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要求全面清理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高考加分取消、奧賽掛牌不作為入學依據、部分競賽叫停,但多地奧數培訓機構依然火熱,奧數課熱度不減。
業內人士透露,這些看似高大上的奧數培訓機構背後卻是一條充斥著「速成」名師、「冒牌」狀元、「注水」推薦名單的「忽悠」利益鏈條。
文/新華社記者李雙溪
頻頻發文嚴管 培訓依然火爆
日前,教育部發文取消高考奧數加分,並進一步規範面向中小學的競賽掛牌命名行為,要求該類活動不得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部分數學競賽也被臨時叫停。但就是在這一系列重拳之下,一些地方的奧數培訓機構卻依然報名火爆。
近日,記者在長春市人民大街上的一家奧數培訓學校報名處看到,周末報名的家長人滿為患。小學一到六年級,每個年級都開設了15個班,每個班級20多人,比一年前增加了5個班級,其中有兩三個快班和十多個慢班。報名教師表示,培訓學校會定期組織考試,分數高的進入快班,分數低的在慢班。「市裡的知名中學都是我們學校的合作單位,會根據考試成績挑選學生。」
一位年輕家長說,孩子已經學了兩年,始終是在慢班,雖說聽不懂老師的課,但同學都在學,自己也不敢退出。
在專門為小升初家長提供考試信息的長春微信群裡,諮詢奧數考試與升學的家長絡繹不絕。大家談得最多的,是前幾天某教育機構組織的一場考試中涉及奧數題目的情況。
曾參與升學考試出題的培訓教師表示,奧數考題並不一定有多難,但是學過奧數的學生知道解題技巧,而用一般的數學知識無法快速應付,也就是所謂的偏、難、怪題。「這樣才能夠體現奧數培訓的價值。」
據長春市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小升初考試已被明令禁止,但個別學校為了逃避屬地監管,甚至租大巴組織考生到外地考試。
奧數培訓的「忽悠」利益鏈
你以為奧數培訓機構的「名師」都名副其實?你以為培訓機構掛在牆上的「高考狀元」都貨真價實?你以為自家孩子學不好奧數是孩子笨?
一位長期從事奧數培訓的教師李麗華向記者透露,其實奧數培訓背後是一條人們想像不到的「忽悠」利益鏈條。
她介紹,一般奧數培訓機構的標配是兩三個快班,十多個慢班,只有快班才是高薪聘請的奧數名師,班裡的學生也都是真正的數學精英,有的只收半價或不收學費,給老師的待遇可以達到1節課2000多元。「這些學生要參與全國競賽,拿名次、得獎牌,為培訓學校打名氣。」
其他慢班配的教師素質就參差不齊了。有的甚至是一些沒有本科學歷的老師,上崗前用通用教材進行速成培訓。「他們通常沒有多少數學修養和思維,只能照本宣科講題型和解法。有的孩子聽不懂來問我,我發現他們講的居然是錯的。」李麗華說,孩子聽不懂時,這些老師就指責「孩子笨,跟不上進度」,其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老師不合格。
「某種意義上,這些慢班學生的不少學費都用來『供養』快班的尖子生了。」李麗華感慨道。
這些培訓機構多與知名中學有或明或暗的合作關係,但並不一定通過一次考試選拔學生,而是給中學提供一份名單。長期合作的中學一般會照單全收。但名單裡也並不都是數學天才,一些肯出高價買通培訓機構的家長也可以把孩子寫進名單。「但這樣的孩子不能太多,否則會影響培訓機構的信用,影響長期合作。」李麗華說。
不少培訓機構牆上經常會掛出經過自己培訓最後考入清華北大的「高考狀元」。其實,不少學生根本就沒參加過奧數培訓,但都被培訓機構拿來當做免費廣告了。
「就像武俠小說裡,很多名門正派出師需要幾十年,而旁門左道就能速成,奧數如果只注重解題技巧訓練,學生就練得走火入魔了,對於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是不利的。」長春市某高考培訓學校數學教師崔延松打比方說。
要治理奧數病 當與升學脫鉤
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奧數培訓怪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基礎教育階段被作為擇校的工具、大學自主招生時又作為入圍條件,在於我們對學生一直沒有建立科學的多元評價體系。
如果擇校熱一直存在,即使取消了奧數,還會有其他工具出現;當其他工具還沒有奧數管用時,奧數就重出江湖。「治理中小學的奧數熱,一次次的無功而返,就是這一原因。」熊丙奇說。
長期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的北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宮長海表示,數學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素質教育,為此數學學習要理解和掌握數學的本質,學習蘊含的數學思考和思維方法。但問題在於,一些奧數培訓機構不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開發思維能力,而是解題技巧訓練,奧數變成了解偏、難、怪題的課程,家長讓孩子學習奧數具有太多的功利性,這就偏離了奧數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