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二胎才知道天下父母都偏心,偏心對孩子的傷害,你留意了嗎?

2020-12-11 米朵的蘋果

2020年6月18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大兒子小唐納德採訪時,小唐納德直接拋出了一個問題:「誰是川普家族裡你最愛的孩子?為什麼會是伊萬卡?」

在鏡頭前,川普先是撇了撇嘴,然後尷尬的將頭轉向一邊。

然後微笑的正視小唐納德說:「都一樣愛,百分之百。」

「百分之百?」小唐納德問。

「百分之百,」川普繼續說,「為了這次採訪,我可以說是你。但其他時候,百分之百一樣愛。」

小唐納德也隨即回應說:「我會記得的」。

當然了,這個答案能不能被大兒子小唐納德接受,我們也是不知道了。

一、95%的父母都偏心,剩下的5%只是不願意承認而已

《時代》周刊高級編輯傑弗裡克魯傑說的:95%的父母都偏心,剩下的5%只是不願意承認而已。

加州大學人類和社會發展學教授凱薩琳孔戈爾,曾經對384對兄弟姐妹以及他們的父母進行過研究。

發現有65%的母親和70%的父親表示自己偏愛某一個孩子。

不過因為在研究的過程中,很多父母總會想辦法儘量掩飾自己的偏心,因此研究人員則認為這個調查出來的比率比實際要偏低一些。

那麼,父母的偏心到底有多傷人呢?我們來看看這兩位網友的經歷:

一位在上海正在上大一的女生,家裡13歲的弟弟偷用爸爸的銀行卡,充了7800塊錢的遊戲。

害怕被爸爸發現收拾弟弟,自己又沒錢補上這個窟窿的媽媽,打起了女兒的主意,讓女兒一個月內想辦法把錢補上。

於是聽話的女生同時打了四份工把錢補上了,自己一個月內只花400吃飯,導致有上頓沒下頓,最後因為胃出血急救進了醫院。

網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紛紛給她留言和安慰。

另一位網友的遭遇更加匪夷所思,父母不給自己過生日也就罷了。

離譜的是第二天小侄女過生日,父母跟親戚一起大操大辦,還給小侄女買了一架鋼琴。

當她忍不住在父母面前傷心的哭起來時,引來了一頓打。

老實說我自己也是來自多子女家庭,明白父母的偏心是怎麼回事。但這兩位網友的經歷還是忍不住讓人唏噓和心疼。

我們可能都有一個疑問,同樣是一個媽媽生出來的孩子,為什麼父母會偏心呢?

原因無非有以下幾種:

性別不同、出生順序不同、長相不同、個性不同、孩子優秀程度不同、自己投入照顧孩子的精力不同等等。

當然有些父母偏心的理由也是與眾不同的。

比如我們小區有位阿姨,有兩個女兒,阿姨總是偏愛小女兒多一些,並且毫不掩飾對大女兒的嫌棄和厭惡。

阿姨也跟我們小區的人說,她偏心的緣故是因為大女兒太像自己的婆家人了,而她與婆家的關係早就鬧翻惡化。

每次當她看到大女兒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不愉快的聯想,因此非常不爽。

其實所謂父母的「偏心」種種理由,也不過是人性的展現而已。

心理學專家武志紅曾經說過,每個孩子的功能不同,決定父母對待方式不同,導致的結果也不同,也就是父母偏心的最本質的根源。

那麼從這句話來看,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導致父母的偏心嗎?

當然不是,從上面例舉的原因來看。

父母格外格外偏心的那個孩子,並不是因為他本身比他的兄弟姐妹要優秀,而是因為那個孩子符合父母心底的某些期望。

心理學家認為,就跟孩子偏愛哪個玩具的心理沒有太大的區別。

並且每個孩子出生的時候,父母都處於不同的人生階段。

每個人生階段父母的金錢、感情狀態、精力、智慧都會有所不同,這就導致了父母對不同的孩子一定會有差別。

所以說,父母會偏心並不是因為自家的孩子不夠好,而是父母自身的經歷、情緒、信念造成的。

二、父母過度偏心的危害

不管是被偏心的一方,還是被委屈的一方,父母對孩子過分偏心,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偏心嚴重,可能會變成孩子一生的陰影!

