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成都"市井生活圈" 尋記憶體驗「慢生活」

2021-01-20 中國網旅遊中國

建設於這座城市不同發展歷史時期的一環路到五環路,共同構成成都發展的歷史年輪,彰顯出的是不同時代承擔的時代使命和城市功能。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成都賦予它們新的時代內涵。

成都五環路來了,11月2日成都五環路工程開建。

然而,眾多網友和熱愛成都的人歡呼之餘,卻按捺不住心中的另一種疑惑:成都又開始攤大餅了?

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首先從發展空間布局來說,成都早就破除了圈層發展思維,跨越龍泉山向東發展,形成了「一山連兩翼」的發展布局,構築起了城市永續發展的空間結構。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說,成都跨過龍泉山向東發展,拒絕「攤大餅」,實施組團緊湊發展,「認識到了自己的資源價值和發展取向,有針對性地制定方針。」

其次,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五環路建設的目的是,強功能,強功能,還是強功能——

五環路是成都規劃的3繞17射高速路網、3環19射8聯快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成都城市空間結構優化的重大功能性項目。

事實上,一環路到五環路,見證著這個城市的發展,共同構成了成都發展的歷史年輪,彰顯出的是不同時代承擔的使命和功能,也承載著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成都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重塑城市形態、再造城市功能,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更好地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更加符合城市發展規律的理念措施來推進這座城市高質量發展!

熱心網友也由此總結:內環是老成都,一環路是市井生活圈,二環路是高線公園,三環路是熊貓綠道,四環路是錦城公園,五環路就是經濟旅遊環線!

一環路

打造成都「市井生活圈」

找尋成都記憶,體驗「慢生活」

全長19.4公裡,1967年開始建設、1986年第一次改造的一環路,是成都市最早建成的環線主幹道。

一環路上,有青羊宮、省體育館、四川大學等城市地標,前鋒電器廠、建設路等見證了成都工業的發端與輝煌,荷花池、玉林小酒館成為本土消費的熱門地……這條環線是傳承成都歷史文脈、記憶的重要承載地。

位於一環路建設路口的八二小區有著64年歷史,陶碧蓉的家一直就在這裡。在像她一樣的很多老成都人看來,一環路是城市發展的第一圈年輪。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原本的一環路開始面臨「中年危機」。三十多年過去,成都社會、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使得一環路無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自去年開始,我市正式啟動了一環路道路綜合整治工程。

進入新時代,成都考慮得更加長遠:在整治改造中如何植入產業,營造場景,避免中心城區產業空心化?如何結合社區有機更新,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從單純的道路改造,拓展為推進老城區有機更新,成為城市文脈的傳承和中心城區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的積極探索。

成都探索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建設市井生活圈。這既是此次一環路提升改造的路徑,也是最終目的。

走到玉林西路一個十字路口,抬頭便可看見在兩棟居民樓面上的巨幅老虎頭像攝影作品。這是由法國攝影師索菲創作的城市空間藝術作品,她希望通過作品,將野生動物保護的理念傳遞給市民。

這幅巨型藝術作品讓這條老街變成了一處特殊的景致,為市民帶來獨特的視覺衝擊與美學體驗。而索菲的SONAC系列街頭攝影藝術作品展也於10月19日在玉林西路開幕,展覽將持續至明年1月19日。市民在玉林街頭近距離就能欣賞來自法國的藝術作品。

聽著《成都》,外地遊客來到小酒館打卡,或是像本地市民一樣地駐足影展觀看、拍照。初冬暖陽下,玉林西路上安逸的市井生活氣與寧靜的藝術氣息流動交織。

「事實上,曾經的玉林西路也面臨著生命力、承載力不足的發展瓶頸,亟需重整功能、提升品質。」玉林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一環路提升改造的深入推進,如今的玉林西路以更成都的文化味、更市井的生活範兒驚豔亮相。

玉林西路的街巷改造只是一環路道路綜合整治工程中的一隅。以環為軸、內外為片、街巷支撐,分區、分層、分類對一環路進行提升改造。此次提升改造的空間範圍為一環路及左右1-2個街區,涉及6個區共23平方公裡35個片區。

在成華區建設路街道,一環路城市空間品質提升工程延伸至院落內。曾經斑駁的樓面變成了嶄新的紅色磚牆,外牆增添了統一樣式的屋頂和陽臺,復古的蘇式風格建築搭配生機盎然的綠植花卉……

建設路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八二小區在打造過程中充分利用小區內的蘇式建築,充分展現了這裡的工業文明歷史。「小區現在的樣貌讓我們想起了很多當年的故事。」陶碧蓉高興地說,這次改造解決了建築破舊、綠化雜亂等問題,小區環境越來越好,我們生活在這裡感到很幸福。

