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時代,你真的能做到不偏心嗎?

2020-08-27 超級育兒師蘭海

二胎政策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兩個寶寶。獨生子女一代已經逐漸過去,二胎家庭慢慢成為常態。

對於二胎家庭說,兩個孩子」相愛相殺」似乎是常態。

最近這兩年因為二胎互相傷害的案例越來越多。他們有著同樣的生活環境,承受著同樣的壓力,從小就是利益共同體。

雖然兩個孩子會分攤物質和父母的精力,但他們也會分擔彼此成長的痛苦,相伴走過那些叛逆而青澀的時光。

面對這麼多的問題,想要二胎的父母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一、大寶的心理需求不可忽視

大寶對於二寶出現的擔憂,以及各種「奇怪」的行為反應,根本原因都來自於家裡多了一個新的家庭成員。

而由於家庭成員的關係變化,導致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因此要做的準備就是滿足大寶的心理需求。

1.提前和大寶說二寶的事情

二寶的到來一定會讓整個家庭發生很大的變化,包括家裡的家具擺設,媽媽的身體變化,甚至整個家庭的生活節奏都會發生影響。

大寶作為家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成員,提前告訴他家裡未來會發生的這個變化,是非常有必要。

這樣做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重視和尊重,而孩子非常需要被重視的感覺,那是他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而在表達方式上,父母要給孩子更多正向的描述,比如他會有一個弟弟(妹妹)陪他(她)一起玩,他會多一個朋友,一個小夥伴,會有一個人叫他(她)哥哥(姐姐),讓他感覺到,這會是一件美好的、值得期待的事。

父母對於二寶的到來可能會有很多的擔憂和焦慮,但是儘量不要把這些焦慮的情緒傳遞給孩子。

孩子本來就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的,如果再有人用一些語言嚇他,即使大人認為是開玩笑也不可以。

比如說「媽媽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爸爸更喜歡妹妹」這樣的說法,就會讓孩子覺得弟弟(妹妹)的到來是一件特別恐怖的事情,就會對二寶變得很排斥。

2.明確家中物品的歸屬

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來說,是自我意識萌芽的時期,對於物品的歸屬也會非常敏感和重視,通過這些孩子不斷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尤其是3-6歲期間,孩子對父母的依賴關係仍然很強烈,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時期,因此,如果大寶處於這個階段,我們也不能忽略了這一點。

哪些是大寶的東西,哪些是未來二寶的東西,都需要很清楚地區分出來。

家裡有些衣物和玩具,大寶已經用過了,父母留給二寶也用,一定注意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徵詢大寶的意見,要在他同意的情況下留給二寶,而不是私自把東西從大寶那裡拿走。

3.讓大寶參與到迎接二寶的過程中來

對于大寶來說,二寶是陌生的,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很可能卻又經常被父母掛在嘴邊,家裡的很多事情又都圍繞著,大寶能夠感受到大家對二寶的重視,但是大寶對二寶的感情卻不是一下就能建立起來的,需要一個過程。

4.尋找其它可陪伴的替代方式

由於二寶的到來,媽媽的身體發生了變化,可能沒有原來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大寶了,爸爸也可能忙於照顧家庭的其他事務而沒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大寶。

首先,一定要告訴大寶,爸爸媽媽對他的愛是一樣的,沒有減少的。對他的關心和重視也是一樣的。

其次,就是一定要做到。

比如可以藉助爺爺奶奶或者其他人的力量保證對他的陪伴時間,父母還可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跟孩子保持聯繫,保持日常的關注,詢問他每天的心情,玩了什麼,吃了什麼等,讓他感受到他仍然是被關心和關注的。

第三,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陪伴孩子的質量。

玩遊戲、讀繪本,都是對6歲以前的孩子特別重要的陪伴內容。

而當孩子在7歲以上,則需要父母能夠每天跟他聊一聊,他的心情,他的感受,他的見聞。

二、同等待遇,不給孩子貼標籤

年齡是後天不可更改的天生因素,如果用這個原則和要求來讓哥哥(姐姐)必須讓著弟弟、妹妹,而不是就事論事的話,會對兩個孩子的關係以及各自的成長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在有一期的《放學後》中,就有這樣一對父母,總是在和姐姐強調,弟弟還小,你是姐姐,你大,你要讓著弟弟。