1、影響孩子孩子性格的養成

孩子非常的敏感脆弱,父母的偏心,很容易讓他們陷入自卑和抑鬱當中。

對孩子性格的正確的養成不利,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不被偏心的孩子,內心自卑敏感和脆弱,也容易形成討好型的人格。時間久了,不被偏愛的孩子會比較的封閉,在家裡有點隱形的樣子。

最後不願主動跟家裡人親近,甚至會對父母和家庭產生牴觸的心理。

一位網友的經歷就挺有代表性:小時候總覺得自己不是親生的,一家人吃完飯後,弟弟妹妹可以去玩,而我則必須要洗碗。

家裡的吃的我基本上不敢碰,一家人出去玩我就必須走路而他們開著電瓶車。以至於我選擇不出門而慢慢的他們也不再叫我一起,初中時候心理非常敏感甚至想過要自殺。

而被偏心的孩子則會自私自利、有恃無恐,意志也會相對薄弱些。

但有意思的是,多子女家庭幾乎每個孩子多少都會認為,父母最不偏心的孩子就是自己。

為什麼會這樣呢?有兩個原因:

原因1,被偏愛者很難認識到不公平,覺得被偏愛是理所當然的。只會想要得到更多。

原因2,受冷落的孩子不自信,喜歡比較。這類孩子很容易鑽牛角尖,對父母的愛也總是斤斤計較,總感覺父母不疼自己,只疼其他的兄妹。

2、孩子間的關係惡化,家庭不和睦

家庭中正常關係的失調,是以後產生精神和情緒的各種病態的肥沃的土壤。——(美)杜威《經驗與教育》

父母偏心的家庭,孩子之間很容易不團結,一方蠻橫無理,另一方產生敵對心理,大家互相嫌棄,互相厭惡,甚至毫無手足之情。

這樣的家庭,幾乎毫無和睦可言。

太過嚴重的偏心,不僅引起家庭矛盾,可能還會造成家庭悲劇。

2019年1月25日,廣州一小區,因為父母偏愛弟弟,18歲的哥哥趁全家熟睡時,竟然將8歲的弟弟砍殺了。

3、父母老了養老堪憂

其實偏心嚴重的父母,結局都不會美滿,父母越偏心,老了可能越沒人養。

被偏愛的孩子和不被偏愛的孩子,都不會心甘情願的贍養父母,老無所養的隱患在父母偏心之初早就埋下。

這樣的新聞,我們其實沒少看。

三、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偏心問題

1、讓每個孩子覺得自己是最特別的

大思想家王陽明說:人心難測,每個人的品性不同,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有人說,父母是否偏心,不應該由父母來評判,而應該由孩子來評判。

只要孩子覺得你不偏心,你就是不偏心。哪怕你內心和實際行動對其中一個子女真的有所偏愛。

其實,所有的子女並不是要求父母只愛自己,他們要求的其實是「公正」,看清楚是「公正」而不是「公平」。

公正的意思是沒有偏私。

那麼如何達到這種效果呢?很簡單,就是要讓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在父母眼裡是最特別的那個。

因為獨一無二的愛,特別的愛,才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那種愛。

更重要的是,父母要用獨特的愛讓孩子接受不公平。

因為不公平,才是人生的真相,包括父母偏心裡的不公平。

具體如何讓孩子感到在父母眼裡自己是特別的,還需要每位家長多多用心觀察自家的孩子,找出每個孩子的優點培養和放大他的優點。

孩子有了自己獨特的優勢,這時候再給孩子們充足的愛,自然就能包容父母偏心裡的不公平。

當然父母就算再偏心,也不能肆無忌憚毫無顧慮的表現出來。

比如,你可以給姐姐買幾十塊錢的玩具,但是你不能轉頭就給弟弟買幾百塊上千塊的玩具。

這種做法,換做是任何人,心理都不會舒服。

畢竟衡量是否受到父母偏心傷害的評價權,在孩子們的手裡。

2、不每時每刻追求絕對的公平

儘管父母要注意「不要把偏愛表現出來」,但也絕對不是說要走向另一個極端,對子女每時每刻都做到「絕對公平」。

因為一旦你想這麼做了,很多時候父母會被逼著做出很多徒增煩惱的傻事。

比如,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沒有對抗的手足》裡,有位媽媽就描述了自己試圖「追求絕對公平」的糟糕經歷:

