁殖,故馬邊縣有「大鯢之鄉」的美稱。大鯢已是保護動物,這樣的美稱只能佐證口感的溯源。

河流經美姑挖黑鄉東拐流入馬邊瓦候庫鄉,這一段名挖黑河。再流經沙腔鄉和梅子壩鄉交界處,匯合從北流來的三河口河,繼續向東穿入峽谷,至蘇壩鄉的河口處,又匯合從南流入的高卓營河,流量大增,始稱馬邊河。

蘇壩附近,河流急轉向北,經官帽舟、馬邊城,趕場壩至下溪再轉向東北,經沐川,犍為兩縣境,至犍為河口處注入岷江。

官帽舟水電站蓄水較大,馬邊河的水面驟然闊大了。大到讓山間河流有些懵懂而低徊,奔流一生的水開始靜靜地停著,萬山不許一溪奔。也許,它們還不習慣於安然入夢。

此地距離著名的明王寺不遠。寺院雄踞山丘之上,氣象雄闊。寺內有全國罕見的彝族懸託石佛,石佛的雕刻工藝精湛,集鐫刻、篆刻和鏤空雕刻手法於一身。石佛的背部有一圓孔,房屋的橫梁從圓孔中穿過,整個石佛就被懸在空中。

當地的傳說是,當年明王寺香火旺盛,香客雲集,曾經有高僧,舉銅鏡來到明王寺的後山,突見萬丈金光,周遭瑞氣氤氳。高僧急呼:永樂溪要出「狠」人,至少要出二品以上的大官。居住在對面官鬥山的地主知道後,請來高人,在官鬥山向永樂溪後山方向修建一座塔和一座橋,連接永樂溪,這就有了「橋是彎弓塔是箭,九代翰林十代官」的偈語。自然是希望將永樂溪的風水,改轉到官鬥山。我估計,這一偈語,多半是受到明末張獻忠登臨成都九眼橋回瀾塔的歷史傳說影響。

賀昌群先生像

鄉野風水先生功力有限,把永樂溪的風水「改」到官帽舟去了。果然,官帽舟後來出了學貫東西、才高八鬥的賀昌群。與其說賀昌群的橫空出世是官帽舟的造化,不如說他的毅力與恆心,才是成就一生輝煌學術的基石。

賀昌群先生字藏雲,出生於馬邊官帽舟黃桷溪(今建設鄉)。生於1903年10月5日(清光緒二十九年八月十五日),卒於1973年10月1日,終年71歲。賀昌群的父親賀季鹹於民國元年(1912年)任四川省參事會議員。父死後,家道中落。

民國七年,賀昌群考入成都聯中,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立下「誓將吾精誠,灌注吾民族」的誓言。民國十年中學畢業,賀昌群和同學李一氓一起考取了滬江大學。一年後,因經濟來源斷絕而綴學。民國十一年,賀昌群考入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工作近十年……

賀昌群在文學、教育、敦煌史、西北史等領域的研究或實踐,皆頗有建樹。在中國現代文化、教育史上,賀昌群絕對佔有一席之地,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大家。

賀昌群與葉聖陶的情義

賀昌群宛如出山的馬邊野水,浩浩湯湯,一往無前。他一生交友甚多,他與葉聖陶的情義尤其值得一書。

由於與馬一浮存在教育理念上的分歧,1940年夏天,賀昌群離開樂山復性書院,受邀回到家鄉,著力創辦馬邊歷史上的第一所縣立中學——馬邊中學,並擔任校長。

當時馬邊的情況如何?

1934年,記者其仁對馬邊進行了一番田野考察,寫了一篇特寫《川南的一個山縣:馬邊》,發表於當年的《上海周報》。文章指出:「走進那素稱『小成都』的馬邊以後,頓時令人失望,原來它處在萬山叢中的一個破爛的市鎮。它沒有一席大的平原,順著上是危崖,下是深溪,路都是迥旋曲折,窄狹得不能並進的……那些山腰河岸的房屋儘是東倒西歪,蓋修草埔的住所,簡直找不到一座完整的。馬邊城到了,它是一座半傾半圯的一座小城市,有四五百住戶,市場也是七零八落的,堂堂的縣政府只是破屋三椽,低晦汙穢,幾至不可居處。」

