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皇帝——丘成桐
幾何不好的孩子,數學再好都是自我麻痺
1. 人物簡介
丘成桐,美籍華人,國際知名數學家,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丘成桐囊括了維布倫幾何獎、菲爾茲獎、麥克阿瑟獎、克拉福德獎、美國國家科學獎、沃爾夫數學獎、馬塞爾·格羅斯曼獎等獎項。
特別是在1982年度榮獲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是第一位獲得這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
2. 成就
(1) 數學成就
丘成桐是公認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他的工作深刻變革並極大擴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幾何中的作用,影響遍及拓撲學、代數幾何、表示理論、廣義相對論等眾多數學和物理領域。
(2) 對中國貢獻
丘成桐對中國的數學事業一直非常關心。丘成桐在教學時,不僅要教給學生一些特殊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領會數學的精闢之處。他的學生田剛,於1996年獲得了維布倫獎,被公認為世界最傑出的微分幾何學家之一。
丘成桐教授自1979年以來多次到中國科學院進行高質量的講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專著《微分幾何》,書中主要講述了他的研究結果。他直接指導培養中國的數學博士生,至今已有10餘人,成績顯著。1994年6月8日當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丘成桐幼時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堅信幫助中國推動數學發展是自己的責任。為了幫助發展中國數學,丘成桐培養了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建立數學研究所與研究中心,組織各種層次的會議,發起各種人才培養計劃,並募集大量資金。丘成桐於1993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數學研究所。
為了增進華人數學家的交流與合作。丘成桐組織發起國際華人數學家大會。會議每三年一屆。除了邀請報告外,還邀請幾位非華裔數學家作晨興講座。每次大會的焦點是頒發晨興數學獎,陳省身獎。第一屆大會於1998年12月12-18日在北京晨興數學中心召開。來自世界各地華人數學家的反響與支持非常熱烈,有400多人與會。這是第一次在中國舉行的重要數學國際會議。
2003年9月15日,丘成桐在蕉嶺設立「丘成桐獎教獎學基金」。為了激發中學生對於數學研究的興趣和創造力,培養和發現年輕的數學天才,2004年,丘成桐首先在香港成立了面向香港中學生的兩年一屆的「恒隆數學獎」。
2005年,為了支持香港學校的通識教育,讓學生和大眾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丘成桐拿出200萬港幣在母校香港中文大學設立了「丘鎮英基金」,基金利息作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歷史系和哲學系邀請國際知名的文學、史學及哲學大師訪港,以及學生交流的經費。
2008年,丘成桐中學數學獎正式成立。
2018年12月22日,卡拉比-丘理論發展40年國際會議在廣東梅州市蕉嶺縣舉行。包括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在內的百餘位國際頂尖數學家齊聚一堂,共話「卡拉比-丘」理論發展。
(3) 其他領域成就
丘成桐在物理學和工程學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他也因此被聘為哈佛大學物理學的終身教授,成為哈佛大學有史以來兼任數學系教授和物理系教授的唯一一人。丘成桐教授在工程學的各個分支做出了很重要的貢獻,這些學科包括控制論、圖論(應用到社會科學)、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和三維圖像處理,丘成桐在這些方面已經發表了幾十篇重要的論文,多次被工程學大會邀請做重要演講和大會報告。
3. 丘成桐與霍金
1976年,丘成桐對卡拉比猜想的證明闡明了「萬有理論」所要求的十維時空大部分都捲曲起來,消失於現在被稱為卡拉比-丘空間的視野之外。
1973年,丘成桐又證明了另外一個關於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重要結果:愛因斯坦方程的任何解都必須具有正能量。從此,丘成桐開始了他跨學科的研究生涯,也因此與史蒂芬·霍金結成好友。
牛牛:優秀的人吶!抱!成!團!
1978年,丘成桐與霍金第一次見面。已經聲名遠揚的霍金,懷著很大的興趣,認真傾聽了丘成桐解釋正在做的愛因斯坦猜想(正質量猜想),這個理論跟霍金的黑洞研究有直接關係。
4. 家庭
(1) 父母
丘鎮英, 丘成桐之父,著名教育家。1935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翌年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深造。父親曾在香港香江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崇基學院任教 。但在丘成桐14歲那年,父親突然辭世,一家人頓時失去經濟來源,丘成桐不得不一邊打工一邊學習 。在香港培正中學就讀時勤奮鑽研數學,成績優異。1966年入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1969年提前修完四年課程,為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陳省身教授所器重,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在陳省身指導下,1971年獲博士學位。
梁若琳,丘成桐之母。是梅城最後一位秀才梁伯聰之女,出身於紅杏坊的書香門第,未出閨門就受到傳統中華文化的薰陶,後來時常規勸與告誡子女不可對做人準則有任何逾越,希望他們將來名留史冊。這樣的激勵,伴隨了丘成桐的成長,丘成桐後來的刻苦自勵與其父母良好而深刻的影響不無關係。
(2) 外公
梁伯聰,廣東梅州梅城城西梁屋「鶴和樓」人。他出身於書香門第,祖父梁廷輝,為清嘉慶進士,官至禮部郎中;父親梁鑑三,清道光舉人,曾任福建上杭縣知縣。因族中子弟甚多,特聘名師執教。梁家藏書甚豐,梁伯聰自小諸多瀏覽,得益甚大,故學問淵博。他曾參加清末最後一期的科舉考試,成為梅州歷史上最後一位秀才。
(3) 弟弟
丘成棟,丘成桐弟弟。曾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數學、統計和計算機科學系特聘教授,該校信息控制實驗室主任,IEEE Fellow,國際頂尖數學專業雜誌《Journal of Algebraic Geometry》創始人與主編、《Communications i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創始人與主編。
牛牛:瞧吧,弟弟也很優秀!
數學大佬系列故事中,同學們經常能看到「優秀的人都在一起玩兒」這句話。
為什麼優秀的人要一起玩呢?
三字經裡:昔孟母,擇鄰處提到《孟母三遷》這個故事,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前後3次搬家,最後定居在學宮旁邊,而孟子也在這次搬家以後開始學習祭祀禮儀、作揖遜讓、進退法度這類儀禮方面的學問。長大成人的孟子,學精六藝,終於成為有名的大儒。
正所謂: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覺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覺其嗅。與優秀的人長時間相處,自己也會慢慢變得優秀。三人行,必有我師。與優秀的人在一起,看著別人的言行舉止,自然就會反思自己的不足,從而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變得更加完美。畫眉麻雀不同嗓,這也許就是耳濡目染的力量。
考研,就是一個通向優秀圈子的捷徑,你只需要認真且努力的掌握幾本考研大綱上規定的書,就可以獲得一個走向人生巔峰的機會。行至7月,願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