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寵愛的順序是怎樣的?不管孝順與否,這幾類孩子父母更偏心

2020-12-19 媽咪有方

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在一個多子女的家庭中,父母總是會不自覺地偏向其中一個或者是多個孩子。而且,總有那麼一個孩子是會被父母不自覺就忽視的。根據美國加州一項調查,有65%-70%的父母,都存在偏心的行為,這種偏心大多是不自覺的。

也許有的人覺得,父母總是會寵愛更加聽話一點的孩子。實則不然,其實在父母寵愛子女的順序裡,有一個「怪圈」。一般情況下,越聽話的孩子反而越不受寵。因為父母覺得聽話的孩子不用自己操心,於是會把更多的注意力和耐心,放在其他孩子身上,這種情況真的很現實。那麼父母寵愛子女的順序是怎樣的?

不管孝順與否,這幾類孩子父母更偏心:

1.會撒嬌博取父母關注的孩子

在兩個或多個孩子的家庭中,孩子們的性格也會有些許差異,有的孩子活潑好動,有的孩子更聽話。而那些喜歡哭鬧撒嬌,以此來換取父母關注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偏心。因為會跟父母撒嬌的孩子,和父母的親密度更高一點,獲得的關注自然也更多。

2.能力出眾、足夠優秀的孩子

在兄弟姐妹中,能力出眾,表現地更加優秀的孩子,更容易獲得父母的寵愛。因為這個孩子一般都是父母在外炫耀的對象,能夠讓他們獲得成就感。慢慢地,父母關注的重心,就會往優秀的孩子身上偏移,有意無意地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

3.最小的孩子

家裡年紀最小的孩子,往往更容易獲得父母的關注。因為在父母的眼裡,最小的孩子更需要照顧。其他年紀大一點的孩子,作為哥哥姐姐也應該讓著自己的弟弟妹妹。因此在生活中,父母會習慣性地把好東西都給最小的孩子留著。

4.各方面不佔優的孩子

除了優秀的孩子外,能力差各方面不佔優的孩子,也容易獲得父母的偏愛。尤其是在孩子成年以後,這種偏愛體現得更明顯。能力差的孩子一般混得不好,而父母總是會給予他幫助,甚至會要求其他的孩子幫助自己的兄弟姐妹。

一些無意的偏心是無法避免的,但是父母可以做到不刻意地偏袒其中一個孩子。那麼有多個孩子,父母要怎麼做呢?

1.不要拉「偏架」

孩子湊在一起,難免會有矛盾。作為父母,在解決孩子之間的矛盾時,不要拉偏架,不能偏袒於其中一個孩子。而是平等對待,有錯就罰。

2.不論男女,一碗水端平

重男輕女一直存在於社會中,這種有害的思想,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得到偏愛的兒子,容易驕縱,性格有所缺陷;被父母忽視的女兒,和父母關係容易有裂縫。因此,不管男女,父母都應該一碗水端平。

