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節氣鯽魚要怎麼釣?又如何解決小魚鬧,答案在這裡

2020-12-19 好釣魚

話說:近來看了不少帖子,普遍性的都說魚難釣。在此,我就淡下往年春分節氣自己的垂釣體會。興許對釣友們有幫助。重申下,我不是什麼高手大師類的,就一個休閒釣者。本性就喜歡講實話、講真話。在春季的春分節氣。氣溫回升很快,雨水也充足。水溫自然上升也較快。水域中的小魚相當活躍,存在鉤餌到不了位即鬧窩現象。而各種魚類進入了開口覓食的瘋口期。那為什麼少見大鯽魚們的蹤影?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從天氣、釣位、餌料以及小雜魚鬧窩應對,四個方面娓娓道來。同時,分享下清明後的釣鯽魚有關常識。以今日所拍西湖桃花景配圖分享,望釣友們喜歡。

右邊西湖里湖桃景

其一、氣溫氣壓與晝夜溫差

雖說春分氣溫上升快,但天氣變化也異常。晝夜溫差過大,也促使水中鯽魚不舒服。具體表現為:早晚溫差大,水溫就涼。而白天又升溫快,致使水體中產生上下冷熱分層,鯽魚趨溫感覺不舒服,就會追逐上浮水上層。就無覓食慾望,產生停口現象。因此,往往存在早上前期有口,隨後溫度一上升就斷口現象。一般說,晝夜溫差超過10度左右,是難見有魚口的。而氣壓高低的轉變,也會致使魚不開口覓食。體現在溶氧量不足,魚就會上浮水面。特別表現在雨前的悶熱天氣。同樣,不同的風向也會造成魚上浮沒口。所以說:春分釣鯽,無論在氣溫溫差與氣壓風向都起到決定性作用。

所以,當人感到溫度舒適與魚感覺到的適宜溫度,在現實中根本就是兩回事。因為,好氣溫代表不了水溫。而氣溫影響水溫:一定要靠時間來改變。再就是重要的一點是:出釣當天氣溫好風力好,甚至風向好,都不能代表魚口就好。必須觀察前二天的天氣情況和晝夜溫差對水溫的影響程度,才能基本判斷魚口的大致情況。總之,春分後垂釣。一般早10點以前與下午16點以後,水溫比較穩定。只要氣溫溫差好,鯽魚基本都沉底覓食。再一個鯽魚在卵籽時也難釣,起碼二三天後消完籽才是它的狂口期。關健需要掌握的是:何時釣深、又何時間段釣淺。比如:我一般出釣都掌握前二天的氣象數據。根據當天的氣溫氣壓與溫差風向風力,就能判斷是釣深水或者淺水(1米)。在找釣位上,根據鯽魚習性和觀察水面狀態決定。用餌基本是據魚口來調整配置,並不是一餌釣到底。

其二、作釣選擇的釣位因素

春分節氣找不好釣點,那一天作釣白幸苦。本身野釣魚稀魚少(坑釣也不是那麼好的),釣位很重要。一般來說:陽光充足的北面草邊旁、深淺交界處、水底有障礙物處、洄灣的背水處或岸邊凸出位等都是好釣點。具體得靠自己明辨。新手們不懂,建議就找那些別人作釣過的老釣位。注意:釣草邊要遵循草密之處找草疏邊釣。光水找底有障礙物或凸凹之處。因為,鯽魚要卵籽那肯定得找有附籽的地方遊弋覓食嬉玩。

比如:我常釣的水域水面基本無草,但水底有幾處有暗草。這是我秋冬季作釣時不時鉤掛上來,就記住了。就找這些水底並存在凸凹有暗草之處作釣。但暗草不要密,否則,魚找不到餌。所以,釣魚要長個心眼。只有摸清大致水底情況,掌握鯽魚的活動習性就能釣好魚。總之選釣位:要根據實際氣溫溫度、氣壓變化、溶氧量變化,來選擇合適的水情深淺地作釣位。

三、餌料問題

在這點上要根據南北方實際水域情況用腥或香。更要針對自己所釣水域用餌。餌料不對口、狀態不到位或其他找底調漂不合理,那是釣不好大鯽魚的。所以,別人的配方不能照搬,要予以實情進行調整。比如:我冬季初春用的餌料與散炮。現在都在味型上予以了調整即調淡點。我始終認為:無論大鯽魚或其它什麼魚種。體越大就越傾向於自然餌。而穀物本味是大鯽大鯿大草都喜歡的含有植物蛋白的餌料。無非拌餌是根據魚喜好,加了點糖漿化水。使餌團透出淡淡的穀物香與甜味。重要的是狀態要好,掌握霧化程度與附鉤性。春分節氣,餌料不能用大腥大香。個人傾向於淡香甜味型。

