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孩因父母偏心跳樓,媽媽跪求原諒:父母偏心的傷害有多大?

2020-10-03 樹苗心理

說起父母的偏心,算是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很少會有人公開地說,但事實上又普遍存在。出身於多子女家庭裡的孩子,往往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感覺。

隨著二胎家庭的增多,以後因為父母偏心而引發的家庭矛盾,恐怕會愈發常見,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並給予更多關注。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

江西景德鎮的一個10歲女孩因和姐姐鬧矛盾,覺得父母偏心,便準備跳樓輕生。視頻裡,媽媽跪地求孩子原諒:

「我會改的,媽媽現在已經改了好多了。」

「你也知道,媽媽平時就是聲音大一點,其實脾氣沒什麼的,哪天有好東西我不是寵著你的?姐姐有的你也有。」

媽媽不停地解釋,但孩子坐在陽臺邊緣背對著父母,一直沒有說話。

萬幸的是,消防員趁小女孩不備將其救下,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樹苗心理專家金醫生認為,小女孩走到這一步,絕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一定是受到不少的委屈。而從孩子媽媽的話裡,也能發現偏心的情況的確存在,而她自己也意識到了,並試圖改變。

美國加州大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65%的母親和70%的父親都承認自己更偏愛某一個孩子。

主觀上來說,大部分父母都想一碗水端平,也知道偏心對孩子不好,但往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01關於父母偏心的心理學解釋


在前述的調查中,研究人員同時也發現: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往往更偏愛老大。

心理學家弗蘭克·蘇洛威認為,這是一種刻在人類基因裡的生存和繁衍策略。在其所著的《天生反叛》一書中,他解釋道:「父母偏愛那些最大最健康的後代,因為這些孩子有更多的機會生存下來,把家族的基因代代相傳下去。」

老一輩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其實就根源於此。

那麼,「老大」出生時能獨享各種資源,在有了弟弟妹妹後,又可以憑藉著「老大優勢」來繼續贏得父母的偏愛,後面出生的其他孩子該怎麼辦呢?

為什麼在生活中,父母偏愛其他孩子的情況也很多?

其實,「老小」也有獲得父母關注的辦法,那就是展示自己的柔弱和需要被照顧感。

因為心理學家們也發現:父母會偏愛那些更會「鬧騰」的孩子,而較少關注性格好的孩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而且,當孩子弱小的時候,也的確需要父母給予這個孩子更多照料和關注。在二胎家庭裡,父母對「老小」投入的精力更多,就屬於這種情況。

另外還有一個導致偏心的因素,就是長得是否像父親。對於父親而言,他們會更偏愛長得像自己的孩子。理由也很簡單:因為長得像,就更確定孩子是自己親生的。

上面這三點,部分解釋了父母偏心背後的心理機制。但不管父母偏心的原因是什麼,也不管承認與否,父母的偏心都瞞不過孩子的眼睛,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也是難以估量的。

02父母偏心毀掉的是所有孩子


在微博上,有一個很熱門的話題:「父母可以偏心到什麼程度?」

隨手翻一翻網友們的評論,讓人心疼:


@努力賺錢der小餅乾:「我媽媽從小就偏愛我姐,我高考完那年因為時間很充裕所以學著做飯 經常做飯給爸媽吃,有一天我姨媽來我家做客,我去廚房幫忙做飯,我炒的菜端到桌子上我媽說這是我姐做的,見人就誇我姐勤快孝順,說我不懂事,其實我真的真的比我姐孝順多了。」

@豬兔子不在啊:「和弟弟同一天生日,生日當天,沒有禮物,沒有蛋糕,沒有長壽麵,甚至連一句生日快樂都沒有,晚上十二點,他們回來了,我問他們去幹嘛了『去給你弟弟過生日了』」

@環遊世界的風:「我弟弟簡直就被父母寵上天,用我媽的話來說就是沒生到兒子比死還難受!而我和我妹呢,我媽經常說的話是你們兩個算什麼東西……」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一個人的存在感,來自於他的感受被另一個人看到。」

對於那些被偏心的父母忽視的孩子,在親子關係中被關注和認可的存在感,是極為稀缺的,他們渴望,卻始終無法得到。

樹苗心理專家金醫生強調:尋找存在感,就是人需要和他人建立關係,從中獲得自己的位置並被認可。如果孩子的這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無法在家庭中找到內心歸屬,會對他的身心健康產生各種影響,並造成傷害。

在二胎家庭中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會因此變得膽小而自卑,並為了討父母的歡心而刻意地假裝乖巧懂事。久而久之,往往會形成低自尊的「討好型人格」,為人處世都缺少個人自主性,一輩子都在為了獲得別人的關注、認可而活著。

另一些孩子,則會因為父母的冷漠,而走上極端,通過種種叛逆行為,來獲得博父母的關注,最後可能以悲劇收場。

這樣的故事,我們在社會新聞裡,還見的少嗎?