改變的不僅是「面子」,還有「裡子」。高新區芳草街街道在提升改造中,打造了火燒堰巷文創街區,引入了法式刺繡、手工陶瓷店等手作公司、工作室,還通過周末微型手工創意市集、街頭音樂會等文化活動,孵化玉林西路文創品牌。

一環路就像城市發展最初的年輪記憶。現在,它將成為經濟紐帶和城市文化標識。未來,在這個「市井生活圈」,還將上演更多《成都》故事。

二環到四環

打造成都人的公園城市生活樣本

成就高品質宜居生活地

如果說,一環路是城市發展的第一圈年輪,那麼從二環到四環則是新時代成都人公園城市生活樣本。

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面向未來,成都將形成「青山綠道藍網」相呼應的公園城市空間形態。以綠道為軸,串聯城鄉社區、貫通川西林盤、連結大地景觀,加強場景營造和價值轉化,讓城市之美宜遊宜憩、可感可及。

騎行綠道,穿越城市環路,感受公園城市之美。「整個城市綠意盎然,太巴適了。」家住二環邊的李世才喜歡運動,他總愛在周末騎上自行車帶著兒子到錦城公園江家藝苑休閒玩耍。「這幾年城市綠道、公園越來越多,騎行環境也越來越好。」

在他眼中,爬山虎長滿立墩與橋梁,車行二環路高架路下宛如走進「綠色城堡」的童話世界。橋上兩側,三角梅、大花月季等形成空中花環,而沿途133處公共、商業、民用建築則將全面實施牆面綠化、屋頂綠化等立體綠化建設。

「能綠盡綠、能彩盡彩,全長28公裡的二環路,通過立體綠化已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市公園城市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立體綠化後的二環路,給城市增添了一條花環綠廊,一改過去橋面無綠化、景觀生硬、缺乏生機的景象,在美化交通空間,豐富城市景觀的同時,也極大提升了市民出行體驗感。

穿越二環路,來到三環路,入眼皆是翠竹、大熊貓綠雕、大熊貓藝術牆……熊貓元素無處不在的熊貓綠道是天府綠道「三環」中的重要一環,濃濃的熊貓元素,讓不少成都市民想去和「滾滾」來一場偶遇,成為眾多市民下班後、周末前來休憩休閒的首選地之一。

「全長102公裡熊貓綠道,將成為一座5.1平方公裡的『城市公園』。」市交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熊貓綠道不僅是一條現代化、高品質的區域級綠道,更是一座中國最大的露天熊貓文化博物館。

從地面來到空中俯瞰,四環路邊的錦城公園就像是成都的一條翡翠項鍊,裝點著成都市民和外來遊客的美好生活。「天府綠道3×3籃球嘉年華11月28日-29日將在江家藝苑舉行,招募32支球隊,我已經報名了。」李世才對下一個周末充滿期待,到時還有街頭文化集市,帶上家人可以耍一天。

多元消費場景讓市民享受綠道之樂。5公裡開外,桂溪生態公園內2020第二屆英國體育節正火熱舉行;在中和溼地的中和花市,市民不僅可賞花買花,還能品花茶、上花課。

錦城公園作為天府綠道體系「三環」中的重要一環,位於四環路兩側各500米範圍及周邊7大楔形地塊,跨經12個區,涉及生態用地133平方公裡。如今,這裡已然成為環城生態帶、公共服務帶和綠色消費帶,正改變著市民的生活方式。

「錦城公園核心在於通過消費場景營造,集聚起消費人氣。」在成都天府綠道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部部長冉陽看來,錦城公園不僅僅局限於吃喝玩樂和跑跑步的傳統意義上的公園,其早已打開公園經濟發展大門,通過引進包含體育、娛樂、餐飲、休閒、賽事、文創等在內的各種業態,在充實「商業圈層」過程中,使「生活層面」得到了更好的進步。

從二環到三環再到四環,從高線公園到熊貓綠道再到錦城公園,環環相扣,整個城市也就在一個個環形公園中成就著成都高品質宜居生活地的特質。

五環路及其他

支撐城市空間結構優化

全面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等五環通車了,從溫江到天府新區就方便多了,不用再去四環路繞一圈。」家住溫江區、在天府新區上班的易先生,對於五環路的建設充滿了期待。

11月2日,伴隨著機械的轟鳴,五環路正式開工建設。

翻開城市規劃圖可以看到,全長142.8公裡的五環路,將雙流區、溫江區等中心城區內8個城市組團串聯。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由於五環路串聯銜接「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區域,建成後可實現城市組團快速聯接,增強區域交通互聯互通水平,對支撐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塑造城市整體形象有重要意義。

五環路是城市空間結構優化的重大功能性項目。「五環路更重要的意義是對重塑城市空間格局,增強城市功能的推動作用,因此,沿線設計採用了分段不同標準進行建設。」該負責人介紹,東、南部路段強化快速交通功能,加強「中優」「西控」「北改」區域與東部新區、天府新區的快速聯繫;北部路段強化大港區交通集輸運能力,增強對物流產業支撐;西部路段強化「快進慢遊」的旅遊交通功能,服務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