我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長著一頭可愛的捲髮,是全家所有孩子裡頭髮最漂亮的那個。可是,我堅持認為,兩個孩子應該享受同等的待遇。於是,我不顧孩子的反對,堅持把她帶到了理髮館,把她頭上好看的捲髮通通剪掉了。我的孩子那天一直哭一直哭,不想跟任何人講話,他覺得自己像一隻被拔光了毛的雞。到現在為止,我的孩子也沒辦法原諒我這個媽媽。

其實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既不能不公平,又不能絕對公平。

因為「一樣的愛」,有時候和「愛得少」沒什麼區別。

3、要關注孩子的感覺

比如,我跟兒子出去給他買玩具了,但是卻沒有給姐姐買

姐姐很失望,如果我這樣對我女兒說:姐姐你不需要新玩具,你之前剛買的玩具還好好的,可是你弟弟的玩具已經又破又舊了。

聽上去是不是很合乎邏輯?但是我們大人不要忘了一點,有的時候特別是當孩子們失望的時候,他們是不講究邏輯的。

他們需要的只是父母關注他們的感覺。

這個時候,我描述出姐姐的失望的感受,接納她的感受,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所以我應該對姐姐說:「你看見弟弟有新玩具但是你沒有,你會覺得有點難過是嗎?雖然你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給弟弟買,而沒有給你買,但你仍然感到不舒服對嗎?」

如果我對姐姐的失望感到不理解、不接納。甚至覺得她不懂事而大發脾氣,強迫她去接受我的觀點,那肯定會傷害我們之間的親子關係。

父母對孩子失望情緒的理解和接納,會真正的幫助孩子,讓他們學會如何正確的對待生命中的不公平。

4、弱化兩個孩子之間的競爭

根據以上的建議,當你的孩子問你涉及到「不公平」的問題時,可以學一學這個媽媽的回應:

姐姐:「弟弟的牛奶為什麼比我多?」

媽媽:「你還餓麼?餓就再來一點,家裡每個人的合理需求爸爸媽媽都會滿足的。

不過,在要更多牛奶之前,你確定自己能夠喝完那麼多嗎?喝太多了你會不會肚子不舒服?

姐姐: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多?

媽媽: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呀,你和弟弟的食量就是不一樣的。你就是你自己,獨一無二的你。

比如說,你是愛美的女孩子,如果每次給你買裙子,是不是也要給你弟弟買一條?

姐姐:哈哈哈,弟弟穿裙子!

媽媽:所以,爸爸媽媽其實是不可能絕對的公平對待每個人的,爸爸媽媽喜歡你,只是因為你是你,跟別人都不一樣的你。

從那以後,這位媽媽再為沒有被類似的問題困擾過了,因為她聰明的弱化了兩個孩子之間的競爭。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比不上孩子教育的成功;任何事業的失敗,都比不上孩子教育的失敗。」

所謂的「一碗水端平」其實是很難做到的。父母只有儘可能的顧及到孩子的感受,公正的對待每個孩子,保證給每個孩子都充足的愛。

弱化孩子們之間的競爭,讓他們感到自己在父母的眼裡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孩子們才會包容和接受父母所謂的「偏心」帶來的不公平,整個家才會是和睦的。

