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芝麻高產栽培技術,其中的一些實施步驟,你了解嗎?

2020-12-25 復此聊三農

大家好,今天小編將簡要介紹一下高產芝麻栽培技術的一些實施步驟。如果您想了解,請點擊這裡努力學習,希望您能從中學到相關知識。

一、合理密植

合理的密植是提升單位範圍產量的有效途徑。其主要功能是充分發揮泥土,肥料,水,光,氣和熱的作用。通過調節作物單位範圍內單株與整株的關係,大力發展單株,協調數量的增長,實現高產的目標。為了確定芝麻的合理種植密度,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如種類特性,泥土肥力條件,施肥水平和播種日期。

1.種類特徵

分枝種類的密度小於單莖種類的密度,多分枝種類的密度小於分枝種類的密度。在相同植物類型的種類中,具有高植物,鬆弛植物類型,強壯生長和長生長期的種類的密度小於具有較短植物,緊湊植物,較短生長期和較弱生長的種類。早熟種類,由於開花期短,生長期短,每株芝麻相對較少,密度可略大;相反,晚熟種類的密度略小。

2.泥土中所含肥力和施加肥料的水平

對於泥土質量好,土層鬆散,肥力高的泥土,種植密度應較大;相反,種植密度應該更小。對於施肥水平較高的高產田,種植密度較小。

3.播種期

早播芝麻,生長期較長,植株較高,種植密度較薄;晚芝麻,生長期較短,植株較短,種植密度可適當增加。一般來說,春季芝麻單段種類的密度為每畝0.8-1億元,夏季芝麻單莖種類的密度為每畝1.0萬至15000株。

二、實地管理

1.苗木管理

芝麻苗期是指芝麻從出苗到芽的營養生長期。當芝麻還是幼小苗種的時候其成長得很緩慢,這也導致幼小苗種容易出現問題,而且草地和害蟲也受到影響。因此,苗期進行處理個工作必須儘早,保證整株苗木和強壯苗木,為晚花芽期的生長奠定基礎,是提升產出數量和穩定產量的關鍵。

(1)間苗定苗

幼苗出苗後,有必要進行「一個稀疏的二七斑點幼苗」。在幼苗的時候,有「吃芝麻油,先打破十字架」。第一對幼苗在第一對真葉中進行(出苗後約10天)。幼苗的標準是「五到五次」,即減弱幼苗並保持強壯;去幼苗,離開幼苗;離開幼苗;去掉幼苗,留下純苗;去病害的幼苗,留在幼苗裡。幼苗之間的距離優選為幼苗距離的1/2。第二次幼苗在第2-3對真葉中進行,並安排幼苗;第四對真葉應固定,苗期不宜過早,特別是當病蟲害嚴重時,應適當增加幼苗數量,使幼苗生長穩定。然後設置幼苗。

(2)栽培和除草

栽培有效促進芝麻的生長和高產。芝麻開花前,應栽培三到四次。當幼苗生長第一對真葉時,進行第一次培養。耕種應該淺而不深。除草和保護環境應該是防止根深蒂固的主要因素。當芝麻長出2-3對真葉時進行第二次培養,深度為5-6cm。第三次栽培應在5對真葉中進行,深入範圍至8-10釐米。當芝麻進行開花的時期,結合泥土進行第四次栽培,有利於環境保護,防止落水和排水。

2.中期管理

開花期的增長加快,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步進行。此時,它對水很敏感。雖然芝麻可以忍受乾旱的環境,但過多的乾旱對芝麻的生長影響很大,這很容易引起芝麻芽,落花,短植物和減產。如果在陽光明媚的日子發現植物的葉子有艾蒿的現象,應在晚上前後傍晚澆水,以避免水淹,防止因乾旱引起的芝麻生長。芝麻開花後,最怕水漬。如果泥土水分過多,芽就會出現不斷的掉落,米粒會增加。因此,在下雨的季節來臨之前,應該進行野外排水工作。雨停後,應儘快排水,保障種植地區沒有雨水的積累。

3.後期管理

在芝麻生長後期,及時打頂可以抑制果實的晚期生長,減少果實無效,防止營養素的低效消耗,重新分配植物的營養成分,延長果嶺的功能期,至於集中營養素,以增加重量和減少空枝。在芝麻開花期後,主莖葉片部分生長,並且在生長停止之前,莖部的頂部剛剛傾斜時頂部。早起,影響開花結的數量,打得晚,不能收拾心臟。打頂應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進行,採摘小頂,最好3-4釐米。

三、收穫

植物從深綠色變為黃色或黃綠色。除了頂部,整株植物的葉子幾乎完全脫落。下部果實的種子完全成熟,種皮顯示出種類的固有顏色。中間的芝麻充滿了餡,上部的種子是乳白色的。在後期階段,當它們稍微破裂時,可以收穫下部的2-3個芽。春季芝麻種子一般在8月中下旬成熟,夏季芝麻種子可以在9月初收穫。