五環路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五環路串聯8個中心城區,服務17個產業功能區、8個特色鎮。根據交通需求分析,預測至2035年五環路日均交通量約10萬輛,貨車佔比約15.6%,與放射狀的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形成互通、快速轉換,促進人流、物流、經濟流的高效流動,提升區域產業發展能級。

如果說五環路串聯起我市五大主體功能區,優化了城市空間結構;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成都三繞),則為成都平原城市群協同發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按下快進鍵。11月16日零時,三繞德簡高速中江至禾豐段開通試運營,標誌著三繞全線向著開通又進一步。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繞全線將於明年貫通,屆時,包括我市東部新區、簡陽市等成都經濟區14個區(市)縣將被串聯,不到5小時就能跑完全程。

「跨區聯縣,將強力推進成都都市圈加快發展、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全面推進!」專家表示,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的建設,將進一步強化西部綜合交通樞紐成都主樞紐功能,引導城市空間和產業合理布局,促進成都經濟區的經濟發展。




相關焦點

  • 加快打造文商成華「市井生活圈」 | 趙春淦率隊調研一環路市井生活...
    加快打造文商成華「市井生活圈」 | 趙春淦率隊調研一環路市井生活圈(成華段)有關工作推進情況 2020-10-22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城市記憶的起點 成都一環路將這樣升級「變臉」
    記者從會上獲悉,成都將著眼「城市記憶年輪環、市井生活體驗圈、公園城市示範區」的打造願景,以一環路為軸,左右各延伸一到兩個街區,進行整體梳理策劃,打造點、線、面相結合的有歷史內涵、有商業氛圍、有生活氣息、有文化故事的市井生活圈,聯動天府錦城、錦江公園,整體提升中優區鹹城市空間品質和生活品質。為何改造?
  • 「變形」後的成都一環路:快交通 慢生活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三環路通過植景植綠,「變身」熊貓綠道,讓市民出門就是大公園;繞城高速兩側的錦城綠道,營造了一大批生活場景和消費場景,成為成都新晉「網紅」景點。一環路也在尋找「出路」:如何在改造道路、交通提速和提升沿線景觀風貌的同時,讓這條環線更有歷史內涵、更有商業氛圍、更有生活氣息、更有文化故事,讓廣大市民遊客在這裡找到成都記憶、體味「慢生活」。
  • 展示成都生活美學 一環路正華麗「變身」
    當前,成都一環路功能提升——打造市井生活圈行動如火如荼,記者便帶你了解這條城市「主動脈」的「前世今生」。全力激活老街區 重拾市井「煙火氣」一環路上,玉林西路作為成都最早的藝術繁華的時尚潮流之地廣受關注。一首《成都》玉林西路走進了很多人的心中。
  • 成都一環路,愛了!孵化基地、咖啡、書店 「科大活力區」都安排上了
    一環路臨街風貌提升,老舊院落「披上新衣」 攝影記者 呂國應全長19.38公裡的成都一環路,是成都城市交通網的重要部分,一環路周邊更是城市居住人口高度聚集的區域。目前,成都市啟動的一環路「市井生活圈」項目正在打造中。
  • 成都影視城「光影城」開街 將打造24小時生活圈
    這標誌著影視城24小時生活圈布局完善,具有時尚品味的夜間消費場景即將實現,影視城「生態產業地 影視不夜城」已初具雛形。「光影城」開街構建集研發、產業、功能、服務為一體的科創空間近年來,熱播電視劇、網劇帶火了不少城市。
  • 成都溫江清泉社區:連接左鄰右裡,打造全功能鄰裡生活圈
    3月7日下午14時,「花開在清泉 記憶暖心田」--尋根●溫江記憶暨3.8女神節春天的約會在洲際亞洲灣廣場舉行。活動現場設置了多個板塊,尋根●溫江記憶的作品展、鄰市、文藝演出、志願者表彰、蜀繡、插花、茶藝等等,豐富了居民的生活氛圍,社區婦女同胞們紛紛表示,這是一份不錯的三八節禮物。
  • 有一種慵懶,叫做成都慢生活……
    有一種慵懶,叫做成都慢生活。這樣的懶,不是好吃懶做,而是一種儒雅的閒適,是在庸碌的鬧市中,一種難能可貴的生活閒趣。古言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就是說,溫柔鄉是英雄冢,年少時該志在四方,萬不可到這川蜀之地,被好山好水帥哥美女給迷了眼。等到功成名就,再在這天府之國樂享晚年,也算是一種幸福。
  • 成都最大益民菜市今天開業!除了買菜,還可以在生態美食街逛吃逛吃
    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益民集團獲悉,益民菜市匯彩園店於今日(12月1日)正式開業。該店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將覆蓋周邊2公裡範圍內8個小區,滿足近5萬居民生鮮購物需求,是當前成都市內面積最大的益民菜市。
