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會上,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宋玲和臨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徐福田為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可信商品信息化專業委員會成立揭牌並授牌。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中新網8月16日電 15日,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主辦的2015中國「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創新發展論壇暨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可信商品信息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論壇以「推動電子商務應用創新,建立電子商務產品質量追溯機制」為主題,就我國建立電子商務產品質量追溯機制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展開研討。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副秘書長李建華在論壇上表示,電子商務已成為國家高度重視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統計,2014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6.9萬億元。在電商交易額大幅增長的同時,假冒偽劣產品的數量以及網民的投訴卻在相應增多。
在國家質檢總局今年組織開展的11種電商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中,抽樣合格率還不到72%。而國家也高度重視因電子商務產品質量所帶來的「消費者維權難、退貨難、產品責任追溯難」等系列問題。國務院今年出席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更是明確提出「探索建立風險監測、網上抽查、源頭追溯、屬地查處的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督機制與完善網際網路質量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的要求。
李建華認為,傳統的質量管理模式已經無法實現平臺質量管控的需求,而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以組織機構代碼和商品條碼為基礎的電子商務產品質量追溯制度,通過加貼防偽溯源標識、二維碼、條形碼等手段,實現電子商務商品「源頭可溯、去向可查」勢在必行。而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可信商品信息化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彰顯了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對建立電商產品質量追溯機制、完善網際網路質量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的高度重視,對於推動商品信用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省臨沂市副市長趙愛華對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可信商品信息化專業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祝賀。她提及,臨沂商貿繁榮,物流發達。擁有專業批發市場128處,商品涵蓋小商品、五金、建材、板材、園林機械等25大類6萬個品牌;隨著「網際網路+」戰略的深入實施,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使臨沂這個商貿物流大市煥發了新的生機,2014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826億元,三年來年均增長43%。同時臨沂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和可信商品信息化專業委員會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健全商品質量追溯體系,探索可追溯機制創新發展的模式,促進全市電子商務發展,加快建設國際商貿名城。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可信商品信息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劉桂梅在講話中指出,委員會堅決貫徹國務院、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及《新食品安全法》中對打擊侵權假冒商品以及建立產品可追溯體系的指示,重點構建電子商務質量追溯體系,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手段,積極與地方政府和質監部門的合作,探索建立「風險監測、源頭追溯、屬地查處」的質量監測機制,對發生的質量安全事故或投訴,及時組織開展調查,實現質量安全可追溯、責任可追究。
據悉,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宋玲,國務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長劉應傑,臨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徐福田,以及100多家來自網際網路及電子商務界的嘉賓出席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