面臨這樣的境地,賀昌群群策群力,於當年秋天,在前臨馬邊河、後倚炮臺山的靜美之地,建成了馬邊中學,直到1941年初辭職離開。此後以作家李伏伽先生為代表,爭做拓荒勇士、移蘭良師、形成了「鞠躬盡瘁育,勤勉成才報國」的良好校風。

豐子愷先生在1939年曾作畫《移蘭圖》送賀昌群,並題字贈言:「移蘭除艾,留青載德。」《移蘭圖》一直掛在學校的歷代校長室,成了學校的精神圭臬。

抗戰時期,葉聖陶一家旅居樂山,他與賀昌群相識於浙江。老友相見,他高興地稱:「多得一過從之良友也。」

1939年8月11日,葉聖陶應四川省教育廳的邀請,從樂山到成都,為暑期講習班作演講。8月19日,日本軍隊出動36架飛機對樂山城進行轟炸。聖陶先生得知後,翌日趕回樂山。知全家避難城外賀昌群家,突火而出,倖免於難,屋廬衣物書籍悉付一炬,聖陶先生「感極而涕,天已太厚我矣」。

賀昌群盡力對葉聖陶一家予以照料。1939年,他寫有《贈葉聖陶同客樂山》一詩,「同客」一詞顯得是那麼親切:「廿載謬知己,詞林拜主盟。萬方多難日,一往故人情。庾信思南國,江淹厭舊名。何時得歸棹,煙波下百城。」

江淹一生的傳奇,起自「江淹夢筆」,終於「江郎才盡」。江淹的《遷陽亭》詩,寫的是扼守仙霞古道的福建浦城縣仙陽鎮。從漢代到六朝,閩北浦城已有古道翻越仙霞嶺,連通閩浙。「江淹厭舊名」一句,是從江淹《遷陽亭》裡「劍徑羞前檢,岷山慚舊名」所化出,可見賀昌群既有將浦城縣仙陽與馬邊縣相比的暗示,又蘊含江淹與自己遭際的暗喻。

葉聖陶1939年11月18日的日記記載道:「昌群來,前日方自馬邊歸。謂二十餘年,家鄉已非舊觀,昔固甚殷富,今衰落矣……人種鴉片出售。散兵流氓以販賣鴉片為生。販賣之外,復持槍劫煙,遂成盜匪橫行之世界。昌群之來回,由鄉人三四十持槍護送,且通知在匪中可以說話之人,乃得成行。途中親見三屍倒臥於地,皆被槍殺者也。所見種種,非他處人所能預想。」

這是一段十分珍貴的記錄,讓我們得以洞察當時馬邊的民生與險惡局勢。連本地聞人賀昌群進入馬邊也需要「三四十持槍護送」,還需要動用袍哥關係「拿言語」,可見阻礙邊地發展最大的障礙不是山高路險,而是不被約束的人心與人性。

這些經歷,逐漸反映在他的學術觀點裡。他在力作《魏晉清談思想初論》中認為,魏晉清談思想的全體大用在於「內聖而外王」、「遊外以弘內」,指出「聖王既無心而應物,其於天下之事,上而典章制度之興革,下而文教風俗之推移,皆因物隨變,當事而發」。

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賀昌群已經清晰地辨析出時代與傳統的複雜關係:「每一時代皆有時代之特性,當其特性在發展之時,往往與其前一代之傳統勢力,發生參差之反應作用,申言之,即必然繼承其傳統之一部分,同時革棄其傳統之另一部分,復增入其新異之部分,此歷史演變之恆律也。」

在我看來,這也是深諳中國歷史命運之後的「試錯」式箴言。以賀先生數十年前的文化歷史觀,恰在於他把握了「時代的特性」,並「繼承了傳統之一部分,同時革棄了傳統之另一部分,復增入其新異之部分」。問題在於,穿新衣的皇帝對於學者的見識,是充耳不聞的。