尤其是當兩個孩子的年齡差比較小(比如,5歲以內),同時兩個孩子又都在學齡前,會更容易造成這兩個孩子矛盾不斷,升級到動手打架。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自我意識、安全感建立的敏感時期,對於自己的物權很敏感,秩序和界限也很敏感,對於事物的認知比較單一,角度不像成年人一樣多元,需要非常明確的關於正確與錯誤的是非判斷標準,並且是前後保持一致的。

因此在調解兩個孩子的矛盾時,應該首先充分尊重每個孩子他們各自的物權以及需求,而不是以年齡為條件硬要求某一方為另一方」犧牲「。

無論年齡大小,孩子們得到的尊重和重視應該是一致的。

充分的尊重能讓每個孩子感覺到自己是獨立和安全的,同等被接納的,這樣他們才有餘力去關愛他人、為他人考慮。

在學齡前的階段,孩子的語言能力相比成年人還是比較弱的,他們的心理有委屈也不一定能說的出來。

尤其是常常要讓著小寶的大寶,長期憋在心裡,就有可能會造身體上的不適反應,更嚴重地就可能會做出一些常常令父母意想不到的傷害行為。

其實這些的根源就在於孩子心理需求長時間得不到滿足而導致的。

三、合理分配陪伴時間,提早規劃

孩子也會經常觀察大人:媽媽有沒有分配給我足夠的時間,跟弟弟(妹妹)一樣多?

所以對於陪伴大寶的時間要提早規劃。

1.需要固定頻次

不能想起來了就關心一下,有事情了才關心一下,而是根據家庭的狀態固定出一個時間來,每到這個時間就要關注大寶,時間可能不需要很長,就幾分鐘,一個眼神,幾句話,但是需要有。

2.有固定的內容

每次對大寶的關心詢問,除了日常的吃喝拉撒以外,一定要關注他的心情,他關注的東西,這樣會讓大寶覺得他是在關注他的。

3.高質量的陪伴

可以建立媽媽和大寶之間獨有的小安排、小秘密、小默契,比如媽媽會每天或者每隔幾天給大寶講一個故事,或者做一個小手工,這樣即使媽媽沒有像以前一樣長時間陪伴大寶,大寶仍然能夠感受到媽媽對他恆定的關注和愛。

