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浦東的記憶
穿越百年
古銀杏
在浦東的高東鎮海城隍廟
藏著一棵
具有500年歷史的古銀杏
它不僅見證著
浦東的歷史和文化
還藏著一個絕美的愛情故事
讓我們穿越歷史的時光
來一探究竟吧!
古樹名片
身份證號:上海市古樹名木第0066號
年齡:500年
身高:17米
胸圍:4.10米
冠徑:24米
住址:高東鎮(原隸屬楊園鎮)永新村欽公塘內側(近廟車公路)
500年歷史,歷經風霜
海城隍廟建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開始建於海旁,成化十二年知縣劉宇乃遷建於今址。據民國《川沙縣誌》稱:「海城隍,在九團九甲欽塘西側。民國3年,廟主陳姓以廟產收入修葺,有廟田20畝及柴蕩。」廟旁有銀杏樹1棵,樹齡約500餘年,枝葉茂盛,當時,海船將此樹作為航泊標記,如今依舊葉茂枝盛。
從遠處望去,那古銀杏樹猶如孔子的頭冠高高聳起,又如綠色的山包蔥綠蓋地。巨大的樹冠向西臨水式傾斜,把海城隍廟五間大瓦房蓋得嚴嚴實實。樹冠的東側,遮住了欽公塘的路西,為行車方便,人們鋸掉了路面上方低矮的樹枝,因此整個樹冠看上去像個面南而立舉起左手、平舉右手舒袖起舞的女神。
民間故事,令人神往
神奇的古樹還流傳著一段民間愛情故事。傳說明萬曆年間,塘工祝東生參加朝廷組織的築塘工程。工程結束,他卻病倒了,無法回家,只得在塘西搭了個窩棚休養。此事被塘東的林姑娘知道了,她悄悄地走進窩棚為東生洗衣、做飯,並耐心地護理。東生恢復了健康,2年後與林姑娘結了婚。他們在塘西種了一棵銀杏樹,開闢了稻田,在塘邊的小河裡養些魚、鴨。小夫妻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
但就在他們結婚第三年夏秋之交的一個晚上,一場大水衝垮了海塘,塘內變成了一片汪洋,林姑娘回娘家倖免於難,東生出海捕魚不知所終。大水退去,林姑娘四處尋找,杳無音訊。痴心的林姑娘在銀杏樹下重新搭起了房子,天天等,日日盼。發大水那天,祝東生在海上捕魚,一場龍捲風使他網破船翻。等他醒來已躺在崇明的海灘。死裡逃生的他在灘邊搭起窩棚,開闢田地,過著半飢不飽的日子。林姑娘相信丈夫活著,天天給銀杏樹澆水,日日為大樹和東生祈求。她的虔誠感動了樹神,銀杏樹越長越快,樹根越伸越長,它向東穿過海塘越過大海,居然伸到了東生的灶邊,漸漸地長成了燒火凳子。往後只要東生一坐上灶邊的凳子,就會有燒不完的柴禾、自己中意的美味佳餚。
過了一年又一年,祝東生終於湊足了錢,造了一艘船,回到了林姑娘身邊。為了感謝銀杏樹神的幫助,他們在銀杏樹的南邊建造了一座城隍廟,日日祈禱百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這個故事真的好浪漫呀!
嗯嗯,真是古樹美,故事更美呢
出遊小TIPS
地址:高東鎮(原隸屬楊園鎮)永新村欽公塘內側(近廟車公路)
交通:浦東13路、浦東15路等到欽塘(東川公路顧高公路)站
周邊看點:
上海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高橋古鎮
顧路老街、曹路老街、高行老街、蔡路老街
龍王廟
古銀杏攝影:錢小平
部分信息轉載自微博「上海的記憶0」
穿越百年,尋找浦東的記憶
趁著眼下寒冬未至
到這裡賞古銀杏
邂逅金秋的一抹金黃色彩吧!
信息來源:浦東新區生態環境局
【來源:浦東環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