《元曲概論》書影。賀昌群著,商務印書館1934年版

捐書杜甫草堂

賀昌群知識淵博,對魏晉南北朝史的研究成果卓著,於漢唐文化也頗有研究。而對《世說新語》《大唐西域記》《杜詩》三部大書尤致力極深。1945年,他在中中央大學講學時曾經說:「把我賀昌群解剖開來即等於3部書: 《世說新語》 《大唐西域記》和《杜詩》。」

賀昌群研治杜詩達數十年,發表了眾多論著,其中為紀念杜甫誕生1250周年寫的《詩中之史》,旁徵博引,運用了許多文學和史學方面的資料,議論洽博而精闢。

先生歷來認為,文學和歷史是不能截然分割,治文學之人必須懂得歷史,研究歷史的人必須懂得文學。

1944年,他在重慶講授《杜詩及其時代》之際,寫詩《在松林坡講杜詩與盛唐之時代(選課)將畢寫示諸同學》:「讀史才情付與誰,為君苦說杜陵詩。蘭臺詞調親風雅,庾信高文重典儀……」

前兩句是說,他自己文史並重的治學方法,後兩句是說歷史學家班固運用文學的筆調來書寫歷史,而文學家庚信的文學作品這反映了當時的歷史。

他還向人談及,研究杜詩的人必須認真研究唐代歷史,否則對杜詩中有關唐代政治經濟等的詩句,不可能懂得,甚至要發生誤解。

從1954年開始,賀昌群數次向杜甫草堂捐贈歷代杜詩版本及日文、英文版杜甫詩集。到1969年晚年時節,他又將多年保存下來的有關書籍捐贈草堂,並將自己的《詩中之史》手稿也交草堂保存。高風亮節,感人至深,長期在學界廣為流傳。

賀先生捐贈的書籍總數達二千餘冊,內容豐富,範圍很廣,經、史、子、集皆備,漢唐間的典籍為數不少,歷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學理論和文學著作也較多。其中明代和清代的杜甫詩集版本以及日本刻漢文杜甫詩集版本、朝鮮刻漢文杜甫詩集版本共二十餘種,彌足珍貴。

如明代萬曆三十年(1602年)長州許自昌刻、元大德三年(1302年)高楚芳編《集千家注杜工部集》,較為難得。再如日本正德四年(1714)勢陽鶴溪、度會末茂編的漢文刻本《杜律評叢》,版本十分軍見。

賀昌群先生對國內外版本頗有研究。他在贈送的朝鮮刻漢文本《杜律分韻》上,特於書後寫上跋語:「杜律分韻五卷,朝鮮刻本,李朝摛文院官版。朝鮮刻書有似日本,所差異者,和刊多旁註假名,書箋則印刷,而朝鮮刊本,並不旁註朝鮮文,書箋一概墨寫。因寄杜甫草堂,略織數語。」

短短數十字,簡明扼要地闡明了日本刻漢文本和朝鮮刻漢文本之異同處,也可看出先生是有意將版本知識告訴人們,是對我們的關心,用心良苦。(楊銘慶《憶賀昌群先生捐書草堂》,刊於《成都文物》1984年第一期,第103—104頁)

當天晚上,我與幾個作家來到馬邊河畔散步。遠處高山上有燈火,「如三五小星在夜天閃爍」。兩岸寬闊的河堤高累而上,高大的柳柳樹將枝條垂向水面,在有意無意之間,宛如無餌之鉤。

「無餌之釣」除了姜子牙,便是詞人張志和。《新唐書》說他棄官歸隱後,「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漁也。」無餌長鉤單釣月,就成為柳樹垂釣馬邊河的意象。但我心中,賀昌群是屬於「書燈冷月照沉淵」類型的。

1938年秋季,離鄉有年的賀昌群回到馬邊,寫七律《還鄉宿黃丹客館初見馬邊河》:「情懷不忍上高樓,寒菊年年照眼秋。萬疊故山雲總隔,兩行鄉淚血和流。黃茅莽莽連邊野,紅葉紛紛下客舟。歸計未成人漸老,山花羞對雪霜頭。」

近鄉情更怯,35歲的賀昌群已有「人漸老」之嘆。不禁讓我想起,43歲的朱自清華發叢生,於1941年在成都寫有五言長詩《近懷示聖陶》,恰有「終歲聞呻吟,心裂腦為盬」的大悲。未老先衰,就是一個時代的命運。

