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目前正緊張建設中。6月10日,重慶日報記者從該項目主要建設單位——杭州新天地集團獲悉,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計劃2021年正式對外開放。如今,針對十八梯打造的「十八景」計劃已新鮮出爐。
「十八景」究竟有何特色?重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引入「實景化」的滑竿項目體驗
「通過『十八景』,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將實現歷史現場的再造。」杭州新天地集團相關人士介紹。
據介紹,「十八景」中含有「花街鳥語」等自然風貌景觀2個,「古井春風」「較場攬勝」等藝術景觀7個,「於公揮毫」、大轟炸遺址等歷史展陳3個,以及「響水茶香」「巴渝人家」等特色運營景觀6個。這些景觀依託十八梯的傳統、移民、商業和市井文化來進行打造,絕大多數景觀都有歷史遺蹟的存在,或者有可追溯的典故。
以藝術景觀中的「轎鋪風雲」為例,轎鋪巷位於十八梯清真巷與永興巷之間,過去巷口設有重慶三大轎幫之小轎幫的行口公會。每晚收工,全城轎子便歸攏於此,從巷口疊到巷尾,甚是壯觀,俗話說「一條死巷互不相連,轎子轎夫各住邊」,便是描述轎鋪巷當時的場景。
在「十八景」打造中,「轎鋪風雲」計劃以轎鋪巷為故事線索,將山城「滑竿」這種特有的代步工具發展史進行文化提煉和二次創作,利用轎鋪巷兩側牆體進行藝術化的現場還原,同時引入「實景化」的滑竿項目體驗,打造十八梯旅遊觀光的特色景點。
仿建于右任十八梯舊居
「十八景」還注重對歷史文化的挖掘和存續。以「於公揮毫」為例,響水橋5號曾為愛國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于右任先生舊居。此建築原為磚木結構,屬開埠中西混合風格二層建築,小巧別致、風格獨特,後因重慶大轟炸而損毀。
「於公揮毫」擬在于右任十八梯舊居原址仿建,並掛設于右任舊居標牌,同時在建築山牆上呈現于右任親筆書法作品《望大陸》。建築內設歷史展陳,並將開展書法研習、國學等文化衍生項目。
如今,「十八景」之一——山城記憶館已正式對外開放。該館定位於「追溯山城歷史,解讀山城風貌、品味山城記憶、展現山城精神」,共分4層,館內陳列了大量老重慶珍貴的書籍、影像、視頻資料,展館釆用無線中央集中控制、沉浸式3D投影、大屏拼接、夢幻星空等高科技技術,與實景3D模型相結合,將舊時「真山城、老重慶」的記憶重新呈現。
作為十八梯中具有最高和最完整視角的觀光遊覽區域,較場口城市陽臺也是「十八景」中重要一景。這處景觀將融合典型的山水之城設計元素,依據「尋山、探水、賞月、鑑城」,從4個方向布局相應的最佳觀景空間,讓遊覽者獲得「直望上半城、俯瞰下半城」的視覺通廊。
突破傳統靜態被動觀光模式
據介紹,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分為南北風貌景觀帶和東西旅遊拓展帶,上述「十八景」分布在這兩帶中。在遊覽線路設計上,「十八景」將按照重點區域至一般區域的節奏來進行串聯。
「我們希望遊客在體驗的過程中,每5分鐘有一個興奮點,每15分鐘有一個高潮,每30—50分鐘有一個休憩節點,1.5—2小時為一個遊憩階段。」杭州新天地集團相關人士介紹,在遊憩方式設計上,十八梯將運用動態、互動的聲光電、VR以及H5等技術,形成有序幕、有過程、有高潮的體驗過程,實現地脈、文脈、人脈的充分結合,突破傳統的靜態被動觀光模式。
除了「十八景」,節事活動的打造也是十八梯的一大重頭戲。據了解,目前十八梯計劃一年中每月都推出精彩節事活動,主要重點節會包括新年祈福大典、巴渝小吃節、七夕情人節、中秋賞月會、市井文化節、旗纛文化大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