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對懷孕的影響,與它的生長部位、個數多少、體積大小、增長速度等有關。在生育年齡的婦女中,約5個人中就有1人長子宮肌瘤,發病率真的很高,幸好絕大多數都是良性的,極少發生惡變,而且大部分患者沒有症狀,絕大多數女性是在懷孕初次產檢時才發現自己有子宮肌瘤。
·孕前:少數情況會對懷孕產生影響
較大的子宮肌瘤可使宮腔變形,一是不利於精子通過,影響受孕;二是即使受孕,也影響受精卵著床和胎兒發育。如果肌瘤長在子宮角,還會壓迫輸卵管開口處,導致無法受孕。生長在子宮腔內的黏膜下,會造成子宮內膜壞死、萎縮,不利於受精卵著床。但這些情況並不常見,多數女性不會因為患子宮肌瘤而當不成媽媽。
·孕中:多數準媽媽可與子宮肌瘤「和平共處」
少數子宮肌瘤可導致習慣性流產,較大的肌瘤還會影響胎寶寶的轉動,導致胎位不正;黏膜層肌瘤可能引起產前出血、胎盤剝離;有些肌瘤能引起腹痛、子宮收縮的現象;如果肌瘤位置較低,會阻礙寶寶娩出,不得不採取剖宮產。不過不用特別擔心,這些情況比較少見,多數準媽媽與子宮肌瘤「和平共處」,不會對懷孕和分娩造成麻煩。
·產後:少數肌瘤會影響產後子宮收縮,導致產後大出血,但多數媽媽不會遭遇到。
【總結】:子宮肌瘤對懷孕和分娩可能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不是非常大,發生機率也不高。
既然子宮肌瘤對懷孕、分娩可能造成不利影響,那麼乾脆切除它行不行呢?對於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用「切」和「不切」來回答。
1.孕前手術要慎重。
如果子宮肌瘤確實造成了不孕或習慣性流產,那麼可以採取手術的方式治療。但有一個事實需要告訴你,手術本身也可能導致輸卵管或子宮內膜損傷,造成另一種不孕或流產。因此,是否採取手術治療、採取哪種手術方式,都需要醫生幫助評估,不能草率從事。
2.剖宮產時不適宜一併切除子宮肌瘤。
這是相當危險的想法!因為懷孕時子宮充血漲大,周邊血液流量大增,並不適宜處理子宮肌瘤;而且剖腹生產時切除子宮肌瘤,容易引發大量出血及子宮收縮不良等併發症,所以一般婦產科醫師並不會做這樣的建議。
3.產後追蹤觀察。
大多數子宮肌瘤在懷孕期間不會有明顯的變化,通常維持原先大小或是稍微增大。而產後隨著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和子宮血流量減少,肌瘤有變小的跡象,可以在產後3個月用B超動態觀察肌瘤大小。如果肌瘤直徑不超過5釐米,可以暫時不手術,定期複查,觀察肌瘤變化。如果肌瘤直徑超過5釐米,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多種,醫生會根據病情謹慎選擇。
1.詳細了解病情。
一旦發現自己患有子宮肌瘤,無論是在孕前、孕中或產後,都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如何動態觀察和治療,都要聽取醫生的建議。
2.適度關注病情變化。
對子宮肌瘤既不要太過於緊張,也不要太不在乎。抑鬱、緊張等不良情緒可能刺激肌瘤生長,而放鬆心態則有利於病情的穩定。當然,對子宮肌瘤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也是不對的。尤其是懷孕後發現子宮肌瘤的準媽媽,更要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出現異常馬上就醫。產後別忽略了子宮肌瘤的動態監測,暫時不需要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需要定期複查,以便讓醫生了解肌瘤的冬天變化,及時採取相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