我有賀昌群的兩本著作《賀昌群譯文集》《賀昌群譯著五種》,均為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近年重印版。記得當日奔波300公裡回到成都的當晚,我找出書來一讀,窗外颳起了大風……

相關焦點

  • 賀昌群:書燈冷月照沉淵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但我心中,賀昌群是屬於「書燈冷月照沉淵」類型的。  1938年秋季,離鄉有年的賀昌群回到馬邊,寫七律《還鄉宿黃丹客館初見馬邊河》:「情懷不忍上高樓,寒菊年年照眼秋。萬疊故山雲總隔,兩行鄉淚血和流。黃茅莽莽連邊野,紅葉紛紛下客舟。歸計未成人漸老,山花羞對雪霜頭。」  近鄉情更怯,35歲的賀昌群已有「人漸老」之嘆。
  • 雷射雕刻與創意紙書燈
    當摺紙與雷射雕刻融合,當USB與LED燈帶配對,diy版的創意書燈就誕生在我們的課堂。2014年11月這款書燈參加了全國中小學生『創意之星』紙藝及紙模服裝創新設計作品展示活動獲得了金獎。2015年以此作為初中雷射雕刻的校本課程開展教學活動。
  • 散文名家劉亮程、任林舉、蔣藍攜新書來蓉 暢談散文寫作要義
    分享會現場來了不少熱情的「書迷」,在作家葛水平的主持下,劉亮程、任林舉、蔣藍首先介紹了各自的新作。其中,《一片葉子下生活》精選了劉亮程的散文作品36篇。劉亮程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方式觀察著他所生活的家園,周遭的一切,包括蟲子、鳥、螞蟻、狗、樹、陽光、風、土牆……以及人,他寫他生活中的事物、身邊的人、生活的狀態。
  • 《劍網3》夾竹桃書燈怎麼得 夾竹桃書燈獲得方法
    導 讀 劍網3夾竹桃書燈怎麼獲得?劍網3新版本即將上線,很多玩家都想知道劍網3夾竹桃書燈多少錢?
  • 《劍網3》夾竹桃書燈怎麼獲得 夾竹桃書燈獲得方法
    導 讀 劍網3夾竹桃書燈怎麼得,這是遊戲上線活動預熱獎勵,很多的玩家看到自己表示也是非常的喜歡,對此也是想要知道這個夾竹桃書燈怎麼得
  • 《劍網3》夾竹桃書燈怎麼獲得 夾竹桃書燈獲得方法一覽
    導 讀 劍網3夾竹桃書燈好看嗎?在哪領?
  • 漫威同款書燈,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家
    相信晶晶的粉絲中也有很多漫威粉,這款書燈就是一個酷炫的周邊產品,不論是收藏還是送人都十分不錯。當你翻開書本的瞬間會有暖色的光源,漫威英雄也隨之出現,給人重溫經典電影序幕的奇妙感覺。分有六款超級英雄系列,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超級英雄購入。
  • 到五月(滿月,冷月,新月,晚月,冷月)
    >我不想不瘋狂也不瘋狂不要想,不要愛我是一輪殘月在這漫漫長夜中獨自入睡世界上無數的離別難以實現冷月冷月是酒看這寒意喝酒和出汗你什麼時候喝醉了我什麼時候能見到你我坐船渡江午夜往下看,他在江底仰望,他在長天回去找我夢裡的路半英畝荷塘半座巴山他們也是來自其他國家的流浪漢失眠冷月是酒
  • 創意十足的小書燈 看舊書怎麼變廢為寶
    導讀:好多天沒有給大家發變廢為寶的作品了,不過肉丁從來不會辜負大家的期盼,今天教大家用廢舊書本做這個非常簡單但是創意十足的小書燈,晚上點開效果真是溫馨多彩無法形容。
  • 明代留下特殊的文物書燈,為何存世極少,是它本身的特性決定的
    如此龐大的一座博物館,其展出的珍寶中,珍藏的書燈卻只有一件,為何?就是因為書燈太過珍貴,很難留存於世。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正是另一件同類型書燈,如果您想了解,就讓小編來為你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Win7 主題包下載】Biblio Light,典雅書燈
