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深度融合 延續老城韻味
    ——欽州市著力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改造見聞
    近年來,欽州加大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老式騎樓建築、沿街風貌及散落其中的歷史文物遺蹟,不斷吸引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影視劇組前來取景拍攝,給老街帶來新的生機。2019年欽州市中山路和佔鰲巷被列入自治區級歷史文化街區,2020年1月《欽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條例》正式施行,老街區保護規範有序、有法可依,該市歷史文化街區正唱響「春天的故事」。
    A 延續歷史韻味
    欽州的中山路是個有嶺南情調、騎樓特色的臨江寶地,曾是欽州最繁榮的商居兩宜的街道。「1934年,欽縣縣長章萃倫把靠欽江畔狹窄的壕壩街、惠安街加寬拓直,命名為中山路。」欽州市博物館原館長李世川手指《廣東欽縣縣城市圖》娓娓道來,「而佔鰲巷的歷史更加久遠,可以追溯至清代。」中山路連接著一條老街叫「佔鰲巷」,取意「獨佔鰲頭」。巷子蜿蜒幽深,透過斑駁的舊門牌,「佔鰲巷」幾個字依然清晰可見。
    悠悠百餘年,中山路、佔鰲巷延續了欽州的歷史文脈,保留了騎樓、蘇廷有舊居、劉永福舊居等大量文物遺蹟和歷史建築,至今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翻修,蘊藏著古老的人文景觀,承載著城市發展的印記。
    這些年,儘管這些老街失去了往日繁華的商業盛景,但其獨特的歷史韻味,仍吸引著廣大遊客及攝影愛好者前來遊玩拍攝。「喜歡老街的歷史韻味,一磚一瓦仿佛都有著說不完的故事。」來到中山路、佔鰲巷觀光的遊客都會有這樣的感受。
    目前,欽州市正策劃包裝古城文旅開發項目,完善提升廣州會館、古城牆、古井、老車站、天涯亭文物點的旅遊基礎設施與功能服務設施,把眾多文物點轉變為歷史文化古街區的遊覽景點,形成一條歷史文化精品旅遊線路,鼓勵開發欽州傳統民俗工藝產品展銷、特色民宿餐飲、康養、影視、文旅創意產業等,將其打造成一張歷史文化名片。
    B 融入提升工程
    欽州市政府目前印發了《欽州市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城市品質提升工作,其中欽州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利用改造是一項重點內容。
    為切實推進相關工作,欽州市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全部前往老城區調研,針對存在問題逐個壓實責任,制定方案。欽州市委、市政府於4月17日召開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動員部署大會,提出從五個維度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工作,其中一個維度內容就包括「深挖欽州歷史、文化、思想、靈魂內涵」。目前,該市已經啟動了推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改造等一些重點項目和工作,對包括中山路和佔鰲巷沿線建築,進行街道、管線等基礎設施整改、恢復傳統建築外立面以及配套旅遊設施建設。開展了蘇廷有舊居環境整治、廣州會館的使用單位搬遷、欽州古城牆遺址考古試掘、城內街古井環境整治等具體工作,並委託專業機構開展欽州古城東城門、平南古渡、欽州名人雕塑等設計工作。欽州市文峰街道在永福廣場開展城市品質提升垃圾「清零」行動,在佔鰲巷中山路推行定時定點收集垃圾制度,走訪群眾200多戶,宣傳城市品質提升工作。
    欽州市委書記許永錁在劉永福舊居、佔鰲巷、中山路、城內街等地調研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情況時表示,該市將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加快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開發,讓「英雄文化看得見」,讓城市發展有「根」有「魂」有自信。
    C 老城煥發新顏
    欽州市正全面落實《欽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條例》,加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開發力度。近來,該市文化廣電體育旅遊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街道辦等多個部門聯合出動整治老城區「髒亂差」,對蘇廷有舊居、廣州會館、欽州老車站等進行整改和修繕。
    5月8日,欽州市欽南區文峰街道、城監大隊、文峰派出所等多部門聯合行動,依法拆除遮擋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廣州會館主體建築的臨街二層420平方米房屋,更好地彰顯欽州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文化傳承上,欽州市文化廣電體育旅遊主管部門組織對歷史文化街區的劉永福、馮子材民族英雄文化、騎樓建築文化、古海絲文化、坭興陶文化等特色文化及元素進行挖掘、整理。為配合老城區的保護開發,該市文化廣電體育旅遊局安排了大量欽州傳統曲藝、技藝的文娛演出,在永福廣場、江濱公園等場所進行常態化表演。
    近段時間,街坊們欣喜地發現,老街乾淨了,來逛街的人也多了。「一到晚上,永福廣場上唱採茶的、跳廣場舞的、散步的人比比皆是。」住在附近的老街坊陶伯說。(羅繼梅 唐雲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