芝麻的成熟的時間也與施加的肥量,種植的距離和種類特徵有關。一般來說,應用較少的芝麻種子和早期受精時間早熟,反之亦然;密植物比薄植物早成熟;早熟產品早熟。此外,過早受疾病或乾旱和洪水影響的植物應分小塊收割,分成樹木,並儘早收穫。

芝麻成熟後,應在早晚收穫,避免中午高溫和日照的強烈輻射,減少下部開裂或植物滅亡造成的損害。目前,芝麻主產區的大部分芝麻採收方式都是人工砍伐和切割。在機械化收穫之前使用鐮刀輕切通常更好。因為手工提取不僅效率低,而且根部也有泥土,穀物在脫粒時很容易混入泥土中。當收穫一些預先開裂的植物時,你必須攜帶一張薄片或其他相應的物品,以切割破碎的種子,以減少種子的損失。

以上是今天大家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在下面留言,我們會及時給您回復。

相關焦點

  • 芝麻栽培技術:要使芝麻高產,應抓如下幾項
    我國栽培芝麻歷史悠久,總產量居世界第一位。芝麻是經濟價值很高的油料作物,每百斤芝麻可出香油46~50斤藝麻餅和油渣既是家帝的精飼料,又是良好的有機肥料。要使芝麻高產,應抓如下幾項:1,選用優良品種,目前經常選用的芝麻良種有「中芝號」和「駐芝2號」。這些品種大都有抗早、時澇、高產優質的特點。2.早播、播好。芝麻為短光照作物,喜溫吸,生長發育適宜溫度為20~24℃。
  • 「4大原則」芝麻高產增產!七夕玉米水稻花生芝麻紅霸增產高產
    芝麻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它的用途廣泛,不僅是食品工業的主要原料,它的含油量高達50%以上,是主要的經濟作物,經濟效益明顯。然而芝麻本身根系淺,不抗澇,因此想要高產很難,但只要科學種植加強管理也能克服芝麻生長的不利因素達到高產,下面先利達為你揭秘芝麻高產的四大原則。
  • 木瓜的高產種植技術,以及栽培管理的要點
    本期主題:木瓜的高產種植技術,以及栽培管理的要點三農導語:木瓜在我國南方地區屬於比較常見的水果品種,相信大多數人都比較熟悉,木瓜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而且還可以製作成中藥使用,屬於藥食兩用的瓜果。因此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歡,其市場需求量較大,有著非常好的經濟效益,並且木瓜適應性較強,種植簡單,也受到了很多種植戶的歡迎,種植木瓜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木瓜要怎麼栽培才能達到高產卻是個難題,下面就讓小編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木瓜的高產栽培的技術吧。
  •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你們了解它嗎?快來了解一下
    在中原二季作區,馬鈴薯一年兩種兩收,但主要還是春季栽培,佔到當年栽培面積的90%以上。春季主要是生產商品薯,產品主要銷往廣州、香港、新加坡等地區。1、種薯的準備二季作區,一般根據氣候特點,選用早熟優質品種。另外,也要根據市場需求和用途,選擇種植品種,才能獲得高產和較高的經濟效益。
  • 大豆芝麻高產套種
    記者日前在永城市召開的院市合作共建農業科技成果綜合示範現場會上了解到,由省農科院培育的「鄭59」等高產優質大豆新品種通過示範項目實施,萬畝高產創建區平均畝單產達218.9公斤,打破了我省夏大豆萬畝連片種植高產紀錄,較非試驗區畝增14.1%。特別是大豆芝麻高產高效套種間作取得新突破,比單獨種植大豆可提高六成經濟效益。  「大豆是重要的糧油用作物,但近年來原料缺口巨大。
  • 什麼是水稻超高產?其生理特徵與栽培技術有哪些?看完你就明白了
    水稻超高產栽培技術的突破研究必須建立在對水稻生長的群體特徵及水稻的生理特徵基礎之上,只有充分掌握水稻的生長特徵及生長規律才能讓水稻栽培研究的技術發展方向更為科學、合理。分析水稻超高產的生理特徵及水稻生長的群體特徵,基於水稻的生理特徵,對水稻的栽培技術進行初步探討。
  • 芥菜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文章針對重慶氣候環境,總結介紹重慶地區芥菜高產栽培技術,以期對生產實踐有所指導。1選擇優良品種、合適的栽培季節芥菜品種較多,如大葉芥、雪裡蕻、包心芥等。重慶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為主,東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2座大山脈,坡地較多,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
  • 黑糯米作用多多,黑糯米高產栽培技術教給大家,值得學習
    因此,根據近兩年黑糯稻品種和栽培技術的實踐,我們總結了優質黑糯米高產栽培技術,供大家參考。選擇品種和種植區選擇適合當地栽培的品種,沒有雜交品種,雜交品種應在使用前進行純化。經過兩年多的試驗,篩選出適應性強、抗逆性好、產量高的品種。
  • 紫薯種植如何實現高產?紫薯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因此,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更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紫薯的高產種植十分關鍵。那麼,紫薯種植如何實現高產?現將紫薯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選用良種,精選種薯  種薯的選擇要根據具體的用途來定。一般選擇抗逆性強,耐旱耐瘠,病蟲害較少的優良品種。
  • 安徽省地方標準《單季水稻壟作旱管高產栽培技術規程》發布