    「Biblio Light」書燈,by takara777 是一款俄羅斯朋友帶來的第三方Win7主題包,採用了典雅木紋風格,以木質特有的暖色彰顯書燈帶給讀者的古樸與雅致。「書燈」這個名字很容易讓我們想起學生時代的景致。
  • 夜讀時覺不便,給自己造護眼書燈 數學系女生獲專利
    夜讀時感覺不便,她發明了「升級版」書燈  參加比賽的項目大多是學生組隊的模式,而來自杭州師範大學數學系的大二學生寧坤則是獨自一人出場,並帶來了個人項目《發明一種環保護眼的書燈》,這也是本次決賽10個項目中唯一一個個人項目。
  • 豫園商城深處點亮了一盞新的「書燈」
    豫園商城深處點亮了一盞新的「書燈」 2021-01-03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腦洞大開的DIY製作「狐狸書燈」
    我喜歡閱讀,一直在晚上時間看書,所以我需要一本書的書燈,我想如果它也能兼做書籤,那將是很棒的!因此,我為您帶來了「狐狸書燈」(我給它起的名字)。您可以使用手電筒,扎帶,兩個活頁夾和彩色紙做這個項目,您的垃圾箱中可能有這些物品。
  • 風扇、體脂秤、翻頁書燈……「上海普陀」積分商城上新啦!
    風扇、體脂秤、翻頁書燈……「上海普陀」積分商城上新啦!搖頭風扇、小米體脂秤、翻頁書燈......都可以在商城中憑積分兌換!快準備好你們手中的積分來獲取吧!
  • 冷月手撕408之作業系統(1)-導學
    但是冷月認為,背很有局限性。只有融合貫通了,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其實,408的4門科目都非常的有關聯性。科目與科目之間非常有關聯性。我們一定要把知識點串起來,這樣才能方便我們的記憶。今天冷月開始了作業系統的知識點整理,OS的主要構架如下圖(pdf版或xmind源文件請私聊我:作業系統)。
  • 「月耀金陵」,見證書法家趙冷月晚年書風突變與藝術追求
    書法家趙冷月晚年在論及書法曾慨嘆道。 趙冷月(1915.3 - 2002.11)別署缺圓齋,晚號晦翁。浙江嘉興人,1950年移居上海。曾任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館館員。生前出版有《趙冷月墨跡選》、《趙冷月八旬書法集》、《當代書法家精品集 — 趙冷月卷》等多種。趙冷月先生初從晉唐楷、行法度,於各類書體無不窮究其遞變之跡。
  • 煙雨江湖如何學習化妝 要找冷月花婆婆
    煙雨江湖中玩家們如果想改變自己的外觀可以通過化妝這個功能哦,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遊戲中如何進行化妝吧,學習這個技能需要找冷月花婆婆才可以哦,現在小編就來為玩家們詳細講解一下,總的來說並不是很困難,當然你也可以分享給自己的好友,大家一起來研究一下。
  • 而今舊事成塵夢,冷月無聲三更後;七首傷感秋詞,秋水盈眸西窗瘦
    而今舊事成塵夢,冷月無聲三更後。幾許愁腸,為誰牽絆。多少纏綿,漫過天邊。心不知為誰而在,為了那沒有邊緣的存在,凌亂的傷,若隱若現。你的心空有多大,能承載幾許沉重,幾許落寞。你說,只想承載對你的相思。情難圓,水中望明月。夢相牽,關山難阻隔。心若在,天涯若咫尺。爭奈,鏡花水月空幻,脈脈此情何待。心若輕舟,駛過水千重。夢若青鳥,難越山萬座。枉有錦書,心夢也難託。——皛玊題記
  • 新年第一天,豫園深處點亮了一盞新的「書燈」
    在馳名中外的豫園深處,有一家新的店,為讀者點亮了一盞新的「書燈」——大隱書局豫園店在新年的第一縷陽光中正式亮相。圖說:書店內景這是大隱書局的第13家書店,在豫園的閣樓參差,石山崢嶸和湖光瀲灩的風景裡,書卷氣成為了那點睛的一筆。據悉,該書店是以上海近代歷史建築為主軸,時間列車造型為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