其四、如何應對小雜魚鬧窩

春分節氣,無論在野釣與自然坑塘作釣。經常會遇到小雜魚,鬧得鉤餌到不了位。很多釣友都頭痛這問題。而我常這樣應對一是:千萬不能用帶腥味的餌並不帶散炮(窩料)。小雜魚喜腥是本性。因為粉餌打窩更招小雜魚。二是:控制餌料霧化,多打揉幾下。因為,到底之前有個下沉過程。而餌料定會產生霧化,就會吸引小雜魚。三是:調整味型為清淡型。目的是使餌料偏清淡點,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狀況。四是:還不行就打軟粘搓餌釣。使小雜魚啄食不掉,保證順利到底。如果,再鬧得厲害就換短腳長身3號漂。吃鉛量也增大,翻身下沉更快。同時,縮短子線長度。相對來說,小雜魚一般都停留在水錶下。以上幾點就足以應對。

最後:清明將至就順便講下:清明後什麼樣的天氣,適合釣魚。一是:睛天不如陰天。因為,陰天溫差小,有利於大鯽沉底覓食。特別是微風天可釣全天。二是:晴天水溫升得快加上晝夜溫差大,鯽魚容易不開口。要釣早不釣晚即:早5點至11點就行。至於風向:因為魚獲好壞,除了與氣溫氣壓關係較大與風向也有關聯。春季就風多風力大特點。如遇東南風、南風、西風或西南風那就不宜出釣。其它風向可以出釣。只要選對釣位,那就釣得更盡興。以上所述僅代表個人經驗與觀點。目的還是大家都能釣得開心,玩得愉快。如有不妥,還望見諒!文/好釣魚-利劍教官