而對於那些被偏愛的孩子,往往會仗著父母的寵愛,變成一個蠻不講理的「小皇帝」,養成傲慢、自私的性格。

在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有很多非常自我、情商很低的人,其實都是在家裡被父母從小寵到大的「巨嬰」。他們無法融入和適應社會,也不受別人的歡迎,未來的人生也難免有更多波折。

樹苗心理專家金醫生提醒:很多父母生二胎的初衷,是為了給孩子找個伴,讓他們小時候不孤單,長大了也可以相互扶持。但父母的偏心舉動,卻會成為孩子們反目成仇的導火索,被冷落的孩子不免遷怒於受寵的孩子,當他們長大後,也往往會遠離原生家庭,減少和家人的接觸,以此來撫平自己童年的傷痛。


03最大的公平是給每個孩子特別的愛


對孩子公平,不是買同款衣服、同款書包,給一樣多的零花錢。

而是父母真正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稟賦,懂得他們真正需要什麼,並給予相應的滿足。

如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所言,「明智、成熟、有愛心的父母所持有的觀念會考慮到家庭中每位成員的感受和需求。」


舉個非常有名的例子:

民國的著名思想家梁啓超共有九個兒女,每個孩子都非常出色,被譽為「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九個孩子,現在的父母想都不敢想,但梁啓超卻能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滿滿的父愛。

他給每個孩子都取了愛稱,大女兒叫「大寶貝」,三女兒叫「司馬懿」(原名梁思懿),對小兒子則稱「老白鼻」(英文老baby的諧音)。

長子梁思成結婚時,梁啓超說:「你們如果在教堂結婚的話,老大就可以用我的全名,表示你以長子的資格繼承我全部的人格和名譽。」

在給次女梁思莊的信中,他寫道:「寶貝莊莊,我想你得很,所以我把這得意之作裱成小巧的精美手卷寄給你。」

這一份份父愛背後,是看見了每個孩子的成長和需要。

當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獨特的愛,獲得了認可和肯定,在家裡擁有自己的位置,又怎麼會害怕父母的愛被奪走呢?

04改變偏心需要父母學會自省


在某種意義上,偏心是無法被徹底治癒的人性弱點,但我們也不必陷入某種決定論,更不能因為父母的偏心是一種在進化中發展出來的心理機制,就將其合理化,認為「存在即合理」。我們承認而不迴避偏心的存在,並找出其科學解釋,是為了直面事實,並為此改變。

畢竟,人類和動物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人可以通過內省來超越自身的動物性本能。


「喜歡內省的人由於能夠覺察到自己內心的動機、感受和想法,所以很容易從內心的源頭入手,深度調整自己。內省的人能覺察自身的陰影面,所以也能更有意識地處理這些感受。能夠學會內省,這不僅僅是解決個人問題的捷徑,也會幫助我們成為更完善的人。」

——《給內心的小孩找個家》


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學會內省;為了孩子,我們必須學會內省。

希望這個世界上,偏心的父母能少一點,懂孩子愛孩子的父母能多一點。少一起出於偏心的悲劇,多一個親子教育的佳話。

關注孩子的真實需要,讓他們獲得陪伴和關注,變得自信而有愛,並願意把愛分享出去。這將會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最大成就。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樹苗心理】

歡迎大家搜索關注!

