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漂
拍友 「松鼠」攝
這是圈友在進行海上槳板運動時拍攝的照片,不仔細看,有種水上漂的空靈感;又似天外來客,逐水而行。
溫嶺有著廣闊的海域面積,也不缺優質沙灘,但是海上運動項目卻非常稀少。除了帆船、賽艇等競技項目外,鮮有看到休閒類的。這樣的運動方式,還真是頭一次見到。
城市片段
溫嶺日報籤約攝影師 顧翔攝
一座城市,總會有自己獨特的符號,建築就是其中一個最直觀的表現。溫嶺除了博物館、東輝閣等比較有突出造型的建築外,似乎沒有讓我們記憶深刻的。海普佳苑的樓頂設計,倒是給了溫嶺一些驚喜。 這張俯拍的樓頂,拍攝者稱,像極了外星飛船開啟艙門的瞬間。而我倒是覺得像一朵盛開的金色蓮花,有一股超自然的味道。
晨捕
溫嶺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偉傑攝
當前,正是拖捕海蜒的好季節。6月2日清晨,嵊泗縣枸杞島漁港內,勤勞的漁民們早早地駕著小船出海拖捕海蜒。照片中遠近景分明,遠處是停泊的漁船和碼頭(靜態),近處是兩艘正在捕撈作業的漁船(動態)。這樣的場景,讓人忍不住按下快門,記錄下這個「最美麗的早晨」。
追「星」
拍友 金文豪攝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想在溫嶺看到一片乾淨的星空越來越難了。所以星空攝影師們只能逃離城市,遠離燈光,去城市邊緣追逐繁星,比如這張照片就是拍自石塘鎮。怎樣才能拍攝出一張好的星空照呢?拍攝星空最好使用三腳架和電子快門線,進行長時間曝光;儘量選用大光圈和廣角鏡頭;拍攝時儘量選擇在無月的夜空拍攝,否則皎潔的月光會令所有星星黯然失色;在現場選擇一些有特點的前景,曝光期間還可以使用手電筒進行適當的補光。
圍觀非遺
通訊員 章丹書攝
還記得五年前拍攝的一組圍觀照片,那個時候的圍觀,手機攝影還沒有流行,圍觀的市民大多或漠然駐立,或交頭接耳議論。如今的圍觀,手機成了最重要的「武器」,分享成了最核心的內涵。這張拍攝於非遺日的照片,除了關注非遺本身外,也同樣關注觀眾。只有臺下臺上實現互動,非遺才能真正地傳承下去。
「坐」騎
通訊員 潘純平攝
太喜歡這樣的城市街拍,充滿了市井生活味道。騎著腳踏車,運送藤椅,看似普通的場景,但也是比較難以遇到的。正是這樣的偶然性,才讓這張照片充滿了戲劇性。如果還可以在光影、動感上再下一些功夫,讓畫面感更強一些,就更能突顯內容的趣味性了。
霧海
通訊員 仇疆攝
霧海中,一座有些失衡的吊橋,一個隱隱約約前行的遊人。這張看似安靜的照片,卻給人一種衝破黑暗的力量感。這張方山的鵲橋,手機壁紙般簡潔的構圖,給人帶來的不僅僅是美景,更多的是思考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