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小麥
-01-
有時候,最傷人的往往都是最親近的人,陌生人傷害你不可怕,可怕的是身邊最親近的人。比如,那些被父母偏心對待的孩子,他們內心的創傷會伴隨一生。
子女多的家庭裡,有些父母對子女總有所偏向,這種行為其實是一種傷害。那個不被父母待見的孩子,永遠在討好,渴望他們能有一點點回應。這樣的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心裡,在成長過總會變得膽小,怯懦,長大後也總是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對自己不自信,經常忽視自己的感受,喜歡察言觀色,討好別人。
雯雯從小到大特懂事,但父母只疼哥哥,雯雯飽受父母偏心之苦。雯雯從小沒有童年。九歲開始,幹家裡所有的家務,哥哥有自己的房間,雯雯沒有;哥哥可以一直上學,雯雯不能;跟哥哥吵架,母親都說怪雯雯不懂事。,每次回想起童年,都是難過的。
雯雯不知道她的父母到底是怎麼想的,不知道為什麼,從小到大,雯雯就是永遠被忽視的那個,吃穿住行都是緊著哥哥。可是他們現在年紀大了,生病住院是雯雯一個人伺候,哥哥一家不出錢,更不出力,家裡拆遷大部分都給了哥哥家,侄子才上小學,就給他準備好了婚房。而當初雯雯結婚,他們什麼都沒陪嫁,還要了2萬塊錢彩禮錢。每次想起這些,雯雯都會淚流滿面。
-02-
有些父母做不到公平對待兒女,總要薄待另一個,而被薄待這個孩子,付出再多,在他眼裡你就是在做你應該做的。而另一個人被偏愛的孩子,哪怕一分錢沒給過,他們依然覺得她好,就是這樣偏心的父母,造成了雯雯內心深深的傷害。
記得小時候,吃飯的時候媽媽,總是不停地給哥哥夾肉吃,十次有九次忘了雯雯,那時候,雯雯的心裡在流淚。別說父母偉大,有的父母偏心的沒法說。所以,現在,雯雯從來不指責有些人對自己父母冷漠,因為你不知道,他們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雯雯從小到大,媽媽不喜歡她,有時她和爸爸生氣吵架了,就拿雯雯撒氣,不是打就是罵,雯雯的媽媽偏心,卻不承認。從小雯雯得讓著哥哥。吃完飯,雯雯不能閒著,要去洗碗,而雯雯的哥哥就可以沙發上躺著看電視。她倆人還能嘻嘻哈哈的聊天。媽媽對溫恩,臉是那麼淡漠,一轉臉衝著哥哥永遠是嘻笑言開。過往的那些心酸,真的是太委屈了。
因為從小就不被父母疼愛,讓雯雯成為了一個冷漠之人,她不相信世界上有愛,只相信自己,只想永遠一個人。後來上高中後,雯雯最怕的就是每周放假回家,那是一種折磨。一直到大學畢業,雯雯回家次數屈指可數。後來去了外地工作更少回了,直到弟弟成家,雯雯才被邀請回去出份子錢,可雯雯已沒了激情回家,感覺沒有家了。
去年雯雯的媽媽去世,葬禮上,雯雯卻流不出一滴眼淚。雯雯說,她的眼淚在童年就流光了,她的媽媽只給了她生命,可真的沒愛過她。
雯雯說:「如有來生,我決不做他們的孩子。」
-03-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對其的關懷和愛護是很重要的。父母偏心,對子女是一種怎樣的傷害?答案很悲傷。這種心靈上的創傷是一輩子都無法癒合的。當父母偏愛其中一個孩子的時候,勢必會對另一個孩子造成傷害。
但凡偏心的父母都愛說的一句話:手心手背都是肉!其實手心永遠在手心裡,手背永遠抵擋一切!有好東西都是手心攥著的,手背卻什麼都沒有。
最不能講道理的事就是父母的偏心,卻也是傷害最大的。父母偏心真的很傷小孩子的心,也許大了以後就不是很在意了,也會孝順父母,但小時候的委屈永遠都在
不管怎樣,當父母的都應該儘可能的公平,照顧好兩個孩子的感受,畢竟都是自己的骨肉。如果處理不好,對不偏愛的那方造成的傷害可能是一輩子都無法彌補的。被冷落的那一方則因為寒心,一年到頭不願意回家,晚年後,偏心父母欲哭無淚,可是傷害已經造成了,心已經疏遠了,即使後悔也是於事無補的。
所以,奉勸所有的二胎家庭的父母,對待子女,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對待,給自孩子們最健康最純潔的愛。
作者:凌小麥,一個渴望在文字的世界裡,執筆流浪一生的女子,用最溫情的筆觸,陪你把生活過成詩。
特別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