家有倆娃,看著他們慢慢的長大,自豪感和滿足感是雙份的!但是要他們「相親相愛」,還是「互虐相殺」就看你如何引導了。

相關焦點

  • 你真的有做到不偏心嗎?二胎寶媽3招讓二寶友好相處
    我說服大寶,借她一次,但大寶不情願。小寶上學後,我說大寶你比妹妹大8歲,水杯你自己也不用,就借小妹,要學會疼小妹。但大寶卻堅持是她的東西,不能給。還說我偏心。 聽了她的話,我一愣。靜下心來思考:難道真的是偏心嗎?這句話,大寶說了好幾次。我每次都解釋給她聽,但貌似被說服的好,卻仍認為我偏心。
  • 有兩個孩子的你能做到不偏心嗎?
    在沒有生二胎以前,一直不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父母會偏心?明明都是自己十月懷胎倖幸苦苦生下來的孩子,都是自己的骨血,卻遭遇不同的待遇!自從我們家老二呱呱墜地之後,身為媽媽的我真的能深切體會到為什麼父母會偏心了,真的是不由自主的。我們家老大也是女孩、老二也是女孩,所以不存在性別差異的偏心。
  • 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有多難,不偏心的父母真的存在嗎
    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不偏心的父母真的存在嗎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什麼父母會不自覺地偏心?他們以為大寶懂事,能體諒父母的辛苦。家有二胎,父母如何端平一碗水?那麼,不偏心的父母真的存在嗎?有時候家長主觀上覺得自己不會偏心,但實際上並沒有。二胎家庭不存在真正的「一碗水端平」。
  • 生了二胎真的能一碗水端平嗎?其實你的偏心,早已有所徵兆
    「我還不公平嗎?弟弟有什麼,姐姐就有什麼。買東西從來都買兩份,什麼都沒給她少過!」類似的話,相信很多二胎家庭的父母都曾跟其他人這樣抱怨過。從家長的角度裡,他們明明都做到了一碗水端平,對兩個孩子都很公正,為什麼老大總是看不慣弟弟/妹妹,還要埋怨他們不公平?
  • 二胎後,你「偏心眼」了嗎
    然而可能真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生活中好多老大受不了老二的「爭奪」,不惜大打出手,甚至欲將老二推下樓除之而後快,作為父母看到此景是否頓感悽涼。在大多數老大的心中,對老二是充滿「怨恨」的,造成這種恨意的不是老二的到來,而是父母不經意舉動的累積。
  • 生了二胎真能一碗水端平麼?其實父母的偏心,孩子早已一清二楚
    有些父母對於這種老大很是不滿,認為自己都已經夠公平的了,為何老大還不知足的厭惡弟妹,反抗父母呢,其實這真的不該怪老大,老大真的夠委屈了。父母對二胎真能一碗水端平麼?甚至在老大不懂事的時候,父母還會抱怨與批評,試問父母理智的考慮一下,還會覺得自己一碗水端平了麼。一碗水端平不是說二胎有的東西老大都有,也不是說讓老大先選,而是從心底,從情感上父母做到公平,但父母做到了麼,想必沒有吧,很正常,二胎出生後,父母公正的天平就已傾斜。
  • 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只是說說,父母想不偏心真的很難
    ,"一碗水端平"只是說說,父母想不偏心真的很難很多年老的或者年輕的父母都有這樣的思想,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會毫不保留的愛著每個孩子,但是只有真正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只是說說。
  • 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只是說說,父母想不偏心真的很難
    這典型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在現在這個社會已經很少了,但是偏心的想像卻是不少的。特別是在二胎家庭中,由於父母的無意識的偏愛而對孩子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只是說說,父母想不偏心真的很難很多年老的或者年輕的父母都有這樣的思想,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會毫不保留的愛著每個孩子,但是只有真正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只是說說。在對待的孩子的過程中,你的行為與思想已經表明你偏愛其中一個孩子。
  • 有了二胎才知道,一碗水端平實在太難了,偏心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女兒你要記得,你弟弟長大之後你一定要什麼都讓著他,因為媽媽懷他的時候,你一直騎在他身上」,這句話徹底引燃了網友的怒火。·孩子還沒出生我就替姐姐感到難過,以後不知道都受些什麼委屈。·你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就別當媽,你覺得你這麼說很對嗎?