相關焦點

  • 生完二胎,才知道人心永遠是偏的,偏心對孩子的傷害,父母了解嗎
    生二胎之前,父母總是信誓旦旦地拍著胸脯說,對孩子絕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自從圓圓懷孕後,女兒成績不僅極具下滑,就連回家也是立馬鎖房門,絲毫不想和父母說話。就這樣在尷尬的氛圍中,圓圓生下了小兒子,至此三口小家變成了四口之家。有一次,圓圓接到公司緊急電話需要立馬去趟公司,當時就把小寶交給了大女兒看管,等到兩小時過後圓圓發現小兒子臉上有個小紅印,問了句「寶貝,你掐弟弟了嗎?
  • 生了二胎才知道人心永遠是偏的,偏心對孩子的傷害,你了解嗎?
    導讀:生了二胎才知道人心永遠是偏的,偏心對孩子的傷害,你了解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生了二胎才知道人心永遠是偏的,偏心對孩子的傷害,你了解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了二胎才知道,一碗水端平實在太難了,偏心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家庭都加入了二胎生育大軍,很多家庭都覺得,家裡面孩子多一些確實很不錯。尤其是一些有老人的家庭,在老人的心裡,始終有一種「多子多福」的想法,覺得,一個家庭只有孩子多了,福氣才更多。
  • 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有多難,不偏心的父母真的存在嗎
    ,父母都是偏心的。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有多難大多數父母偏心較小的孩子此話一出,大家都很驚訝。一般都是較小的孩子被偏愛,為什麼小S反而偏心較大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什麼父母會不自覺地偏心?家有二胎,父母如何端平一碗水?那麼,不偏心的父母真的存在嗎?
  • 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只是說說,父母想不偏心真的很難
    特別是在二胎家庭中,由於父母的無意識的偏愛而對孩子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一碗水端平"只是說說,父母想不偏心真的很難很多年老的或者年輕的父母都有這樣的思想,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會毫不保留的愛著每個孩子,但是只有真正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只是說說。
  • 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只是說說,父母想不偏心真的很難
    這典型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在現在這個社會已經很少了,但是偏心的想像卻是不少的。特別是在二胎家庭中,由於父母的無意識的偏愛而對孩子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只是說說,父母想不偏心真的很難很多年老的或者年輕的父母都有這樣的思想,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會毫不保留的愛著每個孩子,但是只有真正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只是說說。在對待的孩子的過程中,你的行為與思想已經表明你偏愛其中一個孩子。
  • 偏心是把看不見的刀:父母不「偏心」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飯桌上,媽媽給哥哥夾菜,從來都當蘇明玉不存在;有好吃的總是留給兩個哥哥,蘇明玉只能將就著吃,她還要承擔各種家務活;為了供大哥去美國上學,父母將明玉的房間賣了,她向父母討說法,卻挨了一頓罵:「我們的房子,賣了還需要徵求你的建議?」
  • 10歲女孩因父母偏心跳樓,媽媽跪求原諒:父母偏心的傷害有多大?
    說起父母的偏心,算是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很少會有人公開地說,但事實上又普遍存在。出身於多子女家庭裡的孩子,往往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感覺。隨著二胎家庭的增多,以後因為父母偏心而引發的家庭矛盾,恐怕會愈發常見,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並給予更多關注。
  • 都是親生的孩子,為什麼生完二胎父母會偏心?心理學家給出解釋
    前幾天和閨蜜聊天的時候,他直接說自從生了老二,自己的心理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的時候沒有生二胎之前總聽到別人說,自己有了兩個孩子一定會一碗水端平,不會偏心,但是真等到自己有了兩個孩子,卻發現帶兩個孩子真的是太辛苦了,所以就把大寶送回老家,讓奶奶帶。
