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大研支團教授夜校學員如何用法律維權

2020-12-11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劉芊芊)近日,天津工業大學研支團在貴州省石阡縣為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學員開講第一課。針對學員對於勞動法認識較為薄弱的實際問題,天津工業大學研支團成員張晨陽為學員講授勞動合同法的相關內容,以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天津工業大學研支團在石阡縣為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學院開講第一課。圖為活動現場。天津工業大學研支團 供圖

  課上的第一個知識點就為學員們介紹了哪些人需要訂立勞動合同,使學員初步對於勞動合同有所了解。針對學員外出務工可能會面臨勞動合同糾紛的一些棘手問題,張晨陽就如何尋求法律的救濟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最後,張晨陽介紹了作為用工單位如何合法合規的組織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通過此節課的學習使學員們懂得如何規避風險,防患於未然,在以後的生活工作中懂得運用法律的武器保衛自己的合法權益。

  據悉,日前,貴州省石阡縣國榮鄉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舉行開班儀式。天津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擔任該夜校教師,為學員開展掃盲行動、雙語教學和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引導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決勝脫貧攻堅夯實基礎。

相關焦點

  • 天津工大研支團開講夜校第一課 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21日電(記者 劉喆 通訊員 李爽 劉家辰)9月15日晚上八點,天津工業大學第20屆研支團在貴州省石阡縣樓上村為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學員開講了秋季夜校第一課。  天津工業大學第20屆研支團在石阡縣樓上村為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學員開講秋季夜校第一課。圖為研支團成員劉家辰為學員們講解《衛生與健康》。
  • 天津工大研支團在夜校講解「拒毒防艾」知識
    天津工業大學第二十屆研支團成員以脫貧攻堅青年志願者流動夜校為載體,在石阡縣國榮鄉樓上村七組與八組開展禁毒知識流動小課堂。圖為活動現場。天津工業大學研支團 供圖  「毒品有哪些種類?」「毒品會有哪些危害呢?」「愛滋病的主要的傳播途徑是什麼?」「如何防範愛滋病?」在夜校流動小課堂上,研支團成員魏士俊用一個個問題,引發村民們的思考,並與他們深入互動。通過圖片與視頻,魏士俊介紹了毒品的概念、種類和危害。
  • 天津工大研支團在夜校為村民普及防災減災知識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 劉喆 通訊員 譚浩 李爽)近日,天津工業大學研支團成員譚浩,在貴州省石阡縣國榮鄉樓上村脫貧攻堅夜校為二十餘位學員開展了一堂主題為「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加強防災減災能力」的專題課程。
  • 天津工大研支團三校同力「一對一幫扶」籤約儀式成功舉辦
    天津工大研支團三校同力「一對一幫扶」籤約儀式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2018-10-31 15:46:56      來源:貴州網   10月26
  • 江南大學研支團與孩子製作創意粘土作品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3日電(記者李川 通訊員喬雪)近日,在小桔燈夜校的自習室裡,學生們迎來了由江南大學研支團組織開展的第二期彩色星期五活動。此次活動的主題為創意粘土DIY。  江南大學研支團在小桔燈夜校組織開展彩色星期五活動。研支團成員與孩子們一起製作粘土作品。
  • 江蘇大學研支團成員學習婁勤儉書記給南通大學研支團的回信
    21屆研支團成員服務期即將結束,返回學校繼續完成學業,22屆研支團成員將接過接力棒,繼續在西部綻放青春的光彩。作為一名研支團成員,我們的責任就是「守護孩子們的夢想」。同時,用我們的行動去維護民族大團結。時刻不忘時代的使命感,將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中流擊水,奮楫者進。我們這一代人不僅要有理想,有抱負,更要有硬本領,志存高遠,腳踏實地。
  • 中南民大研支團討論如何在教學中樹德立人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26日電(記者張思怡 通訊員劉斯康)日前,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主席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為深入理解會議所傳達的重要內容,近日,中南民族大學研支團成員採取了自主學習,小組討論等方式開展學習。
  • 中山大學研支團啟動藏粵青少年文化交流行項目
    中山大學研支團第四屆「幸福光明·青翼計劃」藏粵青少年文化交流行正式啟動。圖為活動啟動儀式上,研支團成員在匯報項目進展情況。中山大學研支團 供圖  在啟動儀式上,中山大學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林芝分隊隊長何嘉銳圍繞本次文化交流行的選拔情況、行程安排和導師制設計等做了匯報。林芝市一中校長靳兵建希望同學們在遊學過程中充分發揚藏區學生的優良傳統,增進「中華民族一家親」,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將這份公益的情懷傳遞下去。