相關焦點

  • 10歲女孩欲跳樓,媽媽跪求原諒:父母偏心的傷害有多大?
    說起父母的偏心,算是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很少會有人公開地說,但事實上又普遍存在。出身於多子女家庭裡的孩子,往往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感覺。隨著二胎家庭的增多,以後因為父母偏心而引發的家庭矛盾,恐怕會愈發常見,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並給予更多關注。
  • 10歲女孩因爸媽偏心姐姐絕望跳樓,父母跪地乞求:我們以後不會了
    10歲女孩因爸媽偏心姐姐絕望跳樓,父母跪地乞求:我們以後不會了>前些天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小女孩因為不滿父母偏心姐姐,從而選擇了跳樓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視頻中小女孩坐在陽臺邊上,兩隻腿已經伸到陽臺外面,母親害怕地跪在地上求女兒不要做傻事。 事情的起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小女孩早上和姐姐吵了一架,父母都站在了姐姐那邊。小女孩感覺被忽略了,再加上平時父母都是偏心姐姐的,一氣之下選擇了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報復父母,表達自己的不滿。
  • 父母的偏心是孩子成長的災難
    前段時間,一個10歲的女孩和姐姐吵架,情緒不好就要跳樓。而房間裡,也正在上演著令人揪心的一幕,媽媽跪在地上,一邊崩潰,一邊求女兒原諒:在現實生活中,多子女家庭,往往很多父母都會存在&34;,父母想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是很難的,偏心總是有的,要麼是重男輕女,要麼是偏愛弱小,而父母這種不平衡的愛,對於孩子心理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 二孩家庭,父母偏心傷害有多大?你絕對想不到
    而在非獨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父母肆無忌憚的「偏心偏愛」無疑對孩子是最深最痛的傷害。這種傷害給他們的成長留下陰影,輕則性格缺陷,重則抑鬱自殺。舉幾個例子:1.認識一個姑娘,從小懂事乖巧,成績名列前茅,高考考上了一本院校。可是家裡條件不允許,父母堅持要她輟學和表姐去廠裡打工,賺錢供弟弟上學。
  • 生了二胎才知道天下父母都偏心,偏心對孩子的傷害,你留意了嗎?
    發現有65%的母親和70%的父親表示自己偏愛某一個孩子。不過因為在研究的過程中,很多父母總會想辦法儘量掩飾自己的偏心,因此研究人員則認為這個調查出來的比率比實際要偏低一些。那麼,父母的偏心到底有多傷人呢?
  • 二胎媽媽跪求女兒原諒,網友:生了孩子,反倒是給自己添堵的
    二胎媽媽跪求女兒原諒,網友:生了孩子,反倒是給自己添堵的說到「父母、孩子、跪」,想必大家第一反應便是孩子對父母下跪。然而,此前在網絡上被瘋傳的一個視頻卻顛覆了許多人的認知。視頻中,這個來自於江西景德鎮的普通二胎家庭裡,年僅10歲的小女兒與姐姐發生一些矛盾後,因為父母處理不當,再加上平日裡父母的諸多偏心行為,導致小女兒一怒之下做出了要跳樓輕生的事情來。
  • 父母偏心,對子女是一種怎樣的傷害?答案很悲傷
    比如,那些被父母偏心對待的孩子,他們內心的創傷會伴隨一生。子女多的家庭裡,有些父母對子女總有所偏向,這種行為其實是一種傷害。那個不被父母待見的孩子,永遠在討好,渴望他們能有一點點回應。這樣的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心裡,在成長過總會變得膽小,怯懦,長大後也總是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對自己不自信,經常忽視自己的感受,喜歡察言觀色,討好別人。
  • 男孩當眾「怒斥」父母偏心妹妹,看到妹妹長相,網友:很難不偏心
    父母偏心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相信這是獨生子女體會不到的痛,但是在二胎家庭中卻有可能讓孩子深受其害。雖然父母口口聲聲都說自己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的真的屈指可數,也許有的時候在無形中,他們已經傷害了孩子而不自知。在一檔真人秀節目中,一個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對著臺下的觀眾,對著鏡頭,開始訴說自己的委屈,痛斥爸爸媽媽偏心妹妹,讓他很苦惱。
  • 8歲女孩偷吃弟弟雞腿,被父母丟在家後欲跳樓,父母態度讓人心寒
    八歲女孩跳樓,竟然是因為偷吃弟弟的雞腿,家長事後的反應讓人心寒前段時間我們小區出了一件大事,對面樓裡有一個八歲的小女孩跳樓了。跳樓的孩子名叫莉莉,在沒有弟弟之前,她也是父母捧在手心裡的小公主,可是一切都在弟弟出生之後發生了改變。弟弟出生以後,莉莉的父母就把很多的精力放在了弟弟身上。雖然她的父母不承認自己偏心、重男輕女,但是種種跡象表明他們嚴重忽略了女兒的感受和需求。
  • 父母的偏心,可能是孩子一生的痛