  • 二胎家庭裡,為什麼二胎總是最得寵的?父母偏心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而父母之所以這麼做,也總是有自己的原因,家長總是覺得「十根手指各有長短」,偏心二胎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在很多情況下,父母都會喜歡這樣活潑可愛的孩子,而且,二胎都聰明,仗著自己可愛在家裡面非常非常得寵,小嘴也甜,父母再生氣也不會真的斥責什麼。
  • 生了二胎才知道人心永遠是偏的,偏心對孩子的傷害,你了解嗎?
    導讀:生了二胎才知道人心永遠是偏的,偏心對孩子的傷害,你了解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生了二胎才知道人心永遠是偏的,偏心對孩子的傷害,你了解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生完二胎,才知道人心永遠是偏的,偏心對孩子的傷害,父母了解嗎
    生二胎之前,父母總是信誓旦旦地拍著胸脯說,對孩子絕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可是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圓圓在婆婆和丈夫的勸說下,也萌生了再生二胎的心,最好是生個兒子,這樣一兒一女正好成了「好」字。起初,圓圓和12歲的女兒溝通,當時女兒正直青春期,說什麼也不同意媽媽再生娃,認為周圍人會嘲笑自己。
  • 生了二胎才知道天下父母都偏心,偏心對孩子的傷害,你留意了嗎?
    「百分之百,」川普繼續說,「為了這次採訪,我可以說是你。但其他時候,百分之百一樣愛。」小唐納德也隨即回應說:「我會記得的」。當然了,這個答案能不能被大兒子小唐納德接受,我們也是不知道了。一、95%的父母都偏心,剩下的5%只是不願意承認而已《時代》周刊高級編輯傑弗裡克魯傑說的:95%的父母都偏心,剩下的5%只是不願意承認而已。加州大學人類和社會發展學教授凱薩琳孔戈爾,曾經對384對兄弟姐妹以及他們的父母進行過研究。
  • 生二胎前立誓一碗水端平,做到了嗎?其實,只需要做到一點
    ,所以下定決心要老二之前,她就曾發誓要做到「一碗水端平」,絕不偏心。「媽媽壞,我就說了媽媽只疼弟弟不疼我,你真偏心!」老大生氣地抱怨。,做到了嗎?其實,只需要做到一點「偏心」這個詞,刺得小芬內心生疼。明明內心裡對兩個孩子都非常疼愛,但為什麼老大總是認為媽媽不再愛她?怎樣才能做到公平呢?二胎家庭,親子關係如何平衡成了困擾父母的難題。
  • 二胎家庭普遍存在的一種「偏心」,一箭雙鵰,兩個孩子均會受傷
    如今多數80、90後二胎家庭衍生出一種「新型偏心」,無關性別,對娃傷害更大。,並向其保證:「不管生的是弟弟還是妹妹,媽媽都會一直愛你的,我保證不偏心。」,但是有口無心的話總會傷了孩子的心,本想一碗水端平,可生了老二後,真的沒辦法做到公平。」
  • 二胎家庭,父母為何會偏心?其實並非有意,注意以下幾點可改善
    這天,兩個小孩在一起玩玩具,突然小寶弟弟哭了起來,原因是姐弟兩爭搶同一個玩具,見狀劉女士便對姐姐說:「弟弟還小,你應該多讓讓他,可以玩一個別的玩具啊。」沒想到女兒哭著控訴道:「他搶了我的玩具,還要我讓著他,每次我做錯了事你就罵我,弟弟做錯事你就說他小,有時候他打我小報告,你還誇他聰明,你們太偏心了。」
  • 二胎家庭,父母一定要偏心
    這不是重男輕女,這只是偏心老二。有了老二,是會忙很多,但至於不能給老大做飯嗎?至於接不了孩子嗎?至於沒時間和老師交流嗎?因為父母的偏心,老大的心理陰影一直持續到成年,要跑到網上吐槽,看得我真想順著手機爬過去,抱著那個孤單的她安慰一下。
  • 二胎家庭,父母是否真的做到「一碗水端平」?有沒有絕對的平等?
    01、為什麼孩子就是覺得你偏心?知乎上有一個很火的提問:生了二寶以後,你對兩個孩子的愛能做到平等對待嗎?問題下面的留言,絕大多數父母都回答說:不會偏心。然而,到了現實生活中,能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的又有多少呢?
  • 有了二胎,這4個細節你注意了嗎?可能讓大寶覺得你偏心!
    有了二胎之後,不知道爸爸媽媽在一些細節上有沒有考慮過,你們的這些很平常的做法,在大寶看來太偏心了。雖然有了二胎,大家會側重一下小的,但是還是應該照顧一下大寶的心理。在剛剛有了二胎之後,大寶很難一下子接受,所以家中一定要注意哦。
  • 都是親生的孩子,為什麼生完二胎父母會偏心?心理學家給出解釋
    前幾天和閨蜜聊天的時候,他直接說自從生了老二,自己的心理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的時候沒有生二胎之前總聽到別人說,自己有了兩個孩子一定會一碗水端平,不會偏心,但是真等到自己有了兩個孩子,卻發現帶兩個孩子真的是太辛苦了,所以就把大寶送回老家,讓奶奶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