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南磜鎮:發展特色產業實現鎮美民富
近年來,南磜鎮聚焦鄉村振興重點任務,以生態優先為基礎,變生態優勢為產業發展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開創生態富民強鎮新局面。
走進南磜鎮皇佑村,從村口公園處的觀景平臺遠眺全村,錯落有致的客家民居鑲嵌在幽靜的鄉村小道旁,老人康園中心、老人活動中心、革命黨史紀念長廊、鄉村公園點綴其中。
南磜鎮聚焦環境整治,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汪敬淼 攝
近年來,該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和生態優先,著力打造公園式美麗鄉村。皇佑村黨總支書記郭柏勝介紹,在新農村建設方面,皇佑村首先實行「三清三拆三整治」,村裡建了7個小公園,配備公廁,極大改善人居環境。「拆舊復墾的項目方面,拆了很多老房子和廢棄的牛欄豬欄,美化了環境。皇佑村有4名保潔員,每天有兩輛車運輸垃圾到垃圾廠。」
助力鄉村振興的重點是產業興旺。為壯大鄉村產業,南磜鎮藍源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將生態優勢體現在產品上。茶葉、紅菇、苦筍、筍乾等特色土特產也大大提升了農戶的收入。
「一年大概能做5000斤紅茶,收入約有10萬元。二茬三茬的茶我們會跟農戶收起來,為每戶農戶每年增加5000—8000元收入。」山支山家庭農場農場主黃美雲介紹說,目前藍源茶以手工頭春綠茶為主。
據了解,近年南磜鎮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方針,緊緊扭住「五大振興」要求,以人居環境整治為重要抓手,圍繞生態宜居的要求,推進產業興旺。下一步,南磜鎮將鞏固成果、總結經驗,強短板、補弱項,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聚焦環境整治,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全媒體記者】黃培強
【通訊員】賴馨
【作者】 黃培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