今日互動話題:您覺得家裡哪個孩子最不受寵呢?如果有多個孩子,你會不會偏愛其中一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一起解決。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母為什麼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的?3個老人說真心話
    導語:那些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什麼想法?和老二相處的時間多了,我就比較偏心老二。因為老二就是要向著他,就是要多寵他,他才會聽話。為了讓老二聽話,為了讓老二不那麼胡鬧,所以我分了更多的愛給老二,我更偏心老二。林女士:兩個孩子我也沒辦法做到一視同仁,一個個性比較乖巧,一個脾氣比較壞。
  • 父母的偏心,可能是孩子一生的痛
    那個不被父母待見的孩子,永遠在討好,渴望他們能有一點點回應。這樣的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在成長過總會變得膽小,怯懦,長大後也總是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對自己不自信,經常忽視自己的感受,喜歡察言觀色,討好別人。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對其的關懷和愛護是很重要的。 父母偏心,對子女是一種怎樣的傷害?答案很悲傷。
  • 為什麼父母總偏心某個孩子?和孝順無關,背後原因很無奈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在多子女家庭中,有些孩子生來就受到父母格外的厚待和寵愛,而有些孩子卻從小就受到忽視,成為家裡的邊緣人物,從小受到極大的委屈和不公,就像《請回答1988》中的德善一樣,很小就生活在姐姐和弟弟的陰影之下,連生日爸媽都沒有給她單獨過過,總是讓她和相差幾天過生日的姐姐一起共享一個蛋糕。
  • 不管有幾個孩子,最孝順的都有這3個特點,父母們別到老了才明白
    這本應該是父母和子女之間一個很自然的相互陪伴的過程,「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但是卻總會有那麼一些「意外」。養娃最怕養出「白眼狼」白眼狼說白了就是沒有感恩的心,小時候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撫養成人,父母老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他卻對父母不管不顧。
  • 別不在意,父母這幾點做得不到位,孩子將來可能會不孝順
    他們也會模仿自己父母的行為,也是因此,孩子逐漸形成不用對父母孝順的心理。他們在結婚成家後,就對父母不管不顧,更過分的是,有的人還要把自己的父母趕出家門。這樣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又能孝順到哪裡去?不好的習慣都讓孩子學會了,孩子長大後的不孝也就是一代傳承,將他們饋贈給自己父母的痛苦,還到了自己的身上。
  • 父母喜歡子女的順序是怎樣的?大多人覺得和孝順沒關,和這些有關
    雖然對此家長是矢口否認的,但是家長有時在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就產生了對孩子的偏愛,在家裡有的孩子會更加懂事更加孝順,就會受到家長更多的青睞,家長就容易在不經意間更加偏向於懂事孝順的孩子,但是是否家長都會偏愛孝順的孩子呢?
  • 出生順序能決定孩子的孝順值?並非是迷信,父母不妨了解一下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家長們一直想讓孩子擁有的良好品質,但是這個品質真的不是光靠說就能實現的。有時候,家長再怎麼苦口婆心的告誡也未必有用,因為這和他們所處的環境真的有很大關係,例如說孩子的出生順序。我們一定會發現在多子家庭中,最孝順的那個一定不是家長平時對待最好的那一個,反而是我們付出最少的那個孩子。
  • 10歲女孩因父母偏心跳樓,媽媽跪求原諒:父母偏心的傷害有多大?
    而從孩子媽媽的話裡,也能發現偏心的情況的確存在,而她自己也意識到了,並試圖改變。美國加州大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65%的母親和70%的父親都承認自己更偏愛某一個孩子。主觀上來說,大部分父母都想一碗水端平,也知道偏心對孩子不好,但往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父母更偏心那些不聽話的孩子,卻對孝順孩子視而不見?
    很多父母,都更偏愛家中調皮、淘氣、個性張揚、具有叛逆性,不是那麼聽父母話的孩子,反倒是那種「乖乖牌」小孩,因為太過於省心,得到父母關注與關心的機會反倒少得多。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一般應該是沒人喜歡凡事都跟自己對著幹的人才對,那為什麼父母更偏心那些不聽話的孩子,卻對孝順孩子視而不見呢?聽下面兩位母親說過之後,可能大家就明白了。
  • 寶寶的出場順序,決定了孩子「孝順值」,別不信,父母不妨了解下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很孝順。自己倒不是圖什麼回報,但總歸是一份欣慰。特別是在有好幾個孩子在家裡,我們總是能發現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樣的孝順,真正能夠盡心盡力的去對待父母的往往是那個平時父母們沒有太上心的孩子。
  • 多子家庭的父母不一定誰孝順喜歡誰,多半會偏心這四種娃,很常見
