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石窟河,青山倒映,靜水流深。一座嶄新的建築,鑲嵌在壽鄉山水間,引人入勝。
這是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一座以數學大師名字命名的新地標。
11月27日,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在此拉開帷幕。世界數學界三個最高獎項菲爾茲獎、克拉福德獎、沃爾夫獎的「大滿貫」得主,哈佛大學教授、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院長丘成桐院士再次攜眾多數學大咖齊聚梅州蕉嶺,探討學術,追求科學。
一館連世界,發展蓄新力。新落成的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承載著丘成桐院士的「家國情懷」,承載著振興數學教育的希望,承載著蘇區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期盼。
新地標 一座館崇人文
石窟河畔,佇立遠眺,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猶如一艘帆船,在江上遠航,展示了客家人漂洋過海時,搏擊風浪、永不停歇、無所畏懼的奮鬥精神。
這座建築起源於「卡拉比—丘理論發展40年國際數學會議」。2018年底,祖籍梅州蕉嶺的丘成桐邀請國內外數學界專家學者齊聚家鄉,現場舉行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揭牌儀式。
作為文化之鄉,梅州人文深厚。就在上周,梅州舉辦紀念林風眠誕辰120周年活動。林風眠的老師,正是丘成桐的外祖父——梁伯聰,梅州最後一批秀才。而世界壽鄉、重點「臺鄉」蕉嶺,人文底蘊也很厚重,孕育出了丘逢甲、謝晉元、羅福星等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
「時代需要這樣一個地標,需要這樣一座館,來傳承和弘揚人文精神。」蕉嶺縣相關負責人認為,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的落成,彰顯了蕉嶺對人文的尊崇,將深厚人文底蘊與城鄉發展高度融合。
新希望 振興教育基地
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甫一試運行,就吸引了諸多師生。
「2個月時間,超1.5萬人次!」中心管理人譚穎瑜介紹,梅州各地已有20多所學校組織學生前來開展研學活動。
讓更多孩子喜歡上數學,激發孩子數學天賦和潛能,是丘成桐院士希望看到的。2018年,他在數學大會期間宣布,設立丘鎮英獎學金和若琳獎學金,鼓勵蕉嶺優秀學子。
如今,依託中心這個平臺,蕉嶺興起研學熱,越來越多孩子喜歡上數學。
「學校特地組織學生來中心開展研學活動,更能激發學生們對科學的好奇,對數學的興趣。」蕉嶺縣田家炳實驗中學文體藝術主任古國君說。
新發展 夯實研究高地
當前,面對蘇區振興、融入「雙區」等發展機遇,梅州正以「灣區所需、梅州所能」,深度推進「三進一出」,積極發掘綠色高質量發展先機。
「我們就是要打造基礎研究高地,讓更多科研學者在美好的環境中,找到靈感,突破創新的難題。」蕉嶺縣相關負責人表示,蕉嶺還將定期舉辦高端會議、大講座、大交流、大競賽、大學術的活動,推動基礎教育和數理人文發展。
如今,隨著「粵港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指定會議地點」「粵港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梅州分中心辦公室」「廣東省數學會指定會議地點」等掛牌,梅州蕉嶺正成為世界各地一流學者聚智交流的重要平臺。
令人憧憬的是,蕉嶺計劃以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為核心,全力建設數學界的「達沃斯」,高標準打造集「數學中心、數學與天文、數學與人文、數學產業延伸」為一體的「卡拉比—丘」數學小鎮,力爭成為中學生追求數學夢想的地方、全球數學家思想交流的平臺、高端數智產業集聚的基地。
南方日報記者 湯凱鋒 黃培強 唐林珍 通訊員 祝銀清 林劍湧 廖靜宜 汪敬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