    有時候,最傷人的往往都是最親近的人,陌生人傷害我們遠沒有親近的人傷我們這麼痛。比如,那些被父母偏心對待的孩子,他們內心的創傷會伴隨一生。那個不被父母待見的孩子,永遠在討好,渴望他們能有一點點回應。這樣的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在成長過總會變得膽小,怯懦,長大後也總是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對自己不自信,經常忽視自己的感受,喜歡察言觀色,討好別人。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對其的關懷和愛護是很重要的。 父母偏心,對子女是一種怎樣的傷害?答案很悲傷。
  • 偏心是把看不見的刀:父母不「偏心」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初心大多是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夠有個伴,但結果往往不盡人意,由於父母很難一碗水端平,家庭矛盾越來越多了。月30日,河南一名正值花季的17歲妙齡少女帶著年僅10歲的妹妹跳河自盡。女孩的遺書中還寫到:一切都是我的錯,我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騙取你們二人的精力。不要責怪蛋蛋,這根本不管他的事,這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壓垮這個女孩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是那口涼皮,也不是她的弟弟,應該是這個家中父母偏心對待孩子的行為。
  • 作弊被抓跳樓|作業沒完跳樓|母親偏心跳樓…你看懂孩子的求助了嗎
    有說是社會影響,有說是家長監管,有說是孩子心理脆弱。我們看到這些事件中孩子在向家長「求助」,他們脆弱的心靈需要有人幫助披上鎧甲。監考發現作弊該不該抓——不抓瀆職,抓了「犯法」近日山西中北大學一大二學生因補考作弊被抓而跳樓自殺的新聞刷了屏。
  • 廣東21歲女孩「殺害親弟親妹案」紀實:父母偏心,遭殃的還是孩子
    每當孩子對父母表示不滿,他們總是會用「天下哪有不疼孩子的父母」來搪塞,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只要不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或多或少都有所偏心。只不過有的父母偏愛兒子,有的父母偏愛最小的孩子罷了。無論偏愛哪一個,勢必會讓受到冷落的孩子受到傷害。尤其是隨著「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各位父母們是否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更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父母偏心,到最後遭殃的還是孩子。
  • 「為什麼我的父母會這麼偏心?」
    有一個情節是,正在上高三的明玉,一心想要考清華,而此時,她大哥也想到美國留學。為了給兒子湊留學的費用,媽媽不僅賣掉了明玉的房間,還要讓她放棄清華,去上不花錢的師範生。媽媽跟她說,「你一個女孩子,上那麼好的學校有什麼用?」這麼赤裸裸的偏心,真實地刺痛了很多女孩。
  • 「新型偏心」正在二胎家庭中蔓延,不是重男輕女,卻更讓人心痛
    ,小孩子年齡小,可愛的特質也更明顯,有科學家發現,嬰幼兒由於需要得到父母呵護,會用他們可愛的特質來吸引父母關注。然而,父母這種偏心卻會給大孩子帶來情感上的傷害。,面對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父母只希望他們乖巧聽話,吃好睡好,即使做錯事,也會因為年紀小而被原諒。
  • 父母究竟可以偏心到什麼程度?網友:老死不相往來
    當我們不是父母唯一被賦予「愛」的對象時,這份愛會不會被平均分配呢?其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無私一視同仁的,有所偏愛這是正常的心理狀態,但不要偏的明目張胆、理直氣壯。父母偏心太狠的結果,就是導致兄弟姊妹不和的最大元兇。最諷刺的是,父母最偏心的那個往往醉不成材、最不孝順。
  • 偏心的父母是兒女最大的災難!
    他現在也特別怨恨父母,已經很久沒跟家裡聯繫了,他現在想想父母的確太過分太偏心了,無休止的壓榨他去貼補弟弟,使他妻離子散,成了孤家寡人一個。而被偏心的弟弟結局也好不到哪兒去,好吃懶做、一事無成,生活一地雞毛。
  • 父母偏心雖然不對,但不要把過錯都推到偏心上
    文/瞬之恆傍晚溜娃時偶遇隔壁鄰居,嘮了幾句,就聽大姐像「祥林嫂」般抱怨自己大兒子多麼不懂事,總是欺負弟弟,不體諒自己,十幾歲了還不如三歲的二兒子乖巧。提到她家二兒子,她總是一臉寵溺欣慰的表情。我心想:怪不得最近總聽到她家雞飛狗跳訓斥孩子的聲音。可她家大兒子平時待人溫和有禮,見長輩都會主動打招呼,而且聽說學習也不差。
  • 為了吸引父母關注,她付出了大代價,父母如何可以做到不偏心
    周曉婕和她父母一聽,不敢相信地看著醫生,媽媽顫聲反問道,「你說我女兒懷孕了?」「是的。」醫生點了點頭,把報告遞給他們。周曉庭醒過來的時候,映入眼帘的是她爸媽、還有姐姐,他們一副複雜的表情看著她,好像有心痛,又有生氣。
  • 二胎家庭,父母一定要偏心
    父母真是偏心!明明老大還是孩子,卻讓她承擔不屬於自己的義務。自己是父母,卻把孩子扔給孩子,還好意思說孩子不負責任。讓老大幫著帶老二,不給孩子留學習的時間,回頭又批評人家不寫作業。或許有人會羨慕:「看,有姐姐多好,都能幫著帶孩子了!」可是我真替姐姐悲哀:自己還是個小公主,就要學著當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