  • 還在對孩子差別對待嗎?父母偏心對孩子的傷害,家長一定要重視
    我們都知道,現在每個家庭都有一到兩個孩子,父母對孩子的親疏也不一樣,最明顯的是出現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的家庭,由於宗族觀念,很多家庭一般都會比較偏愛男孩子。父母偏心對孩子的危害極大,主要提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我就是最偏心媽媽」,生了二胎,才發現一碗水端平是最大的謊言
    相信在生二胎之前,因為知道偏心對孩子成長的危害,許多父母都會暗暗下決心,就算二寶出生,自己也會對兩個孩子一樣好的。就算自己沒想過,身邊的朋友也總是會說,"當二寶出來後,可不要就不喜歡大寶了,要一碗水端平",這時的父母也會肯定地說"當然不會"。
  • 父母偏心對孩子的傷害可能是一輩子的,主持人朱迅說母親做事太絕
    朱迅聲淚俱下地說:「這麼多年,我一直有一個心結,媽媽你到底愛我嗎?」她覺得,媽媽的笑容很燦爛,說話嘴很甜,就是做事情太絕了。媽媽,是一個多麼溫暖的詞彙,可是在朱迅心裡卻成為了永遠的痛。提到父母偏心這個話題,在我們國家很多非獨生子女家庭裡都是存在的。
  • 家有多孩的你是偏心的,只是你沒意識到,偏心對孩子影響不能小看
    小雅最近生了二胎兒子,兒女雙全的新生活讓外人羨慕不已。小雅的大女兒今年五歲了,平時乖巧懂事,在家除了看書學習,還會時不時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幹活,一家人其樂融融。本來相安無事的生活,誰知,自從生了二胎後,小雅時常跟我抱怨,日子太難過了。原來她發現,女兒現在變得特別暴躁,還很喜歡跟弟弟爭。
  • 凡是生完二胎,父母都背上了「偏心」的惡名!
    昨天寫了一篇關於生二胎的文章,有朋友留言說:「後悔生二胎,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大寶天天說現在沒有人喜歡她,所以人都喜歡小弟,對大寶有太多的虧欠。」確實如此,生完二胎之後,生活再苦再累都不怕,經濟緊張缺錢也不怕,怕的就是如何平衡處理大寶與二寶之間的關係。現在生二胎,大多數與老大之間有一定的年齡差,少六七歲,多的十多歲。對大寶來說,家長一直把他們當獨生子女對待,獨享了父母所有的愛。
  • 「我就是偏心媽媽」,二胎媽媽無奈哭訴,生二胎後公平是最大謊言
    其實在二胎政策開放的初期,很多家庭都在計劃著著生二胎,但是等到二胎出生的時候,父母才發現,由於父母的偏心,很多大寶傷害二寶的事情頻頻發生,於是就有很多旁觀者直言:若我成為父母就要做一個公平的父母。然而有了二胎後,父母才發現公平是最大的謊言。
  • 男孩當眾「怒斥」父母偏心妹妹,看到妹妹長相,網友:很難不偏心
    父母偏心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相信這是獨生子女體會不到的痛,但是在二胎家庭中卻有可能讓孩子深受其害。雖然父母口口聲聲都說自己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的真的屈指可數,也許有的時候在無形中,他們已經傷害了孩子而不自知。在一檔真人秀節目中,一個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對著臺下的觀眾,對著鏡頭,開始訴說自己的委屈,痛斥爸爸媽媽偏心妹妹,讓他很苦惱。
  • 生了二胎真能一碗水端平麼?其實父母的偏心,孩子早已一清二楚
    >「你要給弟弟妹妹玩一會,要分享不能這麼自私」「弟弟妹妹怎麼哭了,你幹什麼了」也許父母只是隨口一問,或隨口一說,但實際上都會對老大造成很大的傷害,二胎年紀小,父母不可避免的會對二胎多照顧一些,根本顧不上老大。
  • 父母發現女兒「記仇本」,內容讓母親自責,別讓偏心傷害到孩子
    現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再加上國家鼓勵生二胎,讓許多家庭紛紛都走上了二胎的道路,尤其是年輕的夫妻,經常會選擇要2個孩子,認為2個孩子的家庭會更加的幸福和甜蜜,但事實上,想像和現實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父母們經常會因為兩個孩子的做法而頭疼。
  • 生完老二,不喜歡老大:父母的偏心到底要怎麼拯救?
    最近跟二胎閨蜜喵喵聊天,她說起自己家的老大,一臉恨鐵不成鋼,言語裡滿滿都是嫌棄,而說起自己的老二,則滿滿的愛意。我說:「你真的太偏心了。你是不是忘了,前幾年只有老大時,你也是對她各種疼愛?」喵喵被我說得有點不好意思,辯解道:「以前是只有老大,沒有對比,所以只能疼著愛著。
  • 兒子當眾「斥責」父母偏心妹妹,看清妹妹臉後,網友:不偏心都難
    (文|歪媽)二胎放開後,獨生子女家庭就成為稀有產物,很多家庭選擇生二胎。但隨著二胎家庭越來越多,家長偏心的情況變得屢見不鮮。家長的偏心,對每個孩子來說都不是好事兒,並不利於孩子們的成長。有一檔綜藝節目,節目組專門走進不同階段的學校裡,讓孩子們可以在家長以及全校師生面前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有一個小男孩天天(化名),就借著這個機會,在講臺上把自己的父母「痛斥」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