相關焦點

  • 「春分」過後鯽魚變難釣了?巧用小雞飼料,解決作釣煩惱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春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春季第四個節氣,於每年公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節。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均進入了明媚的春天。
  • 野釣鬧起小魚,該如何施釣才能避小釣大?做窩思路是核心
    野釣鬧小魚是個極為常見的現象,而如何避開它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天冷的時候小魚還能安分一點,可現在天氣熱了、水溫高了,小魚又覺得自己行了,餌料一入水就玩了命地搶食,怎麼躲都躲不掉。以前我們在講避開小魚的方法時,總是圍繞裝備選擇、釣法調整幾個方面,這些方法都是有效的,但也有人用了見不到效果,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沒有針對性地去使用。
  • 冬至前後如何釣鯽魚
    隨著冬至的到來,華北地區大部分河流開始上凍, 大體型魚類越來越難釣,釣鯽魚成為廣大釣魚愛好者首選 那麼冬季該如何對鯽魚進行作釣呢?
  • 野釣浮漂應如何選擇?如何保證靈敏度,又減少鬧小魚
    一起釣魚的釣友,其中有一個學習臺釣時間不長,最喜歡的就是釣鯽魚。現在被我們拉著去野釣,調漂和選漂還是釣鯽魚那一套,每次都喊著全是小魚,浮漂上下飛的厲害。就算調整到鉛墜到底,也會因為浮漂太小,鉛墜到底還是非常小,結果小魚還是可以拉動鉛墜。
  • 春季草窩野釣鯽魚,節氣不同,釣點的位置也不同
    要說草窩附近的釣點,這幾乎是個萬能釣點,不少剛開始接觸釣友的釣友,都不太會找釣點,不少老釣友會告訴他,找草窩就可以,高手在草窩子裡面釣,水平一般的可以在草窩子附近釣,正好應了那句話,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可是實際上,這句話是有一定的偏差的,因為春季的節氣不同,水草的特點不同,魚群自然也不能一直待在一個地方。
  • 小寒大寒節氣前後釣魚,出釣時間、冬天釣鯽魚技巧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是垂釣大板鯽的好時候。選擇合適的天氣可以讓我們垂釣更多的魚。小寒大寒釣魚小寒大寒節氣前後釣鯽魚,要排除氣溫波動較大的天氣,選擇氣溫比較穩定的晴天好一些,陰天要選擇水深的地方垂釣。天氣不穩定時不要選擇出釣。因為冬天日照時間比較短。
  • ...故鄉散憶(11)——釣魚篇之 小魚鬧鉤,罐頭瓶釣小魚,大肚魚,麥穗...
    小時候在家鄉的坑裡釣魚,釣出的以鯽魚居多,其次是白條,有時還會釣出鯉魚、草魚、鯰魚和泥鰍。當然也有其他的小魚,釣魚的時候其實是最討厭小魚的,小魚鬧鉤是大多數釣魚者不希望看到的。小魚多的地方,鉤剛下水就會被小魚追咬,小魚嘴小,一下咬不下餌,嘴拽著餌亂晃,魚浮不停的亂動,影響判斷不說,魚鉤上的餌經常還被扯掉,令人非常討厭。也有小魚不小心咬住了鉤,被釣了出來,這種小魚通常是長不大的大肚魚,這種魚頭部小,但肚子膨大圓突並成白色,我們又叫它「大肚白」,雖然有個「大」字,其實是指它長個大肚子,本身卻長不大,一般只有兩三釐米。
  • 通過釣小魚訓練,發揮速釣法的優勢,4個方面提升釣鯽魚能力
    現在很多釣友把自己漁獲不好歸結為餌料問題、窩料問題等,往往忽視了釣技方面的缺陷,本文就從釣技這個角度來談一談如何提升自己的速釣能力,相信能給很多釣友帶來啟發,那麼,以下2個關鍵點很重要:通過釣小魚可以強化速釣能力可以強化看漂、抓口、回魚摘魚、餌料狀態這4大基本功
  • 春分節氣到,想要釣魚多你得這麼做
    春分時節,萬物復甦,魚兒自然也不例外。對我們釣魚人來說,雖然此時還不是釣魚黃金時期,但也算是一年中第一個上魚小高峰。不過,若想釣的多還是需要掌握些技巧。下面咱就說說,春分節氣之後我們應該如何釣魚。出釣時間過了春分之後,氣溫會逐步升高,珍貴的春雨也會降臨大地。一般來說,只要氣溫相對比較平穩、沒有大起大落的時間段,都是可以釣魚的。不過,最佳時間還是微風細雨時或者連續晴熱天,在這樣的天氣魚兒開口會更活躍。水層確定釣諺有云:春釣灘。
  • 初春手竿釣鯽魚,看釣魚大師怎麼說
    初春是手竿釣鯽魚的好時節,很多的釣魚人都喜歡在初春鯽魚,不過初春釣鯽魚也是考驗釣魚人技巧的時候,如果相應的垂釣技巧掌握不是很全面也很容易導致空軍或白板,那麼初春釣魚要用到哪些技巧呢?下面就來看看釣魚大師對於初春手竿釣鯽魚的技巧分析,希望能幫到喜歡釣魚的朋友漁獲滿滿。