    從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獲悉,近日,由貴池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池州市忠友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共同主持起草的安徽省地方標準《單季水稻壟作旱管高產栽培技術規程》獲省質監局批准發布。該標準規定了單季水稻壟作旱管的品種選擇、播種育秧、整地起壟、移栽操作、水肥管理、病害防治等技術要求。
  • 紫色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目前紫色馬鈴薯在國內栽培面積尚小,市場價格每lkg6~8元,相當於普通馬鈴薯的6~8倍,一般667m2產量約2500kg,經濟效益超過1萬元,經濟效益相當可觀,新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備受廣大農民關注。天津市靜海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於2008年3月首次引進「黑美人」紫色馬鈴薯品種,綜合實施科學栽培並獲得成功。
  • 洋姜高產栽培技術,畝產1500公斤,是如何做到的?
    怎麼才能種出高產的洋姜呢?我現將種植洋姜的技術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以及一些須知事項,希望幫到大家。一、洋姜種植的高產栽培技術1、洋姜對環境條件的需要洋姜喜溫涼、乾爽的環境氣候,且較耐旱和耐旱性,通常種後或存放塊莖在1-5℃時可萌動,溫度在9℃左右時可出苗。
  • 甜玉米栽培技術管理及病蟲的防治,實現高產優質的甜玉米
    近年來,甜玉米及其加工產品的市場需求日益增大,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越來越可觀,甜玉米的栽培技術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關注。甜玉米相較於普通玉米而言,籽粒較瘦,採收期較短,極易受害蟲危害。因此,在甜玉米的栽培過程中要結合其自身特點,從品種的選擇、選地整地、播種時間及密度的調整到田間管理和害蟲的防治都要精細規範,著重關注其栽培方式,不同栽培方式對播期、地理條件等都有一定影響,結合甜玉米與其他普通玉米不同的一些特性來進行栽培,才能提高栽培技術,實現優質高產。具體如下:1.
  • 甘蔗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分析,選擇高質量品種很重要
    甘蔗是國內重要的糖料作物,在甘蔗種植的過程中,合理地運用栽培技術並採取管理方式,不僅可以全面提升甘蔗產量與質量,還能促進蔗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由此可見,甘蔗高產栽培技術與管理方式的運用十分重要,應給予相應的重視。
  • 淺談:大肉包心芥菜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的研究
    影響該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業在種植期間,遵循了嚴格的栽培技術。 1季節的合理安排 種植季節的選擇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氣溫進行種植,能夠促進大肉包心芥菜的良好生長,一般情況下,在7月到8月適合種植,因為日照條件比較充足,在9月到11月適合收穫,不僅會實現優質高產,還能滿足市場的發展需要。
  • 基金項目:廣西大棚五彩椒綠色高產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廣西大棚五彩椒綠色高產栽培技術基金項目: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桂科 AB16380065,桂科 AB1850030,桂科 AB18216001),廣西科技重大專項(桂科AA17204026)_吳星
  • 種植柚子樹要想達到高產的效果,需要掌握哪些栽培技術
    本期主題:種植柚子樹要想達到高產的效果,需要掌握哪些栽培技術三農導語:柚子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它口感非常甜,而且果肉鮮嫩,在市場需求量上是非常可觀的,市場價格也一直呈現一個走高的趨勢,這不僅得助於它豐富的營養價值
  • 糧油種植:綠豆種植如何高產?種植綠豆高產的栽培方法
    綠豆高產栽培技術重點應抓好以下幾點。選用品種綠豆品種在形態上可分為莖匍匐型、半匍匐型和直立型。傳統綠豆大多為莖匍匐型或半匍匐型,成熟時豆莢爆裂不利於大規模栽培。直立綠豆品種有兩個特點:一是植株短,適合密植,有利於提高產量和田間管理。第二,結莢和成熟度相對集中,這有利於收穫和改善商品特性。
  • 西瓜高產品種有哪些?學會西瓜高產栽培技術,就不怕種不好西瓜!
    西瓜高產品種有哪些?西瓜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水果之一,以新疆、甘肅蘭州、山東德州、江蘇東臺等地最為有名。西瓜作為夏季水果,除了作為水果食用之外,它的種子可以作為消遣食品,果皮可藥用,有清熱、利尿等功效。今天小編就來覺得介紹一下西瓜高產品種及栽培技術,具體如下。
  • 甜菜高產栽培技術
    二、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應4年以上輪作,秋季深翻、土壤肥沃、持水性好地。 2.播種。適期早播,播前精細整地,播深2~3釐米,播量約300~500克/畝,單粒播種,保苗率5000~6000株/畝。3.中耕和培土。適時深中耕,以利全苗和壯根。為促進甜菜根體下扎,減少青頭,達到提高甜菜品質和產量的目的,在甜菜封壟前進行一次開溝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