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脫貧攻堅到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政策落實情況,從安全生產到養犬管理條例貫徹落實情況……專題詢問在體現人大監督剛性的同時,也成為我市人大工作的一大特色亮點。9月1日上午,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事先作了充分準備的部分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及市人大代表,圍繞《關於我市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拋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現場作答,接受詢問。
問前
「備課」認認真真實實在在
為紮實做好市人大常委會會議期間聽取、審議《市人民政府關於我市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情況的報告》並開展專題詢問工作,專題詢問兩個月前,各項準備工作已逐一開展。
用腳步來丈量問題、了解實情,只為獲得第一手資料……7月上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曹健松、副主任朱戰坡帶領由部分常委會委員、專門委員會委員和市人大代表組成的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專題調研組,以問題為導向,利用一周時間,先後深入區縣10餘個鄉鎮、村實地察看各類特色產業項目,與20餘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家庭農牧場的負責人和專業大戶座談交流,廣泛聽取意見建議,並就有關問題多次赴相關部門查閱資料等,對全市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
為使專題詢問更具針對性、全面性,符合全市實際,7月下旬,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向全體代表徵集我市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情況專題詢問問題,再經市人大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匯總,最後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確定專題詢問問題。針對專題詢問應該「問」什麼,怎麼「問」,怎樣才能問出成效這個問題上多次研究會辦,幾經溝通討論,形成了一致意見,為專題詢問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詢問
切中要害「問」直面問題「答」
「一年多來,我市在統籌優化鄉村產業發展布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問題?在「十四五」規劃中如何進一步合理布局鄉村特色產業,促進鄉村特色產業更好的發展? 」聯組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佔坡率先發問,直擊鄉村特色產業長遠發展的關鍵之處。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分別接過話筒,積極應詢:在統籌優化鄉村產業發展布局方面主要做了強化規劃引領,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加大資金爭取,強化產業項目支撐;強化政策落實,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加強扶貧協作,推動貧困地區發展四個方面的工作。在「十四五」規劃中主要從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區,推動鄉村旅遊發展等方面進一步合理布局鄉村特色產業,促進鄉村特色產業更好的發展。
有的問題著眼宏觀,有的問題關注具體。專題詢問中,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揪著」職能部門不放,問題直指要害,問出了責任,問出了群眾心聲。
「2019年,我市種植的5.7萬畝青稞真正給農民帶來了多少收益?下一步,對我市青稞產業的發展方向是怎麼考慮的?」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曹建松針對上一個應詢內容隨機發問,現場氣氛瞬間緊張起來,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回答……
「全省100萬畝的青稞種植地主要在海北、海西,我市青稞種植在全省總量中佔比較小,發展青稞也主要是在青稞的深加工方面。下一步,我們把發展青稞的精深加工作為提高青稞產業效益的重點,通過園區的發展吸收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以工資性收入或務工收入同時參與到青稞產業的生產經營和銷售中,增加農民的收入。」
緊接著,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常登成拋出問題:「如何在宏觀和規劃層面解決鄉村旅遊同質化嚴重的問題,有什麼具體措施?針對鄉村旅遊基礎設施薄弱,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相對滯後等問題,採取哪些措施提升鄉村旅遊業的品質和服務水平?」
針對政府部門負責人偏離問題主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曹健松當即打斷,要求直接回答問題,現場與會人員都被「震」到,坦言這場專題詢問「辣得夠味」。
「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市全面實現了貧困縣摘帽、貧困村退出、絕對貧困人口清零,下一步工作重點是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扶貧部門,在發展扶貧產業方面有什麼新思路和舉措,鞏固和擴大產業扶貧成果?」
「下一步將採取哪些措施加快發展農村電商,促進本地農產品銷售?」
「下一步將如何統籌解決鄉村產業發展用地難題,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便捷的用地保障?」
……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代表圍繞鄉村振興的產業發展、青稞產業的發展、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旅遊業品質提升、中藏藥材健康發展、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績效管理、提升新型經營主體、產品加工一二三產融合、科技支持特色產業發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等11個方面的13個問題連續發問。提問者一針見血,切合實際,有理有據;應答者坦誠直言,嚴肅認真,實事求是。
兩個多小時不知不覺過去了,與會人員言猶未盡。委員代表們的一連串提問具體而有針對性,直接點中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現狀與未來、難點與要點、制約與瓶頸,道出了老百姓的心聲,戳到了相關部門的「痛處」,相關負責人既「紅了臉」也「出了汗」。專題詢問後,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及提問人對應詢回答情況進行了滿意度測評。一次專題詢問,為他們敲響了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作為的警鐘。
督辦
聚焦問題,整改提升要見實效
副市長陳紅兵代表市政府在專題詢問會上作表態發言,表示我市特色產業發展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市政府將照單全收,迅速分解任務,安排相關部門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明確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間,抓好整改落實,並將整改結果及時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並將以此次問詢為契機,始終把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放在推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重要位置,持續優化產業布局,深入推進產、學、研結合。建立行業標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強化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加強質量監管,構建特色產業組織體系,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的健康發展,為更高水平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提供有力的支撐。
會議最後強調,一要提高站位,在思想認識上再深化。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強化資源要素支持,搞好協同配合,共同抓好落實。二要立足全局,在創新突破上有新作為。制定好「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圍繞綠色有機農產品示範省建設,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三要聚焦問題,在整改提升上見實效。認真借鑑、充分吸納代表們的意見建議,對詢問提出的問題,責任到人,加強政策集成,強化制度創新,加快資源整合,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本報記者 張弘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