  • 初秋時分如何釣大鯽魚,淺水釣的怎麼都是小鯽魚?
    初秋季節,也是釣魚的黃金季節,為什麼淺水釣的都是小鯽魚,大鯽魚哪裡去了?很多釣魚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初秋季節,按說天氣轉涼了,魚應該好釣了,為什麼在淺水區釣的都是小鯽魚,卻看不到大鯽魚的身影?從下面幾方面來分析一下,初秋淺水釣不到大鯽魚的原因:一:有一種說法是:早春和深秋,淺水釣大鯽!1、早春深秋,淺水區一樣可以釣到鯽魚,而且多是大鯽魚。這兩個季節水溫較低,淺水區是不怎麼有小魚的,它們多數群居於深水不愛遊動。
  • 冬季釣鯽魚,民間必殺餌料配方,冬釣鯽魚好幫手
    傳統釣來自民間,民間很多釣法中也以釣底層的鯽魚和鯉魚為主,所以仔細研究下傳統釣,甚至是釣魚諺語,基本說的都是釣鯽魚和釣鯉魚。而傳統釣中關於餌料,並非只有我們常說的蚯蚓,其實還有不少民間的好餌料配方。今天介紹幾個民間釣鯽魚常用的餌料配方,尤其是在冬季使用,效果非常好。
  • 分享2款春季釣鯽魚特效魚餌配方,一款釣大鯽魚,一款釣小鯽魚!
    春季釣鯽魚,魚餌配方很關鍵,當水中的鯽魚密度相同時,好的魚餌配方的讓你釣鯽魚爆護,不好的魚餌配方,能讓你一天都很難有鯽魚吃一口,所以我們在選擇鯽魚的魚餌是配方時一定要選好,今天大熊就給大家分享兩款老釣手常用的釣鯽魚魚餌配方,一款適合釣小鯽魚和大鯽魚,另一款則只適合釣大鯽魚。
  • 夏季用什麼釣餌釣鯽魚比較合適?
    春季釣鯽魚急需高蛋白食品補充體力,此時蚯蚓、紅蟲、高動物蛋白魚餌的腥味和香味已成為鯽魚的最佳選擇。一到夏天,經過春季進補的鯽魚對蛋白質的需求就不那麼高了,再加上水溫升高,使得水中浮遊生物增多,食物變得充足。此時鯽魚索餌不再瘋狂,味道也變得淡了。再加上小魚的活躍,此時再用上述魚餌不但小魚鬧窩嚴重,鯽魚也不上鉤,魚餌也大多是小鯽。
  • 拓寬用餌新思路:熬製鯉魚3類商品餌,解決鯽魚「誘釣」的難題
    加之大家對釣鯽魚餌料需要細膩、輕質的認知,導致許多人「鎖定」鯉魚餌料是不能釣鯽魚的~秉承咱們一貫的主張:餌料不要看名字和廠家,而要看成分、狀態、「味型」,再基於魚情和水情來決定用法,由此——其實眾多的「鯉魚餌料」,用來釣鯽魚反而是「大有作為」的,甚至能解決鯽魚餌料留魚不好、招小魚、滑魚適口性不佳等難題……本文就結合鯉魚常用的幾款典型餌料
  • 釣鯽魚一定要用小漂?經驗有時也會欺騙你的
    釣界流行這種說法:「釣小魚用小漂,釣大魚用大漂」。本人認同這個觀點,但也同時認為這也並不是絕對的。今天我就以最為常見的鯽魚來聊下自己對於這點的看法。我們知道,鯽魚屬於中小型魚種,所以在釣鯽魚的時候,選擇的浮漂吃鉛量往往都不會很大的(一般情況下,浮漂的吃鉛量選擇1.5克左右),畢竟鯽魚的口不是很重。
  • 過驚蟄我們釣什麼魚好?釣鯽魚的釣組搭配、餌料等,要這樣弄
    剛剛過了驚蟄了,在二十四農事節氣中,驚蟄是萬物復甦的開始。相信各路垂釣大咖已經按奈不住想要放竿大幹一場,那麼我們如何在春釣中提高我們的做釣效率從而讓我們的垂釣更加有樂趣?一、對象魚應選擇鯽魚鯽魚比鯉魚草魚更耐低溫,此時是初春,氣溫還比較低,早晚溫差大,體感水溫還是很涼,大魚不活躍,因此我們做釣應以鯽魚為主,兼釣鯉魚,紅眼魚,翹嘴。
  • 冬釣鯽魚用活蝦,作釣效果不會差!分享三種活蝦的用法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釣友問冬季用活蝦野釣鯽魚如何?答案是肯定可以的,並且作釣效果不錯,有時能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收穫!原因是:自然水域中,蝦本身就是鯽魚捕食的天然餌料,當然這裡是指淡水小河蝦。另外,蝦本身的腥味較大,也是冬季鯽魚喜食的味型,並且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更好的補充鯽魚的體能!即然蝦在冬季也以野釣鯽魚,那麼如何使用呢?在此個人推薦三種方法。
  • 溫度升高後魚反而不好釣了,大板鯽去了哪裡以及該如何施釣
    >往近了說,三四五月份鯽魚口很好,大板鯽也常常遇到,等進入五六七月份後,大鯽魚就像消失了一樣,怎麼都釣不起來,我想應該有不少釣友為此感到疑惑溫度升高後魚反而不好釣了,大板鯽去了哪裡要想知道天熱怎麼釣大鯽魚,就得先明白大鯽魚去了哪裡咱們先說春季吧,都說春釣淺
  • 紅蟲招引小魚,釣的鯽魚比蚯蚓的小,真是這樣嗎?他們差異在哪裡
    紅蟲與蚯蚓作為野釣的常用釣餌,得到釣魚人的一致認可,但筆者與眾多釣友接觸過程中,發現部分釣友決絕使用紅蟲,認為紅蟲易招惹小魚,所以寧可一直使用蚯蚓,也不嘗試一下紅蟲,難道真的如此?本文就此展開,探討一下紅蟲是否真比蚯蚓釣的鯽魚小及兩種釣餌直接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