  • 快活慢耍,悠悠閒閒玩轉成都(組圖)
    記者 羅斌 攝成都遠洋太古裡。 記者 謝智強 攝  成都人的悠閒,是日常生活之中的舒適和骨子裡的閒散氣質。要想體驗這樣的慢生活節奏,不妨乘坐地鐵2號線在人民公園站下車,從一碗蓋碗茶開始——這個周末,如何在朋友圈裡曬自拍?當然是來一次說走就走的城際旅行。
  • 李如儒高秋梓馬劍越尋找成都慢生活,享受愜意慢時光
    而本周李如儒、高秋梓和老朋友馬劍越將組成閨蜜團,來到成都市區,體驗這裡的「慢」生活。>《極速環遊記》第八期預告片李如儒:「有一種慢生活,叫做到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尋一段慢時光。」>有一種旅行,叫做成都慢生活
  • 鄰裡趣生活 15分鐘社區生活圈 萬科在成都首個生活廣場盛大開業
    4月27日,萬科社區生態在成都落地的首個社區商業項目—第五城·萬科生活廣場迎來正式開街。承襲成都首店經濟發展大勢,引進人人樂旗下精品超市Le Super成都首家社區店、雙流首家全家便利店、中影泰得影院成都社區店。為區域帶來精緻社區消費新體驗的同時,也為城市消費人群勾勒出一個全新「生活社交空間」,刷新社區商業理念新高度。
  • 成都一家非常安逸的川菜館,邊吃飯邊聽評書,這才是成都的慢生活
    成都人喜歡休閒,喜歡打牌,喜歡打個盹,喜歡吃飯喝酒,喜歡聽評書,活得自由肆意,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一首《成都》不知道唱出了多少人對成都慢生活的嚮往。在成都井巷子裡面,有一個可以體驗成都慢生活的安逸館子。
  • 住太古裡繁華處,探成都市井生活,成都最好的酒店博舍特惠套餐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張名片,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陸家嘴、重慶的瓷器口......而成都必然是春熙路-太古裡。開放式的購物環境,融匯古今的建築風格,走在這裡,您會發現,它的底蘊開始附著在城市的鋼筋水泥裡,用現代的生活方式映射出古舊的市井味。今天要為大家安利的這家酒店,就藏在這裡。
  • 打造「15分鐘生活圈」
    近年來,越城區很多社區著力打造的「15分鐘生活圈」,已經成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中的一大亮點。近日,記者隨市委組織部督查組赴越城區督查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親身感受到了「15分鐘生活圈」給居民生活帶來的種種便利。  「這張卡可以到周邊的商鋪消費,還能享受折扣,這真是家門口的實惠。」
  • 成都: 推100條「慢遊」路線 體驗慢生活美學
    中國網5月21日訊 成都,由天府綠道串聯的五大主題、100條「慢遊」旅遊線路已於近日正式發布,遊客可深入體驗成都「慢生活」。  據了解,這100條「慢遊」線路包括「文旅天府·博觀成都」「錦繡蜀香·閒趣成都」「尚覽蓉城·潮流成都」等五大主題,涵蓋成都市規劃館、天府綠道規劃展示中心、崇德裡、88號青年空間、道明竹藝村、川西林盤、夜遊錦江等全新點位。
  • 成都高新區的公園城市建設法則
    牢牢把握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的時代契機,成都高新區正在實現從園區向城區、發展和治理方式的全面升級。老成都的新市井生活 一環路高新段即將迎來「蝶變」作為成都最早建成的環線主幹道,一環路,承載著悠長且深刻的城市記憶。近日,緊鄰一環路的芳草街搭起了腳手架,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 周末遊成都 品味慢生活「中國旅遊日」雲直播帶你精彩過周末
    2020年5月19日,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百度、四川發布、神鳥知訊、看度以「周末遊成都·品味慢生活」為主題,在主會場新津縣斑竹林及新都區音樂百花谷、都江堰市青城山、雙流區黃龍溪、高新區鐵像寺水街4個分會場同步開展了2020年「中國旅遊日」大型雲直播主題活動,通過5G直播實時連線與主播實地體驗相結合的方式,將成都周末遊、親子遊、夜間消費、消夏避暑、時尚消費等夏季特色消費場景為市民
  • ...商業和市井文化打造 絕大多數景觀有歷史遺蹟存在或可追溯的典故
    如今,針對十八梯打造的「十八景」計劃已新鮮出爐。「十八景」究竟有何特色?重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引入「實景化」的滑竿項目體驗「通過『十八景』,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將實現歷史現場的再造。」杭州新天地集團相關人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