    關於偏心父母的瑣事,好像誰都能說出那麼幾件,說著說著就一籮筐,一把辛酸淚。二胎時代的父母,你能做到對兩個孩子不偏不倚嗎?父母曾是外地進京做生意的北漂一族,生大姐那年恰逢生意大好,就好比古代打了勝仗又喜得公主一般,父母認為老大給家族帶來了好運,所以大姐從小備受寵愛。有了大姐後,父母的生意越做越大,自然希望能生下兒子來繼承家產。違規生下老二後,居然還是女孩,這讓爸媽很是傷心。從小到大,鳳起聽到最多的話就是「你怎麼是個女孩呢?要是小弟弟該多好!」
  • 多子女家庭中,父母最寵愛的可能是這類小孩,與孝不孝順關係不大
    看完大家的經歷,不難發現,父母對於嘴甜會說話的子女的喜愛遠遠大於那些默默付出的孩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這幾點——1、需要陪伴有些父母可能並不是看不到孩子的付出,但是還是會更喜歡會說話的那一個。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本身可能在物質或者其他方面並不缺乏,甚至自己也可以處理。然而到了晚年,最害怕的便是孤獨,子女常年不在身邊是他們孤獨的主要原因。擅長用行動來表達自己孝順的孩子,有時候往往與父母之間缺少了溝通,導致父母的孤獨感並不能得到減緩。
  • 那些過於偏心的父母,晚年生活過得怎樣?說出來心裡真不是滋味
    儘管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對每個孩子都是公平的,然而偏心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著。有些父母本身也無法意識到或控制自己的偏心。如果對其中一個孩子過於偏心,另一個孩子的心裡就會留下心理陰影。心裡不樂意,但法律道德要求在小時候被父母偏心對待的孩子。其中也有比較孝順的,因為這些人內心比較善良。雖然在生活中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他們覺得父母有生養之恩。他們覺得不管老人偏向誰,等他們老了之後,他們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和責任。我鄰居家的大兒媳婦就是這樣明事理的人。老人有兩個兒子。但是老人對小兒子比較偏愛。
  • 心理學研究表明:出生的順序決定了兒女的孝順值,父母別疼錯了娃
    身為父母其實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孝順,這樣到老也就不愁了,但你知道嗎,娃的出生順序其實是會決定孩子的孝順值,所以父母可別疼錯了娃哦~多子家庭,到底哪個孩子更孝順?二華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照顧住院的老母親。
  • 心理學研究表明:出生的順序決定了兒女的孝順值,父母別疼錯了娃
    >多子家庭,到底哪個孩子更孝順?其實孩子是否孝順,都離不開父母的後天教育,所以在平時教育時,父母做好這4件事,孩子自然就孝順父母了。4件事,讓孩子們都變孝順1)給孩子們平等的愛多孩的家庭中,父母要尤其注意「平等」這件事,如果父母總是偏愛一個孩子,那就會變成被寵愛的娃不在乎父母,而不受待見的娃也會遠離父母。
  • 幾類老人晚年容易遭罪,兒女不孝順,多是因為父母年輕時太荒唐
    ,所以每次當幾個孩子有了一點成就,想獲得母親的誇獎的時候,王阿姨總是會用不是第一,考這點分還高興什麼之類的話去刺激孩子,本以為自己的這種教育方式能激勵孩子,讓孩子更加積極進取。不過女兒和兒子和父母的關係卻不太好,一直到三個孩子成年,三個孩子都對父母有怨念,不願意與父母親近,三個孩子都覺得父母眼中只有錢,比起孩子,他們更愛錢。在孩子的印象中,自己的童年都是在父母的打擊和諷刺下長大的。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三個孩子,不僅自卑,而且還會下意識否定自己。
  • 多胞胎家庭的孩子,在父母老的時候哪個最孝順?出生順序就能看出
    等父母老了,難免會有孝順的孩子和不孝順的孩子之分。在父母看來不起眼的偏心之舉很可能讓孩子難以釋懷,成為最終不願盡孝的導火索。這些孩子誰最孝順?心理學家曾表示:往往是老二在一個家庭中更加孝順。作為家中最不被偏愛存在感最低的孩子,老二往往更獨立更懂事,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爸媽的認可。
  • 那些「偏心」的父母,最後的結局都怎樣了?我想不外乎這兩種情況
    文/柚子媽都說子女是父母的心頭肉,同樣都是父母的孩子,所以當父母的自然是一樣的疼愛的,可是事實上,人有十指,十指還不一樣長,所以父母對孩子的疼愛也不盡相同,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存在著偏心思想的父母,就算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可是也被他弄得有遠近之分了
  • 假如遇到一個偏心的父母,到底值不值得孝順?網友的回答,很真實
    現在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人懷上了二胎,但是一旦二胎出生後,父母難免會產生偏心,一旦產生偏心,就會對另一個孩子造成傷害,很難在一碗水端平。那麼假如遇到一個偏心的父母,到底值不值得孝順?
  • 家中多個孩子,但父母從來不對你偏心,你覺得父母這樣做正確嗎?
    但是每個孩子長大後所從事的事業、工作不同,精力和能力也都不同,盡孝可能對於一些人是比較難的。從前還沒有生育政策管制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生育多胎,當然,父母就會有偏心的行為,就比如:父母常說「你比他大,你就應該讓著她」,「他還小,你不應該跟他爭」等這類的話,父母這種偏心往往會延續下去,在孩子長大後對於孩子的盡孝也會「偏心」。