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句俗語,我們一下子都明白,不就是嫌貧愛富嗎。是的。俗語字面意思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它的寓意有三個,這只是其中一個。且聽俗語彙慢慢道來。
一,俗語用誇張的手法,揭示了社會現實,世態炎涼,人情世故。想想,叫花子也還有三個朋友的,不至於窮在鬧市無人問,實際上在鬧市掙錢的機會還多過。深山造就的富人不多,富後隱居的有,如果友情朋好友去深山看望,那也是真朋友了。但是,俗語一般用誇張,比喻,排比,對比,因果等邏輯手法組句。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單句用的是因果邏輯關係,兩句又是並列邏輯關係。本句俗語雖說在現在顯得誇張了些,在古時候,這一社會現象就很普遍,有錢人大多數會欺負窮人,地主的女兒不會嫁給窮小夥,稱呼富人是「老爺」……現代社會,文明程度提高了,這一醜陋的社會現象,世態炎涼已經少見了。
二,俗語用誇張的手法,激勵後人要奮發圖強,積極有為,不甘落後。否則,就是「窮在鬧市無人問」結局。這個意思也是從老人言那兒獲得的啟示。我們那個年代,初中畢業考上中專就算「跳農門」了,所以身邊的長輩,在對我們這些後生鼓勁」跳農門「時 ,說這句俗語比較多,也聽得進,也懂。長輩們說完,還不忘再加一句俗語「酒桌自有富貴在,杯杯先敬有錢人」。的確,俗語對我們有一定的激勵作用。所以,好幾個」聽話「的兒時夥伴,實現了夢想。我也是,考取了師範,當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三,俗語用誇張的手法,警示後人,得意不忘形,保持初心,不改本色,別有此俗語表達的世態炎涼。因為,每個人,不可能天生就富有(那些什麼二代就別來鑽牛角尖了),都要靠後天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當我們還沒有成就時,專心專注去努力,不必在意外界的評論,用事實用結果去回復,更有說服力,更有尊嚴感,幸福感。當我們收穫成功,取得成就時,不必得意忘形,居功自傲,瞧不起他人,不要步入俗語的世態炎涼。有個湖南朋友,化妝品生產銷售,十五年前就是千萬富翁,開的車是普通的商務大眾,現在公司仍健康發展著,他開的車仍讓是普通的大眾,十五年前我是窮小夥,我們是朋友,現在還是朋友。想想他的成功,不能簡單地用運氣來界定吧。功成名就,急流勇退,退居幕後,又是一種人生,可以」富在深山有遠親「了,悠哉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