  • 東北大學研支團:銘記一二九,共抒愛國情
    東北大學研支團 供圖  活動期間,研支團成員在校內舉辦了多場「銘記一二九,共抒愛國情」主題宣講。研支團成員用視頻與文字資料,與廣大師生共同重溫了先輩們光榮的奮鬥歷程,同時積極組織開展了以紀念一二·九運動為主題的朗誦比賽、徵文比賽,鼓勵同學們主動加入「宣傳一二·九運動精神」的隊伍中來,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 華南師大研支團: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這是華師研支團來到羅甸一中舉辦的第一個活動。最初策劃活動的時候,我們苦惱於如何有序開展如此大規模的活動,為此還諮詢了團培專業人士。但為了能讓新生更好的培養起集體意識,最後我們還是決定讓所有學生同時參與到活動中來。
  • 西北大學研支團學習支月英事跡助推教育扶貧
    會議由黨支部書記張得康主持,研支團全體成員參加了學習會。西北大學研支團 供圖  會上,研支團成員們誦讀了《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部分篇章內容。志願者們結合個人支教工作和理論自學情況進行了心得分享,他們表示作為一名支教老師,更應「守初心,擔使命」,在最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做好每一天平凡的工作,用心對待每一位孩子,用初心與愛心、堅守與奉獻傳播志願精神,追逐青春理想。
  • 西安交大研支團製作音樂視頻用歌聲傳遞知識
    西安交通大學研支團 供圖  正在服務地擔任高一化學教師的陳子璐說:「高一化學最近學了到元素周期律,內容較為抽象不好理解,為了方便同學們學習記憶,我和隊友們用青花瓷的旋律填詞,錄製出音頻並製作成了《青花瓷版元素周期表之歌》。通過將《青花瓷版元素周期表之歌》視頻分享給同學們,使大家在歌聲中牢固地記住了元素周期律的重點內容。」
  • 華中師大研支團:讓華師精神在牟定生根發芽
    華中師範大學研支團服務牟定縣的三名隊員合影。華中師範大學研支團 供圖  華中師範大學是首批派遣研究生支教團(簡稱「研支團」)高校之一,截止到2019年,已連續派遣20屆共260名志願者到西部支教。2019年6月,牟定縣正式成為華中師範大學研支團的服務地。2019年8月,學校首次向牟定縣派遣盧旺、王彥舒、亢立三位第21屆研支團成員前往牟定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
  • 礦大研支團向田東縣中小學捐贈國學聽讀機
    中國礦業大學研支團為田東縣祥周鎮布兵小學、田東縣第二中學捐贈58套國學聽讀機。圖為研支團成員與孩子們合影。中國礦業大學研支團 供圖  活動當天,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一行攜帶58臺國學聽讀機來到布兵小學、田東二中。研支團成員張彬朋為兩所學校的師生講解了國學聽讀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隨後,研支團成員為布兵小學的學生們發放了國學聽讀機。拿到國學聽讀機後,孩子們的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 浙江理工研支團開展母親節感恩教育主題活動
    近日,浙江理工大學研支團成員宋倩倩在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永和鎮小學組織開展「溫情五月,我給媽媽獻支花」母親節感恩教育主題活動。浙江理工大學研支團 供圖  浙江理工大學研支團成員宋倩倩向學生們介紹了母親節的由來和意義,分享了孟母三遷、定王劉發築臺望母、滌親溺器等故事,讓學生們在歷史故事裡品味母親的辛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至孝。
  • 西北大學研支團在富平舉辦「雲」遊學活動
    西北大學第21屆研支團利用VR全景等技術,在富平縣蓮湖學校、頻陽小學開展了「雲」遊學——走進西北大學活動。圖為活動現場。西北大學研支團 供圖  研支團成員作為主講人通過VR全景、視頻和圖片帶領學生們「走進」西北大學,「雲」遊圖書館、博物館、校史館、教學樓、大學生活動中心、操場等,通過《西北大學2020年招生宣傳片》為學生們介紹了西大百年來艱辛而又光輝的歷史,以及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西大濃厚的學習氛圍與豐富的課餘生活。
  • 西北大學研支團在富平縣開展系列活動慶元旦
    西北大學研支團 供圖  2020年12月30日,研支團成員湯皓添、何熙濤代表富平中學參加了陝西省富平縣教育局「激揚青春,逐夢杏壇」教職工合唱比賽,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湯皓添在活動中主持了比賽,展現了研支團的良好風採。
  • 北交大研支團開展「思源學堂」助力精準支教扶貧
    北京交通大學第21屆研支團內蒙古服務隊攜手東北林業大學研支團科爾沁左翼後旗服務隊在新營子村開展「築夢啟學」戰疫特別活動。圖為研支團成員為貧困生進行一對一功課輔導。北京交通大學研支團 供圖  活動內容包括「一對一」功課精準輔導和素質拓展訓練兩個部分,旨在幫助貧困地區學生夯實網課教學成果,緩解學習壓力,增添學習樂趣。
  • 西工大研支團走進融水縣易扶點科普海洋世界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9日電(記者 李彥龍 通訊員 古淳月)近日,西北工業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以下簡稱西工大研支團)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苗美家園社區,給隨遷兒童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洋科普課。
  • 燕山大學研支團開設機器人課助「青燕」逐夢成長
    燕山大學研支團在柴達木路小學開設機器人興趣班。圖為研支團成員指導孩子學習機器人模型拼裝。燕山大學研支團 供圖  「老師,謝謝你們!要是沒有你們,我們不可能從小就接觸到機器人,更不可能獲獎。」機器人興趣班的學生激動地對燕山大學研支團成員馮振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